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54673发布日期:2022-11-04 20: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医诊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浮针疗法是近来比较流行的方法,与传统的针灸存在较大区别,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针刺疗法,浮针疗法有以下特点:
3.1、无痛苦;传统针刺方法留针时间多在15~30分钟,很少超过60分钟。而浮针疗法可以较长时间留置软管,因为浮针针具的特殊性,其留管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感,甚至不会注意到软管的存在。
4.2、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
5.3、适应症广;一般来说,只要是针灸的适应症,浮针疗法多能胜任。缓解以下病症带来的疼痛现象: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踝关节陈旧性损伤等软组织伤痛。另外,中医内科的杂病,浮针疗法常有很好的疗效,如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泌尿道结石、慢性附件炎、宫颈炎、顽固性面瘫、哮喘发作等等。
6.因为浮针疗法较为特殊,与常规的针灸寻穴完全不同,目前进行浮针疗法时,通常都是病人口述疼痛区域、状况,依靠医生的经验判断进行施针,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治疗的效果也只是基于患者的主观性判断,对医生的经验依赖性大,门槛高,存在一定不稳定性,亟需一种能够更加清晰指引浮针诊疗以及疗效显示的方式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及应用方法。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构造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包括诊疗床,所述诊疗床上搭载有超声主机、控制主机、位于诊疗床正上方的横梁和带动横梁沿诊疗床的长度方向横移的x轴单元;所述超声主机上连接有检测探头和显示屏;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夹持检测探头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上搭载有与所述检测探头同轴反向设置的手持式打印头,所述手持式打印头上并排设置有清除测试液的清洁头;所述控制主机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控制所述机械手运行带动所述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通过本地操作或远程操作方式增加浮针施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所述手持式打印头,控制所述机械手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的移动轨
迹进行移动,手持式打印头进行打印图案。
10.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所述机械手的夹持端包括纵向杆,所述纵向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夹持头,两个所述夹持头分别用于夹持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手持式打印头;所述手持式打印头与所述控制主机无线连接并受其控制。
11.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所述机械手还包括带动所述纵向杆进行纵向旋转的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旋转电机升降的升降单元、调节所述升降单元纵向偏转的偏转电机,以及带动所述偏转电机沿y轴横移的y轴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偏转平面与所述纵向杆的旋转平面相垂直。
12.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所述纵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检测到人体的间距值,所述控制主机以所述间距值控制所述检测探头以及所述手持式打印头贴合人体的程度。
13.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还包括本地数据库,所述本地数据库中存储有历史浮针施针数据。
14.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主机上传的打印图案,并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施针指引标识。
15.本发明所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连接座。
16.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应用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实现方法如下:
17.控制主机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手持式打印头,控制机械手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清洁头将测试液进行擦除,手持式打印头贴合人体进行打印图案;浮针施针结束设定时间后,控制主机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再次超声检测。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目前遇到的浮针疗法的难题,对诊疗床进行改进,搭载超声主机、控制主机、横梁以及x轴单元,控制主机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手持式打印头,控制机械手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清洁头将测试液进行擦除,手持式打印头贴合人体进行打印图案;浮针施针结束设定时间后,控制主机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再次超声检测;创造性的将结合有超声诊断图片和浮针指引标识的图案打印在人体上,方便医生进行直观性的浮针施针处理,同时对于浮针效果也十分直观,大幅提升诊疗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降低了对医生水平的门槛要求,有益于浮针疗法的推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实际检测的有症状患者的右侧大腿肌肉频谱图;
