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5899发布日期:2022-10-12 08:2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属于上呼吸道给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患者呼吸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口服药加咽喉部位给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咽喉部位给药这种操作方式药物喷洒不均匀,又由于在呼吸道喷药时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儿童患者忍耐力低,喷药过程中会微闭口腔,不配合喷药,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导致口腔内部视角受限,不能很好地控制药物的作用位置,即便儿童张开口腔,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儿童再次闭合口腔,在儿童张开口腔的瞬间也只会快速的对准扁桃体处进行简单喷洒,喷洒浓度无法保证,同时,扁桃体的后侧也不易接触到药剂,喷洒不全面,药剂浓度不够,药物效果不能充分发挥,浪费了药物,降低了治疗效果。
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该装置通过扩张元件配合上药元件,实现对患者口腔的顶撑,避免患者口腔闭合,同时使用上药元件快速对患者扁桃体进行喷药,从而解决了在对患者喷药时患者闭合口腔医务人员不便操作且喷药不全面的问题。
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包括口腔扩张单元和滑动引导元件;
8.口腔扩张单元顶撑设置于患者口腔内,口腔扩张单元可根据患者口腔大小调节并撑出上药间隙;
9.滑动引导元件设置于口腔扩张单元内,滑动引导元件置于上药间隙内,滑动引导元件中部还滑动设置有一个用以将药液推送至患者口腔患处的上药元件;
10.上药元件包括滑动驱动单元、手持调节单元和药液引导元件;
11.滑动驱动单元滑动设置于滑动引导元件内;
12.药液引导元件同轴连接于滑动驱动单元前端,药液引导元件用以将通过滑动驱动单元传导至药液引导元件内的药液依次以不同的喷洒形式喷向患者扁桃体处;
13.手持调节单元同轴转动安装于滑动驱动单元后端,通过转动手持调节单元实现药液引导元件的两种喷洒形式的转换。
14.优选的,口腔扩张单元包括上咬模、下咬模、间距调节元件和第一手持把手;
15.上咬模和下咬模呈镜像状态设置,间距调节元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咬模和下咬模的
同侧连接,通过间距调节元件实现对上咬模和下咬模之间间距的伸缩调节;
16.第一手持把手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咬模外侧左端。
17.优选的,间距调节元件包括第一调节杆和插槽;
18.第一调节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调节杆呈竖直状态平行固定于上咬模外侧,两个第一调节杆分别靠近上咬模的两端设置;
19.插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槽固定于下咬模的外侧,两个插槽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一调节杆正下方,并与两个第一调节杆滑动配合连接,两个插槽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用以对第一调节杆抵触锁紧的锁紧旋钮。
20.优选的,口腔扩张单元还包括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
21.第一扣合部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扣合部固定于上咬模外侧,两个第一扣合部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调节杆的旁侧;
22.第二扣合部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扣合部固定于下咬模外侧,两个第二扣合部分别位于两个插槽的旁侧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扣合部上下对正。
23.优选的,滑动引导元件包括基架、引导块和凸起;
24.基架水平固定于下咬模上表面;
25.引导块垂直固定于基架上表面,且引导块的两外侧壁与基架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引导块的中部开设有长圆孔;
26.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凸起呈同轴状态对称固定于长圆孔的两内侧壁上。
27.优选的,滑动驱动单元包括滑动杆、弧形滑槽、贯穿孔和插接头;
28.滑动杆,为一个圆柱形杆,滑动杆的两相对侧分别开设有与两个凸起滑动配合的轴向滑槽;
29.弧形滑槽,沿滑动杆3a1的轴向同轴开设于贯穿孔外周;
30.贯穿孔,沿滑动杆的轴向同轴贯穿开设于滑动杆中部;
