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6468发布日期:2022-12-30 22: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超声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2.对超声波进行聚焦,利用聚焦的超声波治疗患者的患处或用于皮肤美容等的超声波治疗技术已经众所周知,超声波治疗通常借助超声波换能器来产生超声波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3.治疗工作时,超声波换能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当超声波治疗仪内的热量无法有效降低时,超声波换能器会短时间过热损坏,进而使得超声波治疗仪无法正常工作来达到治疗的临床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治疗仪,旨在加快超声波治疗仪的散热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超声波治疗仪,包括:
6.治疗头,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限制出用以收容导声介质的收容腔,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导声介质接触的散热结构;
7.换能器模块,设于所述收容腔;
8.手柄,包括外壳和端盖,所述外壳和所述端盖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盖体,且设有与所述散热结构传热连接的导热部;以及
9.制冷单元,设于所述安装腔,且与所述导热部传热连接,以冷却经由所述导声介质、所述散热结构传递至所述导热部的所述换能器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10.可选地,所述盖体开设有避让口,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主体和连接于所述散热主体一侧的第一散热凸部,所述第一散热凸部可穿设于所述避让口,并与所述导热部热传递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散热主体另一侧的第二散热凸部,所述第二散热凸部与所述导声介质热传递;
12.和/或,所述散热主体设有用以供所述换能器模块的线束穿过的过线孔、及与所述过线孔相连通的嵌槽,所述嵌槽远离所述第一散热凸部设置,所述治疗头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绝缘壳和线路转接板,所述绝缘壳与所述嵌槽相适配,并开设有连通所述过线孔的贯通孔,所述线路转接板与所述嵌槽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换能器模块的线束和所述贯通孔之间设有第一封堵件;
13.和/或,所述散热主体设有导声介质过孔,所述导声介质过孔沿所述散热主体的周缘布置,所述治疗头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声介质过孔的第二封堵件;
14.和/或,所述散热主体设有缓冲膜组件,所述缓冲膜组件用以平衡所述收容腔内的压力变化;
15.和/或,所述导热部凸设于所述端盖面向所述盖体的侧面,且朝向所述避让口延伸设置。
16.可选地,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片冷板和制冷片热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设置有外接电源导线,所述制冷片冷板一侧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导热部相贴合,所述制冷片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以冷却所述热端;
17.和/或,所述制冷单元包括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导热部传热连接,所述水箱内设有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
18.和/或,所述制冷单元包括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热管、鳍片和风机,所述热管的吸热端与所述导热部传热连接,所述热管的散热端设有所述鳍片,所述风机用以使外界空气与所述热管的散热端、所述鳍片进行热交换。
19.可选地,所述超声波治疗仪还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可摆动地穿设于所述盖体,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换能器模块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换能器模块做往复运动。
20.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摇摆支架和摇摆件,所述摇摆支架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摇摆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端设有供所述摇摆件插入且可滑动穿设的缓冲孔道。
21.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的转接件和导向架,所述转接件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摇摆支架,且与所述摇摆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架穿设于所述转接件,以使所述转接件沿设定路径进行滑移。
