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9595发布日期:2022-10-12 02:3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按摩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外貌,为了提高脸部区域皮肤的弹性以及防止皮肤老化,出现了许多脸部按摩仪,但是,一般的脸部按摩仪都需要手动地推动其在脸部移动,使用不便,例如,公开号为cn21480589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脸部按摩仪,其包括手持基体,手持基体上配置有主控板、第一电极片、第一加热模块、第二加热模块、第三电极片、震动马达和滚珠式按摩装置,其需要手持手持基体并移动脸部按摩仪才能达到对整个脸部区域进行按摩的效果,使用时较为费力。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通过将按摩面具整体按照人类脸部的形状进行设置,可以实现按摩面具对于人类脸部的全覆盖,因此,在使用时通过将其佩戴在脸部即可实现对于整个脸部的按摩,而无需手动移动,可以达到使用时省力、便捷的技术效果。
3.另外,人们为了保持脸部水嫩、防衰老、祛斑,通常采用敷面膜的方式改善这些问题,但面膜成本高、且为一次性使用,面膜载体浪费严重,因此,本发明通过在按摩面具内设置有一与脸部接触的接触层,可以通过在接触层上涂抹精华液的方式代替面膜使用,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减少面膜载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包括面具本体,所述面具本体包括用于支撑面具本体的外形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内侧面匹配人类脸部的形状设置形成塑形面,所述支撑层的内侧设置有振动层,所述振动层的形状匹配所述塑形面设置地贴合于所述塑形面,所述振动层的内侧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形状匹配所述振动层设置地贴合于所述振动层,所述发热层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人脸接触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的形状匹配所述发热层设置地贴合于所述发热层,所述接触层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1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1-1mm;所述面具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5.本发明中,支撑层、振动层、发热层以及接触层的内侧面为按摩面具使用时,支撑层、振动层、发热层以及接触层朝向人脸的一侧侧面。其中,支撑层用于支撑面具的外形,可以使得面具本体使用时朝向人脸的一面的形状匹配人脸的形状。
6.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连接在一起,可以将面具本体固定在头部,从而使得面具贴合在脸部,其中,振动层可以自发振动,从而使得面具本体对脸部进行振动按摩;发热层可以自发热,从而使得面具本体可以对脸部进行热敷;接触层的内侧面可以用于涂抹精华液等护肤品,接触层的内侧面的凹槽可以更好地容纳精华液等护肤品,可以使得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均匀地分布在接触层的内侧面,从而可以使得接触层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均匀地与脸部接触,提高脸部对精华液等护肤品的吸收效果;另外,通
过振动层和发热层的振动和发热可以使得涂抹在接触层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好地被皮肤吸收。
7.其中,面具本体的接触层结合精华液敷在人脸上,不仅能重复使用替代面膜,还能通过加热按摩实现美容养颜、放松肌肉的效果。此外,精华液如果更换成药液,该按摩面具也可用来实现用药、促进药液吸收、提升医疗效果。
8.其中,支撑层采用食品级安全环保材料,例如pp、pet、铁氟龙等。
9.进一步的, 所述面具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带或第二固定带相互连接的第三固定带。
10.其中,位于面具的顶端的第三绑定在按摩面具使用时,可以绕过头顶连接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连接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相对头部固定按摩面具,可以有效防止按摩面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对脸部移动,进而有效保障按摩面具与脸部的贴合效果,提高按摩面具的按摩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贴附有母魔术贴层,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所述第三绑定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或母魔术贴层。
12.其中,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通过其上的母魔术贴层和公魔术贴层相互连接,当第三固定带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时,第三固定带可以连接在第一固定带上,当第三固定带上贴附有母魔术贴层时,第三固定带可以连接在第二固定带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层包括呈柔性的振动层主体,所述振动层主体内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振动体。
14.其中,位于振动层主体内的振动体的振动可以带动振动层主体振动,进而带动面具本体振动,实现按摩面具的振动按摩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振动体为振动马达或者超声波发射器。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穿过支撑层和振动层主体的电线与所述振动体电连接,所述电线与所述支撑层和振动层主体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和用以控制振动体的开关。
17.其中,振动体、可充电电池和开关串联在一起,开关用于控制振动体的开关。
18.其中,可充电电池优选的采用半固态钠电池或全固态钠电池,以提升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
1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层主体内对应所述振动体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振动体电连接设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控制模块以及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控制模块上集成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20.其中,可充电电池用于为振动体和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振动体的开关,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通讯设备,例如手机、无线控制开关,无线充电电路用于为可充电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1.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层主体的边缘与所述支撑层的边缘相互固定地密封连接设置,所述振动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形成充气空间,所述支撑层上对应所述充气空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充气口。
22.其中,充气口用于向充气空间内充气,在使用按摩面具时,通过向充气空间内冲入空气,可以使得振动层和贴合在振动层上的发热层以及贴合在发热层上的接触层产生轻微
的形变,进而可以使得接触层能更好地贴合脸部,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按摩面具的热敷、按摩效果,以及有效提高按摩面具促进精华液等护肤品的吸收的效果。
23.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为石墨烯发热层、碳纤维发热层或者电阻丝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与位于其两侧的振动层和接触层相互粘接。
24.发热层采用石墨烯发热层、碳纤维发热层或者电阻丝发热层,能使得发热层具有更均匀的加热效果,进而可以提高按摩面具的热敷效果。
25.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层为tpe层或者硅胶层。
