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

文档序号:31714054发布日期:2022-10-04 20:5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


背景技术:

2.现代体外反搏(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前国内外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技术及装置,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由电子控制装置检出病人的心电图r波,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时推算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据此指令气源装置对各段气囊进行充气、排气。在心脏舒张期,各段气囊由远端向近端以大约50ms的时差序贯充气,提高舒张压,将动脉血液驱回至上半身,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改善心脑肾等上半身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当心脏进入收缩期,电脑指令全部气囊迅速同步排气,下肢减压后,动脉舒张,接纳来自主动脉的血液,因而使得心脏的后负荷得以减轻。
3.eecp囊套作为eecp作用的直接实施部件及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件,其设计对于加压效果、气源用量、能耗、患者的舒适度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临床中eecp使用的囊套普遍采用外层尼龙织物、内衬棉质织物、内囊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设计,尚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4.外层尼龙织物虽然具有较好的抗剪力学性能且成本低,却不能有效限制内囊套在充气过程中的膨胀。不但影响序贯加压的响应速度与加压效率,而且造成能量损耗、浪费大量气源、增加对气泵功率的要求及对气缸容量的要求、增加电磁阀与石墨片等部件的损耗。另外,过高的气压也容易令患者产生不适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5.现有软质囊套难以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需求,实现与下肢及臀部形态学的充分匹配。囊套与小腿、大腿及臀部的充分贴合能实现理想的加压效果并降低不良事件风险。同时,现有的囊套包扎流程过于复杂,需要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不同操作人员的包扎质量将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6.目前临床中的气囊式体外反搏主要考虑臀部囊套整体受力平衡及左右相互约束的原因,因此大腿与臀部囊套采用一体化设计。对于特殊患者,例如患者某一侧大腿、臀部或者腹部有外伤,或者患者某一侧大腿有留置针,而不适合于在该部位布置气囊。现行的大腿与臀部整体式设计则不能满足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为此必须设计出两侧大腿、腿部可以完全独立的囊套。
7.在高反搏压力治疗下,采用棉质织物设计的内衬层摩擦患者皮肤,容易产生不适感甚至引起挫伤等不良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
9.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10.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包括第一囊套部、第二囊套部和锁紧部,所述第一囊套部、第二囊套部分离式设置,所述锁紧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囊套部和第二囊套
部上,所述第一囊套部、第二囊套部上均设置有与锁紧部相匹配的开口端。
11.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套部包括臀部包裹部、大腿包裹部、第一气囊部和第一调节部;所述臀部包裹部和大腿包裹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一调节部分别设置在臀部包裹部、大腿包裹部中。
12.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部与人体接触部上设置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与臀部包裹部或大腿包裹部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部设置在软质层和臀部包裹部、大腿包裹部之间。
13.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部包括臀部气囊和大腿气囊,所述臀部气囊设置在靠近臀部包裹部中,所述大腿气囊设置在大腿包裹部中;
14.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臀部调节部和大腿调节部;所述臀部调节部设置在臀部气囊附近;所述大腿调节部设置在大腿气囊附近;所述臀部调节部和大腿调节部为弯曲带。
15.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大腿锁紧部和小腿锁紧部;大腿锁紧部设置在第一囊套部上,小腿锁紧部设置在第二囊套部上;所述大腿锁紧部设置在第一囊套部开口端位置,小腿锁紧部设置在第二囊套部开口端位置;
16.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锁紧部和小腿锁紧部可以为带魔术贴的绑带,所述带魔术贴的绑带在大腿锁紧部和小腿锁紧部至少设置2条。
17.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囊套部包括小腿包裹部、第二气囊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气囊部和第二调节部设置在小腿包裹部中,所述第二气囊部设置在小腿包裹部的内侧位置,所述第二气囊部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软质层,所述第二调节部沿小腿包裹部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2处。
18.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套部、第二囊套部均为硬质外囊套。
19.基于上述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层为乳胶材料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方案采用外层硬质结合内层软质的囊套设计。外层采用工程塑料,可有效限制内囊套在充气过程的向外膨胀,从而有效提高加压效率并节省气源,降低设备的能耗与机器损耗。
22.(2)本方案采用工程塑料材质的硬质外囊套由左右小腿、左右大腿+臀部四个完全独立的部分组成。其中左右小腿硬质外囊套的形状根据人体左、右小腿的形态学设计,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大腿与臀部外囊套采用一体化设计,且左右两侧独立分体,左侧大腿+臀部外囊套的形状根据人体左侧大腿与臀部的形态学进行设计,右侧大腿+臀部外囊套的形状根据人体右侧大腿与臀部的形态学进行设计,充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四组外囊套均设计大、中、小三种尺寸,以满足患者不同个体情况的需求。
23.(3)本方案每个硬质外囊套均设置两组纵向可弯折带状部件,从而可根据患者小