23.图4是实际检测的浮针治疗后患者的右侧大腿肌肉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4,包括诊疗床1,诊疗床1上搭载有超声主机10、控制主机11、位于诊疗床1正上方的横梁12和带动横梁12沿诊疗床1的长度方向横移的x轴单元13;超声主机10上连接有检测探头14和显示屏15;横梁12上设置有夹持检测探头14的机械手2,机械手2上搭载有与检测探头14同轴反向设置的手持式打印头3;控制主机11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例如大腿、小腿等),控制机械手2运行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10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通过本地操作或远程操作方式增加浮针施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手持式打印头3,手持式打印头3上并排设置有清除测试液的清洁头4,控制机械手2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14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手持式打印头3进行打印图案;
26.针对目前遇到的浮针疗法的难题,对诊疗床1进行改进,搭载超声主机10、控制主机11、横梁12以及x轴单元13,控制主机11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控制机械手2运行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11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手持式打印头3,控制机械手2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14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清洁头4将测试液进行擦除,手持式打印头3贴合人体进行打印图案;
27.浮针施针结束设定时间后,控制主机10控制机械手2运行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贴合人体进行再次超声检测;获得的图像即可较为直观的观测出治疗效果。
28.创造性的将结合有超声诊断图片和浮针指引标识的图案打印在人体上,方便医生进行直观性的浮针施针处理,同时对于浮针效果也十分直观,大幅提升诊疗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降低了对医生水平的门槛要求,有益于浮针疗法的推广;整体结构合理且紧凑,智能化程度高,对操作人员要求较低,可以由护理人员执行操作;
29.较佳的,超声主机10采用彩超主机,根据实际临床应用检测,彩超已经能够满足浮针所需的肌肉、血管的观察需要,当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精度更高的超声检测技术;手持式打印头采用现有的打印设备即可,打印时选用油墨优选的采用彩色、易于清洗的油墨;清洁头可采用现有的擦拭清洁设备。
30.如图3和如图4所示,经比对分析,在进行浮针治疗后,对于存在病患的区域,血流肌肉之间以及肌肉和肌肉附近的血流得到了明显的加速,侧面反映浮针治疗在该阶段取得
了较好的疗效;
31.优选的,机械手2的夹持端包括纵向杆20,纵向杆2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夹持头21,两个夹持头21分别用于夹持检测探头14和手持式打印头3;手持式打印头3与控制主机11无线连接并受其控制;机械手2还包括带动纵向杆进行纵向旋转的旋转电机22、带动旋转电机22升降的升降单元23、调节升降单元23纵向偏转的偏转电机24,以及带动偏转电机24沿y轴横移的y轴单元25;升降单元23的偏转平面与纵向杆20的旋转平面相垂直;
32.其中,升降单元用于调节整体的升降与人体接触以及离开,而偏转电机用于调节接触时的角度;涉及到的单元,采用现有设备即可;
33.优选的,纵向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200,距离感应器200用于检测到人体的间距值,控制主机11以间距值控制检测探头14以及手持式打印头3贴合人体的程度;便于进行自动检测时的距离控制。
34.优选的,还包括本地数据库,本地数据库中存储有历史浮针施针数据;在进行本地医生自行添加浮针指引标识时,通过丰富数据库的方式,辅助操作。
35.优选的,还包括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主机上传的打印图案,并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施针指引标识;在进行远程在线添加浮针指引标识时,通过云服务器的方式,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进行操作即可,便于合理化分配资源,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经验较少的医生快速学习积累。
36.优选的,横梁12上设置有连接显示屏的连接座;便于进行观测检测情况,同时也便于了解治疗效果。
37.一种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应用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肌肉组织血流检测仪,其实现方法如下:
38.控制主机接收输入的检测部位信息,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超声检测,接收超声主机获取的检测图像并根据检测图像生成打印图案,对打印图案进行增加浮针指引标识后发送至手持式打印头,控制机械手的夹持端翻转180度后按检测探头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清洁头将测试液进行擦除,手持式打印头贴合人体进行打印图案;浮针施针结束设定时间后,控制主机控制机械手运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贴合人体进行再次超声检测;
39.创造性的将结合有超声诊断图片和浮针指引标识的图案打印在人体上,方便医生进行直观性的浮针施针处理,同时对于浮针效果也十分直观,大幅提升诊疗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降低了对医生水平的门槛要求,有益于浮针疗法的推广。
40.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