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28910发布日期:2022-09-14 16:4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多囊肾又名potter(ⅰ)综合征、perlmann综合征、先天性肾囊肿瘤病、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肾脏良性多房性囊瘤、多囊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临床特征是肾脏形成多个大小不等液性囊肿并进行性增生,并破坏肾的结构和功能,其病理特点既有囊泡的发生扩张,也伴有纤维化的过程,大多数多囊肾最终发展到终末期肾病。临床上多囊肾发病率不高,西医的相关治疗措施包括积极治疗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控制肾贫血等并发症,但控制进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且中医相关文献记载中也没有药组合物对治疗多囊肾有良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对于多囊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地防止多囊肾向终末期肾病发展。
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操作条件温和且易于实现。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多囊肾的应用,其为多囊肾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由多种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多种原料包括:黄芪25-75份、三七5-15份、当归10-40份、牛膝15-45份、昆布15-45份、牡蛎5-15份、大黄3-9份、川芎10-50份、丹参10-50份和茯苓10-50份。
8.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份计,将黄芪25-75份、当归10-40份、牛膝15-45份、昆布15-45份、牡蛎5-15份、大黄3-9份、川芎10-50份、丹参10-50份、茯苓10-50份和三七5-15份制成上述中药组合物;
9.优选地,将黄芪、当归、牛膝、昆布、牡蛎、大黄、川芎、丹参和茯苓混合煎熬得到汤汁;
10.三七粉碎后与所述汤汁混合。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多囊肾的应用。
12.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利用黄芪和三七为君药、当归、昆布、牡蛎和大黄为臣药、川芎、丹参和茯苓为佐药以及牛膝使药,使得上述药物相互协同作用,继而能够有效治疗多囊肾。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便捷的制备该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4.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以实际透析为结局的生存分析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验例治疗过程肌酐波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19.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多种原料包括:黄芪25-75份、三七5-15份、当归10-40份、牛膝15-45份、昆布15-45份、牡蛎5-15份、大黄3-9份、川芎10-50份、丹参10-50份和茯苓10-50份。优选,多种原料包括黄芪30-65份、三七7-12份、当归15-35份、牛膝20-40份、昆布20-40份、牡蛎7-12份、大黄4-8、川芎20-40份、丹参20-40份和茯苓20-40份。更优选,多种原料包括黄芪40-50份、三七8-10份、当归20-25份、牛膝30-35份、昆布30-35份、牡蛎8-10份、大黄5-6、川芎30-35份、丹参30-35份和茯苓30-35份。
20.通过上述原料之间协同作用对多囊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以具有利水排肿以及益气固表功效的黄芪和散瘀消肿的三七为君药,辅以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消痰软坚散结和利水消肿的昆布、软坚散结的牡蛎以及祛瘀和解毒大黄为臣药,增强君药的药效,促进肾囊肿的消退且散除并预防肾间质的纤维增殖,且能够有效防止多囊肾(pkd)进一步向终末期肾病(ersd)发展,同时以具有活血行气和止痛的川芎、活血祛瘀和凉血消痈的丹参和利水渗湿和健脾宁心的茯苓为佐药,继而使得中药组合物对于高血压以及血尿等多囊肾引起的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并以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和引血下行功能的牛膝为使药,能够使得诸药到达病灶部位,继而起到药效,同时,调节诸药的作用,使得各个药材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继而实现多囊肾的治疗。
21.而上述药物,在我方团队的既往的临床实验和基础实验中,也被证实,对改善多种其他肾脏疾病具有确实的疗效,并且初步阐明了现代作用机制,如:黄芪可以通过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阻断肾脏纤维化;三七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可以通过影响smad途径阻断肾脏纤维化过程;其另一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1,可以通过调节血小板反应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纤维化,还可以抑制活性氧产生从而减轻足细胞凋亡;人参皂甙rb1能拮抗tgf-β1引起的氧化损伤;川芎及其有效成分阿魏酸钠可以通过smad途径改善肾脏衰竭。
