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0369发布日期:2022-11-26 12:4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腺苷,又称腺嘌呤核苷,是由腺嘌呤的n-9与d-核糖的c-1通过β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的小分子。有研究表明,腺苷能够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dna和蛋白合成、增加皮肤表皮层的厚度、减少眼周和眉间皱纹。然而,腺苷在体内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短,再加上角质层的疏水性导致亲水性物质的渗透性相对较差,导致腺苷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面霜及应用。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腺苷1~15重量份、分子马达80~99重量份。
6.进一步的,该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腺苷5~10重量份、分子马达80~90重量份。
7.进一步的,所述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所述分子马达的重量份是腺苷的5~15倍。
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包括腺苷1重量份、分子马达8重量份。
9.所述分子马达是指嗜热栖热菌发酵液。
10.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在制备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采用上述任一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
11.所述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在制备抗衰老化妆品的应用,所述抗衰促渗组合物,按1-20%质量百分数的添加量,加入抗衰老精华类或面霜类化妆品中。
12.一种腺苷抗衰促渗抗衰面霜,包括上述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0.1-8重量份,还包括芋螺毒素1-5重量份,肌肽0.1-0.5重量份,甘草酸二钾0.1-0.5重量份,水50-70重量份,优选的,水为去离子水。
13.所述的腺苷促渗抗衰面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按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的成分配比,称量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
15.s2:将0.1-10重量份甘油硬脂酸酯、0.5-10重量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0.5-2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20重量份山嵛醇和0.5-20重量份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投入油相锅,加热至60-90℃,搅拌溶解待用;
16.s3:将30-100重量份水、0.5-20重量份1,3-丙二醇、0.5-20重量份甘油、0.05-3重
量份甘草酸二钾、0.1-20重量份对羟基苯乙酮、0.01-5重量份edta二钠、和0.01-20重量份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投入水相锅,加热至60-90℃,搅拌溶解待用;
17.s4:将油相锅抽入乳化锅,搅拌15-35rpm/min,打开均质1500-3500rpm/min,将水相抽入乳化锅,抽完后保持均质3-20min,脱泡降温,30-60℃;
18.s5:将0.05-3重量份卡波姆钠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10-45rpm/min,打开均质1000-3500rpm/min,保持均,2-8min。脱泡降温至20-55℃;
19.s6:将0.01-3重量份肌肽和0.05-15重量份芋螺毒素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10-45rpm/min,打开均质1000-3500rpm/min,脱泡降温至20-50℃,制得腺苷促渗抗衰面霜。
20.进一步的,所述的腺苷促渗抗衰面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按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的成分配比,称量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
22.s2:将0.5-5重量份甘油硬脂酸酯、1-5重量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1-1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10重量份山嵛醇和1-10重量份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投入油相锅,加热至80℃,搅拌溶解待用;
23.s3:将50-70重量份水、1-10重量份1,3-丙二醇、1-5重量份甘油、0.1-0.5重量份甘草酸二钾、0.4-1重量份对羟基苯乙酮、0.05-0.1重量份edta二钠、和0.1-8重量份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投入水相锅,加热至80℃,搅拌溶解待用;
24.s4:将油相锅抽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将水相抽入乳化锅,抽完后保持均质5-10min,脱泡降温至50℃;
25.s5:将0.1-1重量份卡波姆钠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保持均质3-5min。脱泡降温至40℃;
26.s6:将0.1-0.5重量份肌肽和1-5重量份芋螺毒素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脱泡降温至35℃,制得腺苷促渗抗衰面霜。
27.本发明克服了腺苷在体内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短上角质层的疏水性导致亲水性物质的渗透性相对较差,导致腺苷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难题,选择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剂和给药方式以提高腺苷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创新性增加了渗透促进剂,用于增加腺苷的渗透性,使腺苷透皮吸收率增加。
