齿列矫正牙套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70379发布日期:2023-11-24 06:0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齿列矫正牙套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牙科的齿列矫正牙套,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咬合诱导、肌肉功能矫治、鼻呼吸训练、辅助睡眠、降低打鼾状况,并且可以帮助牙齿排列、整修齿槽骨形态,使歪斜、错位的牙齿可以进行矫正的齿列矫正牙套。


背景技术:

1、许多人有打鼾、口呼吸或睡眠中断的问题;许多人有口呼吸或舌位过低的问题,由于口呼吸容易造成呼吸道过敏、低舌位、舌体肥大、腺样体与扁桃体肿大,进而造成的舌头功能异常、吞咽障碍、牙周病牙齿排列异常、骨头生长畸形与鼻中膈弯曲等问题,该问题亦会影响睡眠质量及身体健康。

2、造成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睡眠时原先固定及撑开咽喉部的肌肉松弛,使口腔内的肌肉向后退,舌位过低,进而造成呼吸道变得狭窄;呼吸道变窄,使吸入的空气风速变强,引起松弛的软颚、悬雍垂、舌头和扁桃体产生震动,进而发出声响。

3、除了打鼾、口呼吸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外,很多病人同时也具有牙齿歪斜、错位、咬合不正、咬合不对位…等牙科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通过齿列矫正的治疗来使牙科病人的多颗牙齿逐渐位移、旋转,而调整至正确的咬合位置,达到安格氏分类法(angle'sclassification)的class i齿位关系,且让上下颚骨头逐渐位移至中心位置(centric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上。要达到牙齿移位、牙齿转动的矫正效果,一般需耗时2~3年左右,这不仅消耗牙科病人的时间,甚至可能因为耗时过久,病人还有可能放弃矫正的治疗。

4、传统上,欲达到上述打鼾、口呼吸、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改善,以及牙齿歪斜、咬合不对位的齿列矫正,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两个科别进行症状治疗。由于得不到根本的治疗,这样对病人来说,治疗的时间被延长了,治疗成本也提高了,非常不理想。

5、因此,要如何让打鼾、口呼吸、睡眠呼吸中止症及牙齿歪斜、咬合不对位的齿列矫正,在一次牙科治疗里达到两者的医疗效果,还兼顾了矫正治疗的时间成本,这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及其制造方法,以降低或消除因呼吸造成的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并让睡眠中止症患者或严重打鼾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恢复鼻呼吸功能,用以改善其打鼾的症状,消除打鼾的声响及频率,提升其睡眠质量。

2、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让牙科病患于兼顾矫正时效性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骨头整形、齿列矫正、咬合矫正,并逐渐调整齿列,使其位移至安格氏分类法(angle'sclassification)的class i齿位关系,且让上下颚齿列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矫正效果,依中心位置(centric relation,cr)的对应关系排列,同时还可以改善上下颚正常生长咬合的稳定性。

3、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让矫正的牙套具有上下颚固位的功能,从而使牙科病患上下颚齿列的咬合能够对准尖窝关系(cusp&fossa)。

4、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其用以矫正牙科病人的病患上齿列或病患下齿列,该齿列矫正牙套包括有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及一软式齿套部。该一硬式上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上牙位及至少一推抵凸块,多个客制化上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上齿列,该推抵凸块位于该客制化上牙位的侧壁上;该硬式下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下牙位,多个客制化下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下齿列;该软式齿套部包括有一承接部、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三固定部及一第四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外侧,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外侧,该第三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内侧,该第四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内侧,该第一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及第四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下半部。

5、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齿列矫正牙套,其用以矫正牙科病人的病患上齿列或病患下齿列,该齿列矫正牙套包括有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及一软式齿套部。该硬式上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上牙位,多个客制化上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上齿列;该硬式下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下牙位及至少一推抵凸块,多个客制化下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下齿列,该推抵凸块位于该客制化下牙位的侧壁上;该软式齿套部包括有一承接部、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三固定部及一第四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外侧,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外侧,该第三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内侧,该第四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内侧,该第一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及第四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下半部。

6、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发明提供再一种齿列矫正牙套,其用以矫正牙科病人的病患上齿列或病患下齿列,该齿列矫正牙套包括有一硬式上齿套部、一硬式下齿套部及一软式齿套部。该硬式上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上牙位及至少一推抵凸块,多个客制化上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上齿列,该推抵凸块位于该客制化上牙位的侧壁上;该硬式下齿套部包括有多个凹入状的客制化下牙位及至少一推抵凸块,多个客制化下牙位可活动地套设该病患下齿列,该推抵凸块位于该客制化下牙位的侧壁上;该软式齿套部包括有一承接部、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三固定部及一第四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外侧,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外侧,该第三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上齿套部内侧,该第四固定部位于该硬式下齿套部内侧,该第一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上半部,该第二固定部及第四固定部位于该承接部的下半部。

7、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推抵凸块设置于该客制化上牙位靠近外侧的侧壁上,或设置于该客制化下牙位靠近外侧的侧壁上。

8、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推抵凸块设置于该客制化上牙位靠近内侧的侧壁上,或设置于该客制化下牙位靠近内侧的侧壁上。

9、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其中,该推抵凸块邻靠该承接部;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该推抵凸块位于该客制化上牙位上邻靠该承接部方向上的三分之一的侧壁上,或者位于该客制化下牙位上邻靠该承接部方向上的三分之一的侧壁上。

10、为了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通过一牙科软件取得一牙科病人口腔轮廓的3d空间信息(步骤t01);在该牙科软件内形成并显示一对应该口腔轮廓的数字化轮廓(步骤t02);在该数字化轮廓的至少一数字化牙齿上设置一数字化凹状结构(步骤t03);通过该数字化轮廓,输出并得到一包括有实体凹陷部的实体上牙模或实体下牙模(步骤t04);将一塑料膜片邻靠该实体上牙模或该实体下牙模(步骤t05);塑形该塑料膜片,使该塑料膜片变形而贴附于该实体上牙模或该实体下牙模(步骤t06);形成一对应该实体上牙模的硬式上齿套部,或一对应该实体下牙模的硬式下齿套部(步骤t07);将该硬式上齿套部及该实体上牙模放入一上模具的上模穴之内,或将该硬式下齿套部及该实体下牙模放入一下模具的下模穴之内(步骤t08);封闭该上模具或该下模具(步骤t09);将硅胶灌入该上模穴或该下模穴之内(步骤t10);硅胶硬化后,取出该硬式上齿套部、实体上牙模及硬化的硅胶;或者取出该硬式下齿套部、实体下牙模及硬化的硅胶(步骤t11);将该实体上牙模与该硬式上齿套部分离,或将该实体下牙模与该硬式下齿套部分离(步骤t12)。

11、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数字化凹状结构设置于该数字化牙齿的预计矫正移动方向的相反侧。

12、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t06采用先加热后加压来塑形,或者采用直接加压塑形。

13、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该步骤t07之后,选择性地修饰该硬式上齿套部的外周边轮廓或该硬式下齿套部的外周边轮廓。

14、如上所述的齿列矫正牙套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数字化凹状结构远离该数字化牙齿的牙根的方向上设置;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该数字化凹状结构设置于该数字化牙齿末端三分之一处。

15、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