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59075发布日期:2022-10-19 04:0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太赫兹磁疗养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21世纪是人们追求生命质量、追求健康长寿的世纪,是一个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健康手段更加科学的大健康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日益明显,追求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的完全健康。追求健康已成为社会流行的生活方式,成为世界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与养生保健服务相关的行业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
3.太赫兹波是一种介于红外光波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光学和电学双重特性,生物体对太赫兹波有独特的响应,因而太赫兹波技术已经大量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检测中。通过太赫兹光谱技术来检测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分析各原穴中太赫兹光谱的能量级分布,探究经络的光谱信息,以此来构建人体十二经络平衡的数字化模型,进一步揭示人体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科学证据,为以后太赫兹波相关的经络平衡检测仪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4.而当前存在如下问题:人年轻时拼命挣钱,老了时,等发现生病已经到了晚期,病入膏肓,结果把终生积蓄全给医院,结果还是失去生命。其实生病之前人体某些指标已经大大超标,如果及时采用太赫兹进行磁疗,及时纠正超标指标,恢复身体健康,使身体保持良好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一侧外壁开有导孔,且固定板靠近导孔一侧外壁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固定板靠近导孔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旋转机构转动连接,固定板的两侧边外壁分别设置有安装板,且每两个安装板相对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传动辊,且导孔内穿过有移动床,旋转机构的旋转端通过卡接组件连接有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
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轮、传动带和电机,且四个传动轮分别通过导轴转动连接于固定板靠近导孔一侧的四角外壁上。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带分别套接于四个传动轮的圆周边缘,电机通过支板固定于固定板底部一侧,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纹与其中一个导轴相连接,且四个导轴端部与旋转机构的输出端形成转动连接。
1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轮、导接轮、转盘和安装盘,且四个支撑轮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于固定板靠近导孔四周的外壁上,每个导接轮分别设置于每个导
轴的端部。
11.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转盘的圆周边缘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支撑轮和四个导接轮的圆周槽内,安装盘通过连接轴连接于转盘一侧的圆周上。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缺口、卡槽、支撑板、卡孔、滑槽和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分别开于安装盘的一侧,两个滑槽分别开于安装盘的两侧。
13.同时,两个所述缺口分别开于安装盘靠近两个滑槽顶部的外壁,支撑板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内,且两个卡槽分别开于支撑板的两端。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槽与两个缺口相互适配,两个卡孔分别开于支撑板的一侧,两个卡孔与两个安装槽的孔径相同,且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通过固定栓与支撑板、安装盘相互连接固定。
15.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采用太赫兹光谱技术来检测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分析各原穴中太赫兹光谱的能量级分布,探究经络的光谱信息;
17.s2:采用太赫兹波仪器检测软件,对检测出的太赫兹波谱线进行图谱处理,求出各受测穴位的重复谱线的平均谱线;
18.s3:构建人体十二经络平衡的数字化模型,编制分析软件,提取的数据导入分析中进行分析,揭示人体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
19.s4:将人体的每个穴位的每个频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求出人体的每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谱线中各频率的相关数值以及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生成人体十二经原穴共24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每张图显示上限参考范围与下限参考范围;
20.s5:不同穴位的太赫兹辐射曲线上各频率对应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上、下限曲线值范围各有差异,若检测出的原穴辐射曲线有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不在正常人的太赫兹辐射曲线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内,我们则可判定该检测者的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为异常,进而推测出所测原穴的部分太赫兹辐射量有异常,所对应的经络可能表现为不平衡状态。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更优的方案:所述太赫兹波仪器采用新型的碳纤维材料,使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模拟传统艾灸燃烧时所辐射的红外与太赫兹光谱。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患者躺入移动床上,通过移动床穿过导孔来调节患者体位与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的垂直角度,紧接着,通过卡接组件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安装于旋转机构的旋转端,启动驱动机构,带动了旋转机构转动,而位于旋转机构端部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可有效调节倾斜角度,促进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对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磁疗效果。
