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7825发布日期:2022-09-03 07:4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术后休息专用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


背景技术:

2.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
3.现有术后休息专用床虽然具有调节功能,但是只能对患者下半身或者上半身整体进行调节,当专用床对患者整个腿部进行调节时,是将患者的腰部以下的所有部位进行抬起,导致患者腿部无法弯曲,而且当患者需要进行侧翻时,现有术后休息专用床也只是将患者进行整体侧翻,导致患者背部因有支撑装置无法蜷缩双腿和腰,还有现有侧翻装置需要将患者挪动到专用床的指定位置,才能对患者进行侧翻,不能对因手术伤口较大无法挪动身体的患者进行侧翻的问题。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用于解决以上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
6.通过移动滑块一,使滑块一移动至患者待调节部位的下方,在转动螺纹杆一,卡接杆在顶杆的作用下逐渐抬升,直至垫块从两个长扩杆之间的间隙内顶出,直至垫块和被褥同时顶起患者需要被调节的部位,进而达到调节患者身体具体部分的功能,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其他进行弯曲,解决现有专用床的调节只能对患者下半身或者上半身整体调节,导致患者身体在经过调节后,仍存在很多身体姿势不舒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滑块二的位置,进而实现对躺在专用床其他位置患者进行侧倾的能够,而且由于框板是从患者身下将其顶起,而且框板的升高距离有限,进而使患者在侧卧后,手臂和腿部都能进行正常的弯曲或者其他活动,解决现有专用床仅能够针对躺在指定位置的患者进行身体侧倾具有很大局限性的问题,以及现有专用床是对患者整体进行侧倾,导致患者被侧倾后,其他部位的活动受到限制的问题。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胸腹腔术后休息专用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床架的内侧安装有一个横杆一和两个横杆二,且横杆一位于两个横杆二之间,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的两端均与床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安装有转身组件,
所述床架的下方安装有靠垫组件;
9.所述靠垫组件包括转轮,所述床架底部对称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外侧套设固定有若干转轮,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转轮的外侧套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均通过点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横板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一,且压缩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横板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绳索相邻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臂,所述转臂相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所述垫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框。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框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竖板的外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一,两个所述滑块一之间设置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两端均与滑块一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外侧套设有套筒,且对应设置的两个套筒内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滑块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螺纹杆一的顶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顶杆与卡接框相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杆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插接槽,且两个插接槽相连通,插接槽内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二与插接槽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顶端设置有滚轮,两个所述插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卡接杆并延伸至外侧。
12.进一步的,所述转身组件包括长扩杆、横杆三、滑块二、滑轨、滑杆、连杆一、连杆二、支撑板、顶块、框板、挡板、挡块、螺纹杆二、转杆二、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之间固定通过点焊固定有若干长扩杆,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横杆三,所述横杆三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且滑槽二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二,相邻所述滑块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滑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一的中部和连杆二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上方安装有支撑板,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的顶端均与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长扩杆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板,所述框板和长扩杆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框板、挡板和长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且对应设置的挡块相配合。
