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5450发布日期:2023-01-03 18:2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寰枢椎(c1/c2)不稳或寰枢脱位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可引发头颈疼痛,导致严重脊髓损伤伴截瘫。枢椎(c2)的创伤骨折或肿瘤以及因肿瘤或其他疾患导致的c2病理性骨折也越来越多见,肿瘤包块压迫神经、脊髓、骨质的破坏等病理状态均可能引发严重疼痛或脊髓损伤,并造成神经功能损伤或截瘫。这些疾患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需将c1固定。
3.涉及c1/c2的手术是脊柱外科一个非常复杂、高难和危险的手术。这与c1/c2特殊的解剖位置有关,c1与颅底相连,是脑干、延髓与颈髓的交界区,也是血管神经密集的区域。c1/c2位置深,经前方显露困难。临床上可采用经鼻咽、经口咽、经劈下颌骨或经颌下入路来显露c1和c2。经鼻咽入路手术视野小,操作空间小,无法在c1/c2进行内固定物植入,经口咽入路操作空间稍大于鼻咽入路,可进行c1/c2的前路内固定物植入,但在显露c2以远的颈椎时受舌和下颌骨阻挡,显露范围有限,如果采用劈下颌骨入路,可扩大经口咽入路的显露范围,但手术复杂,创伤巨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采用以上三种手术入路,固然可以直接抵达c1/c2前部,但显露时均需切开咽后壁组织,咽后壁到c1/c2之前的软组织较薄,在置入固定物后,将组织缝合修复覆盖内植物较为困难。内固定物外露是伤口感染和手术失败的一个重要诱因。甚至可造成病人严重病残和生命危险。另有经颌下入路可显露c1/c2,此入路与颈椎经胸锁乳突肌内侧入路相似,将切口向尾侧延长即可显露c2以下各椎体。这个入路保留了咽后壁组织的完整性,有利于内固定物的覆盖。但由于皮肤切口位于颌下,在显露c1/c2时,显露的途径由尾侧向头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c1/c2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尤其c1椎没有椎体骨质结构,只有一个很小的前结节,在进行c1椎固定时无法采用在椎体上置入螺钉固定的办法。c1椎只有两侧的侧块结构有足够的体积和骨量供螺钉锚定固定。
4.目前临床上适用于c1/c2前路固定的内植物设计及少。有报道经口咽入路进行c1/c2固定的“钉-板”设计内固定物,即用螺钉将固定板固定于c1的侧块和c2的椎体上。由于解剖的各异性,螺钉穿过固定板上预制的钉道进入c1侧块结构,对于固定板的形状和钉道的方向就需要专门设计。这种“钉-板”设计内固定物常为定制型,缺乏通用性。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螺钉穿过固定板预制的钉道,其调节方向的自由度也很小。
5.目前临床上尚没有经颌下入路进行c1固定的内植物设计。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获得c1的坚强固定,常采用经后路的手术固定策略,或前路处理c1/c2的病变,联合第二期后路固定的手术策略。这样增加的一次后路手术只是为了将c1固定,增加了病人的手术创伤和术中风险,并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以解决临床上尚没有经颌下入路进行c1固定的内植物设计。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获得c1的坚强固定,常采用经后路的手术固定策略,或前路处理c1/c2的病变,联合第二期后路固定的手术策略。这样增加的一次后路手术只是为了将c1固定,增加了病人的手术创伤和术中风险,并增加了经济负担。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包括撑开钉、两个侧块螺钉,所述侧块螺钉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套设有同一钛固定棒,所述钛固定棒上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撑开钉孔道、第二撑开钉孔道,所述第一撑开钉孔道内开设有第三螺纹,所述撑开钉的钉杆上开设有光杆部、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位于所述光杆部远离所述撑开钉螺帽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延伸至所述撑开钉钉杆端部,所述撑开钉的螺帽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撑开钉孔道与所述撑开钉相触接。
9.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凸块同轴心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钛固定棒套设。
10.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组固定钉孔道,每组所述固定钉孔道均包括两个固定钉孔道,所述固定钉孔道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倾斜。
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螺钉孔道,所述螺钉孔道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倾斜,所述螺钉孔道内套设有紧固螺钉。