22.可选地,所述摇摆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轴的端部设有沿所述摇摆支架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卡槽,所述转接件设有可滑动且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限位卡槽的限位轴;
23.和/或,所述转接件内设有螺纹孔,所述摇摆件一端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24.和/或,所述转接件包括基座和压板,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摇摆件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以封盖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架穿过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壁为朝所述压板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
25.和/或,所述导向架为拱桥结构;
26.和/或,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端盖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共同限制出装配空间,所述制冷单元设于所述装配空间,且位于所述导热部的上方。
27.可选地,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导轨,所述换能器模块包括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换能器支架,所述换能器支架设有供所述第二端伸入的抵推槽,所述抵推槽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抵推面,所述第二端用以抵推所述抵推面。
28.可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可摆动地穿设于所述盖体中心的摆杆、及穿设于所述摆杆的推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另一端供所述推杆可转动地穿设,所述推杆用以抵推所述抵推面,所述推杆与所述抵推面相并行设置;
29.和/或,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球面副结构;
30.和/或,所述导轨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换能器支架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部,所述导向滑槽的槽底设有供所述滑动凸部抵接的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导向滑
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31.和/或,所述换能器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换能器支架的换能器主体,所述换能器支架固设于所述散热结构,所述换能器主体的发声面为球面结构或者瓦面结构。
3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利用散热结构和导热部的传热配合,将治疗头内的热量传递至手柄内,并通过制冷单元进行冷却,防止换能器模块产生的热量升高收容腔的温度而对患者造成热灼伤,在提升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头的散热效率,确保换能器模块的超声波的正常发射及聚焦于患者的治疗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发明超声波治疗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中超声波治疗仪的爆炸图;
36.图3为治疗头的爆炸图;
37.图4为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散热结构和换能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换能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换能器主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制冷单元、驱动件和传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43.图10为导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驱动件和传动机构的爆炸图;
45.图12为半导体制冷组件和水冷组件的爆炸图;
46.图13为风冷组件的爆炸图;
47.图14为换能器模块处于右侧时超声波治疗仪的剖视图;
48.图15为换能器模块处于中部时超声波治疗仪的剖视图。
49.附图标号说明:
50.[0051][0052][005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6]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7]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8]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声波治疗仪。