腿、大腿与臀部个体差异进行内径、曲率等几何尺寸的微调,使得囊套更加贴合下肢与臀部。此外,每个囊套均设置两组带魔术贴的横向绑带,既可以进一步使囊套与加压部分紧密贴合,又可以防止充排气过程中外囊套的松脱。
24.(4)本方案四组独立囊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自由组合,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及避免产生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某侧小腿、大腿或臀部存在外伤、某侧腹部存在外伤、某侧大腿存在留置针管等情况。
25.(5)本发明实现了可穿戴式的体外反搏囊套设计,避免了当前临床体外反搏装置囊套采用的包扎式设计带来的操作复杂、容易因为包扎效果不佳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局限。
26.(6)本发明采用尼龙织物结合软质乳胶作为囊套的内衬层,尼龙织物与硬质工程塑料外囊套结合,同时形成腔体包裹内囊套。尼龙织物具有较好的抗剪机械力学性能,可避免内囊套在充排气过程中造成的破坏。同时外层软质乳胶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既可以扩散应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因此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此外软质乳胶层还可以增加摩擦,降低内衬层在皮肤表面来回滑动而发热及造成挫伤的风险。
27.(7)本发明可以简化目前临床体外反搏治疗中复杂的囊套包扎工作、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从而使囊套更好地与人体接触,增加反搏作用效果、提高治疗中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肌肉与皮肤损伤的不良事件。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中第一囊套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囊套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囊套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囊套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发明中第二囊套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囊套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囊套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第一囊套部;2、第二囊套部;11、臀部包裹部;12、大腿包裹部;13、第一气囊部;14、第一调节部;15、软质层;131、臀部气囊;132、大腿气囊;141、臀部调节部;142、大腿调节部;21、小腿包裹部;22、第二气囊部;23、第二调节部;31、大腿锁紧部;32、小腿锁紧部;41、带魔术贴的横向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实施例1
39.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0.一种组合式、形状可调节体外反搏囊套;包括第一囊套部1、第二囊套部2和锁紧部,所述第一囊套部1、第二囊套部2分离式设置,所述锁紧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囊套部1和第二囊套部2上,所述第一囊套部1、第二囊套部2上均设置有与锁紧部相匹配的开口端,通过开口端将人体侧方位放置进其中。
41.所述第一囊套部1包括臀部包裹部11、大腿包裹部12、第一气囊部13和第一调节部14;所述臀部包裹部11和大腿包裹部1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气囊部13和第一调节部14分别设置在臀部包裹部11、大腿包裹部12中;
42.基于上述结构,可以将第一囊套部1套设在人体大腿和臀部位置,通过第一气囊部13对人体进行支撑,通过第一调节部14可以将第一囊套部1进行调节,以此来使用不同人体大腿和臀部的形态。
43.所述第一气囊部13与人体接触部上设置有软质层15,所述软质层15与臀部包裹部11或大腿包裹部12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部13设置在软质层15和臀部包裹部11、大腿包裹部12之间;通过对与第一气囊部13进行充气,可以实现对于人体反搏加压效果;
44.所述软质层15为乳胶材料层,乳胶材料层既保障抗拉与抗剪强度、降低延展性、同时保障舒适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45.所述第一气囊部13包括臀部气囊131和大腿气囊132,所述臀部气囊131设置在靠近臀部包裹部11中,所述大腿气囊132设置在大腿包裹部12中;
46.所述第一调节部14包括臀部调节部141和大腿调节部142;所述臀部调节部141设置在臀部气囊131附近、所述大腿调节部142设置在大腿气囊132附近;所述臀部调节部141和大腿调节部142为弯曲带;带一调节部可以对不同人体大腿与臀部个体差异进行内径、曲率等几何尺寸的微调,使得囊套更加贴合下肢与臀部。
47.所述锁紧部包括大腿锁紧部31和小腿锁紧部32;大腿锁紧部31设置在第一囊套部1上,小腿锁紧部32设置在第二囊套部2上;所述大腿锁紧部31设置在第一囊套部1开口端位置,小腿锁紧部32设置在第二囊套部2开口端位置;
48.所述大腿锁紧部31和小腿锁紧部32可以为带魔术贴的绑带,所述带魔术贴的绑带在大腿锁紧部31和小腿锁紧部32至少设置2条,通过带魔术贴的绑带可以自由调节囊套的松紧度;
49.所述第二囊套部2包括小腿包裹部21、第二气囊部22和第二调节部23;所述第二气囊部22和第二调节部23设置在小腿包裹部21中,所述第二气囊部22设置在小腿包裹部21的内侧位置,所述第二气囊部22与人体接触面上设置有软质层15,所述第二调节部23沿小腿包裹部21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2处;
50.基于上述结构;第二调节部23可根据患者小腿个体差异进行内径、曲率等几何尺寸的微调,使得囊套更加贴合下肢。
51.所述第一囊套部1、第二囊套部2均为硬质外囊套,外层采用工程塑料,可有效限制内囊套在充气过程的向外膨胀,从而有效提高加压效率并节省气源,降低设备的能耗与机器损耗;
5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囊套部1和第二囊套部2的长度方向上均横向设置有2组带魔术贴的横向绑带41,通过带魔术贴的横向绑带41既可以进一步使囊套与加压部分紧密贴合,又可以防止充排气过程中外囊套的松脱。
53.本方案可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临床中体外反搏装置囊套采用软质囊套,气囊充气时严重向外膨胀影响加压效果及浪费气源的缺点;解决目前临床中采用的软质囊套绑扎操作复杂,容易因为绑扎不佳而影响治疗效果的缺点。解决目前临床中采用的体外反搏囊套左右侧大腿与臀部囊套不能独立使用的缺点,使得四组囊套可以完全按照患者个体需求自由组合。采用尼龙织布结合乳胶的垫层组合可部分解决目前临床中采用的尼龙或棉质织布容易产生患者不舒适甚至挫伤等不良事件。
54.实施例2
55.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第一囊套部1或第二囊套部2内可设置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腿套反馈压力,根据下肢浅静脉正常压力范围适度和治疗压力正常范围进行充气囊套松紧调节,与患者沟通确认后确定帮带最终位置,完成自动调节。
5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