14.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内设置有螺纹杆二,所述滑杆套设在螺纹杆二外侧,且滑杆与螺纹杆二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短板,且短板的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二,两个所述转杆二相邻的一端均通过点焊固定有锥齿轮一,所述螺纹杆二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啮合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当需要对患者某个部位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滑块一,直至滑块一移动至患者待调节部位的下方,通过将两个套筒的内螺纹设置成旋向相反,进而使两个套筒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卡接杆在顶杆的作用下逐渐抬升,直至垫块从两个长扩杆之间的间隙内顶出,固定块和垫块之间设置有多个转臂,进而增大垫块被顶起的高度,从而增加患者身体部位被调节的高度范围,垫块顶起患者身下的被褥并继续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直至垫块和被褥同时顶起患者需要被调节的部位,进而达到调节患者身体具体部分的功能,同时还能保证
患者的其他进行弯曲;
17.2、本发明在使用时,本发明将床架设置成上半身侧倾功能区和患者下半身侧倾功能区,进而达到调节患者上半身时不影响患者下半身的正常弯曲,先将滑块二移动至患者的下方,并通过转动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啮合连接带动螺纹杆二进行转动,进而使滑杆在滑轨内滑动,滑杆的移动使连杆二和连杆一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进而来实现支撑板的上升或者下降,本发明通过改变滑块二的位置,进而实现对躺在专用床其他位置患者进行侧倾的能够,而且由于框板是从患者身下将其顶起,而且框板的升高距离有限,进而使患者在侧卧后,手臂和腿部都能进行正常的弯曲或者其他活动,解决现有专用床仅能够针对躺在指定位置的患者进行身体侧倾具有很大局限性的问题,以及现有专用床是对患者整体进行侧倾,导致患者被侧倾后,其他部位的活动受到限制的问题;
18.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多个滑块一和滑块二,进而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具体部位进行调节的功能,而且当患者背部存在有伤口,并且伤口未痊愈时,通过垫块或者框板对伤口周边的位置进行支撑,进而能够防止伤口与床直接接触受到挤压,使纱布与伤口发生粘连的问题出现,解决现有装置是对患者整体进行调节无法避开患者伤口的问题;
19.4、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在床架的平视方向上纵向和横向均设置相当数量的垫块,从而避免患者与垫块接触时,由于垫块数量较少,使患者背部受力面积减小而带来不舒适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框板被顶起状态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滑轨内部结构剖视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卡接框和卡接杆连接状态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俯视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发明的图4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发明的图2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01、床架;102、底脚;3、横杆一;4、横杆二;5、转身组件;501、长扩杆;502、横杆三;503、滑块二;504、滑轨;505、滑杆;506、连杆一;507、连杆二;508、支撑板;509、顶块;510、框板;511、挡板;512、挡块;513、螺纹杆二;514、转杆二;515、锥齿轮一;516、锥齿轮二;6、靠垫组件;601、转轮;602、竖板;603、转杆一;604、横板;605、绳索;606、固定块;607、伸缩杆;608、垫块;609、转臂;610、卡接框;611、限位槽;612、滑块一;613、螺纹杆一;614、套筒;615、导向板;616、卡接杆;617、顶杆;618、插杆;619、滚轮;620、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11所示,本发明一种技术方案:
35.实施例一:
36.患者在做完胸腹腔手术后,不能立即起身行走,需要在床上卧床一定时间,但是由于患者在床上长时间保持一个较为固定的姿态,导致身体各部分出现乏力或者发麻的状况,现有术后休息专用床虽然具有调节功能,但是现有专用床的调节只能对患者下半身或者上半身整体调节,即对患者两条腿或者整个上半身进行角度调节,而且现有专用床在对患者整个腿部进行调节时,会导致患者腿部无法弯曲,使现有专用床不能对身体具体某个部位,例如大腿,腰部,肩部或者颈部等身体部位进行细节调节,导致患者在经过现有专用床调节后,仍存在很多身体姿势不舒服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37.当患者想对大腿部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滑块一612,滑块一612在竖板602外侧开设的滑槽一滑动,直至滑块一612移动至患者大腿部的下方,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通过把手转动螺纹杆一613,螺纹杆一613的外侧套设有两个套筒614,并且两个套筒614的内螺纹旋向相反,进而使两个套筒614在螺纹杆一613的转动下,两个套筒614相互靠近,套筒6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杆617,顶杆617的顶端与卡接杆616转动连接,两个套筒614的相互靠近使顶杆617发生转动,进而使卡接杆616在顶杆617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板615逐渐抬升,直至卡接杆616与卡接框610等高,再移动滑块一612,使卡接杆616卡进卡接框610内,同时插杆618卡进限位槽611内,防止卡接杆616和卡接框610发生相对移动;