31.插接头,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滑动杆后端。
32.优选的,手持调节单元包括第二调节杆、卡接凸起、调节钮和第二手持把手;
33.第二调节杆,沿滑动杆的轴线设置于弧形滑槽内;
34.卡接凸起,垂直固定于第二调节杆的前端并朝向滑动杆的外壁设置;
35.调节钮同轴转动连接于滑动杆后端,第二调节杆的端部与调节钮插接配合;
36.第二手持把手同轴固定套装于调节钮外。
37.优选的,药液引导元件包括固定出药仓、出药口和活动导药仓;
38.固定出药仓同轴固定套装于滑动杆前端;
39.出药口径向贯穿开设于固定出药仓两侧,出药口沿固定出药仓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
40.活动导药仓同轴转动套装于固定出药仓外侧,活动导药仓的后端内侧与卡接凸起卡接配合。
41.优选的,活动导药仓包括横向导药口和纵向导药口;
42.横向导药口径向贯穿开设于活动导药仓的左右两侧,横向导药口沿活动导药仓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所述横向导药口与出药口一一对应设置,横向导药口靠近活动导药仓前端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倾斜面;
43.纵向导药口径向贯穿开设于活动导药仓的上下两侧,纵向导药口沿活动导药仓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纵向导药口靠近活动导药仓后端的一侧设置为第二倾斜面。
44.优选的,滑动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对称固定于滑动杆前端两侧,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的照射端均朝向滑动杆的前端。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6.1.本发明通过口腔扩张单元对患者口腔进行顶撑,再通过上药元件对患者扁桃体处进行喷洒药液,从而避免治疗过程中患者嘴巴闭合而影响治疗工作,同时通过上药元件实现了对患者扁桃体处进行快速、全面喷洒药剂的工作;
47.2.本发明通过间距调节元件对上咬模和下咬模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上咬模和下咬模针对使用人群的不同而对上咬模和下咬模之间的间隙进行自适应调节,保证顺利实现对患者口腔的顶撑工作;
48.3.本发明通过手持调节单元驱动活动导药仓在固定出药仓外部同轴转动,实现了药剂喷洒方向的切换,可对患者扁桃体表面以及后侧的喷药工作,从而实现了对患者扁桃体的全面喷洒,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49.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50.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51.图3是本发明的间距调节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2.图4是本发明的滑动引导元件和上药元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53.图5是图4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54.图6是本发明的滑动引导元件和上药元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55.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出药仓和活动出药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56.图中标号为:
57.1-口腔扩张单元;1a-上咬模;1b-下咬模;1c-间距调节元件;1c1-第一调节杆;1c2-插槽;1c3-锁紧旋钮;1d-第一手持把手;1e-第一扣合部;1f-第二扣合部;
58.2-滑动引导元件;2a-基架;2b-引导块;2c-凸起;2d-加强板;
59.3-上药元件;3a-滑动驱动单元;3a1-滑动杆;3a2-轴向滑槽;3a3-弧形滑槽;3a4-贯穿孔;3a5-插接头;3a6-第一灯珠;3a7-第二灯珠;3b-手持调节单元;3b1-第二调节杆;3b2-卡接凸起;3b3-调节钮;3b4-第二手持把手;3c-药液引导元件;3c1-固定出药仓;3c2-出药口;3e-活动导药仓;3e1-横向导药口;3e2-第一倾斜面;3e3-纵向导药口;3e4-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61.一种儿童用上呼吸道上药装置,包括口腔扩张单元1和滑动引导元件2;
62.口腔扩张单元1顶撑设置于患者口腔内,口腔扩张单元1可根据患者口腔大小调节并撑出上药间隙;
63.滑动引导元件2设置于口腔扩张单元1内,滑动引导元件2置于上药间隙内,滑动引导元件2中部还滑动设置有一个用以将药液推送至患者口腔患处的上药元件3;
64.上药元件3包括滑动驱动单元3a、手持调节单元3b和药液引导元件3c;
65.滑动驱动单元3a滑动设置于滑动引导元件2内;
66.药液引导元件3c同轴连接于滑动驱动单元3a前端,药液引导元件3c用以将通过滑动驱动单元3a传导至药液引导元件3c内的药液依次以不同的喷洒形式喷向患者扁桃体处;