22.从中医内在机理看,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肾、肝经,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黄芪为君药,起到的治疗作用,能够利水退肿,促进多囊肾消肿,促进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
23.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三七的功效是消肿散瘀,将温补的三七和黄芪联用,既能够消肿止痛散瘀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故三七与黄芪配伍为君,祛瘀而不伤新,补气虚而固表,活血化瘀。
24.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归的功效是能够补血活血,起到滋补的功效,同时促进毒素的排放,加速人体代谢。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治疗血虚血瘀诸症,对多囊肾后期气血阴阳俱虚进行论治。
25.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其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昆布的功效是增强君药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也对多囊肾痰瘀毒结、水湿内停之邪实进行论治,继而促进多囊肾之囊肿的消散。
26.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talia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d.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其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胆经、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的功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牡蛎的功效是促进君药的药效,进一步促进多囊肾中囊肿的消散,且增强人体免疫力。上述当归、昆布及牡蛎三药为臣,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
27.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无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主破癥积聚,推陈出新,通利水道,能安和五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大黄剂量小,其用于清热解毒、通下排毒、活血祛瘀,为佐。其功效能够攻积滞、祛瘀,进一步加速多囊肾的囊肿消散。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其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川芎的功效是能够降低疼痛感、促进血液流动,能够缓解多囊肾的其他病症或者并发症(例如高血压)。
28.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丹参的功效是止痛、活血,继而能够缓解高血压、血尿等病症。
29.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茯苓能够加速尿液的排放,进而加速瘀结的排放,同时降低大黄、昆布对脾胃的损伤,继而降低该中药组合物的毒副作用。
30.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其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牛膝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补肝
肾、利尿等多重作用,继而完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且能够保证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达到病灶,继而起到对应的疗效。
3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预处理;
33.以重量份计,按配方称取黄芪25-75份、当归10-40份、牛膝15-45份、昆布15-45份、牡蛎5-15份、大黄3-9份、川芎10-50份、丹参10-50份、三七5-15份和茯苓10-50份。而后分别将其进行粉碎,特别的将三七粉碎后通过100-200目,优选通过120-150目,保证得到的三七粉末粒径较小。而其他药物则进行初步粉碎即可,即将其他药物粉碎成块状,并与提取,而后将除三七以外的药物进行混合。或者可以先将除三七以外的药物先混合再粉碎,三七单独粉碎过筛。
34.s2、提取;
35.粉碎混合后将除三七以外的药物进行提取,具体地,是将黄芪、当归、牛膝、昆布、牡蛎、大黄、川芎、丹参和茯苓混合后与8-10倍的水混合进行煎熬。且由于上述药物中煎熬过程中上述植物容易将其含有的生物碱煎熬出来,而其含有生物碱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而生物碱在刚煎熬出来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因此,需要将产生的大量泡沫去除,降低中药组合物的毒性,同时避免生物碱对中药组合物内的活性成分造成影响。
36.进一步地,煎熬是在温度为65-80℃的环境下煎熬1-3小时。在该温度下,各个药物内的活性成分均能有效地溶解在水中。
37.进一步地,煎熬是煎熬2-4次,并将第一煎熬得到的汤汁丢弃,而将后续煎熬1-3次的汤汁进行混合。由于第一次煎熬时,上述各个药物还处于干瘪状态,而煎熬的过程中,上述药物才逐渐吸收溶剂膨胀,使得原来干瘪褶皱的药物表面的灰尘等进入煎熬的汤汁内,同时第一次煎熬得到活性成分极少。因此,将第一煎熬的汤汁去除,而将后续煎熬1-3次的汤汁进行收集以及混合。
38.进一步地,由于每次煎熬使用的溶剂水较多,因此,将混合的汤汁进行浓缩,浓缩为混合汤汁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继而保证汤汁内活性成分的含量,也减少患者饮用数量,降低患者的痛苦。
39.最后将煎熬、浓缩后的汤汁与粉碎的三七粉混合。
4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多囊肾的应用。
