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5615发布日期:2022-09-03 06:3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会遇到兴奋躁动及抑郁自伤的患者,这会增加诊断检查及用药困难,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病情严重期间,躁狂抑郁更为明显,容易发生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坠床、撞伤或抓伤等意外情况,这不仅会给患者自身或他人带来伤害,同时也给护理工作造成极大困扰。目前医护人员通常使用约束衣和/或肢体约束带来对患者进行约束治疗,以免患者意外受伤,同时也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但是现有约束衣和/或肢体约束带仍然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1)约束衣是由软布材料制成,不具有防护功能,特别是在患者的手挣脱并自残时无法提供自身防护功能,尤其缺乏对患者前身的保护;(2)肢体约束带在束缚使用时,若束缚过紧,则可能造成受缚肢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若束缚过松,则可能被所述受缚肢体轻易挣脱;一般是在肢体束缚后以能伸入1~2指为宜,但是目前无法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特别是在夜间,此需求更为强烈),只能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巡检,这又明显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3)不能远程通话,导致心理治疗师无法远程进行心理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约束衣不具有防护功能以及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无法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不但可具有前身防护功能,还可达成长期在线监测束缚松紧度的目的,并在束缚过紧/过松时提供远程主动报警功能,进而既避免影响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达成持续性的防挣脱效果,同时无需人工巡检,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包括有马甲衣体、肢体约束带和医护终端,其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盔甲层,所述马甲衣体的背面部分采用软布层,所述盔甲层中嵌设有与所述医护终端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
6.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为缚肢端部,所述缚肢端部的肢体贴近面上附着有可充气囊体以及嵌设有一对被所述可充气囊体包围的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中部设有微型气泵和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嵌设在所述肢体约束带的带体中的气管连通所述可充气囊体;
7.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的受控端、所述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用于在使用所述肢体约束带束缚受缚肢体后按照如下方式检测束缚松紧度:通过控制所述微型气泵对所述可充气囊体进行充气,同时利用所述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进行红外测距,得到从所述肢体贴近面至所述可充气囊体的内表面的实时距离,并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预设的距离
范围外时,生成第一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一报警信号;
8.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束缚过紧/过松情况。
9.基于上述发明内容,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身防护功能及可长期在线监测束缚松紧度的防躁郁约束方案,即包括有马甲衣体、肢体约束带和医护终端,其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盔甲层,所述马甲衣体的背面部分采用软布层,所述盔甲层中嵌设有与所述医护终端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为缚肢端部,所述缚肢端部的肢体贴近面上附着有可充气囊体以及嵌设有一对被所述可充气囊体包围的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中部设有微型气泵和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嵌设在所述肢体约束带的带体中的气管连通所述可充气囊体,由此通过盔甲层的设计,一方面可为受束人员前身提供防护功能,阻止发生自残或迎面撞击等伤害事件,另一方面还可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提供有力保护,以及通过可充气囊体、红外收发二极管、微型气泵、气管及第二控制模块的设计,可基于红外距离的测量及比较结果,实现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并在束缚过紧/过松时提供远程主动报警功能,进而既避免影响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达成持续性的防挣脱效果,同时无需人工巡检,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所述距离范围内时,通过控制所述微型气泵对所述可充气囊体进行放气,并在经过预设的周期时长后,再次进行束缚松紧度的检测。
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实时距离持续增长且超过预设的距离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二报警信号;
1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束缚挣脱情况。
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指甲式血氧仪;
14.所述指甲式血氧仪用于在使用所述肢体约束带束缚所述受缚肢体时,夹持所述受缚肢体的末端,并将实时采集的血氧饱和度数据实时传送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
15.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血氧饱和度数据判定所述受缚肢体处于血流不畅状态时,生成第三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三报警信号;
16.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血流循环障碍情况。
17.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心电监测胸贴终端;
18.所述心电监测胸贴终端用于在受束人员佩戴使用时,若根据实时采集的心电信号判定出现心电异常,则生成第四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四报警信号;
19.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四报警信号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束人员出现心电异常情况。
2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盔甲层中还嵌设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三轴加速度计;
