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导联线贴膜

文档序号:31458501发布日期:2022-09-07 15:1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导联线贴膜

1.本发明涉及导联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导联线贴膜。


背景技术:

2.医院内使用的各仪器导联线种类繁多,如心电图导联线,心电监护导联线,平板运动导联线,心肺运动导联线等,且每天使用频率高;导联线的主要由连接仪器的插头、主线缆、连接器、导联线和导联线按钮等组成,且导联线在使用完成后需要用清水清洗、擦干备用;患者使用该类仪器的时候,连接仪器的导联线与皮肤直接接触。曾有学者对心电导联线细菌污染状况做过调查,发现心电导联细菌污染严重,表面共检出10余种细菌,且很多为治病菌,从院感的角度出发需使用一次性的导联线,但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无法实现,因为导联线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患者检查一次所支付的费用远低于导联线的成本价格,且导联线一次性使用浪费太大,医院和患者都无法承担,若每次使用前都用消毒湿巾或者消毒棉签擦拭,导联线很容易破裂且损坏,且后期仪器采样图像干扰明显,导联线使用寿命短暂,明显增加医院及科室消耗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导联线贴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导联线贴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导联线贴膜,包括监测仪本体、设置于监测仪本体上的导联线本体和连接于导联线本体上的探头,还包括安装于导联线本体上的塑料膜,且所述塑料膜上安装有用于使其固定在导联线本体上的凹槽式卡扣;所述塑料膜上设置有多个一次性薄膜,其中每层所述一次性薄膜端部均设置有非连续性翘角,每层所述一次性薄膜上的翘角之间呈圆周向等距交错分布;设置于所述塑料膜,用于辅助对一次性薄膜进行撕去动作的撕膜件,以使的每检查完一位患者,撕掉一层与该患者接触过的一次性薄膜,确保让每位患者接触导联线本体时,导联线本体上的一次性薄膜都是新的,避免了与导联线本体直接接触。
5.优选的,所述撕膜件包括固定框架,隔板,限位框架,环形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设置于塑料膜上,且所述固定框架与塑料膜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隔板安装于固定框架内部,并位于所述固定框架中心处;所述限位框架设置于固定框架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两侧,所述限位框架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环形框架设置于限位框架上,且所述环形框架与限位框架之间进行转动连接,以便于医护人员撕去一次性薄膜。
6.优选的,所述环形框架上设置有驱动槽,且所述驱动槽由直行区域、驱动区域和导向块构成,其中所述导向块位于直行区域和驱动区域接触处,以使的环形框架在限位框架上可进行定向转动。
7.优选的,所述监测仪本体和探头上均设置有施力杆,且所述施力杆和通槽之间进
行滑动连接,并在所述施力杆端部设置有用于与驱动槽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和施力杆之间进行滑动连接,以使的滑动块在驱动槽内定向动作过程中,作用其内壁使的环形框架在限位框架内进行定向转动。
8.优选的,所述导向块设置成斜坡形,以在导向块的作用下使的滑动块作用与驱动槽的轨迹得以限定。
9.优选的,所述环形框架内壁固定安装有作用板,并在所述作用板上安装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滑槽,并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有用于与其进行滑动连接的挤压板,以使的作用板随环形框架进行定向转动。
10.优选的,所述挤压板上设置有限位块,并在所述隔板两侧安装有限位件,以在限位件的作用下使的挤压板运动至翘角一侧,并在作用板的作用下使的翘角被夹紧。
11.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于隔板两侧的限位滑轨,且所述限位滑轨与限位块之间进行滑动连接,其中所述限位滑轨上安装有多个人形凸块,以在人形凸块的作用下使的挤压板可进行定向动作。
12.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薄膜材质为pe聚乙烯,以使的在每接触一位患者,并可撕掉一层一次性薄膜。
13.优选的,所述塑料膜两端安装有用于加强固定强度的魔术贴,以防止检查过程中,塑料膜及一次性薄膜出现松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在导联线本体上安装有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膜,并在塑料膜上铺设多层一次性薄膜,以使的在撕膜件的作用下,每检查完一位患者,撕掉一层与该患者接触过的一次性薄膜,确保让每位患者接触导联线本体时,导联线本体上的一次性薄膜都是新的,从而避免了与导联线本体直接接触,防止出现细菌污染的状况。
15.2、本发明中的一次性薄膜的材质为塑料,价格相对低廉,对仪器及导联线本体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能实现一次性使用。导联线本体贴膜只需在每日使用该仪器前安装一次,后续每检查一位患者撕掉一层一次性薄膜即可,不会明显增加时间成本。