[0059]
参照图1至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超声波治疗仪包括治疗头10、换能器模块20、手柄40以及制冷单元60;治疗头10包括盖体11和壳体13,盖体11与壳体13限制出用以收容导声介质的收容腔,盖体11设有与导声介质接触的散热结构14;换能器模块20设于收容腔;手柄40包括外壳41和端盖42,外壳41和端盖42限定出安装腔,端盖42安装于盖体11,且设有与散热结构14传热连接的导热部43;制冷单元60设于安装腔,且与导热部43传热连接,以冷却经由导声介质、散热结构14传递至导热部43的换能器模块2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此设置,利用散热结构14和导热部43的传热配合,将治疗头10内的热量传递至手柄40内,并通过制冷单元60进行冷却,防止换能器模块20产生的热量升高收容腔的温度而对患者造成热灼伤,在提升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确保换能器模块20的正常使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060]
盖体11和壳体13连接形成密闭的收容腔,避免导声介质外漏以及确保超声波的正常传播。导声介质可但不限于配置为水、硅油,其中,导声介质至少覆盖换能器模块20的发声面22和散热结构14,如此可以在保证超声波正常传播的同时,通过导声介质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结构14,进而排出治疗头10而降低收容腔内的温度,从而在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的同时,提升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壳体13外套设有保护壳,既能保护壳体13,还能够避免温度较高的壳体13与人体接触。
[0061]
端盖42和盖体11可通过例如扣接、旋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以此来方便治疗头10和手柄40间的相互拆装,有利于单独加工制造,以及维护便利性的提升。
[0062]
当端盖42安装于盖体11时,散热结构14能够与端盖42的导热部43进行热传递,即,治疗头10内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结构14传热至手柄40,并通过手柄40内的制冷单元60与导热部43的传热配合,进一步加快治疗头10内热量的传递速度,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
[0063]
制冷单元60的设置,能够冷却导热部43,其中,制冷单元60可以与导热部43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例如导热硅脂等导热材料相连接,使导热部43能够高效吸收散热结构14所传递的热量,进一步加快散热结构14的散热效率,降低收容腔内的温度,有利于防止治疗头10温度过高而导致人体热灼伤的情况发生。
[0064]
导热部43和散热结构14均可采用例如铝、铜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散热结构14至少部分显露于盖体11面向端盖42的表面,而导热部43可为端盖42的组成部分,亦或者,端盖42整体为导热部43组成,以确保导热部43作为散热结构14和制冷单元60之间进行热传递的中间介质的高效传热性能,以及散热结构14与导热部43传热连接的可靠性,进而实现治疗头10的散热目的。
[006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利用散热结构14和导热部43的传热配合,将治疗头10内的热量传递至手柄40内,并通过制冷单元60进行冷却,防止换能器模块20产生的热量升高收容腔的温度而对患者造成热灼伤,在提升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确保换能器模块20的超声波的正常发射及聚焦于患者的治疗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066]
参照图2至4,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1开设有避让口12,散热结构14包括散热主体141和连接于散热主体141一侧的第一散热凸部142,第一散热凸部142可穿设于避让口12,并与导热部43热传递连接。如此设置,在方便散热结构14快速装配至盖体11的同时,提高导热部43和散热结构14之间的导热效率。
[0067]
散热主体141的形状结构与盖体11相似,有利于增大与导声介质的接触面积,而第一散热凸部142的设置,既能够与避让口12精准对位而便于装配,还能够使散热主体141与导热部43高效传热,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
[0068]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4还包括连接于散热主体141另一侧的第二散热凸部,第二散热凸部与导声介质热传递;如此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散热结构14与导声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大量热量经由散热结构14传导至导热部43。第二散热凸部可设置有多个,且排布于散热主体141的另一侧,以增强散热效果。
