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2380发布日期:2022-09-03 10:3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背景技术:

2.急诊内科主要负责处理内科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紧急抢救的疾病,在紧急抢救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传统的操作方式大多是人工按压患者胸部,但是这种方式浪费大量人力,并且部分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按压,按压过程中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有的复苏装置大多为单独的一个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搬运到患者床上,并且安装过程复杂,也无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很多心脏停搏患者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以后脑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而约80%复苏成功的患者昏迷时间超过1小时,在入院患者中,神经功能转归良好率为本1%~18%,而其他或者死亡或者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这时就要对患者进行脑复苏,脑复苏是指在发生心跳停止全脑缺血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大脑复苏、维持脑功能的措施,脑复苏的原则是尽量缩短脑循环停止的绝对时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脑复苏创造良好的生理环境,可以采取特异性脑复苏措施,阻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现有的抢救装置大多只能完成心肺复苏,对脑复苏作用不大,因此需要一种即可完成心肺复苏也可及时对患者进行脑复苏的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有效的优化了脑复苏的方式,解决了无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达到了便于收纳的目的,简化了安装步骤,达到了可持续降温的功能,降低了对患者产生的伤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床体和复苏板,所述床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所述床体的左侧设有一个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铰接两个支撑杆,所述定位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导轨接触,所述复苏板的右侧设有两个可拆卸的支杆,每个所述支杆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限位套管,每个所述限位套管均与床体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导轨、支撑杆、支杆、限位套杆与定位板相互配合形成复苏板的限位结构,所述复苏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按压杆,按压杆的左侧啮合有一个推动板,所述复苏板的下端设有一个摆动机构,摆动机构、推动板与复苏板相互配合形成按压杆的限位结构,所述床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垫,所述床体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头巾。
5.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一个与复苏板转动连接的调节套管,调节套管的左侧螺纹配合有一个调节齿板,调节齿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摆动杆,摆动杆的前端与推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复苏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连杆,第一传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与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与传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传动皮带,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
连接有一个驱动盘,驱动盘与摆动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盘与传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驱动带,所述第二传动杆对应驱动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齿板,限位齿板与复苏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齿板的后侧啮合有一个调整齿轮,调整齿轮与调节齿板啮合,所述调整齿轮与复苏板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复苏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调整螺杆,所述复苏板的中部左右对称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复苏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调整带轮,调整带轮与支撑轴、调整螺杆之间套装有一个齿形带,每个所述调整螺杆的左侧均螺纹配合有一个调整滑块,每个所述调整滑块均与对应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调整滑块均与复苏板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床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盒,放置盒的左侧固定连就有一个降温毯,降温毯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盖板,所述降温毯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液板,所述降温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液接头,所述金属管道的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回液接头,所述降温毯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出液接头、回液接头连通,所述出液接头的后侧连通有一个头部出液管,所述回液接头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头部回液管,头部回液管与头部出液管均与降温头巾连通,所述放置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降温箱对应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散热风扇,所述回液接头与制冷箱连通,所述制冷箱的后侧连通有一个水泵,水泵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头连通。