16.3、本发明导联线本体上的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长度可以随意设计,可以为10m-50m不等,根据需要使用粘贴导联线本体的长度,随意裁剪。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固定到导联线本体后,头端及尾端可以再次用魔术贴固定,防止检查过程中,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松动。该一次性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宽度可以设计为1cm-2cm,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导联线本体。
17.4、本发明设计了撕膜件,以在撕膜件的作用下保证医护人员在撕去一次性薄膜过程中,确保不会出现多层一次性薄膜被一起撕去的状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拿去监测仪本体和探头后结构分离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拿去监测仪本体和探头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塑料膜和一次性薄膜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次性薄膜一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发明一次性薄膜另一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拿去监测仪本体后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撕膜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撕膜件局部结构分离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撕膜件结构分离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环形框架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环形框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作用板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限位件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施力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监测仪本体;2-导联线本体;3-探头;4-塑料膜;5-凹槽式卡扣;6-一次性薄膜;7-翘角;8-撕膜件;9-施力杆;10-滑动块;11-作用板;12-连接板;13-滑槽;14-挤压板;15-限位块;16-限位件;81-固定框架;82-隔板;83-限位框架;84-环形框架;85-通槽;161-限位滑轨;162-人形凸块;163-魔术贴;851-驱动槽;852-直行区域;853-驱动区域;854-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导联线贴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导联线本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会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若每次使用前都用消毒湿巾或者消毒棉签擦拭,导联线本体很容易破裂且损坏,且后期仪器采样图像干扰明显,导联线本体使用寿命短暂,本方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包括监测仪本体1、连接于监测仪本体1上的导联线本体2和连接于导联线本体2端部的探头3,还包括安装于导联线本体2上的塑料膜4,其中塑料膜4需要选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以起到支撑作用,且塑料膜4上安装有用于使其固定在导联线本体2上的凹槽式卡扣5,需要说明的是,该凹槽式卡扣5为现有技术(文具袋上的凹槽式卡扣5,拉动即可锁紧),并在塑料膜4头尾两端安装有魔术贴163,以用于加强塑料膜4在导联线本体2上的固定强度,从而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松动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探头3为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测的仪器,且连接导联线本体2,图示中的实体1除了标识监护仪本体1外,也可为其他仪器,本方案为了方便说明,进而标识实体1为监护仪本体1;并在塑料膜4上铺设有多个一次性薄膜6,其中每层一次性薄膜6端部均设置有非连续性翘角7,每层一次性薄膜6上的翘角7之间呈圆周向等距交错分布,进一步说明,针对本发明具体设计而言,第一层一次性薄膜6的翘角7设置在其一端并呈1-5度,第二层一次性
薄膜6上的翘角7设置在另一端并处于6-10度;第三层一次性薄膜6上的翘角7设置在第一层一次性薄膜6翘角7的端部且角度一致,以此类推设置多层一次性薄膜6,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且该一次性薄膜6材质为pe聚乙烯。