[0069]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41设有用以供换能器模块20的线束穿过的过线孔144、及与过线孔144相连通的嵌槽145,嵌槽145远离第一散热凸部142设置,治疗头10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绝缘壳16和线路转接板17,绝缘壳16与嵌槽145相适配,并开设有连通过线孔144的贯通孔,线路转接板17与嵌槽145的边缘固定连接,换能器模块20的线束和贯通孔之间设有第一封堵件;如此,散热结构14不但承担散热功能,还承担过线功能,丰富了散热结构14的功能,可避免在壳体13上开过线孔,有利于壳体13保持结构完整,使壳体13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0070]
散热主体141上设置的嵌槽145远离第一散热凸部142设置,有利于线路转接板17远离第一散热凸部142,避免线路转接板17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线路转接板17无法正常工作,其次,利用绝缘壳16与嵌槽145结构相适配而嵌入嵌槽145,线路转接板17与绝缘壳16固定连接,并与散热主体141相固定,能够加强装配稳定性,同时线束可穿过绝缘壳16上的
贯通孔来实现与线路转接件17的电连接,能够进一步提升线束与线路转接板17电连接的可靠性。其中,线束穿过贯通孔后与贯通孔的孔壁间存在间隙,为避免导声介质泄露,线束与贯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堵件,以使得收容腔的密闭性较高。
[0071]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41设有导声介质过孔143,导声介质过孔143沿散热主体141的周缘布置,治疗头10还包括设于导声介质过孔143的第二封堵件15;如此,散热结构14不但承担散热功能,还承担将导声介质导入收容腔的功能,丰富了散热结构14的功能,可避免在壳体13上开导声介质过孔143,有利于壳体13保持结构完整,使壳体13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0072]
导声介质过孔143沿散热主体141的周缘布置,可以理解的,可以利用散热主体141上的闲置区域开设导声介质过孔143,既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装配和使用,还能够使导声介质平滑导入收容腔而不直接冲击换能器模块20,当导声介质导入收容腔后,通过第二封堵件15封堵该导声介质过孔143,可避免导声介质泄露。
[0073]
进一步地,当第二封堵件15采用硅胶、橡胶等材质时,导声介质过孔143远离第一散热凸部142设置,还能够避免第二封堵件15因周围环境温度过高而软化、催化,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封堵件15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效果。
[0074]
参照图3至4,在一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41设有缓冲膜组件50,缓冲膜组件50用以平衡收容腔内的压力变化;可以理解的,散热主体141开设有安装通孔,缓冲膜组件50设于安装通孔,其中,缓冲膜组件50包括缓冲膜密封圈51、缓冲膜52和缓冲膜盖板53,如此在使缓冲膜52起到缓冲作用时,通过缓冲膜密封圈51提高收容腔的密封性,通过缓冲膜盖板53避免缓冲膜52受到损伤而导致破裂。缓冲膜组件50可间隔设置有两个,以增强平衡收容腔内的压力变化的能力。
[0075]
具体地,换能器模块2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加热导声介质,而导致导声介质受热膨胀,严重时会导致治疗头10中的透声膜被破坏,导致治疗头10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设置缓冲膜组件50能够避免收容腔内的压力集中作用于透声膜而导致透声膜受到破坏,从而延长治疗头10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治疗头10的使用安全性和超声波治疗的有效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膜组件50可以集成于第一封堵件,而减少散热主体141开设的通孔数量,使散热主体14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0076]
参照图10,在一实施例,导热部43凸设于端盖42面向盖体11的侧面,且朝向避让口12延伸设置,如此有利于导热部43插入避让口12,实现手柄40和治疗头10的可靠且快速装配。并且,还能够使导热部43尽可能与散热主体141的第一散热凸部142靠近,提高导热部43和散热结构14的传热可靠性和传热效率。
[0077]
参照图2、图9至12,在一实施例中,制冷单元60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61,半导体制冷组件61包括半导体制冷片611、制冷片冷板613和制冷片热板,半导体制冷片611上设置有外接电源导线612,制冷片冷板613一侧与半导体制冷片611的冷端贴合,另一侧与导热部43相贴合,制冷片热板与半导体制冷片611的热端,以冷却热端;如此可以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
[0078]
具体地,制冷片热板和制冷片冷板613相互盖合,其中,制冷片热板和制冷片冷板613相面对的两侧边共同夹持固定有隔热垫614,并与隔热垫614围合形成有供半导体制冷片611安装的夹持腔,防止热量的扩散,且使半导体制冷片611正常导电并对导热部43进行
