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

文档序号:31624340发布日期:2022-09-24 00:1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


背景技术:

2.临床上的手外伤的患者,尤其是有石膏托外固定的患者需要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从而达到减轻肿胀的目的,抬高的角度在20~30度范围内;以往的解决办法是应用枕头垫高,这种办法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抬高角度难以把握,二是患肢容易移位,尤其是患者睡觉的时候,患肢容易从枕头滑落,未起到抬高的效果;三是手外伤的患者经常伤口渗血多,可持续几天,渗血经常污染垫枕和床单被套甚至棉絮,影响病房的整洁及患者住院的舒适感,不断更换垫枕增加患者的费用,更换床单被套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科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解决应用枕头垫高患肢,抬高角度难以把握,患肢容易移位,伤口渗血会污染枕头及床单位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包括第一垫枕和第二垫枕,所述第一垫枕和所述第二垫枕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垫枕包括第一垫枕本体,所述第一垫枕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垫枕保护套,所述第一垫枕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设置有前臂保护套;所述第二垫枕包括第二垫枕本体,所述第二垫枕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垫枕保护套,所述第二垫枕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设置有上臂保护套。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枕本体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垫枕本体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α、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β均设置为20
°
~30
°
,且α>β。
7.再进一步的,所述前臂保护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臂保护套的另一侧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上臂保护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上臂保护套的另一侧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侧连接。
8.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枕保护套、所述第二垫枕保护套、所述前臂保护套和所述上臂保护套的结构相同。
9.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枕保护套包括依次设置的疏水锁水层、吸收层、胶黏剂层和防渗层,所述疏水锁水层设置在靠近上肢皮肤的一侧,所述疏水锁水层绗缝在所述吸收层上,所述防渗层通过所述胶黏剂层粘合在所述吸收层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采用硬质海绵体制成,垫枕角度固定,以达到需要抬高的角度,避免患肢抬高的无效性导致患肢肿胀;垫枕的斜面采用
凹槽设计,以防止患肢移位;采用高吸收防渗水材质保护套,其吸水性好,保水性好,不易渗漏,能很好地防止伤口渗血污染垫枕及床单位,提高病房的整洁及患者住院的舒适感,同时为患者节约费用,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结构示意图;(省略前臂保护套和上臂保护套)
15.图3为本发明第一垫枕侧视图;(前臂保护套打开状态)
16.图4为本发明第一垫枕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垫枕;11、第一垫枕本体;12、第一凹槽;13、第一垫枕保护套;131、疏水锁水层;132、吸收层;133、胶黏剂层;134、防渗层;14、前臂保护套;2、第二垫枕;21、第二垫枕本体;22、第二凹槽;23、第二垫枕保护套;24、上臂保护套;3、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手外伤患者的上肢垫枕,包括第一垫枕1和第二垫枕2,所述第一垫枕1和所述第二垫枕2通过魔术贴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垫枕1包括第一垫枕本体11,所述第一垫枕本体1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垫枕保护套13,所述第一垫枕本体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的上方设置有前臂保护套14;所述第二垫枕2包括第二垫枕本体21,所述第二垫枕本体2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垫枕保护套23,所述第二垫枕本体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上方设置有上臂保护套24;本发明中第一垫枕本体11和第二垫枕本体21的角度固定,以达到需要抬高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2,以防止患肢移位;第一垫枕保护套13、第二垫枕保护套23、前臂保护套14和上臂保护套24均包括疏水锁水层、吸收层、胶黏剂层和防渗层,防止伤口渗血污染垫枕及床单位,提高舒适度,同时,前臂保护套14和上臂保护套24能够将患肢覆盖住,在固定的同时还能达到保暖的效果。
19.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垫枕本体11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垫枕本体21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α、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β均设置为20
°
~30
°
,且α>β;具体的,第一垫枕本体11和第二垫枕本体21采用硬质海绵体制成,垫枕角度使得患肢抬高的角度在20~30度范围内,以促进血液回流,从而达到减轻患肢肿胀的目的。
20.所述前臂保护套1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12的一侧缝制固定,所述前臂保护套14的另一侧通过所述魔术贴3与所述第一凹槽1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上臂保护套24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一侧缝制固定,所述上臂保护套24的另一侧通过所述魔术贴3与所述第二凹槽22的另一侧连接。
21.所述第一垫枕保护套13、所述第二垫枕保护套23、所述前臂保护套14和所述上臂保护套24的结构相同。
2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垫枕保护套13包括依次设置的疏水锁水层131、吸收层132、
胶黏剂层133和防渗层134,所述疏水锁水层131设置在靠近上肢皮肤的一侧,所述疏水锁水层131绗缝在所述吸收层132上,所述防渗层134通过所述胶黏剂层133粘合在所述吸收层132上;
23.具体的,疏水锁水层131为非织造布聚丙烯纤维层,聚丙烯疏水纤维层回潮率为零,不吸湿但对水分的传递速度很快,与吸收层132绗缝一起,伤口渗出的血水能迅速通过疏水锁水层131转移到吸收层132中,保持皮肤干爽,提高舒适度;
24.吸收层132是由丙稀酸及丙稀酸钠的聚合物构成的高吸水纤维无纺布层,通过化学吸收原理吸水液体后,自身产生膨胀,而将液体封存于纤维内,并难以挤压出来,吸液量大,保液能力强,满足了高吸收锁住水的功能;
25.防渗层134为致密非微孔亲水性热塑性聚氨酯分子功能层,非微孔结构保证了具有很好的防渗性,防止伤口渗血污染垫枕及床单位。
26.本发明的动作使用如下:
27.首先,将第一垫枕1和第二垫枕2通过魔术贴3连接在一起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患者的前臂和上臂放置在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2内,随后,将前臂保护套14和上臂保护套24盖在前臂和上臂上,并通过魔术贴3固定,使患肢抬高有效角度,以促进血液回流,从而达到减轻患肢肿胀的目的。
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