67.手持调节单元3b同轴转动安装于滑动驱动单元3a后端,通过转动手持调节单元3b实现药液引导元件3c的两种喷洒形式的转换。
68.当需要对患者扁桃体处上药时,首先将药液雾化管插入上药元件3的后端,再将口腔扩张单元1卡嵌至患者口腔处,避免上药状态下患者嘴巴闭合影响医务人员后续操作,医务人员推动上药元件3沿滑动引导元件2移动至患者扁桃处,开启药液雾化管,此时药液在药液引导元件3c的引导下朝向患者咽喉两侧散开并喷洒至扁桃体上,当药液引导元件3c在朝向患者口腔内部推送的过程中,由于药液在药液引导元件3c的引导作用下呈倾斜状态朝向患者咽喉方向靠近,仅能对患者咽喉可视面进行喷洒,在将药液引导元件3c拉退出患者咽喉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手持调节单元3b改变药液传导方向,使药液朝向扁桃体内侧进行逆向喷洒,从而实现将药液引导元件3c拉出口腔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药液传导方向对扁桃体后侧喷洒药液的目的,实现对扁桃体的全面喷洒。
69.口腔扩张单元1包括上咬模1a、下咬模1b、间距调节元件1c和第一手持把手1d;
70.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呈镜像状态设置,间距调节元件1c的两端分别与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的同侧连接,通过间距调节元件1c实现对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之间间距的伸缩调节;
71.第一手持把手1d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咬模1b外侧左端。
72.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对患者口腔进行扩张时,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口腔大小对间距调节元件1c进行调节,从而改变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之间的间隙,待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之间的间隙调节至所需高度后拧紧锁紧旋钮1c3即可,第一手持把手1d用以医务人员在将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放置于患者口腔时手持第一手持把手1d进行后续操作;所述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分别由两块弧形板呈l形拼接制成,其中,l形的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中呈水平状态设置的弧形板供患者牙齿咬合,而呈竖直状态设置的弧形板抵触设置于患者嘴唇外侧。
73.间距调节元件1c包括第一调节杆1c1和插槽1c2;
74.第一调节杆1c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调节杆1c1呈竖直状态平行固定于上咬模1a外侧,两个第一调节杆1c1分别靠近上咬模1a的两端设置;
75.插槽1c2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槽1c2固定于下咬模1b的外侧,两个插槽1c2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一调节杆1c1正下方,并与两个第一调节杆1c1滑动配合连接,两个插槽1c2的外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用以对第一调节杆1c1抵触锁紧的锁紧旋钮1c3。
76.当需要对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时,医务人员只需旋松锁紧旋钮1c3,然后拨动下咬模1b调节至所需间隙后,再重新对锁紧旋钮1c3进行锁紧即可。
77.口腔扩张单元1还包括有第一扣合部1e和第二扣合部1f;
78.第一扣合部1e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扣合部1e固定于上咬模1a外侧,两个第一扣
合部1e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调节杆1c1的旁侧;
79.第二扣合部1f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扣合部1f固定于下咬模1b外侧,两个第二扣合部1f分别位于两个插槽1c2的旁侧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扣合部1e上下对正。
80.在对患者扁桃体喷药时,由于需要患者上下颚分别咬合至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上,从而保证口腔处于扩张状态,这样就会导致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上分别沾上患者的唾液,为了保证下一个患者使用时器具的洁净,可以在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上套设专用的保护套后再给患者使用,所述第一扣合部1e和第二扣合部1f则分别用以对套设在上咬模1a和下咬模1b外侧的保护套进行卡合,避免使用状态下保护套脱落。