冷却散热。
[0079]
与现有技术中的半导体制冷片611的原理相同,均通过对相互连接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导电实现电子的移动,从而在半导体自身电阻的作用下产生热量,热量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而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611产生热量的热端与制冷片热板对应安装,当热端产生热量时,能够将热量导至制冷片热板而对热端进行降温,使得冷端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实现更佳的制冷效果,而制冷片冷板613一侧与导热部43相贴合,另一侧与半导体制冷片611的冷端贴合,由于热端的温度散失,根据半导体制冷片611的温度平衡特性,冷端产生的低温温度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对导热部43形成更佳的降温效果。因而通过半导体制冷组件6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且半导体制冷片611结构小巧,装配灵活,能够适用于不同温度需求的发热部件降温,提高应用广度。
[0080]
参照图12,在一实施例中,制冷单元60包括水冷组件62,水冷组件62包括水箱621,水箱621与导热部43传热连接,水箱621内设有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如此设置,利用冷却液实现与导热部43的热交换,能够进一步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
[0081]
具体地,水箱621可直接与导热部43相贴合抵接,能够通过冷却液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将半导体制冷组件61和水冷组件62可以集成为一体,例如,将制冷片热板和水箱621一体式设置,即在制冷片热板内设置流动腔,冷却液置于流动腔内,通过冷却液在流动腔内流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热端的散热速度,从而降低冷端的极限温度。同时,结构紧凑,减少零件,缩小所占空间。
[0082]
参照图13,在一实施例中,制冷单元60包括风冷组件63,风冷组件63包括热管631、鳍片632和风机633,热管631的吸热端与导热部43传热连接,热管631的散热端设有鳍片632,风机633用以使外界空气与热管631的散热端、鳍片632进行热交换。如此设置,利用热管631、鳍片632和风机633的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实现与导热部43的热交换,能够进一步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
[0083]
具体地,鳍片632可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热管631的散热端,风机633的风口可以朝向散热端设置,以便通过热管631、鳍片632的设置,增大散热面积的同时,可以利用风机633工作时形成压力差,外部空气流入手柄40内形成气流,使热管631散热端的热量,以及鳍片632的热量均随气流散至手柄40外部,避免热空气聚集在手柄40内部影响其他零件的正常使用,实现散热需求。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风冷组件63也可包括鳍片632和风机633,鳍片632与导热部43传热连接,同样能够增大散热面积,提升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
[0084]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将半导体制冷组件61和风冷组件63集成为一体,例如,将热管631的吸热端与制冷片热板一体式设置,且热管631的散热端设有鳍片632,能够进一步增大与空气的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热端的散热效率,从而降低冷端的极限温度。
[0085]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水冷组件62和风冷组件63集成为一体,例如,将热管631的吸热端与制冷片热板一体式设置,且热管631的散热端设有鳍片632,并与水箱621连接,能够进一步增大与空气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以及与冷却液的热交换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热端的散热效率,从而降低冷端的极限温度。
[0086]
在又一实施例中,将半导体制冷组件61、水冷组件62和风冷组件63集成为一体,能
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治疗头10的散热效率。
[0087]
参照图9至11,在一实施例中,超声波治疗仪还包括驱动件70和传动组件,驱动件70设于安装腔,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80和联动机构90,传动机构80与驱动件70传动连接,联动机构90可摆动地穿设于盖体11,且具有第一端91和第二端93,第一端91与传动机构80驱动连接,第二端93与换能器模块20传动连接,以驱使换能器模块20做往复运动。如此可以使换能器模块20发出的超声波的聚焦区域变广,进而对于相同面积大小的治疗部位,操作者可以减少移动超声波治疗仪的次数,减少操作者的工作量。
[0088]
