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及成型模具、对位贴合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5269发布日期:2023-12-08 0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材料包括单晶硅、不锈钢、铝板、钛板、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陶瓷、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或丙烷磺酸吡啶嗡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成型面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成型孔,所述成型面位于所述成型孔的底面,所述成型孔由所述成型面封闭以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用于基底的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柔性板,所述柔性板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并与所述成型面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涂布板,所述涂布板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上,且所述涂布板上与多个所述成型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成型面封闭以形成成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成型液时,将成型液导入至所述成型模具上,通过刮板将成型液挤压填充至多个所述成型腔中,所述成型面为透气不透液结构,在所述成型面的底部抽真空,以将所述微针腔中的气体排出,使成型液导入至所述微针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具有粘性表面的衬底膜对位贴附于所述成型模具上”包括以下操作:

9.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和嵌入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成型面,所述框架结构为刚性材料,所述成型面为柔性材料,所述成型面上设置有多个微针腔,所述微针腔用于微针的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成型面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成型孔,所述成型面位于所述成型孔的底面,所述成型孔由所述成型面封闭以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用于基底的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柔性板,所述柔性板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并与所述成型面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涂布板,所述涂布板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上,且所述涂布板上与多个所述成型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成型面封闭以形成成型腔。

14.一种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区还包括用于成型模具和衬底膜片对位贴合的贴合区域,所述对位单元可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贴合区域中自由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选自视觉对位装置、超声波定位装置或红外线定位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用于供应成型模具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用于供应衬底膜片的第二传送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单元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所述成型模具的移动和调整;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所述衬底膜片的移动和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单元选自滚轮装置、贴压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及成型模具、对位贴合装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在成型模具上填充成型液,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框架结构和嵌入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成型面,所述框架结构为刚性材料,所述成型面为柔性材料,所述成型面上设置有多个微针腔,所述微针腔用于微针的成型,成型液导入成型面及微针腔中,成型液固化成型,得到基底以及连接于基底上的多个微针,基底的一侧露出于所述成型模具表面;将具有粘性表面的衬底膜对位贴附于所述成型模具上,使衬底膜带有粘性表面压合粘贴所述基底;所述衬底膜携带所述基底和所述微针从所述成型模具脱出,得到微针贴片。本发明提供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微针脱模的完整性和对位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青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