24.2.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其中一个导轴旋转,而转动的导轴带动了其中一个传动轮旋转,转动的传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了其余的导轴转动,此时,转动的导轴带动了旋转机构转动,进而有效促进了旋转机构旋转端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保证了躺在移动床上患者不同身体部分的太赫兹波磁疗效果,提高了磁疗质量。
25.3.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当电机带动四个导轴旋转时,与其连接的每个导接轮同步转动,由此,带动了位于其圆周槽内的转盘旋转,转动的转盘带动了其一侧的安装盘旋转,而旋转的安装盘则有效带动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进行旋转,起到了调节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磁疗角度的作用,进而有效完成不同患者对于不同患处的针对性治疗工作,提高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磁疗的效率。
26.4.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通过将支撑板两端滑动插接于安装盘两侧的滑槽内,并使得支撑板两端的卡槽卡入到滑槽与缺口中,完成对支撑板的固定,紧接着,通过固定栓插入到卡孔和安装槽内,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与支撑板、安装盘进行连接固定,有效保证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的装卸和更换,保证了不同规格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的装卸。
27.5.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使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模拟传统艾灸燃烧时所辐射的红外与太赫兹光谱,保证了在温热、红外、太赫兹波三方面的与传统艾灸一致。
28.6.该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及装置,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总结分析人体处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对人体生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中医气学说研究内容的创新与突破。运用太赫兹检测技术检测人体手掌劳宫穴太赫兹波以及运用脑电图检测技术检测头部各区域电位的变化旨在探讨人体处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状态中意念活动和人体之气变化的特征。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固定板、2-安装板、3-支撑轮、4-导接轮、5-移动床、6-转盘、7-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8-传动轮、9-传动带、10-导孔、11-传动辊、12-电机、13-安装盘、14-缺口、15-卡槽、16-支撑板、17-卡孔、18-滑槽、1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8.实施例1:
39.太赫兹磁疗养生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正面一侧外壁开有导孔10,且固定板1靠近导孔10一侧外壁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固定板1靠近导孔10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旋转机构转动连接,固定板1的两侧边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2,且每两个安装板2相对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传动辊11,且导孔10内穿过有移动床5,旋转机构的旋转端通过卡接组件连接有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
40.患者躺入移动床5上,通过移动床5穿过导孔10来调节患者体位与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的垂直角度,紧接着,通过卡接组件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安装于旋转机构的旋转端,启动驱动机构,带动了旋转机构转动,而位于旋转机构端部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可有效调节倾斜角度,促进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对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磁疗效果。
41.为了促进旋转机构带动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轮8、传动带9和电机12,且四个传动轮8分别通过导轴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靠近导孔10一侧的四角外壁上,传动带9分别套接于四个传动轮8的圆周边缘,电机12通过支板固定于固定板1底部一侧,且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螺纹与其中一个导轴相连接,且四个导轴端部与旋转机构的输出端形成转动连接;工作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其中一个导轴旋转,而转动的导轴带动了其中一个传动轮8旋转,转动的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9带动了其余的导轴转动,此时,转动的导轴带动了旋转机构转动,进而有效促进了旋转机构旋转端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保证了躺在移动床5上患者不同身体部分的太赫兹波磁疗效果,提高了磁疗质量。
42.为了促进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的旋转调节;如图1-3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轮3、导接轮4、转盘6和安装盘13,且四个支撑轮3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于固定板1靠近导孔10四周的外壁上,每个导接轮4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每个导轴的端部,且转盘6的圆周边缘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支撑轮3和四个导接轮4的圆周槽内,安装盘13通过连接轴连接于转盘6一侧的圆周上;当电机12带动四个导轴旋转时,与其连接的每个导接轮4同步转动,由此,带动了位于其圆周槽内的转盘6旋转,转动的转盘6带动了其一侧的安装盘13旋转,而旋转的安装盘13则有效带动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进行旋转,起到了调节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磁疗角度的作用,进而有效完成不同患者对于不同患处的针对性治疗工作,提高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磁疗的效率。
