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4385发布日期:2023-01-14 07:1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兽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


背景技术:

2.牛口炎又叫牛口疮病,主要是牛口腔内舌、齿龈和腭等部位黏膜的炎症性疾病。病牛通常在唇内、口角、齿龈、舌带以及舌的侧面出现混有淡黄色浆液的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糜烂面,进一步的发展成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和坏死,形成较大面积的糜烂,周围呈紫红色肿胀。通常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兽医一般需要采用口腔扩张器先将牛的口腔打开,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并且设置有光源,起到照明效果。
3.但是现有的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无法控制扩张器的撑开力度,容易造成病牛口腔的再次伤害,导致病牛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同时治疗过程中,牛口腔内部散发难闻的异味,不利于兽医的治疗工作,并且在撑开过程中,兽医通常通过手持扩张器,但是操作不当时,容易导致扩张器从兽医手中脱落,从而造成扩张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通过离合机构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与撑开柱,所述撑开柱的一端设置有软套,所述软套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盘,所述设备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
6.可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柱。
7.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弹簧,所述第三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升降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8.可选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箱,所述抽气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且位于抽气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抽气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一端与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半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抽气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抽气
盘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净化箱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与排气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抽气箱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
10.可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且位于净化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
11.可选的,所述撑开柱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照明灯电性连接。
12.可选的,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13.可选的,所述握把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缠绕辊,所述缠绕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指绳套,所述第四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所述握把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环。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通过设置的电机,控制第一转轴进行转动,此时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能够带动第一蜗杆进行转动,利用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实现了第二转轴以及外侧的撑开柱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撑开柱向两侧做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将牛的口腔撑开,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自动驱动电磁铁进行通电,对铁块进行吸附,利用连接杆控制升降柱收纳至弹簧槽的内腔,此时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即第一蜗杆为静止,从而结束对口腔的扩张,其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扩张力度过大造成病牛口腔的再次伤害,提高了该扩张器的使用效果。
16.2、该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外侧的半齿轮进行转动,控制抽气机构进行工作,从而牛口腔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抽气盘吸附,并通过第一连接管压缩至抽气箱的内腔,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输送至净化机构进行处理,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的过滤,能够将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截留,过滤完的气体则输送至排气管内经过活性炭滤芯的吸附,从而达到了对气体净化除味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治疗过程中,牛口腔内部散发难闻的异味影响兽医治疗工作的问题。
17.3、该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通过将手指贯穿限指绳套,接着转动扭环控制第二蜗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能够带动第四转轴以及外侧的缠绕辊进行转动,从而对限指绳套进行缠绕,使得限指绳套将兽医手指进行固定,提高了手与扩张器之间的牢固性,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不当时,导致扩张器从兽医手中脱落从而造成扩张器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20.图3为本发明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净化机构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23.图6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图;
24.图7为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图。
25.图中:1、设备本体;2、第一转轴;3、齿条;4、半齿轮;5、第一蜗杆;6、第二转轴;7、第一蜗轮;8、抽气盘;9、撑开柱;10、照明灯;11、软套;12、压力传感器;13、握把;14、第一连接管;15、净化箱;16、活塞;17、抽气箱;18、t型杆;19、第一伸缩弹簧;20、皮带;21、控制面板;22、限指绳套;23、第一连接块;24、立柱;25、第二连接块;26、升降柱;27、第二连接管;28、第一带轮;29、第三转轴;30、过滤网;31、凸轮;32、滑块;33、第二伸缩弹簧;34、滑槽;35、排气管;36、活性炭滤芯;37、电磁铁;38、铁块;39、连接杆;40、第三伸缩弹簧;41、弹簧槽;42、缠绕辊;43、第四转轴;44、第二蜗轮;45、第二蜗杆;46、扭环;47、电机;48、第二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7,电机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设备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5,第一蜗杆5通过离合机构与第一转轴2连接,设备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7与撑开柱9,撑开柱9的一端设置有软套11,软套1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第一蜗轮7与第一蜗杆5啮合连接,第一转轴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4,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气机构,设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盘8,设备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通过设置的电机47,控制第一转轴2进行转动,此时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能够带动第一蜗杆5进行转动,利用第一蜗杆5与第一蜗轮7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实现了第二转轴6以及外侧的撑开柱9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撑开柱9向两侧做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将牛的口腔撑开。