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利用黄芪和三七为君药、当归、昆布、牡蛎和大黄为臣药、川芎、丹参和茯苓为佐药以及牛膝使药,使得上述药物相互协同作用,继而能够有效治疗多囊肾。
4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3.实施例1
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25份、三七5份、当归10份、牛膝15份、昆布15份、牡蛎5份、大黄3份、川芎10份、丹参10份和茯苓10份。
4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该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如下:
46.将三七5份粉碎并通过100目筛。
47.将黄芪25份、当归10份、牛膝15份、昆布15份、牡蛎5份、大黄3份、川芎10份、丹参10
份和茯苓10份粉碎并混合后与8倍水混合进行煎熬。具体地,煎熬的温度为65℃,时间为3小时,煎熬过程红将提取液表面的泡沫去除。且煎熬3次,并将第一次煎熬得到的汤汁丢弃,而将后续煎熬2次的汤汁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浓缩,浓缩为混合汤汁的四分之一。
48.将三七粉与浓缩后的汤汁混合。
4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50.实施例2
5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75份、三七15份、当归40份、牛膝45份、昆布45份、牡蛎15份、大黄9份、川芎50份、丹参50份和茯苓50份。
5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且基本操作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53.三七通过200目筛,用水量为10倍,煎熬温度为80℃,煎熬时间为1小时,煎熬次数为4次,浓缩倍数为三分之一。
5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55.实施例3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30份、三七7份、当归15份、牛膝20份、昆布20份、牡蛎7份、大黄4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和茯苓20份。
5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且基本操作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58.三七通过120目筛,用水量为9倍,煎熬温度为70℃,煎熬时间为2小时,煎熬次数为2次,浓缩倍数为三分之一。
5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60.实施例4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65份、三七12份、当归35份、牛膝40份、昆布40份、牡蛎12份、大黄8份、川芎40份、丹参40份和茯苓40份。
6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且基本操作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63.三七通过150目筛,用水量为9.5倍,煎熬温度为75℃,煎熬时间为1.5小时,煎熬次数为3次,浓缩倍数为四分之一。
6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65.实施例5
6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40份、三七8份、当归20份、牛膝30份、昆布30份、牡蛎8份、大黄5份、川芎30份、丹参30份和茯苓30份。
6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且基本操作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68.三七通过200目筛,用水量为9倍,煎熬温度为78℃,煎熬时间为2.5小时,煎熬次数
为3次,浓缩倍数为三分之一。
6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70.实施例6
7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多种原料制成。多种原料包括黄芪50份、三七10份、当归25份、牛膝35份、昆布35份、牡蛎10份、大黄6份、川芎35份、丹参35份和茯苓35份。
7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且基本操作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73.三七通过150目筛,用水量为8倍,煎熬温度为72℃,煎熬时间为2.5小时,煎熬次数为3次,浓缩倍数为四分之一。
7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多囊肾药物中的应用。
75.实验例
76.研究对象:
77.选择肾小球率过滤率g2期以上的多囊肾患者总共34例进行测试。排除标准:肾原发或继发肿瘤患者,已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严重脑、心、肺、肝的脏器病变,危急重症病,严重精神障碍病,癔症,孕妇,哺乳妇女及未成年患者。
78.入选病例进一步按照k/doqi指南分期[3]标准进行分期:1期,gfr正常或增加,gfr≥90ml/(min
·
1.73m2);2期,gfr轻度下降,gfr 60~89ml/(min
·
1.73m2);3期:gfr中度下降,gfr30~59ml/(min
·
1.73m2);4期:gfr严重下降,gfr 15~29ml/(min
·
1.73m2);5期:gfr<15ml/(min
·
1.73m2)或透析。
[0079]
而34例患者分为两组,一:接受常规西药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二: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配合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患者8例作为治疗组。