12.优选地,所述螺钉孔道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位于所述螺钉孔道的底部,所述观察口位于所述固定钉孔道的顶部。
13.优选地,所述钛固定棒的直径为三毫米,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为三毫米。
14.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壁厚为一点五毫米,所述固定板的板体壁厚为三毫米。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钉孔道的内径为五毫米,所述第一撑开钉孔道的深度为二毫米。
16.优选地,所述第二撑开钉孔道的内径为三毫米,所述第二撑开钉孔道的深度为一毫米。
17.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棱角处均开设有圆角。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侧块螺钉、固定板、撑开钉、紧固螺钉相互配合完成对c1的固定,适用于c1的前路固定手术及采用颈椎颌下入路手术,保留了咽后壁的完整性,便于术后伤口护理,内植物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减少了经口入路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口咽入路操作置入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可通过简单操作为c1提供一定轴向撑开力,并在维持撑开的状态下完成固定板的固定,固定器械采用模块组合设计,固定板可与不同侧块螺钉、钛固定棒连接,固定板有不同规格,便于完成不同病变状况和病变范围,需要对c加以固定的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20.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21.图1为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侧块螺钉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固定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撑开钉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撑开钉、固定板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0027]
1、侧块螺钉;2、第一通孔;3、固定板;4、第二通孔;5、第一撑开钉孔道;6、第二撑开钉孔道;7、撑开钉;8、光杆部;9、第一螺纹;10、第二螺纹;11、紧固螺钉;12、观察口;13、钛固定棒;14、固定钉孔道;15、螺钉孔道;16、第三螺纹。
[0028]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0030]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0031]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0032]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标称/标称地”是指在生产或制造过程的设计阶段期间设置的针对部件或过程操作的特性或参数的期望或目标值,以及高于和/或低于期望值的值的范围。值的范围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或容限中的轻微变化导致的。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大约”指示可以基于与主题半导体器件相关联的特定技术节点而变化的给定量的值。基于特定技术节点,术语“大约”可以指示给定量的值,其例如在值的5%-15%(例如,值的
±
5%、
±
10%或
±
15%)内变化。
[0033]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
……
上”、“在
……
之上”和“在
……
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
……
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之上”或“在
……
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0034]
此外,诸如“在

之下”、“在

下方”、“下部”、“在

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0035]