21.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用于将在三个轴上分别实时采集的加速度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2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判定受束人员存在跌倒动作时,生成第五报警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五报警信号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束人员存在跌倒情况。
2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肩部外表面和右肩部外表面上分别嵌设有语音喇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领口处设置有拾音器;
2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分别电连接所述语音喇叭和所述拾音器,还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医护终端的第一语音数据后,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传送至所述语音喇叭进行语音播放,以及在收到由所述拾音器录制的第二语音数据后,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
2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腰侧部和右腰侧部分别设有第一系带,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分别设有第二系带。
26.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马甲衣体的开合部件设置在所述背面且采用拉链组件。
27.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肢体约束带采用磁控约束带或布类约束带。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1)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身防护功能及可长期在线监测束缚松紧度的防躁郁约束方案,即包括有马甲衣体、肢体约束带和医护终端,其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盔甲层,所述马甲衣体的背面部分采用软布层,所述盔甲层中嵌设有与所述医护终端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为缚肢端部,所述缚肢端部的肢体贴近面上附着有可充气囊体以及嵌设有一对被所述可充气囊体包围的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中部设有微型气泵和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嵌设在所述肢体约束带的带体中的气管连通所述可充气囊体,由此通过盔甲层的设计,一方面可为受束人员前身提供防护功能,阻止发生自残或迎面撞击等伤害事件,另一方面还可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提供有力保护,以及通过可充气囊体、红外收发二极管、微型气泵、气管及第二控制模块的设计,可基于红外距离的测量及比较结果,实现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并在束缚过紧/过松时提供远程主动报警功能,进而既避免影响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达成持续性的防挣脱效果,同时无需人工巡检,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30.(2)可通过周期性检测束缚松紧度,实现患者无感地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31.(3)可通过配置的拾音器和语音喇叭,与医护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语音通话,以便心理治疗师可以随时连线受束人员进行远程心理治疗,及时缓解受束人员的躁狂抑郁
症状;
32.(4)还可提供防挣脱功能及在挣脱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肢体缺血监测功能及在缺血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心电监护功能及在心电异常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跌倒动作监测功能及在发现跌倒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以及远程播放音频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在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中马甲衣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马甲衣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在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中肢体约束带的肢体贴近面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肢体约束带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9.上述附图中:11-盔甲层;12-软布层;13-语音喇叭;14-拾音器;151-第一系带;152-第二系带;16-开合部件;2-肢体约束带;21-缚肢端部;211-可充气囊体;212-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213-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22-微型气泵;23-气管;100-受缚肢体;200-磁控锁。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41.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对象,但是这些对象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例如可以将第一对象称作第二对象,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对象称作第一对象,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42.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或者同时存在a和b等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或者同时存在a和b等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43.实施例一
44.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有马甲衣体、肢体约束带2和医护终端,其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盔甲层11,所述马甲衣体的
背面部分采用软布层12,所述盔甲层11中嵌设有与所述医护终端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一端为缚肢端部21,所述缚肢端部21的肢体贴近面上附着有可充气囊体211以及嵌设有一对被所述可充气囊体211包围的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212和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213,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中部设有微型气泵22和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气泵22通过嵌设在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带体中的气管23连通所述可充气囊体211;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型气泵22的受控端、所述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212和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213,用于在使用所述肢体约束带2束缚受缚肢体后按照如下方式检测束缚松紧度:通过控制所述微型气泵22对所述可充气囊体211进行充气,同时利用所述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212和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213进行红外测距,得到从所述肢体贴近面至所述可充气囊体211的内表面的实时距离,并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预设的距离范围外时,生成第一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一报警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束缚过紧/过松情况。