28.其中,离合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23和第二连接块25,第一连接块23与第一蜗杆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25与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3与第二连接块25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24,第二连接块25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柱26,设置的升降柱26与立柱24交错排开,从而第一转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蜗杆5进行转动。
29.其中,第二连接块25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41,弹簧槽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弹簧40,第三伸缩弹簧40的一端与升降柱26固定连接,升降柱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9,连接杆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38,第二连接块2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37,电磁铁37与压力传感器12电性连接,当软套11内部的压力传感器12受到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自动驱动电磁铁37进行通电,对铁块38进行吸附,利用连接杆39控制升降柱26收纳至弹簧槽41的内腔,此时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即第一蜗杆5为静止,从而结束对口腔的扩张,其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扩张力度过大造成病牛口腔的再次伤害,提高了该扩张器的使用效果,当压力传感器12受到的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值后,电磁铁37失去磁性,从而升降柱26受到第三伸缩弹簧40的弹力从弹簧槽41的内部移出,使得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
30.其中,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箱17,抽气箱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杆18,t型杆18的一端且位于抽气箱1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活塞16,抽气箱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弹簧19,第一伸缩弹簧19的一端与t型杆18固定连接,t型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3,齿条3与半齿轮4啮合连接,抽气箱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4,第一连接管14与抽气盘8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外侧的半齿轮4进行转动,控制抽气机构进行工作,通过半齿轮4与齿条3的啮合连接作用下,能够带动齿条3进行移动,并且压缩第一伸缩弹簧19,第一伸缩弹簧19利用自身的韧性能够给予齿条3一定的推力,随着半齿轮4的持续转动,实现了活塞16在抽气箱17的内部做往复活塞运动,从而牛口腔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抽气盘8吸附,并通过第一连接管14压缩至抽气箱17的内腔,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27输送至净化机构进行处理。
31.其中,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箱15,净化箱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0,净化箱15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7与排气管35,第二连接管27与抽气箱17固定连接,排气管35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36,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30的过滤,能够将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截留,过滤完的气体则输送至排气管35内经过活性炭滤芯36的吸附,从而达到了对气体净化除味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治疗过程中,牛口腔内部散发难闻的异味影响兽医治疗工作的问题。
32.其中,净化箱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9,第三转轴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28,第一转轴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48,第二带轮48通过皮带20与第一带轮28传动连接,第三转轴29的外侧且位于净化箱1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凸轮31,过滤网3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32,净化箱1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4,滑块32与滑槽34滑动连接,滑槽3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33,第一转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二带轮48进行转动,通过皮带20的传动作用下,能够控制第三转轴29以及外侧的凸轮31进行转动反复挤压过滤网30,过滤网30外侧的滑块32受到第二伸缩弹簧33的弹力,从而实现了过滤网30的左右往复移动,防止过滤网30发生堵塞。
33.其中,撑开柱9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10,设备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与照明灯10电性连接,可通过使用控制面板21,控制照明灯10的开启与关闭,对牛的内腔起到有效的照明效果。
34.其中,设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13,握把1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提高了握把13与兽医手掌之间的摩擦力。
35.其中,握把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43,第四转轴4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缠绕辊42,缠绕辊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指绳套22,第四转轴4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44,握把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45,第二蜗杆45与第二蜗轮44啮合连接,第二蜗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环46,通过将手指贯穿限指绳套22,接着转动扭环46控制第二蜗杆45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蜗杆45与第二蜗轮44的啮合连接作用下,能够带动第四转轴43以及外侧的缠绕辊42进行转动,从而对限指绳套22进行缠绕,使得限指绳套22将兽医手指进行固定,提高了手与扩张器之间的牢固性,解决了现有技术操作不当时,导致扩张器从兽医手中脱落从而造成扩张器损坏的问题。
36.综上,该带光源的牛口腔扩张器,使用时,首先兽医可将手指贯穿限指绳套22,接着转动扭环46控制第二蜗杆45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蜗杆45与第二蜗轮44的啮合连接作用
下,能够带动第四转轴43以及外侧的缠绕辊42进行转动,从而对限指绳套22进行缠绕,使得限指绳套22将兽医手指进行固定;
37.接着将撑开柱9伸进牛口腔中,并且启动电机47,控制第一转轴2进行转动,此时离合机构处于连接状态,能够带动第一蜗杆5进行转动,利用第一蜗杆5与第一蜗轮7的啮合连接作用下,实现了第二转轴6以及外侧的撑开柱9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撑开柱9向两侧做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将牛的口腔撑开,当软套11内部的压力传感器12受到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自动驱动电磁铁37进行通电,对铁块38进行吸附,利用连接杆39控制升降柱26收纳至弹簧槽41的内腔,此时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即第一蜗杆5为静止,从而结束对口腔的扩张,并且第一转轴2为持续状态;
38.第一转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外侧的半齿轮4进行转动,控制抽气机构进行工作,通过半齿轮4与齿条3的啮合连接作用下,能够带动齿条3进行移动,并且压缩第一伸缩弹簧19,第一伸缩弹簧19利用自身的韧性能够给予齿条3一定的推力,随着半齿轮4的持续转动,实现了活塞16在抽气箱17的内部做往复活塞运动,从而牛口腔内部的气体能够被抽气盘8吸附,并通过第一连接管14压缩至抽气箱17的内腔,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27输送至净化机构进行处理,气体首先经过过滤网30的过滤,能够将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截留,过滤完的气体则输送至排气管35内经过活性炭滤芯36的吸附,能够对气体进行除味净化,最后排出外界;
39.第一转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二带轮48进行转动,通过皮带20的传动作用下,能够控制第三转轴29以及外侧的凸轮31进行转动反复挤压过滤网30,过滤网30外侧的滑块32受到第二伸缩弹簧33的弹力,从而实现了过滤网30的左右往复移动。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