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4449发布日期:2022-09-03 12: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直肠进行切割缝合后,在愈合过程中,需要对吻合口进行保护,防止直肠吻合口受到排泄物的污染。
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直肠内部插入引流管对直肠内部的排泄物进行引流,减少排泄物与直肠的接触,使得直肠的吻合口可以快速愈合。
4.但是现有技术中,将引流管设置于吻合口的上方,因此吻合口处处于无排泄物的状态,使得吻合口处于收缩的状态,不利于直肠吻合口的愈合,并且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会使得愈合后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将引流管设置于吻合口的上方,因此吻合口处处于无排泄物的状态,使得吻合口处于收缩的状态,不利于直肠吻合口的愈合,并且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会使得愈合后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和扩张机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一环管、注气管和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环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一支撑管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管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与所述第一环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环管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注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的外表壁。
7.其中,所述扩张机构还包括增强片,所述增强片的数量为多片,每片所述增强片分别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内部。
8.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盖包括盖体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的内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注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的外表壁。
9.其中,所述扩张机构还包括引漏单元,所述引漏单元设置于所述导管的上方。
10.其中,所述引漏单元包括漏环和引流管,所述漏环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导管的一端,且所述导管的外表壁具有多个开口。
11.其中,所述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还包括二次扩张机构,所述二次扩张机构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
12.其中,所述二次扩张机构包括第二环管、第二支撑管、充气管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环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二支撑管的数量为多根,
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环管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管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的外表壁,且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不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充气管与所述环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环管的外表壁,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的外表壁,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充气管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充气管的外表壁。
13.本发明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通过在直肠吻合口的下方开一个引流口,将所述导管与所述球囊插入至直肠之中,并且对所述注气管进行充气,使得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膨胀,同时使得所述球囊膨胀,将所述直肠进行支撑,并且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进行堵塞,所述第一支撑管将吻合口处进行支撑,使得吻合口的缝合处可以扩充至常规状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盖将所述注气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在对分泌物进行引流时,将清水由所述导管通入至直肠的内部,对分泌物进行稀释,然后通过负压装置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排出,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吻合口进行支撑,以此达到常规状态,利于吻合口进行快速愈合,同时愈合后的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密封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球囊的径向结构剖视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21.图7是本发明的图6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22.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本发明的图8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24.图10是本发明的图8的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25.101-导管、102-球囊、103-第一支撑管、104-第一环管、105-注气管、106-增强片、107-盖体、108-密封垫、109-漏环、110-引流管、201-第二环管、202-第二支撑管、203-充气管、301-内管、302-外螺纹环、303-内螺纹环、304-卡环、401-电子内窥镜、402-第一管体、403-第二管体、404-第三管体、405-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
27.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密封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球囊102的径向结构剖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101、球囊102和扩张机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管103、第一环管104、注气管
105、第一密封盖、增强片106和引漏单元,所述第一密封盖包括盖体107和密封垫108,所述引漏单元包括漏环109和引流管110。
28.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直肠吻合口的下方开一个引流口,将所述导管101与所述球囊102插入至直肠之中,并且对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充气,使得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膨胀,同时使得所述球囊102膨胀,将所述直肠进行支撑,并且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进行堵塞,所述第一支撑管103将吻合口处进行支撑,使得吻合口的缝合处可以扩充至常规状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盖将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在对分泌物进行引流时,将清水由所述导管101通入至直肠的内部,对分泌物进行稀释,然后通过负压装置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排出。
29.其中,所述球囊102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一环管104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一支撑管103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管104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管104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102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102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105与所述第一环管104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环管104的外表壁,所述注气管105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注气管105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105的外表壁,在直肠吻合口的下方开一个引流口,将所述导管101与所述球囊102插入至直肠之中,并且对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充气,使得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膨胀,同时使得所述球囊102膨胀,将所述直肠进行支撑,并且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进行堵塞,所述第一支撑管103将吻合口处进行支撑,使得吻合口的缝合处可以扩充至常规状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盖将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在对分泌物进行引流时,将清水由所述导管101通入至直肠的内部,对分泌物进行稀释,然后通过负压装置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排出。
30.其次,所述增强片106的数量为多片,每片所述增强片106分别与所述球囊10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102的内部,所述增强片106可以增强所述球囊102的耐压程度,可以更好的阻挡分泌物,所述增强片106与所述球囊102使用的材质均相同,均为聚氨酯材料。
