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9568发布日期:2024-03-12 2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超声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声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超声治疗设备是在体外发射超声波,并使超声波透过表面组织,在表面组织深面的组织内聚焦,以利用空化效应使细胞膜失去连续性或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由于病变或增殖旺盛的组织对超声波更敏感,可在短时间内使病变组织吸收能量而快速升温,并产生生化反应,最终使病变组织损伤变性,促进组织重建和微循环改善而使病变组织得以康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目前,在例如鼻炎和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治疗设备进行治疗,与采用激光、低温和微波方式进行治疗相比,能够避免对表面组织造成创伤。在现有的超声波治疗设备中,设置有正极电路、负极电路、电路隔离装置和导电的铜进水管路,其中,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与超声晶片分别连接形成电回路,电路隔离装置用于隔离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铜进水管路用于向晶片所在的区域喷水,以带走超声波治疗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对超声波治疗设备进行冷却。

3、但是,在现有超声波治疗设备中,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会导致铜进水管路的尺寸只能设计得较小,造成冷却超声波治疗设备的效果较差,并且,水在超声波治疗设备中流动时,还会产生气泡,流动不畅,影响对超声波治疗设备的冷却效果,并且,现有的超声波治疗设备内部的结构复杂,超声波治疗设备的成本较高,重量较大,不变于治疗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超声治疗设备,其能够提高超声治疗设备的冷却效果,并能够降低超声治疗设备内部的结构复杂度,降低超声治疗设备的成本和重量,使超声治疗设备便于治疗操作。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超声治疗设备,包括治疗主体,所述治疗主体包括外壳套件、超声组件和冷却管组,所述超声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套件中,所述超声组件包括超声换能件、正极导线、负极导线、第一同轴电缆和电路输入部件,所述超声换能件和所述电路输入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套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穿设在所述外壳套件中,一端与所述电路输入部件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与所述超声换能件电连接,所述电路输入部件用于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将外部的所述电源提供的电能通过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和所述正极导线输送向所述超声换能件,所述超声换能件用于将所述电能转换为超声波;

3、所述冷却管组设置在所述外壳套件中,用于向所述超声换能件输送冷却液,并将所述外壳套件中的所述冷却液排出至所述外壳套件外。

4、可选的,所述外壳套件中设置有承载体,所述电路输入部件包括电路板和同轴接入端,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承载体朝向所述外壳套件外侧的一面,所述同轴接入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外壳套件外侧的一面,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一端贯穿所述承载体,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同轴接入端电连接,所述同轴接入端用于与外部的所述电源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输送电能。

5、可选的,所述冷却管组包括进液接管、进液管、出液接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穿设在所述外壳套件中,一端与所述外壳套件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接管贯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承载体,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输液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输液管的冷却液向所述进液管输送,以通过所述进液管向所述超声换能件输送所述冷却液;

6、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套件中,一端与所述外壳套件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液接管贯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承载体,一端用于与外部的回液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出液管中的所述冷却液排出至所述回液管。

7、可选的,所述进液接管上套设有第一进液密封圈和第二进液密封圈,所述出液接管上套设有第一出液密封圈和第二出液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液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进液接管贯穿所述承载体的部分上,用于对所述进液接管与所述承载体之间进行密封,所述第二进液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进液接管位于所述承载体外部的部分上,用于对所述进液接管与所述输液管之间进行密封;

8、所述第一出液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出液接管贯穿所述承载体的部分上,用于对所述出液接管与所述承载体之间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出液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出液接管位于所述承载体外部的部分上,用于对所述出液接管与所述回液管之间进行密封。

9、可选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材质包括聚氨酯。

10、可选的,所述外壳套件包括基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设置有所述超声换能件,所述基体与所述承载体密封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基体密封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壳体套设在基体外,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和所述进液管均自所述基体贯穿所述第二壳体至所述第一壳体。

11、可选的,所述超声治疗设备还包括透声膜,所述透声膜与所述超声换能件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超声换能件朝向所述外壳套件外侧的一面,或者所述透声膜环绕所述超声换能件朝向所述外壳套件外侧的一面设置,所述透声膜能够使超声波透过。

12、可选的,所述外壳套件还包括外套,所述透声膜设置在所述外套的一端,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并与所述基体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透声膜与所述超声换能件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超声换能件朝向所述外壳套件外侧的一面。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过盈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密封连接,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外壳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壳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外套与所述基体之间进行密封。

14、可选的,所述超声治疗设备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治疗主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手柄中设置有同轴插入端、第二同轴电缆、输液管和回液管,所述同轴插入端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电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用于与外部的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同轴插入端、所述输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同轴接入端、所述进液接管、所述出液接管的布置的方式相同,用于一一对应的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同轴插入端、所述输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同轴接入端、所述进液接管、所述出液接管呈相同的三角形布置。

1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治疗设备,通过在外壳套件中穿设第一同轴电缆,并将第一同轴电缆的一端与电路输入部件电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超声换能件电连接,以在外壳套件中形成电路回路,使得外部电源提供的电能能够通过电路输入部件、第一同轴电缆和正极导线被输送向超声换能件,使超声换能件能够产生超声波进行治疗,由于第一同轴电缆所占用的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分开设置的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所占用的空间来说较小,并且无需再设置现有技术中的电路隔离装置,因此,一方面使得外壳套件中能够有更大的空间用来设置冷却管组,使冷却管组向超声换能件输送的冷却液的量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外壳套件中的结构复杂度,使得冷却液在外壳套件中流动时产生的气泡能够得到减少,再一方面冷却管组也无需采用导电的金属材质,从而能够提高超声治疗设备的冷却效果,并能够降低超声治疗设备内部的结构复杂度,降低超声治疗设备的成本和重量,使超声治疗设备便于治疗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