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1158发布日期:2022-12-06 21: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及其应用方法。
2.

背景技术:

3.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电子处方是由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使用信息系统为患者开具,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由药师进行审核、调配和核对,可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数字化医疗文书。电子处方能有效解决纸质处方效率低、成本高、流转难、资源密集等问题,显著提高处方质量,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4.目前电子处方在内容上是纸质处方的电子化,承载信息量有限,绝大部分电子处方尚在医疗机构内部流转;电子处方在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机构之间未形成一个便捷的反馈通道,从而导致处方审核后干预效果很不理想。电子处方作为患者与医生连接的桥梁仅发挥一次性价值,尚有较大的可挖掘空间。患者就诊后很难和医生保持联系,医生在疾病管理、科研课题时,也需要有效的渠道与患者连接 (特别是科研价值的患者),电子处方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不能解决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5.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13707259a公开了一种电子处方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医生端开具的待审核电子处方单,然后解析待审核电子处方单,获得对应的患者处方信息,根据患者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在预设药房数据库中匹配满足药品信息中药品数量和药品种类的药房,生成药房列表,并将药房列表发送至患者端供患者选择,接收患者端反馈的药房选择信息。为患者主动选择购买药品提供了交互操作功能。仅涉及电子处方审核前的药品选择环节,没有涉及药品使用方法和疗效方面的交互功能。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9817349a公开了一种基于住院医嘱模式的院外疾病管理智能应用系统,通过患者终端用于患者购买医生服务、接收医生智能终端发送的医疗服务信息、向对应医生智能终端反馈结果,解决了由医生、护士口头、纸条传达医嘱的基本方式,有利于病人出院后的疾病管理。未涉及门诊开具处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9272082a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具、授权及使用电子处方的方法,通过使用电子签名保证处方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不涉及通过电子处方做信息交互功能。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2236743a公开了一种视频电子处方系统,医生通过录制病情描述、疾病诊断、治疗建议和用药说明四部分的视频并合并为一个文件作为电子处方,实现了图文信息并茂,但仍然为信息单向传播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在已有电子处方基本信息传递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影像信息展示功能、编辑操作功能和用户间交互功能,
解决了当前电子处方主要是文字信息单向传递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与此相应,本发明的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的应用方法。为了叙述方便,除非特别指出,下文的电子处方均为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的简称,电子处方的载体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共享文档、小程序、网页等,本发明对电子处方的载体和生成方式不做限制。
7.第一方面,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包括:医疗机构信息,医疗机构名称、科别、门诊号、医生姓名、药师姓名,科别为患者就诊科室、门诊号为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唯一标识;患者信息,费别、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联系方式,费别分为医保和自费;诊断信息,临床诊断结果;药物信息,药物名称、数量、用法、药费,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名称、药物数量、药物使用方法,药物的单价和总价;处方信息,电子处方类型、识别码、日期、电子处方类别、有效日期,电子处方类型一般为普通处方,识别码为处方识别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日期为电子处方开具的日期,处方类别为电子处方的类别分为纸质处方参考附件、有效、已使用三类,有效日期是有效电子处方的可用截至日期;药物和用法的影像信息展示功能区,优选的,在药物名称和用法的文字信息旁增加药物缩略图或药物介绍视频,患者点击药物缩略图或药物介绍视频,自动放大展示多媒体效果;可选的,药物名称和用法的文字信息直接为点击链接,患者点击链接,跳转后播放多媒体效果;药物使用记录及效果展示操作功能区,患者通过点击按钮、录入信息等方式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电子处方相关人员交互功能区,电子处方的相关参与人员,包括开具电子处方的医生、审核的药师、患者等角色都可以采用面向电子处方所有相关人员公开或仅面向特定人员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交互的方式可以为文字录入或语音、视频文件上传。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子处方,基于电子处方核验、获取药品,患者在电子处方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及效果,电子处方相关用户基于电子处方交互信息,电子处方生命周期管理,统计分析。
9.基于电子处方核验、获取药品可进一步具体为:电子处方费用支付,药房发药,在电子处方查看药品影像信息,核验药品信息与使用方法。
10.患者在电子处方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及效果可进一步具体为:
设置药物使用提醒,查看药物用法影像,使用药物并记录,记录阶段性疗效。
11.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应用方法。
1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应用方法。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当前纸质处方和电子处方(非本发明所指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采用的内容以文字为主的单向静态信息传递模式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一个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作为医生、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桥梁。不但有利于患者充分了解并掌握药物及其用法,而且疗效或疑问可以及时反馈,有利于医生、药师反馈相应措施并对需要研究的疾病进行疗效跟踪观察。同时解决了目前医生通过随访模式获取患者治疗效果的滞后性和获取信息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结构示意图;图2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应用方法流程图;图4 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核验、获取药品方法流程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患者在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流程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17.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及其应用方法,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该数字化交互式电