传动机构80和联动机构90分设于手柄40和治疗头10内,如此有利于单独更换手柄40或者治疗头10,提高手柄40和治疗头10的通用性。
[0089]
第一端91与传动机构80驱动连接,且可摆动地穿设于盖体11,方便第一端91在传动机构80的驱动下,带动连接于第二端93的换能器模块20摆动于治疗头10内,实现换能器模块20发出的超声波的聚焦区域变广的目的。
[0090]
结合参照图11、图13至14,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70包括驱动轴71,传动机构80包括摇摆支架81和摇摆件83,摇摆支架81一端与驱动轴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摇摆件83传动连接,第一端91设有供摇摆件83插入且可滑动穿设的缓冲孔道92。可以理解的,驱动件70为电机,驱动轴71通过电机的正反转驱动而使与驱动轴71相连接的摇摆支架81往复摆动,进而使得摇摆件83随之摆动,从而通过联动机构90驱使换能器模块20做往复运动。
[0091]
具体地,摇摆支架81与驱动轴71可通过榫卯结构、花键结构等进行连接固定,方便拆装的同时,能够使摇摆支架81和驱动轴71相互制约,防止摇摆支架81和驱动轴71发生相对运动,确保驱动轴71和摇摆支架81的传动有效性和传动可靠性。
[0092]
摇摆支架81与摇摆件83传动连接,可以通过转接结构、铰接等方式进行传动连接,以避免摇摆支架81与摇摆件83的直接连接而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结构断裂等情况。
[0093]
摇摆件83可插入且可滑动穿设在第一端91的缓冲孔道92内,当摇摆件83在摇摆支架81的驱动下摆动时,第一端91随之运动而带动与第二端93连接的换能器模块20随之摆动;其中,摇摆件83可为杆状结构,且其一端与摇摆支架81传动连接,而端盖42设有连接过孔,摇摆件83另一端可经由连接过孔伸出并插入缓冲孔道92,一方面,能够增大与第一端91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滑动连接于缓冲孔道92,即缓冲孔道92与摇摆件83间设有活动间隙,能够为摇摆件83和联动机构90之间的传动提供缓冲,防止摇摆件83和联动机构90之间发生运动干涉,使得摇摆件83能够通过联动机构90可靠驱动换能器模块20进行往复运动。
[0094]
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80还包括滑动连接的转接件84和导向架88,转接件84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摇摆支架81,且与摇摆件83固定连接,导向架88穿设于转接件84,以使转接件84沿设定路径进行滑移。如此可以在提高摇摆支架81的传动可靠性的同时,使得摇摆件83沿设定的运动路径进行摆动,从而满足换能器模块20的移动需求。
[0095]
具体地,转接件84作为摇摆支架81和摇摆件83之间的过渡零件,一方面,能够辅助摇摆件83与摇摆支架81的连接,有效降低摇摆件83和摇摆支架81直接连接而导致结构断裂的风险,增大摇摆件83与摇摆支架81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摇摆件83与摇摆支架81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转接件84与摇摆支架81的可滑动且可转动的连接配合,及导向架88的导向作用,能够进一步可靠且有效限制摇摆件83的运动轨迹,提高摇摆件
83的运动可靠性。
[0096]
导向架88穿设于转接件84,既能够使转接件84沿导向架88可靠滑移,进而带动与转接件84连接的摇摆件83摆动,而通过联动机构90驱动换能器模块20往复运动,还能够防止带有摇摆件83的转接件84脱离摇摆支架81而导致传动失效,提高摇摆支架81的传动可靠性。
[0097]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摇摆支架81远离驱动轴71的端部设有沿摇摆支架81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卡槽82,转接件84设有可滑动且可转动地穿设于限位卡槽82的限位轴85;以便配合摇摆支架81的摆动驱动,使摇摆件83通过转接件84而沿导向架88进行运动,满足换能器模块2011的移动需求。
[0098]
具体地,限位卡槽82由沿摇摆支架81远离驱动轴71的方向延伸凸设,且沿摇摆支架81摆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限位凸块与摇摆支架81的端部围合形成,其中,限位卡槽82间隔设置有两个,转接件84嵌设于两限位卡槽82之间,且通过两限位轴85分别卡设在对应的限位卡槽82内,如此可以满足摇摆件83的摇摆需求;
[0099]
一方面,增加转接件84与摇摆支架81的接触面积,在结构更为紧凑的同时,不仅能使转接件84更为牢固地设于摇摆支架81的限位卡槽82内,增强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还能够提高摇摆支架81和转接件84间的传动效率;另一方面,摇摆支架81在驱动轴71的驱动下进行摆动,转接件84随之摆动而能够通过限位轴85相对于限位卡槽82进行旋转,以及沿限位卡槽82进行滑移,进而带动摇摆件83进行运动。
[0100]
参照图13,在一实施例中,转接件84内设有螺纹孔86,摇摆件83一端与螺纹孔86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拆装便捷,能够提高转接件84和摇摆件83的连接牢固性和拆装效率。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84和摇摆件83可通过榫卯、旋扣、焊接等连接方式进行相对固定。
[0101]