26.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振动层可以自发振动,从而使得面具本体对脸部进行振动按摩保健;发热层可以自发热,从而使得面具本体可以对脸部进行热敷保健;接触层的内侧面可以用于涂抹精华液等护肤品,接触层的内侧面的凹槽可以更好地容纳精华液等护肤品,可以使得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均匀地分布在接触层的内侧面,从而可以使得接触层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均匀地与脸部接触,提高脸部对精华液等护肤品的吸收效果;另外,通过振动层和发热层的振动和发热可以使得涂抹在接触层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好地被皮肤吸收。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面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面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面具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面具本体,11-支撑层,12-振动层,121-振动体,13-发热层,14-接触层,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4-第三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一种用于脸部的便捷式按摩面具,包括面具本体1,所述面具本体1包括用于支撑面具本体1的外形的支撑层11,所述支撑层11的内侧面匹配人类脸部的形状设置形成塑形面,所述支撑层11的内侧设置有振动层12,所述振动层12的形状匹配所述塑形面设置地贴合于所述塑形面,所述振动层12的内侧设置有发热层13,所述发热层13的形状匹配所述振动层12设置地贴合于所述振动层12,所述发热层1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人脸接触的接触层14,所述接触层14的形状匹配所述发热层13设置地贴合于所述发热层13,所述接触层14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1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1-1mm;所述面具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
30.本发明中,支撑层11、振动层12、发热层13以及接触层14的内侧面为按摩面具使用时,支撑层11、振动层12、发热层13以及接触层14朝向人脸的一侧侧面。其中,支撑层11,用于支撑面具的外形,可以使得面具本体1使用时朝向人脸的一面的形状匹配人脸的形状,进
而使得面具本体能吻合人脸的贴合在人脸上。其中,振动层12、发热层13以及接触层14的厚度均匀设置。
31.本发明通过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连接在一起,即可以将面具本体1固定在头部,从而使得面具贴合在脸部,其中,振动层12可以自发振动,从而使得面具本体1对脸部进行振动按摩;发热层13可以自发热,从而使得面具本体1可以对脸部进行热敷;接触层14的内侧面可以用于涂抹精华液等护肤品,接触层14的内侧面的凹槽可以更好地容纳精华液等护肤品,可以使得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均匀地分布在接触层14的内侧面,从而可以使得接触层14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均匀地与脸部接触,提高脸部对精华液等护肤品的吸收效果;另外,通过振动层12和发热层13的振动和发热可以使得涂抹在接触层14的内侧面的精华液等护肤品能更好地被皮肤吸收。
32.其中,支撑层11采用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级工程塑料,pet塑料、pp塑料和pc塑料、铁氟龙等。
33.其中一种实施例, 所述面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带2或第二固定带3相互连接的第三固定带4。
34.其中,位于面具的顶端的第三绑定在按摩面具使用时,可以绕过头顶连接在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的连接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相对头部固定按摩面具,可以有效防止按摩面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对脸部移动,进而有效保障按摩面具与脸部的贴合效果,提高按摩面具的按摩效果。
35.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带2上贴附有母魔术贴层,所述第二固定带3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所述第三绑定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或母魔术贴层。
36.其中,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通过其上的母魔术贴层和公魔术贴层相互连接,当第三固定带4上贴附有公魔术贴层时,第三固定带4可以连接在第一固定带2上,当第三固定带4上贴附有母魔术贴层时,第三固定带4可以连接在第二固定带3上。
37.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振动层12包括呈柔性的振动层12主体,所述振动层12主体内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振动体121。
38.其中,位于振动层12主体内的振动体121的振动可以带动振动层12主体振动,进而带动面具本体1振动,实现按摩面具的振动按摩效果。
39.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振动体121为振动马达或者超声波发射器。
40.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层11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穿过支撑层11和振动层12主体的电线与所述振动体121电连接,所述电线与所述支撑层11和振动层12主体密封配合设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和用以控制振动体121的开关。
41.其中,振动体121、可充电电池和开关串联在一起,开关用于控制振动体121的开关。
42.其中,可充电电池优选的采用半固态钠电池或全固态钠电池,以提升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
43.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振动层12主体内对应所述振动体121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振动体121电连接设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控制模块以及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控制模块上集成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44.其中,可充电电池用于为振动体121和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振动体121的开关,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通讯设备,例如手机、无线控制开关,无线充电电路用于为可充电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45.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振动层12主体的边缘与所述支撑层11的边缘相互固定地密封连接设置,所述振动层12与所述支撑层11之间形成充气空间,所述支撑层11上对应所述充气空间设置有可开合的充气口。
46.其中,充气口用于向充气空间内充气,在使用按摩面具时,通过向充气空间内冲入空气,可以使得振动层12和贴合在振动层12上的发热层13以及贴合在发热层13上的接触层14产生轻微的形变,进而可以使得接触层14能更好地贴合脸部,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按摩面具的热敷、按摩效果,以及有效提高按摩面具促进精华液等护肤品的吸收的效果。
47.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发热层13为石墨烯发热层13、碳纤维发热层13或者电阻丝发热层13,所述发热层13与位于其两侧的振动层12和接触层14相互粘接。
48.发热层13采用石墨烯发热层13、碳纤维发热层13或者电阻丝发热层13,能使得发热层13具有更均匀的加热效果,进而可以提高按摩面具的热敷效果。
49.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接触层14为tpe层或者硅胶层。
5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