45.如图1~5所示,在所述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的具体结构中,所述马甲衣体用于穿戴在受束人员的躯干上,以便通过附有系带使受束人员躯干受到约束,例如通过所述附有系带将受束人员躯干约束在床体上;优选的,为了提升约束能力,如图1和2所示,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腰侧部和右腰侧部分别设有第一系带151,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分别设有第二系带152,如此通过所述第一系带151和所述第二系带152,可以将受束人员躯干约束在任何固定物体上,起到有效的躯干防躁效果。由于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了所述盔甲层11,可以利用盔甲防护特点,一方面为受束人员前身提供防护功能,阻止发生自残或迎面撞击等伤害事件,另一方面还可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提供有力保护;其中,所述盔甲层1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金属、皮甲或棉甲等材质制成。同时由于所述马甲衣体的背面部分采用了所述软布层12,可以利用软布柔性特点,方便穿戴并起到受束人员躺下时不搁背的效果;其中,所述软布层1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棉布或麻布等材质制成。此外,为了便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嵌设在所述盔甲层11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优选采用布置有型号为stm32f103系列的微控制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来实现。
46.所述肢体约束带2用于束缚受束人员的肢体(例如手臂或腿等),其可与所述马甲衣体组成防躁约束套件且数目一般为4个,以便分别对应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和右腿等;具体的,所述肢体约束带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现有的磁控约束带或布类约束带等来实现,如图4所示,所述肢体约束带2采用了磁控约束带。如图4所示,所述缚肢端部21即为用于捆绑受缚肢体100的一端,此时所述肢体贴近面即为朝向所述受缚肢体100的一面(即图4中的内圈面);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另一端将用于捆绑在某个固定物体(例如床体护栏)上,使得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两端均会用于捆绑,因此所述微型气泵22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仅能设置在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中部。所述可充气囊体211用于模拟可变形的手指,其在所述微型气泵22的充气作用下会逐渐膨胀,使得从所述肢体贴近面至所述可充气囊体211的内表面的实时距离开始会有一个增大趋势,直到在所述可充气囊体211因膨胀而遇到所述受缚肢体100后,会增大变缓并最终停止,如此可利用此时的距离值与所述距离范围(具体可举例为1~2指的宽度)的比较结果,来判断当前的束缚松紧度:是否过紧(即当距离值小于所述距离范
围的最小值时,可判定过紧)、是否松紧合适(即当距离值位于所述距离范围内时,可判定松紧合适)或是否过松(即当距离值大于所述距离范围的最大值时,可判定过松),然后在发现过紧/过松时(即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预设的距离范围外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医护终端向医生/监护人员示警,可以利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由此可实现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并在束缚过紧/过松时提供远程主动报警功能,进而既避免影响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达成持续性的防挣脱效果,同时无需人工巡检,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所述微型气泵2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型号为spm-041的微型气泵模块来实现;所述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212和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213在所述缚肢端部21的肢体贴近面上需要尽量靠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同样可优选采用布置有型号为stm32f103系列的微控制器芯片的柔性电路板来实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医护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基于4g/5g/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基于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以及具体进行充气控制及进行红外测距的技术细节,可参照现有技术常规改动得到。
47.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所述距离范围内时,通过控制所述微型气泵22对所述可充气囊体211进行放气,并在经过预设的周期时长后,再次进行束缚松紧度的检测。前述具体进行放气控制的技术细节,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常规改动得到,例如控制所述微型气泵22反转。由于在所述实时距离停止增长且处于所述距离范围内时,表明当前束缚松紧度合适,为了避免膨胀的所述可充气囊体211会影响到所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因此需要及时放气,然后通过周期性检测束缚松紧度,可以实现患者无感地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此外,所述周期时长可以举例为10分钟。
48.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实时距离持续增长且超过预设的距离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二报警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束缚挣脱情况。基于前述原理描述,当所述实时距离持续增长且超过所述距离阈值时,表明所述可充气囊体211虽然一直在膨胀但未遇到所述受缚肢体100,所述受缚肢体100可能已挣脱或快要挣脱束缚,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医护终端向医生/监护人员示警,可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而还可提供防挣脱功能及在挣脱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49.优选的,还包括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指甲式血氧仪;所述指甲式血氧仪用于在使用所述肢体约束带2束缚所述受缚肢体时,夹持所述受缚肢体的末端,并将实时采集的血氧饱和度数据实时传送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血氧饱和度数据判定所述受缚肢体处于血流不畅状态时,生成第三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三报警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报警信号和所述肢体约束带2的标识信息绑定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缚肢体存在血流循环障碍情况。所述指甲式血氧仪是一种采用无创式测量红外技术测量手指、脚趾或耳朵等地方中的氧气含量的现有仪器,因此可通过常规