28.分子马达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物质输运的载体,包括atp合成酶、鞭毛马达和dna解旋酶等。采用高温发酵制备嗜热栖热菌发酵液,含有分子马达。分子马达能够产生atp提供皮肤吸收和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囊泡的天然亲和性,也能够增加活性物透皮吸收的效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有效发挥腺苷抗衰老的功效,提升腺苷在化妆品中的功效应用,首创选用腺苷复配分子马达,并优化腺苷和分子马达的复配比例,将能够提升腺苷的透皮吸收,尽最大限度发挥腺苷抗衰和抗皱纹的效果。
29.本发明制得的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有效解决了腺苷应用于化妆品存在的溶解性差、渗透性差等问题,提高腺苷的生物利用度,能降低单独使用腺苷的浓度,从而减少单独使用腺苷的毒副作用。
30.本发明的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含有腺苷和分子马达两种抗衰成分,能够协同增效改善皮肤光老化,优于单一使用腺苷或分子马达的效果。
31.将含腺苷的促渗组合物在结合多种抗衰成分,制备得到的腺苷促渗抗衰产品,能
够有效改善皮肤弹性和紧致度,具有更好的抗衰紧致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为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和腺苷的透皮荧光图片汇总;
33.图2: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和腺苷在不同时间点模型切片荧光强度统计;
34.图3: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对成纤维细胞atp含量的影响;
35.图4:含腺苷的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对成纤维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37.下面结合本发明实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嗜热栖热菌发酵液可以自行制备,也可以从市场购买,也可从杭州优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批号20220427。
38.实施例1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和腺苷的透皮效果对比
39.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份和8份。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促进腺苷的经皮渗透的效果,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进行渗透效果的对比评价。基于3d表皮皮肤模型进行测试样品渗透能力的定性分析。首先将待测物腺苷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荧光标记,形成fitc-腺苷结合物,然后采用表明给药方式,将标记后的样品均匀涂抹于模型表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样品在模型中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信号的分布评价待测试样品的渗透性。
40.将3d表皮皮肤模型(批号:es220607,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移至6孔板中(提前添加0.9ml模型培养液),在6孔板上标注测试组编号。取荧光标记测试样品25μl加于模型表面,用镊子夹取尼龙膜覆盖在每个模型表面,使测试样品均匀分布于模型表面,置于co2培养箱(37℃、5%co2)中分别孵育0.5h、8h、24h。给药孵育结束后,将模型固定后冰冻切片,并对切片进行荧光拍照。荧光拍照结果如图1所示,荧光强度数据如图2所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test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为双尾。p<0.05被认为具有差异显著性,p值越小,差异越显著。#表示样品之间的显著性分析,*表示p《0.05,**表示p《0.01。由结果可知,腺苷在0.5h、8h和24h任一时间点荧光物质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p《0.01),可见腺苷能够经皮吸收。然而,与腺苷组相比,腺苷和分子马达组在8h和24h时荧光物质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同一时间腺苷组,显示腺苷和分子马达复配能够显著提升腺苷的经皮渗透量和生物利用度。
41.实施例2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的抗皱效果对比
42.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的重量份数分别为为1份和8份。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功效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进行抗皱效果的对比评价。线粒体是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来源,也是产生活性氧(ros)的重要部位,线粒体的功能障碍与皮肤衰老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衰老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能量代谢失衡,与核苷酸生物合成和细胞增殖所需的atp水平降低有关。通过测试样品对成纤维细
胞atp含量的影响来评价测试样品的抗皱功效。因此,利用试剂盒法检测在uva辐射下,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对成纤维细胞atp含量的影响,考察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和腺苷、分子马达的抗皱功效。
43.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按照表1下向各组细胞培养孔中加入药物,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atp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atp含量。
44.表1 atp实验分组信息
[0045][0046]
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的抗皱结果如图3中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腺苷在0.0313mg/ml浓度下能够显著提升uva辐照所致的atp产生量的下降(p<0.01),提升率为10.85%;分子马达在0.02504%浓度下对atp含量的提升率为6.23%(p<0.01);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对atp含量的提升率为16.45%(p<0.01),显著优于单一腺苷或分子马达对atp含量的提升。可见,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在提升uva所致的成纤维细胞atp含量下降方面显示出了协同增效的效果。