38.待卡接杆616和卡接框610卡接后,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再继续转动螺纹杆一613,直至垫块608从两个长扩杆501之间的间隙内顶出,需要在此说明的是,两个竖板60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604,横板60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07,转轮601的外侧套设有绳索605,绳索60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6,其中一端的固定块606与伸缩杆607固定连接,并且伸缩杆607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一,压缩弹簧一能够在垫块608下降时,通过伸缩杆607拉扯绳索605,使其恢复至初始位置,绳索605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块606连接有转臂609,并在固定块606和垫块608之间设置有多个转臂609,进而增大垫块608被顶起的高度,增加患者身体部位被调节的高度范围,垫块608顶起患者身下的被褥并继续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直至靠垫组件6包括的垫块608和被褥顶起患者的大腿部,进而达到调节患者身体具体部分的功能,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小腿部进行弯曲;
39.当一些身高很高的患者躺在专用床时,这样的患者躯干都很长,当相连接的转臂609被拉直后,此时若抬升的垫块608还无法让这样的患者感到舒适时,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可继续转动螺纹杆一613,此时伸缩杆607被拉长,同时绳索605的一端与垫块608之间的距离靠近,使被拉的无法转动的多个转臂609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使垫块608能够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伸缩杆607被拉到极限,进而实现垫块608能够被调节到更高的位置;
40.通过上述步骤还能对患者的颈部,腰部、大腿和小腿的关节处及膝盖、肩部进行细节调节,进而实现在对患者某个部位进行姿态调节时,患者的其他部位能够正常弯曲和活
动;
41.实施例二:
42.当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调节时,由于人体背部面积较大,若仅利用本发明的一列垫块608对背部进行支撑时,会使患者背部存在不适感,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在滑槽一内设置有多个滑块一612,通过设置多个滑块一612,并将多个滑块一612移动至相邻位置,进而能够使相邻的垫块608被同时顶起,而且本发明在绳索605两端之间设置多个垫块608,单个转杆一60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转轮601,进而实现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上都保证具有相当数量的垫块608,从而避免患者与垫块608接触时,由于垫块608数量较少,使患者背部受力面积减小而带来不舒适的问题出现;
43.本发明设置的垫块608的数量比图1和图2所示的数量要多,从而进一步增大垫块608与患者身体部位的接触面积;
44.实施例三:
45.患者由于做过胸腹腔等大手术后,无法自行翻身或者侧倾,现有专用床虽然能够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引导侧倾或者翻身,但是都是对患者的整个躯体进行侧倾,无法对患者的上半身或者下半身进行侧倾,导致患者侧卧时,腿部无法或者手臂弯曲和活动,而且由于患者躺在床上的位置存在差异,但现有专用床仅能针对躺在指定位置的患者进行侧倾,存在功能局限性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46.本发明在底脚102顶部的床架101内部设置有两个横杆二4和一个横杆一3,横杆一3在横杆二4之间,使本发明的休息专用床分为患者上半身侧倾功能区和患者下半身侧倾功能区,进而达到调节患者上半身时不影响患者下半身的正常弯曲,反之;
47.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通过把手先移动滑块二503,滑块二503在横杆三502外侧开设的滑槽二内滑动,直至滑块二503移动至患者的下方,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再转动转杆二514,进而带动锥齿轮一515进行转动,锥齿轮一515和锥齿轮二516啮合连接,进而带动螺纹杆二513进行转动,滑杆505滑动连接在滑轨504内,并且还套设在螺纹杆二513外侧,滑杆505在螺纹杆二513的转动下在滑轨504内滑动,滑杆50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一506,滑轨50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二507,连杆二507和连杆一506转动连接,连杆一506和连杆二507的顶端与支撑板508底部转动连接,进而实现滑杆505在滑轨504内滑动时,通过改变连杆一506和连杆二507之间的夹角来实现支撑板508的上升或者下降;
48.待支撑板508进入至长扩杆501内部后,支撑板508与顶块509接触并继续向上移动,顶块509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板510,顶块509带动框板510同步向上移动,直至框板510内侧的挡块512与挡板511外侧的挡块512接触,进而拉动挡板511向上移动,待挡板511内侧的挡块512与长扩杆501外侧的挡块512接触后,停止转动把手,在框板51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框板510通过拉动挡板511进而达到高度增加,框板510向上移动并顶起患者身下的被褥,直至框板510与患者躯体接触并使其发生侧倾,由于转身组件5包括的框板510的升高距离有限,进而使患者在侧卧后,手臂和腿部都能进行正常的弯曲或者其他活动;
49.实施例四:
50.由于专用床是靠墙放置,本发明为方便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转动把手,进而在滑块二503的外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短板,短板的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杆二514,转杆二5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515,通过锥齿轮一515和锥齿轮二
516的啮合实现螺纹杆二513的转动,进而实现监护人或者医护人员仅需从专用床的两侧转动把手,即可实现对患者进行侧倾的目的;
51.卡接杆616与卡接框610通过插杆618进行卡接,防止本发明在使用时,由于患者挪动身体过程中卡接杆616从卡接框610内脱出,进而导致对患者身体顶起调节失效的问题出现;
52.当垫块608下降至初始位置后,按压拉杆620,拉杆620带动插杆618从限位槽611内脱出,再移动滑块一612,使卡接杆616从卡接框610内脱出,通过在插杆618的顶部设置滚轮619,进而使卡接杆616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卡接框610内,防止因对接位置不准确导致卡接失败的问题出现。
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4.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