8.优选的,所述调整带轮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角度控制杆,角度控制杆的外侧套装有一个扭簧,扭簧的右端与角度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左侧与复苏板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杆的外侧滑动套装有一个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左侧设有一个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左侧与复苏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调整滑块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滑杆,每个所述限位滑杆接近角度控制杆的一侧均与控制盘滑动连接,角度控制杆、控制盘与限位滑杆相互配合形成对应支撑杆的限位结构。
9.优选的,每个所述调整螺杆的左侧均螺纹配合有一个限位滑块,每个所述限位滑块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每个所述限位弹簧接近支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滑块,每个所述定位滑块均与对应的限位滑块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杆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推杆,每个所述支杆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座管夹,每个所述推杆、定位滑块与对应的限位滑块相互配合形成对应支杆的限位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具有降温垫、降温头巾、降温毯与降温箱,有效的优化了脑复苏的方式,使用时降温头巾、降温毯和金属管道内,达到对患者进行降温的目的;2.本发明具有复苏板、支撑杆、支杆、调整螺杆、调整带轮与限位滑块,有效的解决了无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使用时转动调整带轮,同时齿形带带动左右两侧的调整螺杆转动,这时调整滑块与限位滑块均沿复苏板滑动,此时复苏板高度下降;3.本发明具有导轨、定位板、支撑杆与调整滑块,有效的达到了便于收纳的目的,使用时将支杆与复苏板解除配合,然后向左拉动复苏板,同时向上略微提动定位板,再将定位板翻转90
°
且沿导轨向右滑动,此时可将复苏板推至床体的下端;4.本发明具有限位滑块、复位弹簧、定位滑块与推杆,有效的简化了安装步骤,使用时将支杆按压至对应的限位滑块内,此时定位滑块滑动至支杆的中部,这时支杆与限位滑块连接,然后将座管夹锁紧,此时
支杆可对复苏板进行支撑,当复苏板要收纳时,将座管夹解锁,然后推动推杆,使推杆的前端挤压定位滑块,使复位弹簧收缩,定位滑块不与支杆接触,这时支杆与限位滑块解除配合5.本发明具有,出液接头、回液接头、头部出液管、头部回液管、降温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与水泵,有效的达到了可持续降温的功能,使用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与水泵,将降温毯从放置盒内取出改在患者身上,使用降温头巾将患者头部包裹,此时降温箱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位置的蒸馏水快速降温,随后被水泵输送至出液接头内,此时蒸馏水进入降温头巾、降温毯和金属管道内,达到对患者进行降温的目的,降温头巾、降温毯和金属管道内的蒸馏水会通过回液接头重新进入降温箱内降温;6.本发明具有摆动机构,有效的降低了对患者产生的伤害,使用时转动调节套管使调节齿板向右滑动,同时调整齿轮转动带动调整齿板向左滑动,此时摆动杆的摆动角度降低,控制按压杆行程缩短。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病床状态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中床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中复苏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发明中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发明中摆动机构与复苏板的配合配合关系示意图。
18.图7为本发明中降温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发明中金属管道的整体示意图。
20.图9为本发明循环降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0为本发明中角度控制杆、扭簧、控制盘、限位弹簧与限位滑杆的拆解状态示意图。
22.图11为本发明中支撑杆与调整滑块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23.图12为本发明中支杆与限位滑块的拆解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1-12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一,由图1-4和图12给出,本发明包括床体1和复苏板2,为了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所述床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3,所述床体1的左侧设有一个定位板4,定位板4的上端铰接两个支撑杆5,所述定位板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导轨3接触,定位板4可沿导轨3滑动,导轨3的左侧呈凹槽状,当定位板4呈竖直状态且下端置于凹槽内时定位板4位置固定,当需要再移动定位板4需将定位板4向上提动一定的距离,所述复苏板2的右侧设有两个可拆卸的支杆6,每个所述支杆6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限位套管7,每个所述限位套管7均与床体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导轨3、支撑杆5、支杆6、限位套杆与定位板4相互配合形成复苏板2的限位结构,使用时将支杆6与复苏板2解除配合,然后向左拉动复苏板2,同时向上略微提动定位板4,再将定位板4翻转90