[0047]
实施例3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的抗衰效果对比
[0048]
一种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腺苷和分子马达的重量份数分别为为1份和8份。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功效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进行抗衰效果的对比评价。ros是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主要因素,同时自由基学说支持人体内ros的累积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细胞内过多的ros攻击大分子蛋白、活性多糖、核酸等物质,使得细胞得到永久性损伤,最终导致细胞衰老。因此,利用试剂盒法检测在uva辐射下,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对成纤维细胞ros水平的影响,考察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的抗衰功效。
[0049]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按照表2下向各组细胞培养孔中加入药物,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活性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0050]
表2 ros实验分组信息
[0051][0052]
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与腺苷、分子马达的抗衰结果如图3中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腺苷在0.0313mg/ml浓度下对uva刺激产生的ros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35.75%;分子马达在0.02504%浓度下对ros含量的抑制率为14.81%(p<0.01);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对ros含量的抑制率为52.00%(p<0.01)。可见,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在抑制uva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的ros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腺苷和分子马达,展现了协同增效的效果。
[0053]
对比例1
[005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的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1,2-戊二醇。将3d表皮皮肤模型(批号:es220607,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移至6孔板中(提前添加0.9ml模型培养液),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1,2-戊二醇,并在6孔板上标注测试组编号。取荧光标记测试样品25μl加于模型表面,用镊子夹取尼龙膜覆盖在每个模型表面,使测试样品均匀分布于模型表面,置于co2培养箱(37℃、5%co2)中孵育24h。给药孵育结束后,将模型固定后冰冻切片,并对切片进行荧光拍照。
[0055]
对比例2
[0056]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的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1,2-戊二醇。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1,2-戊二醇,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atp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atp含量。
[0057]
对比例3
[0058]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1,2-戊二醇。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1,2-戊二醇,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活性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0059]
对比例4
[006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的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氮酮。将3d表皮皮肤模型(批号:es220607,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移至6孔板中(提前添加0.9ml模型培养液),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氮酮,并在6孔板上标注测试组编号。取荧光标记测试样品25μl加于模型表面,用镊子夹取尼龙膜覆盖在每个模型表面,使测试样品均匀分布于模型表面,置于co2培养箱(37℃、5%co2)中孵育24h。给药孵育结束后,将模型固定后冰冻切片,并对切片进行荧光拍照。
[0061]
对比例5
[0062]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的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氮酮。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氮酮,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atp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各组细胞中atp含量。
[0063]
对比例6
[006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唯一所不同的是,将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中的分子马达换为同等份数的氮酮。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按照4
×