子处方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功能区划分为:医疗机构信息显示区、患者信息显示区、药物信息显示区、医师和药师签名区、信息交互区。
19.医疗机构信息显示区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如xx医院)、处方类型(一般为普通处方)、处方有效日期、处方号(处方唯一识别号)、处方识别码(条形码或二维码,方便机读设备读取)、科别(患者就诊的科室,例如皮肤科)、门诊号(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唯一识别编号)、处方类别(电子处方的类别分为纸质处方参考附件、有效、已使用三类)、有效日期(有效电子处方的可用截至日期)。
20.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例如医保卡号)、费别分为医保和自费和临床诊断结果。
21.药物信息,药物名称、数量、用法、药费,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名称、药物数量、药物使用方法,药物的单价和总价,产品介绍采用对应药物缩略图或介绍视频的方式多角度展示产品的外包装、形态(颗粒、胶囊、软膏等)、数量、容量等信息,使用介绍除文字信息外提供缩略图或演示视频具体展示关键步骤或全流程的使用方法、剂量;优选的,缩略图或演示视频的具体内容按照处方中的医嘱要求调用对应的文件或其具有可编辑参数的功能,由医生在开具出发时输入相应参数;药物使用记录及效果展示操作功能区,患者通过点击按钮、录入信息等方式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优选的,若需要早晚各使用一次,则当日日期显示两个按钮分别标注为早和晚,患者使用药物前或后按一下其中一个对应按钮,则记录下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并显示正常使用,若错过当日,则未点击的按钮显示遗漏。可选的,患者可以设定提醒通知,在预定时间内通过振铃、闪屏等方式提醒用户按时使用药物。
22.费用信息,显示药物的总价以及支付状态(已支付或未支付)。
23.签名区,医生或药师采用数字签名或基于软件手写签名的方式在处方签名,签名完成是处方生效的必要条件。
24.信息交互区,电子处方的相关参与人员,包括开具处方的医生、审核的药师、患者等角色都可以采用面向处方所有相关人员公开或仅面向特定人员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交互的方式可以为文字录入或语音、视频文件上传。
25.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该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如图2所示,其中信息交互区,相关人员均可以发起咨询,患者向医生咨询问题,或者医生主动向患者发问疗效。咨询发起方和答复方可以选择信息向电子处方所有相关人员或指定人员可见模式。
26.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交互式电子处方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01,获取电子处方,医生在计算机设备上根据患者的挂号信息和诊疗结果生成电子处方,并根据患者要求设定电子处方的处方类别和发送通道。
27.可选的,患者选择在医疗机构的药房取药,电子处方仅作为纸质处方的参考附件,医生设置电子处方的类别为纸质处方参考附件,根据患者的要求发送电子处方到患者手机的社交软件,并为患者打印纸质处方;可选的,患者选择在非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药房取药,医生在电子处方中签名并生效,根据患者的要求发送电子处方到患者的邮箱。
28.s302,基于电子处方核验、获取药物,患者或患者委托人到药房支付费用、核验药物并取药。
29.如图4所示,步骤s302可进一步具体为:s401,电子处方费用支付;s402,药房发药;s403,在电子处方查看药物影像信息;s404,核验药物信息与使用方法。
30.步骤s302示例:若患者选择在医疗机构的药房取药,则选择支付软件扫描纸质处方识别码、社保卡插入终端一体机或在手机上打开电子处方识别根据识别码识别后支付费用,支付费用后即可到药房窗口排队取药,药师核验药品并粘贴标签(包括患者信息和用法),药师确认患者或患者委托人身份后递交药品,患者或患者委托人可以打开电子处方查看药品图片或视频信息确认药品与处方一致;若患者选择在非开具处方医疗机构的药房取药,患者或患者委托人向药店员工出示电子处方,药店员工扫描电子处方的识别码或录入电子处方的处方号,药店信息化终端向电子处方共享平台或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发送电子处方信息查验是否有效,电子处方共享平台或开具电子处方的医疗机构检索该电子处方信息后给出反馈结果,若反馈结果为电子处方有效,药店员工按照电子处方要求为患者或患者委托人提供药物,患者或患者委托人打开电子处方查看药物图片或视频信息确认药物与处方一致,患者或患者委托人向药店支付费用,药店信息化终端完成收费后向电子处方共享平台或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发送电子处方已处理的信息,电子处方共享平台或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在系统将电子处方类别改为已使用,并同步更新信息到患者已收到的电子处方载体。
31.s303,患者在电子处方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及效果,患者可以在电子处方的有效疗程内使用电子处方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
32.如图5所示,步骤s303可进一步具体为:s501,设置药物使用提醒,s502,查看药物用法影像,s503,使用药物并记录,s504,记录阶段性疗效。
33.步骤s303示例:皮肤科医生开具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软膏,疗程为一周,早晚各外涂一次,患者在手机打开的电子处方中设置药物使用提醒方式,如震动或闪屏,患者查看药物用法的影像信息,患者选择药物使用进度方式,例如日期显示方式,电子处方自动生成疗效一周内每天两个按钮显示信息。患者使用药物前或后按一下当日时间所对应的按钮,如上午按一下第一个按钮,按钮自动变为灰色并记录相应的时间,晚上使用前或后按一下第二个按钮,按钮自动变为灰色并记录相应的时间。如果忘记了使用药物且没有操作按钮,过了当日时间按钮自动变为灰色并显示为“遗漏”。
34.患者可以在疗程中拍摄治疗效果或不良反应,在电子处方的药物使用进度中作为附件保存。
35.s304,电子处方相关用户信息交互。
36.步骤s304包括:一方面,患者使用药物时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或疗效不明显,可在电子处方中的信息交互区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录入的方式向医生咨询,电子处方载体连接开
具处方的医疗机构,并根据医生的签名发送咨询信息到医生所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在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弹窗、标红等方式提醒医生有待咨询需要答复,医生打开该患者的电子处方,查看咨询信息,核对药物及用法后给出答复(例如: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其中一种药物);另一方面,医生或药师需要随访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以打开该患者的电子处方,在交互区域通过文字、语音、视频或统计工具等方式征求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相应要求做反馈。
37.s305,统计分析。电子处方所包含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医生或药师可以在授权范围内统计分析治疗结果,为治疗方法或药物的优化提供参考。
38.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39.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共享物品或服务的用户间自助移交的方法。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4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