°
且沿导轨3向右滑动,此时可将复苏板2推至床体
1的下端,为了优化抢救复苏的结构,所述复苏板2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按压杆8,按压杆8的左侧啮合有一个推动板9,推动板9与复苏板2滑动连接,所述复苏板2的下端设有一个摆动机构10,摆动机构10、推动板9与复苏板2相互配合形成按压杆8的限位结构,使用时摆动机构10带动推动板9前后滑动,此时按压杆8上下滑动,为了达到脑复苏的目的,所述床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垫11,所述床体1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头巾12,降温头巾12采用柔软的编织布料制成,降温头巾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管,使用时软管内灌注有凉水,达到降温的目的,所述降温头巾12的上端设有魔术贴,当不使用降温头巾12时可将降温头巾12展开平铺在床体1上。
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6给出,为了达到按压力量可调的目的,所述摆动机构10包括有一个与复苏板2转动连接的调节套管100,调节套管100的右侧贯穿复苏板2,为了便于操作调节套管100的右侧呈扁平状,调节套管100的左侧螺纹配合有一个调节齿板101,调节齿板101与复苏板2滑动连接,调节齿板10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摆动杆102,摆动杆102的前端与推动杆滑动连接,摆动板与复苏板2滑动连接,所述复苏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连杆103,第一传动连杆1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传动连杆104,所述第一传动连杆10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带轮105,所述第一传动连杆1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带轮106,所述传动带轮106与第二传动连杆104转动连接,复苏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带动主动带轮105转动,所述主动带轮105与传动带轮106之间套装有一个传动皮带107,所述第二传动连杆1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盘108,驱动盘10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圆柱形凸起,驱动盘108与摆动杆102滑动连接,摆动杆102对应驱动盘108凸出部分与对应推动杆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盘108与传动带轮106之间套装有一个驱动带109,驱动带109与传动皮带107均为带有凸起的橡胶带,套装紧密不会产生打滑现象,使用时主动带轮105转动通过传动皮带107、传动带轮106、驱动带109使驱动盘108转动,此时摆动杆102前后摆动,所述第二传动杆对应驱动盘10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齿板110,限位齿板110与复苏板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齿板110的后侧啮合有一个调整齿轮111,调整齿轮111与调节齿板101啮合,所述调整齿轮111与复苏板2转动连接,使用时转动调节套管100使调节齿板101向右滑动,同时调整齿轮111转动带动调整齿板向左滑动,此时摆动杆102的摆动角度降低。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达到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的目的,所述复苏板2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调整螺杆13,所述复苏板2的中部左右对称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4,所述复苏板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调整带轮15,为了便于操作,调整带轮15的左侧呈板状,调整带轮15与支撑轴14、调整螺杆13之间套装有一个齿形带16,每个所述调整螺杆13的左侧均螺纹配合有一个调整滑块17,每个所述调整滑块17均与对应的支撑杆5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调整滑块17均与复苏板2滑动连接,使用时转动调整带轮15,同时齿形带16带动左右两侧的调整螺杆13转动,这时调整滑块17沿复苏板2滑动。
2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7-9给出,为了优化脑复苏的方式,所述床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盒18,床体1对应放置盒18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缺口,放置盒18的左侧固定连就有一个降温毯19,降温毯19分为两层,内部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避免液体漏出,外部层采用柔软的棉布制成,更容易贴合患者身体,降温毯19的左端固
定连接有一个盖板20,当不使用降温毯19的时候可以将降温毯19收纳至放置盒18内,随后使用盖板20将床体1上端对应放置盒18的缺口封闭,所述降温毯19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液板21,分液板21与降温毯19内部材质相同,均为橡胶材质,分液板21有两种,分别是左侧短与右侧短,左侧短与右侧短前后交替设置,所述降温垫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管道22,金属管道22采用铜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金属管道22呈s形环绕,金属管道22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液接头23,所述金属管道22的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回液接头24,所述降温毯19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出液接头23、回液接头24连通,所述出液接头23的后侧连通有一个头部出液管25,所述回液接头2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头部回液管26,头部回液管26与头部出液管25均与降温头巾12连通,头部回液管26与头部出液管25连接在降温头巾12内部的软管内,所述放置盒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降温箱27,降温箱27内灌装有蒸馏水,所述降温箱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8,半导体制冷片28