104细胞/孔接种至24孔板。在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腺苷组、腺苷+1,2-戊二醇,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加药后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对有uva照射的组别进行30j/cm2的uva辐照,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按照活性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0065]
目前,经皮给药使用最多的促渗剂有丙二醇、1,2-戊二醇、氮酮等。选用1,2-戊二醇和氮酮作为对比例的促渗剂与分子马达的促渗效果进行对比。1,2-戊二醇、氮酮和分子马达对腺苷经皮累积渗透量见表3,对atp和ros的水平的影响分别见表4和表5。结果表明,与1,2-戊二醇和氮酮相比,分子马达对腺苷的经皮渗透效果最佳,且分子马达协同增加了腺苷的抗皱和抗衰效果。
[0066]
表3不同促渗剂对腺苷透皮效果的影响
[0067]
样品名称时间点平均荧光强度腺苷24h113671.763
±
13100.008腺苷+分子马达24h314741.491
±
7329.200腺苷+1,2戊二醇24h175221.185
±
9802.759腺苷+氮酮24h260104.035
±
10520.851
[0068]
从表3可以看出,1,2-戊二醇、氮酮和分子马达均能促进腺苷的渗透,但是分子马达对腺苷的促渗透作用效果最好。
[0069]
表4不同促渗剂对腺苷促进atp生成的影响
[0070][0071]
从表4可以看出,腺苷能够有效提升uva辐照的成纤维细胞中atp的产生量,1,2-戊二醇与腺苷的组合物、氮酮和腺苷的组合物促进atp的生成量和腺苷单独促进atp的生成量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分子马达和腺苷的组合物促进atp的生成量显著强于单独使用腺苷,说明分子马达与腺苷对提高uva辐射的成纤维细胞中atp的产生量存在协同增效的作用。
[0072]
表5不同促渗剂对腺苷抑制ros生成的影响
[0073] 腺苷腺苷+分子马达腺苷+1,2戊二醇腺苷+氮酮ros抑制率35.75%52.00%33.56%39.85%
[0074]
从表5可以看出,1,2-戊二醇与腺苷的组合物、氮酮和腺苷的组合物对uva刺激产生的ros抑制率分别为33.56%和39.85%,与单独使用腺苷对uva刺激产生的ros抑制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分子马达与腺苷的组合物对uva刺激产生ros的抑制率为52.00%,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腺苷,可见分子马达与腺苷对抑制uva产生的ros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0075]
实施例4
[0076]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适用性,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以4%的添加量添加到抗衰面霜中,并对该抗衰面霜进行了稳定性及安全性试验。
[0077]
其中,抗衰眼霜的制备过程为:
[0078]
将10g甘油硬脂酸酯、30g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60g聚二甲基硅氧烷、50g山嵛醇、20g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投入油相锅,加热至80℃,搅拌溶解待用;
[0079]
将656g水、59g1,3-丙二醇、30g甘油、2.5g甘草酸二钾、4g对羟基苯乙酮、0.5gedta二钠、40g抗衰促渗组合物投入水相锅,加热至80℃,搅拌溶解待用;
[0080]
将油相锅抽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将水相缓慢抽入乳化锅,抽完后保持均质5-10min,脱泡降温至50摄氏度;
[0081]
将6g卡波姆钠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保持均质3-5min。脱泡降温至40摄氏度。
[0082]
将2g肌肽、30g芋螺毒素和香精加入乳化锅,打开搅拌20-25rpm/min,打开均质2000-2500rpm/min,脱泡降温至35℃,出料。
[0083]
一般贮存稳定性依据gb/t29665-2013进行评价;防腐效力测试,采用国际标准iso11930:2012(化妆品-微生物学-化妆品产品抗菌防护评定)方法;安全性测试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抗衰面霜中重金属(铅、汞、砷、镉)、风险物质(二甘醇、二恶烷)及微生物安全性实施检测。
[0084]
一般贮存稳定性检测结果见表3,该面霜在冻融循环、耐热/耐寒试验中外观、气味、ph值均无明显变化,具有贮存稳定性。
[0085]
表3抗衰面霜贮存稳定性检测结果
[0086][0087]
抗衰面霜防腐功效测试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通过iso11930-2012附录b中表b.1中a标准。
[0088]
表4抗衰面霜防腐功效测试结果
[0089]
[0090][0091]
抗衰面霜中重金属(铅、汞、砷、镉)、风险物质(二甘醇、二恶烷)及微生物安全性检测结果见表4、表5。铅、汞、砷、镉、二甘醇及二恶烷均未检出,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
[0092]
表4抗衰面霜重金属及风险物质检测结果
[0093]
[0094][0095]
表5抗衰面霜微生物检测结果
[0096][009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0098]
实施例5:
[0099]
抗衰老效果检测
[0100]
招募10名志愿者(无皮肤病及化妆品过敏史的25到50岁女性)对面霜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志愿者早晚洁面后,面部仅使用上述制备的抗衰面霜(实施例4),试用时间5天。期间所有志愿者不改变除面霜外原有的面部清洁的产品以及方式,只可以使用基础保湿类化妆水。在抗衰面霜使用前、使用1天和5天后,由专业评估人员用德国ck公司生产的mpa 580无创性皮肤弹性测试仪检测志愿者左面颊的皮肤弹性。参数r0越小,表示皮肤越紧致。
[0101]
表6中志愿者使用的抗衰面霜是由实施例1制备的含腺苷的抗衰促渗组合物按照抗衰眼霜制备方法进行制备而成的。
[0102]
表6试验结果
[0103][0104]
在表5统计分析显著性中,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判断使用抗衰面霜5天对志愿者皮肤弹性的影响。通过表5可知,与使用前相比,测试面霜使用1天和5天后,皮肤弹性r0值显著改善,皮肤紧致度显著提升。
[010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10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107]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其中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