43.为了方便对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进行装卸和更换;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缺口14、卡槽15、支撑板16、卡孔17、滑槽18和安装槽19,且两个安装槽19分别开于安装盘13的一侧,两个滑槽18分别开于安装盘13的两侧,且两个缺口14分别开于安装盘13靠近两个滑槽18顶部的外壁,支撑板16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18内,且两个卡槽15分别开于支撑板16的两端,两个卡槽15与两个缺口14相互适配,两个卡孔17分别开于支撑板16的一侧,两个卡孔17与两个安装槽19的孔径相同,且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通过固定栓与支撑板16、安装盘13相互连接固定;
44.工作时,将支撑板16两端滑动插接于安装盘13两侧的滑槽18内,并使得支撑板16两端的卡槽15卡入到滑槽18与缺口14中,完成对支撑板16的固定,紧接着,通过固定栓插入
到卡孔17和安装槽19内,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与支撑板16、安装盘13进行连接固定,有效保证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的装卸和更换,保证了不同规格的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的装卸。
45.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患者躺入移动床5上,通过移动床5穿过导孔10来调节患者体位与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的垂直角度,紧接着,将支撑板16两端滑动插接于安装盘13两侧的滑槽18内,并使得支撑板16两端的卡槽15卡入到滑槽18与缺口14中,完成对支撑板16的固定,通过固定栓插入到卡孔17和安装槽19内,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与支撑板16、安装盘13进行连接固定,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其中一个导轴旋转,而转动的导轴带动了其中一个传动轮8旋转,转动的传动轮8通过传动带9带动了其余的导轴转动,当电机12带动四个导轴旋转时,与其连接的每个导接轮4同步转动,由此,带动了位于其圆周槽内的转盘6旋转,转动的转盘6带动了其一侧的安装盘13旋转,而旋转的安装盘13则有效带动了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进行旋转,起到了调节太赫兹波磁疗灸疗仪7磁疗角度的作用,促进了对患者患处进行磁疗。
46.实施例2:
47.太赫兹磁疗养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采用太赫兹光谱技术来检测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分析各原穴中太赫兹光谱的能量级分布,探究经络的光谱信息;
49.s2:采用太赫兹波仪器检测软件,对检测出的太赫兹波谱线进行图谱处理,求出各受测穴位的重复谱线的平均谱线;
50.s3:构建人体十二经络平衡的数字化模型,编制分析软件,提取的数据导入分析中进行分析,揭示人体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
51.s4:将人体的每个穴位的每个频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求出人体的每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谱线中各频率的相关数值以及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生成人体十二经原穴共24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每张图显示上限参考范围与下限参考范围;
52.s5:不同穴位的太赫兹辐射曲线上各频率对应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上、下限曲线值范围各有差异,若检测出的原穴辐射曲线有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不在正常人的太赫兹辐射曲线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内,我们则可判定该检测者的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为异常,进而推测出所测原穴的部分太赫兹辐射量有异常,所对应的经络可能表现为不平衡状态。
53.所述太赫兹波仪器采用新型的碳纤维材料,使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模拟传统艾灸燃烧时所辐射的红外与太赫兹光谱,保证了在温热、红外、太赫兹波三方面的与传统艾灸一致。
54.太赫兹波检测仪检测人体的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穴、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穴、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穴、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穴、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穴、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穴、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穴、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穴,共计二十四个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
55.十二经原穴在2.60thz-2.68thz波段、2.73thz-2.84thz波段、2.84thz-2.92thz波
段、2.92thz-3.08thz波段、3.10thz-3.20thz波段五个波段内有明显的波峰,所有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中的三条曲线的最高值位于3.01thz频率上;所有原穴的下限曲线的尾部0.89thz-1.20thz波段间,均有少部分频率值低于0。
56.手部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足部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强度高,这可能与手部比足部更加灵活,气血运行更加流畅有关;原穴的太赫兹辐射量的高低与其所处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关。
57.波段2.60thz-3.20thz为原穴的太赫兹辐射的特异性波段,存在着原穴的太赫兹辐射波峰,3.01thz这个频率为人体穴位及人体之气与太赫兹波密切相关的一个频率;不同波段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有差别,越靠近尾部(0.9thz)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越小;人体原穴在1.20thz波段后的部分频率辐射出的太赫兹强度比空间背景本身在这个波段中的太赫兹辐射强度要低,甚至可能不辐射太赫兹波。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