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3001发布日期:2024-03-13 21:0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用于对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气溶胶生成基质在热能的作用下转化为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相关技术中雾化器存在结构紧凑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出雾通道以及安装空间;

4、至少部分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雾化座,所述雾化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有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储液空间,所述雾化座内形成有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的容纳空间;

5、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超声波雾化片以及设置有导液部的导液组件,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导液组件以及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抵接,所述导液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内,所述导液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导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

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限位件,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电连接。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第一凸起,所述限位件形成有限位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或所述超声波雾化片所述抵接,所述限位腔远离所述第一凸起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凸起,所述弹性连接件穿设在所述限位腔内,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抵接。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电连接。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限位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一插接口,所述限位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插接口,所述限位腔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插接口与外界连通。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口形成在所述限位腔靠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一端的侧壁上。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液部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之间的导液棉,所述导液部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经所述导液棉导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部靠近所述导液棉的一侧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形成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导液棉限定出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口连通。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部包括导液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液本体靠近所述导液棉一侧的至少一个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与所述导液棉抵接,所述导液部、所述限位件以及所述超声波雾化片共同限定出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插接口与外界连通。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本体背离所述抵接凸起的一侧形成第四凹槽。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凸起背离所述导液棉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四凹槽连通的第五凹槽。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导液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侧壁之间。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一端的限位部,所述密封主体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导液部远离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一端,所述限位部形成有第五通孔,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经所述第五通孔流向所述导液部。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超声波雾化片在来自两侧的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弹力作用下处于浮动状态。

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部的材质为陶瓷。

2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所述出雾通道的出雾柱筒以及围设在所述出雾柱筒周侧的外壳,所述雾化座、所述出雾柱筒以及所述外壳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凹槽或第六通孔,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或所述第六通孔连通。

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座与所述出雾柱筒密封配合,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出雾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2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座的外侧壁形成有套接部,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出雾柱筒之间。

2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套接部或所述出雾柱筒卡入所述第三凹槽。

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的至少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形成有换气凹槽,所述换气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开口。

2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雾化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抵接。

2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雾化座的底部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三台阶抵接。

2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座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下方的区域形成有环槽,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环槽中,且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密封抵接。

2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主机。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设置有包括弹性连接件、超声波雾化片以及导液组件的雾化芯,通过设置形成有出雾通道的壳体,雾化座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储液空间,雾化座内形成有与储液空间连通的容纳空间,超声波雾化片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当超声波雾化片通电时,其产生超声波振动,可以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一方面,通过超声波雾化片产生超声波振动以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雾化,工作温度较低,温度均匀性好,进而改善口感,不存在气溶胶产生基质碳化后在超声波雾化片表面附着的问题,提高了雾化器的性能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弹性连接件与超声波雾化片抵接,使得在不影响超声波雾化片振动的同时,实现对超声波雾化片的装配,而通过将导液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弹性连接件内,在导液部实现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导向超声波雾化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雾化器的结构紧凑度,实现了雾化器的小型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30)包括限位件(33),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件(33),所述弹性连接件(3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3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20a)的侧壁形成第一凸起(20b),所述限位件(33)形成有限位腔(33a),所述限位件(3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20a)内,所述限位件(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20b)或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所述抵接,所述限位腔(33a)远离所述第一凸起(20b)一端的侧壁形成第二凸起(33b),所述弹性连接件(32)穿设在所述限位腔(33a)内,所述弹性连接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33b)抵接,所述弹性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抵接;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20a)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20c),所述限位腔(33a)的侧壁形成有第二通孔(33c),所述限位腔(33a)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c)以及所述第二通孔(33c)与所述出雾通道(11a)连通;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口(33d)形成在所述限位腔(33a)靠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一端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组件(34)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液部(341)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之间的导液棉(342),所述导液部(341)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经所述导液棉(342)导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341)靠近所述导液棉(342)的一侧形成第一凹槽(341a),所述第一凹槽(341a)的槽壁形成有第三通孔(341b)和第四通孔(341c),所述第一凹槽(341a)的槽壁与所述导液棉(342)限定出雾化腔(100b),所述雾化腔(100b)通过所述第三通孔(341b)与所述第二通孔(33c)连通,通过所述第四通孔(341c)与所述第二插接口(33d)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部(341)包括导液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液本体靠近所述导液棉(342)一侧的至少一个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与所述导液棉(342)抵接,所述导液部(341)、所述限位件(33)以及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共同限定出雾化腔(100b),所述雾化腔(100b)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c)以及所述第二通孔(33c)与所述出雾通道(11a)连通,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口(20d)以及所述第二插接口(33d)与外界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本体背离所述抵接凸起的一侧形成第四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凸起背离所述导液棉(342)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四凹槽连通的第五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30)包括第一密封件(35),所述第一密封件(35)夹设于所述导液部(341)与所述容纳空间(20a)的内侧壁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5)包括密封主体(351)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351)一端的限位部(352),所述密封主体(351)与所述限位件(33)远离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部(352)位于所述导液部(341)远离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的一端,所述限位部(352)形成有第五通孔(352a),进入所述容纳空间(20a)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经所述第五通孔(352a)流向所述导液部(341)。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件(32),所述超声波雾化片(31)在来自两侧的所述弹性连接件(32)的弹力作用下处于浮动状态;和/或,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具有所述出雾通道(11a)的出雾柱筒(11)以及围设在所述出雾柱筒(11)周侧的外壳(12),所述雾化座(20)、所述出雾柱筒(11)以及所述外壳(12)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液空间(100a),所述容纳空间(20a)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凹槽(20e)或第六通孔,所述储液空间(100a)与所述容纳空间(20a)通过所述第二凹槽(20e)或所述第六通孔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0)与所述出雾柱筒(11)密封配合,所述容纳空间(20a)的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20c),所述出雾通道(11a)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c)与所述容纳空间(20a)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0)的外侧壁形成有套接部(20f),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二密封件(40),所述第二密封件(40)夹设于所述套接部(20f)与所述出雾柱筒(11)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40)形成有第三凹槽(40a),所述套接部(20f)或所述出雾柱筒(11)卡入所述第三凹槽(40a)。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20a)的至少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0e)连通的开口(20g),所述容纳空间(20a)的侧壁形成有换气凹槽(20h),所述换气凹槽(20h)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0c)以及所述开口(20g)。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10a)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台阶(10b),所述雾化座(20)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10b)抵接;和/或,

2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主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座以及雾化芯。壳体形成有出雾通道以及安装空间;雾化座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在安装空间内,雾化座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储液空间,雾化座内形成有与储液空间连通的容纳空间;雾化芯包括弹性连接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超声波雾化片以及设置有导液部的导液组件,超声波雾化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液组件以及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与超声波雾化片抵接,导液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弹性连接件内,导液部用于将进入容纳空间内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导向超声波雾化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雾化器。

技术研发人员:陈勋,王晓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