的制冷面与降温箱27贴合,半导体制冷片28的两侧均涂抹硅脂,所述降温箱27对应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8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散热风扇29,所述回液接头24与制冷箱连通,所述制冷箱的后侧连通有一个水泵30,水泵30的进水端连通在降温箱27的下侧,回液接头24与降温箱27的上侧连通,水泵30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头23连通,使用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8、散热风扇29与水泵30,此时降温箱27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28位置的蒸馏水快速降温,随后被水泵30输送至出液接头23内,此时蒸馏水进入降温头巾12、降温毯19和金属管道22内,达到对患者进行降温的目的,降温头巾12、降温毯19和金属管道22内的蒸馏水会通过回液接头24重新进入降温箱27内降温。
2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4和图10给出,为了达到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脚角度的目的,所述调整带轮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角度控制杆31,角度控制杆31的外侧套装有一个扭簧32,扭簧32的右端与角度控制杆31固定连接,所述扭簧32的左侧与复苏板2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杆31的外侧滑动套装有一个控制盘33,所述控制盘33的左侧设有一个限位弹簧34,限位弹簧34的右端呈圆盘状与控制盘33接触,限位弹簧34的左侧与复苏板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调整滑块17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滑杆35,每个所述限位滑杆35远离控制板的一侧均呈多个锥形凸起,每个所述调整滑块17内对应限位滑杆35锥形凸起的位置均开设有锥形凹槽,锥形凸起置于对应的锥形凹槽时支撑杆5相对对应的调整滑块17角度固定,每个所述限位滑杆35接近角度控制杆31的一侧均与控制盘33滑动连接,角度控制杆31、控制盘33与限位滑杆35相互配合形成对应支撑杆5的限位结构,使用时向前转动角度控制杆31180
°
,同时控制盘33转动,此时每个限位滑杆35均向接近控制盘33的一侧滑动,这时支撑杆5可相对调整滑块17角度改变,当松开角度控制杆31,扭簧32会使角度控制杆31复位,这时限位滑杆35复位,支撑杆5相对对应的调整滑块17角度固定。
3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12给出,为了提升装置的稳定性,每个所述调整螺杆13的左侧均螺纹配合有一个限位滑块36,每个所述限位滑块36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37,每个所述限位弹簧34接近支杆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定位滑块38,每个所述定位滑块38均与对应的限位滑块36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杆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推杆39,每个所述支杆6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座管夹40,每个所述推杆39、定位滑块38与对应的限位滑块36相互配合形成对应支杆6的限位结构,使用时将支杆6按压至对应的限位滑块36内,此时定位滑块38滑动至支杆6的中部,这时支杆6与限位滑块36连
接,然后将座管夹40锁紧,此时支杆6可对复苏板2进行支撑,当复苏板2要收纳时,将座管夹40解锁,然后推动推杆39,使推杆39的前端挤压定位滑块38,使复位弹簧37收缩,定位滑块38不与支杆6接触,这时支杆6与限位滑块36解除配合。
3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患者放置在床体1的上端,此时由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病情并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当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时,将复苏板2从床体1的下端快速滑出,使定位板4沿导轨3滑动,使定位板4的下端置于导轨3的凹槽内,然后将支杆6按压至对应的限位滑块36内,此时定位滑块38滑动至支杆6的中部,这时支杆6与限位滑块36连接,然后将座管夹40锁紧,此时支杆6可对复苏板2进行支撑,随后向前转动角度控制杆31180
°
,同时控制盘33转动,此时每个限位滑杆35均向接近控制盘33的一侧滑动,这时支撑杆5可相对调整滑块17角度改变,随后转动调整带轮15,同时齿形带16带动左右两侧的调整螺杆13转动,这时调整滑块17与限位滑块36均沿复苏板2滑动,这时复苏板2高度改变,调整到合适高度后松开角度控制杆31,扭簧32会使角度控制杆31复位,这时限位滑杆35复位,支撑杆5相对对应的调整滑块17角度固定,随后启动驱动电机,此时主动带轮105转动通过传动皮带107、传动带轮106、驱动带109使驱动盘108转动,此时摆动杆102前后摆动,此时摆动杆102的前端往复摆动使推动板9沿复苏板2前后滑动,同时按压杆8按压患者胸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按压杆8的行程,转动调节套管100使调节齿板101向右滑动,同时调整齿轮111转动带动调整齿板向左滑动,此时摆动杆102的摆动角度降低,控制按压杆8行程缩短,降低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在心肺复苏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脑复苏,降低患者因心跳停止造成的缺血,使用时推动推杆39,使推杆39的前端挤压定位滑块38,使复位弹簧37收缩,定位滑块38不与支杆6接触,这时支杆6与限位滑块36解除配合,随后将复苏板2复位,同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8、散热风扇29与水泵30,将降温毯19从放置盒18内取出改在患者身上,使用降温头巾12将患者头部包裹,此时降温箱27内对应半导体制冷片28位置的蒸馏水快速降温,随后被水泵30输送至出液接头23内,此时蒸馏水进入降温头巾12、降温毯19和金属管道22内,达到对患者进行降温的目的,降温头巾12、降温毯19和金属管道22内的蒸馏水会通过回液接头24重新进入降温箱27内降温,达到脑复苏的效果。
32.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优化了脑复苏的方式,解决了无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达到了便于收纳的目的,简化了安装步骤,达到了可持续降温的功能,降低了对患者产生的伤害。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