如图1-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寰椎前路内固定的模块组合式内固定装置,包括撑开钉7、两个侧块螺钉1,所述侧块螺钉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两个第一通孔2内套设有同一钛固定棒13,钛固定棒13上套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撑开钉孔道5、第二撑开钉孔道6,第一撑开钉孔道5的内径为五毫米,第一撑开钉孔道5的深度为二毫米,第二撑开钉孔道6的内径为毫米,第二撑开钉孔道6的内径为三毫米,第二撑开钉孔道6的深度为一毫米,第一撑开钉孔道5内开设有第三螺纹16,撑开钉7的钉杆上开设有光杆部8、第一螺纹9,第一螺纹9位于光杆部8远离撑开钉7螺帽的,第一螺纹9延伸至撑开钉7钉杆端部,撑开钉7的螺帽上开设有与第三螺纹16相适配的第二螺纹10,第二撑开钉孔道6与撑开钉7相触接;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凸块,固定板3上开设有与弧形凸块同轴心的第二通孔4,固定板3通过第二通孔4与钛固定棒13套设,钛固定棒13的直径为三毫米,第二通孔4的内径为三毫米,第二通孔4的壁厚为一点五毫米,固定板3的板体壁厚为三毫米;固定板3上开设有若干组固定钉孔道14,每组固定钉孔道14均包括两个固定钉孔道14,固定钉孔道14的轴线与固定板3的一侧倾斜,固定钉孔道14内套设有固定钉,固定钉孔道14的组数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同时固定板3的长度也同比增加,以便于通过多个固定钉孔道14内的固定钉对固定板3进行紧固。
[0036]
本实施例以两个固定钉孔道14的固定板3为例,手术时,取颌下入路,显露c1和c2,在c1两侧块各置入一枚侧块螺钉1,选择长度合适的钛固定棒13与两枚侧块螺钉1插接,以配合固定板3试模测量,以选择适当长度、宽度和弧度的固定板3,并根据试模测量结果确定固定板3底部撑开钉7进钉位置,选择适当长度的撑开钉7,垂直拧入c2椎体,直至第一螺纹9完全进入椎体骨质,保留三毫米长的光杆部8位于骨质外,形成一个支点,将选定的固定板3与钛固定棒13相插接,固定板3的底部指向c2/c3间隙方向,将c1向头侧撑开,并将第一撑开钉孔道5与第二螺纹10卡接,第二撑开钉孔道6与光杆部8卡接,下压固定板3使其尽量贴合于c2颈体表面,进一步拧入撑开钉7,然后通过固定钉孔道14置入两枚长度适当的固定螺钉,最后锁紧侧块螺钉1、固定螺钉、撑开钉7,并将固定板3上预留的紧固螺钉11旋入,通过固定板3对钛固定棒13进行相触接限位,提高钛固定棒13与固定板3的连接稳定性。
[0037]
本装置适用于c1的前路固定手术及采用颈椎颌下入路手术;保留了咽后壁的完整性,便于术后伤口护理,内植物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减少了经口入路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口咽入路操作置入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可通过简单操作为c1提供一定轴向撑开力,并在维持撑开的状态下完成固定板3的固定;固定器械采用模块组合设计,固定板3可与
不同侧块螺钉1、钛固定棒13连接,固定板3有不同规格,便于完成不同病变状况和病变范围,需要对c1加以固定的手术操作。
[0038]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螺钉孔道15,螺钉孔道15的轴线与固定板3的一侧倾斜,螺钉孔道15内套设有紧固螺钉11;螺钉孔道15位于第二通孔4的底部,固定板3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12,观察口12位于螺钉孔道15的底部,观察口12位于固定钉孔道14的顶部。
[0039]
通过倾斜的固定钉孔道14、螺钉孔道15增加紧固螺钉11、固定螺钉的紧固效果,并通过紧固的紧固螺钉11、固定螺钉为固定板3提供下压力,提高c1的固定效果,通过观察口12以便观察固定板3与颈椎表面贴合情况,并减轻固定板3的重量,降低对颈椎的负荷。
[004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的棱角处均开设有圆角,避免棱角对患者的内部组织造成划伤,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0041]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手术时,取颌下入路,显露c1和c2,在c1两侧块各置入一枚侧块螺钉,选择长度合适的钛固定棒与两枚侧块螺钉插接,以配合固定板试模测量,以选择适当长度、宽度和弧度的固定板,并根据试模测量结果确定固定板底部撑开钉进钉位置,选择适当长度的撑开钉,垂直拧入c2椎体,直至第一螺纹完全进入椎体骨质,保留三毫米长的光杆部位于骨质外,形成一个支点,将选定的固定板与钛固定棒相插接,固定板的底部指向c2/c3间隙方向,将c1向头侧撑开,并将第一撑开钉孔道与第二螺纹卡接,第二撑开钉孔道与光杆部卡接,下压固定板使其尽量贴合于c2颈体表面,进一步拧入撑开钉,然后通过固定钉孔道置入两枚长度适当的固定螺钉,最后锁紧侧块螺钉、固定螺钉、撑开钉,并将固定板上预留的紧固螺钉旋入,通过固定板对钛固定棒进行相触接限位,提高钛固定棒与固定板的连接稳定性,完成对c1的稳定固定;适用于c1的前路固定手术及采用颈椎颌下入路手术,保留了咽后壁的完整性,便于术后伤口护理,内植物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减少了经口入路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且采用口咽入路操作置入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同时本装置可通过简单操作为c1提供一定轴向撑开力,并在维持撑开的状态下完成固定板的固定;固定器械采用模块组合设计,固定板可与不同侧块螺钉、钛固定棒连接,固定板有不同规格,便于完成不同病变状况和病变范围,需要对c加以固定的手术操作。
[0042]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004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4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