22.本发明的塑料膜4和一次性薄膜6,能适用于各种仪器导联线本体2,且不受导联线本体2长度的影响,根据需要,可裁剪为不同长短,确保每一位检查患者接触到的都是新的干净的一次性薄膜6,避免与导联线本体2直接接触,且该薄膜的材质为塑料,价格相对低廉,对仪器及导联线本体2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能实现一次性使用。塑料膜4和一次性薄膜6只需在每日使用该仪器前按装一次,后续每检查一位患者撕掉一层一次性薄膜6即可,不会明显增加时间成本,该塑料膜4和一次性薄膜6宽度可以设计为1cm-2cm,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导联线本体2;并在塑料膜4设置用于辅助对一次性薄膜6进行撕去动作的撕膜件8,以使的工作人员通过撕膜件8可确保在撕去一次性薄膜6过程中防止出现多层一次性薄膜6被撕去的状况;本方案中的撕膜件8包括固定框架81,隔板82,限位框架83,环形框架84,其中固定框架81固定安装于塑料膜4上,且固定框架81与塑料膜4之间进行滑动连接,以使的工作人员可拉动固定框架81在塑料膜4上进行定向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固定框架81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可在固定框架81上安装小型螺栓,以通过小型螺栓将固定框架81安装在塑料膜4上,同时固定框架81内部半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举例来说,本方案中的固定框架81内径略微大于装了一次性薄膜6后的导联线本体2的半径,固定框架81仍可在其表面进行定向动作,固定框架81的内径设置的略微大点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尺寸存有差异的导联线本体2,并通过小型螺栓使得固定框架81在其表面进行限位动作;其中隔板82固定安装于固定框架81内部,并位于固定框架81中心处;限位框架83安装于固定框架81内部,且位于隔板82两侧,限位框架83上设置有通槽85;以及环形框架84安装于限位框架83上,且环形框架84与限位框架83之间进行转动连接,并在环形框架84内壁上安装有作用板11,其中作用板11位于最靠近外部一层一次性薄膜6上的翘角7一侧,并在作用板11上连接有连接板12,其中连接板12一侧与环形框架84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且连接板12上设置有滑槽13,并在滑槽13上安装有用于与其进行滑动连接的挤压板14,且挤压板14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5,并在隔板82两侧设置有限位件16。
23.本方案中的限位件16包括固定安装于隔板82两侧的限位滑轨161,且限位滑轨161与限位块15之间进行滑动连接,其中限位滑轨16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人形凸块162。
24.其中环形框架84上设置有驱动槽851,且驱动槽851由直行区域852、驱动区域853和导向块854构成,且导向块854位于直行区域852和驱动区域853接触处,导向块854设置成斜坡形,监测仪本体1和探头3上均安装有施力杆9(施力杆9可从监测仪本体1和探头3上拆卸下来,与两者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且施力杆9和通槽85之间进行滑动连接,并在施力杆9端部安装有用于与驱动槽851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动块10,且滑动块10和施力杆9之间进行滑动连接,当滑动块10运动至导向块854处时,受到导向块854限位作用,滑动块10在施力杆9上进行定向升降动作;具体的,当工作人员拉动固定框架81进行定向动作过程中,施力杆9进入至通槽85
内部,且施力杆9上的滑动块10沿直行区域852进行定向动作,当运动至导向块854时,此时滑动块10沿斜坡形导向块854在施力杆9上进行升降动作,由于导向块854设置成斜坡形,进而对滑动块10的轨迹得以限定,当工作人员相反方向拉动固定框架81时,滑动块10沿驱动区域853进行定向动作,以作用于环形框架84在限位框架83内进行定向转动,直至运动至下一直行区域852处才停止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作用板11进行同步动作,且转动角度为带动作用板11运动至下一翘角7平行处,同时作用板11通过了连接板12带动挤压板14进行同步动作,且挤压板14一侧的限位块15沿限位滑轨161进行定向动作,并在人形凸块162的作用下使的挤压板14在滑槽13上进行定向动作,并对一次性薄膜6端部的翘角7进行挤压,使的翘角7两侧边分别与作用板11和挤压板14贴紧,此时工作人员拉动固定框架81向探头3方向进行定向动作,从而通过拉动翘角7使的一次性薄膜6得以被撕去;当运动至探头3处时,隔板82上的施力杆9进入至隔板82另一侧限位框架83上的通槽85,并重复上述动作,往监测仪本体1方向进行动作时,此时再撕去一层一次性薄膜6,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在环形框架84上的驱动槽851是设置成连续性的,则是为了当固定框架81运动至探头3或监测仪本体1一处时,工作人员可能因为操作问题,使的施力杆9未完全通过通槽85,从而会出现环形框架84未转动的状况,从而往回拉动过程中,无法撕去下一层一次性薄膜6,同时运动至最初位置时,非连续驱动槽851则会出现卡顿状况,连续的驱动槽851则可使的施力杆9运动至指定区域时,即可让环形框架84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驱动槽851的个数可根据一次性薄膜6的层数进行相应的添加;具体的,在检查完一名患者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固定框架81往探头3或监测仪方向进行定向运动,且运动至使得施力杆9进入至通槽85内,施力杆9上的滑动块10沿直行区域852进行定向动作,并在斜坡形导向块854的作用下使的滑动块10运动至直行区域852与驱动区域853接触处,若需要撕掉下一层一次性薄膜6则拉动固定框架81反向动作,此时滑动块10作用于驱动区域853,使的环形框架84在限位框架83内进行定向转动,同时带动作用板11进行同步动作,且转动角度为带动作用板11运动至下一翘角7平行处,同时作用板11通过了连接板12带动挤压板14进行同步动作,且挤压板14一侧的限位块15沿限位滑轨161进行定向动作,并在人形凸块162的作用下使的挤压板14在滑槽13上进行定向动作,并对一次性薄膜6端部的翘角7进行挤压,使的翘角7两侧边分别与作用板11和挤压板14贴紧,此时拉动固定框架81进行定向动作,使的一次性薄膜6被撕去,从而实现让每位患者接触到的导联线本体2都是干净整洁的,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状况。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