[0080]
两组患者的常规西药治疗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包括控制血压、控制感染、纠正贫血、纠正肾性骨病的常规治疗。
[0081]
方法:
[0082]
一: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时间等基线资料,以治疗起始前的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常规等作为治疗起点数据;以患者实际透析和死亡作为结局,计算患者实际透析率和死亡率,收集治疗期最后一月或透析前最后一次的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常规等作为治疗终点数据。
[0083]
二:采集患者治疗全过程的肌酐波动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在治疗期内的具体变化情况。
[008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0085]
血生化及尿常规检查:血尿标本由华西附一院检验科完成检验。并选取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血尿酸,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作为观察指标。
[0086]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计算采用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chinese egfr investigation collaboration)发布的简化mdrd公式(modifi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stimating equation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gfr〔ml/(min
·
1.73m2)〕=175
×
pcr-1.234
×
age-0.179
×
0.79(if female)。
[0087]
稳定改善的界定:2012年kdigo的指南中明确提到gfr分期的降低可以认为是肾功能恶化进展;或者相比基线值egfr大于25%的降幅可以被看做是肾功能进展恶化,相对于基线egfr小于25%降幅被看做是肾功能稳定。按2012年kidigo指南,egfr较起始肌酐值变动幅度≤25%,视为波动。因此我们在文中进一步界定:治疗期间egfr相比治疗初始上升达25%以上,视为改善,且上升时间或上升后连带稳定时间达到3月以上者,视为稳定改善。
[0088]
结局事件的界定:结局事件定义为进入实际透析和死亡。在上述患者在时间的计算上统一定义为当月第1日。
[0089]
统计学方法: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计算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以p50(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实际透析为结局事件进行生存分析。并以egfr改变量为结局指标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筛选影响因素。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0090]
结果:
[0091]
(1)对34例患治疗前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常规等的检测参见表1。
[0092]
表1治疗前检测结果
[0093][0094]
根据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起始阶段,在年龄、性别构成、肝功、血脂等指标数值差距不大,且统计学p值远大于0.05,未显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而在治疗时间(p=0.065)、红细胞(p=0.042)、egfr指标(p=0.079)上,数值差异明显,p值略低于0.05或靠近0.05。结合临床角度及统计学意义,认为治疗组纳入患者肾功更差,贫血更严重。
[0095]
(2)对比组和治疗组西药使用情况,具体参见表2。
[0096]
表2西药使用情况
[0097][0098]
根据表2可知,治疗组在各项并发症治疗的药物使用范围、时间、数量低于对照组。
[0099]
在降压药物使用方面,治疗组单联使用降压药更为广泛,且治疗组单联使用时间较对照长(p=0.008)。对照组的降压药物二联、三联(p=0.033)、四联较治疗组普遍,联用时间较治疗组长。且对照组使用的降压药物的年均人数量较治疗组多(p《0.001)。
[0100]
在纠正贫血药物(铁剂、叶酸、促红素)、抗骨质疏松药物(钙剂、维生素d制剂)及抗生素等方面对照组使用较治疗组更为广泛,使用时间更长。但是考虑因样本量限制,部分差异基本没有反应出明显统计学效应。但从临床角度,认为上述差异仍有实际意义。
[0101]
α-酮酸和食用碳片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上,对照组较治疗组使用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对照组在抗生素使用的频率(p=0.034)、平均时间(p=
0.030)、平均数量(p=0.052)均高于治疗组。
[0102]
(3)疗效比较
[0103]
对治疗组和对比组的肾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别见表3肌酐变化,表4egfr变化、表5egfr变化构成比和表6治疗前后gfr分期进展情况。
[0104]
表3肌酐变化
[0105][0106]
δ肌酐,对照组vs治疗组,p=0.013
[0107]
通过表3可知,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自身肌酐平均值发生了明显的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肌酐平均值发生了明显降低,但差异或许因样本量的限制没有在统计学上显示有意义(p=0.29)。但是两组治疗前后,肌酐的差值的改变幅度,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控制了肌酐的涨幅(p=0.013)。
[0108]
表4 egfr变化
[0109][0110]
