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302653发布日期:2022-08-27 05:4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小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现有技术中,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大多通过输液治疗,虽然显效较快,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且小儿难以接受,采用西药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及制备方法。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本发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由辛夷花、川芎、藿香、路路通、川贝母、黄芩、薄荷、通草、艾叶、梗通草、白芷、蝉蜕、细辛、苍耳子、甘草、苦参、丝瓜藤、生地、马钱子制成。
6.进一步,按重量份,每份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含所述辛夷花7~9份、所述川芎2~5份、所述藿香3~5份、所述路路通1~3份、所述川贝母6~8份、所述黄芩3~6份、所述薄荷2~4份、所述通草3~5份、所述艾叶3~5份、所述梗通草4~7份、所述白芷1~3份、所述蝉蜕5~8份、所述细辛5~7份、所述苍耳子8~10份、所述甘草2~3份、所述苦参2~5份、所述丝瓜藤3~6份、所述生地2~5份、所述马钱子1~3份。
7.优选的,按重量份,每份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含所述辛夷花8份、所述川芎4份、所述藿香4份、所述路路通2份、所述川贝母7份、所述黄芩5份、所述薄荷3份、所述通草4份、所述艾叶4份、所述梗通草5份、所述白芷2份、所述蝉蜕6份、所述细辛6份、所述苍耳子9份、所述甘草2份、所述苦参3份、所述丝瓜藤4份、所述生地4份、所述马钱子2份。
8.本发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将辛夷花8份、川芎4份、藿香4份、路路通2份、川贝母7份、黄芩5份、薄荷3份、通草4份、艾叶4份、梗通草5份、白芷2份、蝉蜕6份、细辛6份、苍耳子9份、甘草2份、苦参3份、丝瓜藤4份、生地4份、马钱子2份粉碎成1-2cm大小待用;
10.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置入烤箱中180摄氏度烘烤20min备用;
11.s3:将步骤s2烘烤后的混合物加入5倍重量的水后烧开,文火熬制剩余1倍量水后进行过滤;
12.s4:将过滤后的药液进行沉淀,沉淀后取上清液为制得的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及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相对于西药,副作用小,用于喷雾进入呼吸道,从而使得药物直达病灶,疗效快,药效清凉不刺激,使得小儿患者容易接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6.本发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由辛夷花、川芎、藿香、路路通、川贝母、黄芩、薄荷、通草、艾叶、梗通草、白芷、蝉蜕、细辛、苍耳子、甘草、苦参、丝瓜藤、生地、马钱子制成。
17.进一步,按重量份,每份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含所述辛夷花7~9份、所述川芎2~5份、所述藿香3~5份、所述路路通1~3份、所述川贝母6~8份、所述黄芩3~6份、所述薄荷2~4份、所述通草3~5份、所述艾叶3~5份、所述梗通草4~7份、所述白芷1~3份、所述蝉蜕5~8份、所述细辛5~7份、所述苍耳子8~10份、所述甘草2~3份、所述苦参2~5份、所述丝瓜藤3~6份、所述生地2~5份、所述马钱子1~3份。
18.优选的,按重量份,每份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含所述辛夷花8份、所述川芎4份、所述藿香4份、所述路路通2份、所述川贝母7份、所述黄芩5份、所述薄荷3份、所述通草4份、所述艾叶4份、所述梗通草5份、所述白芷2份、所述蝉蜕6份、所述细辛6份、所述苍耳子9份、所述甘草2份、所述苦参3份、所述丝瓜藤4份、所述生地4份、所述马钱子2份。
19.本发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将辛夷花8份、川芎4份、藿香4份、路路通2份、川贝母7份、黄芩5份、薄荷3份、通草4份、艾叶4份、梗通草5份、白芷2份、蝉蜕6份、细辛6份、苍耳子9份、甘草2份、苦参3份、丝瓜藤4份、生地4份、马钱子2份粉碎成1-2cm大小待用;
21.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置入烤箱中180摄氏度烘烤20min备用;
22.s3:将步骤s2烘烤后的混合物加入5倍重量的水后烧开,文火熬制剩余1倍量水后进行过滤;
23.s4:将过滤后的药液进行沉淀,沉淀后取上清液为制得的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喷剂。
24.辛夷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辛夷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5.川芎: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26.藿香: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27.路路通:用于关节痹痛,麻木痉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28.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29.黄芩: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30.薄荷: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大量食用薄荷可导致失眠,但小剂量食用却有助于睡眠。
31.通草:清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32.艾叶: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33.梗通草:清热,利湿,通淋,下乳。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
34.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35.蝉蜕: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36.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37.苍耳子: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38.甘草:甘草除了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和调和诸药等功效外,还用于咽喉肿痛、脾胃虚寒、消化性溃疡、中毒等症状。
39.苦参: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40.丝瓜藤:用于腰膝酸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咳嗽痰多,鼻渊,牙宣,龋齿。
41.生地: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42.马钱子: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木材灰白色,结构坚硬致密,可供车辆及农具用料。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