31.同时,所述密封垫108与所述盖体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107的内部,所述盖体107与所述注气管105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注气管105的外表壁,通过所述盖体107对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密封,同时所述密封垫108可以增强所述盖体107的密封效果。
32.另外,所述引漏单元设置于所述导管101的上方,所述漏环109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引流管110与所述导管101连通,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一端,且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具有多个开口,通过所述漏环109可以对分泌物进行阻挡,并且使得分泌物进入至所述引流管110。
33.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时,通过在直肠吻合口的下方开一个引流口,将所述导管101与所述球囊102插入至直肠之中,并且对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充气,使得每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膨胀,同时使得所述球囊102膨胀,将所述直肠进行支撑,并且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进行堵塞,所述第一支撑管103将吻合口处进行支撑,使得吻合口的缝合处可以扩充至常规状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盖将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在对分泌物进行引流时,将清水由所述导管101通入至直肠的内部,对分泌物进行稀释,
然后通过负压装置将直肠内部的分泌物排出,所述增强片106可以增强所述球囊102的耐压程度,可以更好的阻挡分泌物,所述盖体107对所述注气管105进行密封,同时所述密封垫108可以增强所述盖体107的密封效果,所述漏环109可以对分泌物进行阻挡,并且使得分泌物进入至所述引流管110,所述第一环管104对所述第一支撑管103进行支撑,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吻合口进行支撑,以此达到常规状态,利于吻合口进行快速愈合,同时愈合后的效果更加。
3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为:
35.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其中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还包括二次扩张机构,所述二次扩张机构包括第二环管201、第二支撑管202、充气管203和第二密封盖。
3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充气,使得所述第二环管20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02膨胀,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202对直肠进行支撑,同时所述第二密封盖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密封。
37.其中,所述二次扩张机构设置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二环管201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二支撑管202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20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环管201连通,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管201的外表壁,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20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球囊10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球囊102的外表壁,且每根所述第二支撑管202不与所述球囊102连通,所述充气管203与所述环管连通,并位于所述环管的外表壁,所述充气管203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充气管203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充气管203的外表壁,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充气,使得所述第二环管20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02膨胀,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202对直肠进行支撑,同时所述第二密封盖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密封。
38.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时,通过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充气,使得所述第二环管20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02膨胀,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202对直肠进行支撑,因每个患者体质不同,因此直肠直径也不相同,当所述扩张机构不能对直肠支撑到所需位置后,通过所述二次扩张机构进行调节,使得可以将直肠支撑至所需的位置,同时所述第二密封盖对所述充气管203进行密封。
39.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为:
40.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至图7,其中图5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还包括内管机构,所述内管机构包括内管301、外螺纹环302、内螺纹环303和卡环304。
41.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将所述内管301插入至所述导管101的内部,同时通过所述外螺纹环302与所述内螺纹环303进行配合,对所述内管301进行固定,同时所述内管301卡持在所述卡环304的下方,使得分泌物可以流入至所述内管301之中。
42.其中,所述内管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导管101的内部,所述外螺纹环302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内螺纹环303与所述内管30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内管301的外表壁,所述内管301设置于所述导管101的内部,所述外螺
纹环302与所述内螺纹环303相互适配,将所述内管301插入至所述导管101的内部,同时通过所述外螺纹环302与所述内螺纹环303进行配合,对所述内管301进行固定。
43.其次,所述卡环304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内部,且所述卡环304与所述内管301相互适配,所述卡环304可以使得分泌物可以流入至所述内管301之中。
44.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时,将所述内管301插入至所述导管101的内部,同时通过所述外螺纹环302与所述内螺纹环303进行配合,对所述内管301进行固定,同时所述内管301卡持在所述卡环304的下方,使得分泌物可以流入至所述内管301之中,可以随时对所述内管301进行拆卸清洗,防止所述内管301被分泌物堵塞,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换。
45.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为:
46.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至图10,其中图8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10为图8的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还包括内察机构,所述内察机构包括电子内窥镜401、内窥管和橡胶塞405,所述内窥管包括第一管体402、第二管体403和第三管体404。
47.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电子内窥镜401插入至所述内窥管之中,可以对患者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所述橡胶塞405可以在未使用时对所述内窥管进行保护,防止遭受污染。
48.其中,所述内察机构设置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内窥管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电子内窥镜401设置于所述内窥管的内部,将所述电子内窥镜401插入至所述内窥管之中,可以对患者体内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
49.其次,所述第一管体402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二管体403与所述导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管101的外表壁,所述第三管体404与所述内管3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管301的内表壁,所述第一管体402可以对吻合口外部进行观察,所述第二管体403可以对吻合口内部进行观察,所述第三管体404可以对所述引流管110上方的分泌物进行观察。
50.同时,所述橡胶塞405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橡胶塞405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体402、所述第二管体403和所述第三管体404的一端,所述橡胶塞405可以对所述第一管体402、所述第二管体403和所述第三管体404分别进行密封,可以在未使用时对所述内窥管进行保护,防止遭受污染。
51.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直肠吻合口漏引流装置时,将所述电子内窥镜401通入至所述内窥管之中,所述第一管体402可以对吻合口外部进行观察,所述第二管体403可以对吻合口内部进行观察,所述第三管体404可以对所述引流管110上方的分泌物进行观察,同时所述橡胶塞405可以对所述第一管体402、所述第二管体403和所述第三管体404分别进行密封,可以在未使用时对所述内窥管进行保护,防止遭受污染。
5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