的血氧饱和度比较结果,在发现血氧饱和度过低时认为处于血流不畅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医护终端向医生/监护人员示警,可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例如松开所述肢体约束带2),进而还可提供肢体缺血监测功能及在缺血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此外,所述末端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指尖或脚趾尖等;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指甲式血氧仪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无线方式,也可以是有线方式。
50.优选的,还包括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心电监测胸贴终端;所述心电监测胸贴终端用于在受束人员佩戴使用时,若根据实时采集的心电信号判定出现心电异常,则生成第四报警信号,然后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传送所述第四报警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四报警信号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束人员出现心电异常情况。所述心电监测胸贴终端的心电信号采集方式及心电异常(例如心率异常、呼吸异常、血压异常或血氧饱和度异常等)判断方式,均可参照现有技术常规改动得到,如此还可以提供心电监护功能及在心电异常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此外,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心电监测胸贴终端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无线方式,也可以是有线方式;所述心电监测胸贴终端与所述盔甲层11可以是一体关系,也可以分离关系。
51.优选的,所述盔甲层11中还嵌设有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三轴加速度计;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用于将在三个轴上分别实时采集的加速度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判定受束人员存在跌倒动作时,生成第五报警信号,然后将所述第五报警信号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以便通过所述医护终端提醒医生/监护人员:针对所述受束人员存在跌倒情况。所述三轴加速度计的数据采集方式及跌倒动作的判断方式,均可参照现有技术常规改动得到(例如将实时的加速度数据导入预先已训练的且基于神经网络的跌倒动作识别模型,进而得到跌倒动作识别结果:发生或未发生),如此还可以提供跌倒动作监测功能及在发现跌倒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52.优选的,所述马甲衣体的左肩部外表面和右肩部外表面上分别嵌设有语音喇叭13,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领口处设置有拾音器1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分别电连接所述语音喇叭13和所述拾音器14,还用于在收到来自所述医护终端的第一语音数据后,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传送至所述语音喇叭13进行语音播放,以及在收到由所述拾音器14录制的第二语音数据后,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传送至所述医护终端。如图1所示,通过所述语音喇叭13和所述拾音器14的配置,可与医护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语音通话,以便心理治疗师可以随时连线受束人员进行远程心理治疗,及时缓解受束人员的躁狂抑郁症状;以及还可以提供远程播放音频的功能(例如播放静心宁神的音乐),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53.优选的,所述马甲衣体的开合部件16设置在所述背面且采用拉链组件。如图2所示,通过前述开合部件16的设置,还可以防止受束人员自脱所述马甲衣体,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54.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躁郁约束治疗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5.(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身防护功能及可长期在线监测束缚松紧度的防躁郁约束方案,即包括有马甲衣体、肢体约束带和医护终端,其中,所述马甲衣体的正面部分采用盔甲层,所述马甲衣体的背面部分采用软布层,所述盔甲层中嵌设有与所述医护终端
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一端为缚肢端部,所述缚肢端部的肢体贴近面上附着有可充气囊体以及嵌设有一对被所述可充气囊体包围的贴片式红外发射二极管和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肢体约束带的中部设有微型气泵和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嵌设在所述肢体约束带的带体中的气管连通所述可充气囊体,由此通过盔甲层的设计,一方面可为受束人员前身提供防护功能,阻止发生自残或迎面撞击等伤害事件,另一方面还可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提供有力保护,以及通过可充气囊体、红外收发二极管、微型气泵、气管及第二控制模块的设计,可基于红外距离的测量及比较结果,实现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对束缚松紧度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并在束缚过紧/过松时提供远程主动报警功能,进而既避免影响到受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达成持续性的防挣脱效果,同时无需人工巡检,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56.(2)可通过周期性检测束缚松紧度,实现患者无感地长期在线监测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57.(3)可通过配置的拾音器和语音喇叭,与医护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语音通话,以便心理治疗师可以随时连线受束人员进行远程心理治疗,及时缓解受束人员的躁狂抑郁症状;
58.(4)还可提供防挣脱功能及在挣脱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肢体缺血监测功能及在缺血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心电监护功能及在心电异常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跌倒动作监测功能及在发现跌倒时远程主动报警的功能以及远程播放音频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用性。
59.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