δegfr,对照组vs治疗组,p=0.018
[0111]
根据表4可知,对照组的自身egfr平均值发生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肌酐平均值发生了明显降低,但差异或许因样本量的限制没有在统计学上显示有意义(p=0.29)。但是两组治疗前后,egfr差值的改变幅度,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egfr改善明显(p=0.018)。
[0112]
表5 egfr变化构成比
[0113][0114]
chi-square value=4.90,p=0.027
[0115]
根据表5可知,经过治疗后,治疗组egfr升高的患者达4例(50%),而对照组egfr升高的患者仅有2例egfr上升(7.69%),24例患者(92.31%)egfr下降。两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χ2=4.9,p=0.027)。
[0116]
表6治疗前后gfr分期进展情况
[0117][0118]
根据表6可知,对照组中,大量ckd3期及4期的患者发生进展,新增12人(46.15%)进一步进展到ckd5期限;治疗组治疗前后肾功分期的构成比无明显恶化。
[0119]
(4)治疗结局,具体参见表7和图1。
[0120]
表7治疗结局分析
[0121][0122]
根据表7可知,实际透析人数方面,对照组占73.08%,治疗组50%接受透析。
[0123]
以进入透析结局为终点,绘制的生存分析曲线,显示治疗组患者可能更晚进入透析结局(likelihood ratio test=2.13,p=0.144)。根据图1可知,control对比组,treatment实验组,对应两组透析前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是945.04
±
617.34天1349.75
±
464.47天,也可侧面支持治疗组更晚进入透析的结论。
[0124]
(5)治疗过程中有效改善事件及肌酐波动情况,具体参见表8和图2。
[0125]
表8治疗过程中稳定改善事件发生状况
[0126][0127]
chi-square value=23.55,p《0.001
[0128]
根据表8可知,在治疗过程中,egfr改善上升25%以上,且能够改善时间维持或稳定至少3月,在对照组中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上述事件;但治疗组中,7人发生上述事件,占到87.50%。两组的上述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χ2=23.55,p《0.001)。
[0129]
治疗组中,上述7人治疗过程中,egfr改善幅度达25-50%有3人,egfr改善幅度达50-75%有2人,1人egfr改善幅度达超过100-125%,1人egfr改善幅度达超过250-275%。
[0130]
根据图2可知,a为对照组,b为治疗组。虽然治疗组多数患者发生稳定改善事件,但是患者后期再度出现肾脏功能的恶化,并不能阻止最终的透析结局,可能只能延缓整个疾病进程。治疗组中所有的患者均发生了肌酐的下降和稳定,发生透析的4人均是在出现肌酐下降稳定后,再上升达到或超原有基线水平,其余4人虽然出现下降,稳定改善,呈现“l”型结构,但是我们推测最终患者也将逐渐过渡到上升阶段。
[0131]
进一步,对于治疗组已经实际接受透析的4名患者,进行回访发现,其中2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肌酐明显的下降,肾功明显改善,但患者在好转后,考虑定期就诊不方便,自行停用了中药后出现疾病复燃加重,进入透析。另1名患者因感染导致肾功恶化,进入透析。1名患者无感染,无停用中药,在持续使用中药期间,肌酐好转后,但是后复发持续加重,继续使用中药不能控制疾病进程,进入透析。
[0132]
(6)影响疗效的因素的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0133]
以治疗起始和终末的egfr的改变量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使用单因素线性回归依次分析以下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年龄、性别、蛋白尿程度、基线egfr、降压药物使用相关参数、α-酮酸、碳片、铁剂、叶酸、促红素、钙剂、维生素d、抗生素使用等相关参数、是否使用中药。具体结果参见表9。
[0134]
表9影响egfr改变量的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0135][0136]
根据表9可知,分析结果尚不认为性别、年龄、蛋白尿程度、降压药物三联及四联使用,α-酮酸、碳片、铁剂、叶酸、促红素、钙剂、维生素d、抗生素使用等相关参数,对egfr在治疗前后的改变量,产生了影响。确定了对egfr改变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使用中药(p=0.003),单联降压的年平均时间(p=0.043)和二联降压的年平均时间(p=0.044)。相比于后两者,从β系数来看,是否使用中药对治疗效果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β=16.647);而降压药物单联使用与egfr改善相关,是可能主动保护作用(β=0.033),而加用降压药物,如二联使用(β=-0.036)是面临肾功能持续恶化过程中的一种被动治疗行为,这与实际治疗过程中的情况相符合,即病人的降压药物使用增多主要是在疾病中后期进展过程中加用。
[0137]
综上所述,治疗组中起到真正治疗作用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而通过各种统计学的分析方发现,治疗组和对比组相比,治疗组在收入患者病情更严重,更少使用相关西药,疗效却更优,且并发症更少,而且使用上述复方中药是影响治疗结局的主要因素。
[0138]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6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利用黄芪和三七为君药、当归、昆布、牡蛎和大黄为臣药、川芎、丹参和茯苓为佐药以及牛膝使药,使得上述药物相互协同作用,继而能够有效治疗多囊肾。通过本发明能够快速、便捷的制备该治疗多囊肾的中药组合物。
[0139]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
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