81.滑动引导元件2包括基架2a、引导块2b和凸起2c;
82.基架2a水平固定于下咬模1b上表面;
83.引导块2b垂直固定于基架2a上表面,且引导块2b的两外侧壁与基架2a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d,引导块2b的中部开设有长圆孔;
84.凸起2c设置有两个,两个凸起2c呈同轴状态对称固定于长圆孔的两内侧壁上。
85.两个凸起2c与轴向滑槽3a2滑动配合,用以引导滑动驱动单元3a在长圆孔内部往复滑动,纵向调节时两个凸起2c通过轴向滑槽3a2带动上药元件3竖向移动,从而辅助医务人员更顺畅地将药液引导元件3c送至喷洒点。
86.滑动驱动单元3a包括滑动杆3a1、弧形滑槽3a3、贯穿孔3a4和插接头3a5;
87.滑动杆3a1,为一个圆柱形杆,滑动杆3a1的两相对侧分别开设有与两个凸起2c滑动配合的轴向滑槽3a2,两轴向滑槽3a2沿滑动杆3a1的轴线方向平行开设;
88.弧形滑槽3a3,沿滑动杆3a1的轴向同轴开设于贯穿孔3a4外周;
89.贯穿孔3a4,沿滑动杆3a1的轴向同轴贯穿开设于滑动杆3a1中部;
90.插接头3a5,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滑动杆3a1后端。
91.贯穿孔3a4用于放置药液雾化管,药液经过插接头3a5被引导至药液雾化管内,最后呈雾化状态朝向药液引导元件3c内喷出,当医务人员想将药液引导元件3c送至患者扁桃体处对扁桃体喷洒药液时,医务人员只需手持调节单元3b将滑动杆3a1朝向患者咽喉深处推送即可;为了使得滑动杆3a1可以带动药液引导元件3c进入患者咽喉更深处,可以根据所需将滑动杆3a1的前端设计为弧形。
92.手持调节单元3b包括第二调节杆3b1、卡接凸起3b2、调节钮3b3和第二手持把手3b4;
93.第二调节杆3b1,沿滑动杆3a1的轴线设置于弧形滑槽3a3内,第二手持把手3b4可通过调节钮3b3带动第二调节杆3b1在弧形滑槽3a3内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导药仓3e转动;
94.卡接凸起3b2,垂直固定于第二调节杆3b1的前端并朝向滑动杆3a1的外壁设置;
95.调节钮3b3同轴转动连接于滑动杆3a1后端,第二调节杆3b1的端部与调节钮3b3插接配合;
96.第二手持把手3b4同轴固定套装于调节钮3b3外。
97.当需要对药液引导元件3c的喷药形态进行改变时,待药液引导元件3c推送至扁桃体处后,转动第二手持把手3b4,第二手持把手3b4转动时通过第二调节杆3b1带动活动导药仓3e转动,从而实现对药液引导元件3c喷药状态的调节。
98.药液引导元件3c包括固定出药仓3c1、出药口3c2和活动导药仓3e;
99.固定出药仓3c1同轴固定套装于滑动杆3a1前端;
100.出药口3c2径向贯穿开设于固定出药仓3c1两侧,出药口3c2沿固定出药仓3c1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
101.活动导药仓3e同轴转动套装于固定出药仓3c1外侧,活动导药仓3e的后端内侧与卡接凸起3b2卡接配合。
102.雾化后的药液在传导至固定出药仓3c1内后依次穿过出药口3c2和活动导药仓3e喷洒至患者扁桃体处,由于出药口3c2径向贯穿开设于固定出药仓3c1两侧,所以经过出药口3c2处被导出的药液只会从固定出药仓3c1的两侧被导出,直接喷洒至扁桃体上,集中药液喷洒方向的同时避免药液的浪费。
103.活动导药仓3e包括横向导药口3e1和纵向导药口3e3;
104.横向导药口3e1径向贯穿开设于活动导药仓3e的左右两侧,横向导药口3e1沿活动导药仓3e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所述横向导药口3e1与出药口3c2一一对应设置,横向导药口3e1靠近活动导药仓3e前端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倾斜面3e2;
105.纵向导药口3e3径向贯穿开设于活动导药仓3e的上下两侧,纵向导药口3e3沿活动导药仓3e的轴线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纵向导药口3e3靠近活动导药仓3e后端的一侧设置为第二倾斜面3e4。
106.非转换状态下,活动导药仓3e的横向导药口3e1与出药口3c2一一对应且开口对正,此时雾化的药液在经过横向导药口3e1被导出时在第一倾斜面3e2的引导下,呈微倾状态朝向患者扁桃体外侧顺向喷洒,当活动导药仓3e在医务人员的驱动下退出患者咽喉前,通过驱动第二手持把手3b4转动,在第二调节杆3b1的传动下带动第一倾斜面3e2进行转动,从而将纵向导药口3e3转动切换至与出药口3c2一一对应的位置,此时雾化药液经过纵向导药口3e3处被导出时,在第二倾斜面3e4的引导下则会相对第一倾斜面3e2呈另一角度并朝向扁桃体内侧进行逆向喷洒。
107.滑动驱动单元3a还包括第一灯珠3a6和第二灯珠3a7,第一灯珠3a6和第二灯珠3a7对称固定于滑动杆3a1前端两侧,第一灯珠3a6和第二灯珠3a7的照射端均朝向滑动杆3a1的前端。
108.所述第一灯珠3a6和第二灯珠3a7用以在较为昏暗的环境下对患者扁桃体喷洒药液时为滑动杆3a1前端提供照明,让医务人员可以直观的观测到患者的咽喉状态。
109.本发明可以对患者口腔进行顶撑,避免治疗时患者口腔闭合,同时上药元件具有两种喷洒形态,可以将药剂全面施加至患者患处,施药效果好、速度快。
110.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