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转接件84包括基座841和压板842,基座841远离摇摆件83的一侧设有导向槽87,压板842可拆卸连接于基座841以封盖导向槽87,导向架88穿过导向槽87。其中,压板842通过例如栓接、嵌接、卡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盖设在基座841上,在方便导向架88装配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限制导向架88安装在导向槽8746内。
[0102]
更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槽87的槽底壁为朝压板842的方向凸出的弧形结构871;和/或,导向架88为拱桥结构,该弧形结构871与拱桥结构相适配,即弧形结构871始终于拱桥结构相贴合,有利于转接件84沿导向架88可靠滑移,有效防止转接件84在导向架88上发生晃动,确保转接件84运动方向的一致性,以使摇摆件83沿设定路径进行摆动,满足换能器模块2011的移动需求。
[0103]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70、传动机构80、端盖42与安装腔的腔壁共同限制出装配空间,制冷单元60设于装配空间,且位于导热部43的上方,可以理解的,导热部43凸设于端盖42面向盖体11的侧面,且朝向避让口12延伸设置,而方便导热部43插入避让口12,并与散热主体141的第一散热凸部142尽可能靠近,进而将第一散热凸部142的热量通过导热部43传递至端盖42远离第一散热凸部142的另一侧。
[0104]
而传动机构80通过摇摆支架81与驱动件70转动连接,且通过摇摆件83伸出端盖42而插入第一端91内的缓冲孔道92,如此有利于利用驱动件70、传动机构80、端盖42与安装腔的腔壁共同限制出装配空间,以供制冷单元60的安装,其中,装配空间可位于导热部43的正
上方,而使制冷单元60位于导热部43的正上方,而使传递至端盖42的热量能够被制冷单元60快速吸收并冷却端盖42,进而有利于加快导热部43的散热效率,从而提升第一散热凸部142的散热效率。此外,将制冷单元60设于装配空间,充分利用手柄40内安装腔的各个区域,使内部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缩小手柄40的体积。
[0105]
参照图5至7,在一实施例中,收容腔内设有导轨30,换能器模块20包括与导轨30滑动配合的换能器支架23,换能器支架23设有供第二端93伸入的抵推槽231,抵推槽231在导轨30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抵推面232,第二端93用以抵推抵推面232。如此设置,在导轨30的导向作用下,在摇摆件83的驱动下,通过第二端93抵推不同的抵推面232,使得换能器模块20沿导轨30可靠且平稳地往复滑动,有利于治疗部位获得更为精确的治疗。
[0106]
其中,第二端93可滑移于抵推面232,当导轨30的轨迹与第一端91的轨迹不一致时,可通过第二端93在抵推面232上的滑移将换能器模块20的摆动转化为沿导轨30轨迹运动,可有效避免联动结构与换能器模块20发生干涉,例如导轨30的轨迹可但不限于为直线。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93固设于换能器模块20。
[0107]
导轨30设有两个,且均固设于壳体13,两导轨30相并行设置,换能器模块20滑动设于两导轨30之间,如此,进一步使得换能器模块20更为顺畅地滑动于导轨30上,同时也有利于分散换能器模块20作用于导轨30的力。导轨30和壳体13可通过栓接、卡接、嵌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0108]
参照图3、图13至14,在一实施例中,联动机构90包括可摆动地穿设于盖体11中心的摆杆94、及穿设于摆杆94的推杆95,摆杆94的一端与传动机构80驱动连接,另一端供推杆95可转动地穿设,推杆95用以抵推抵推面232,推杆95与抵推面232相并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摆杆94的一端设有所述缓冲孔道92,摇摆件83插入且滑动穿设于缓冲孔道92内,如此可以通过摇摆件83驱动摆杆94进行摆动,进而带动推杆95摆动。
[0109]
摆杆94设于盖体11中心,方便摆杆94驱动换能器模块20运动,同时,上述散热结构14的第一散热凸部142通过盖体11的避让口12伸出,且散热主体141与盖体11贴合设置,此时,盖体11还设有对应线路转接板17的通孔,以便线路转接板17通过所述通孔与手柄40内的电路板电连接,可以理解的,为了线路转接板17的正常工作,所述通孔和所述避让口12分设于摆杆94的相对侧。
[0110]
由于推杆95与抵推面232相并行设置,当推杆95抵推抵推面232时,推杆95可与抵推面232相对滚动,以减少推杆95与抵推面232之间的阻力,使得联动机构90带动换能器模块20往复运动较为顺畅,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推杆95相当于前文所提及的第二端93。
[0111]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联动机构90和盖体11之间设有球面副结构96;即摆杆94和盖体11之间设有球面副结构96;具体地,盖体11设有连接通孔,该连接通孔的孔壁设有第一球弧面,摆杆94设有与所述球弧面形成球面副结构96的第二球弧面,可以理解的,球面副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使得摆杆94与盖体11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不易干涉,同时有利于摆杆94在摇摆件83的驱动下灵活摆动,从而满足换能器模块20的移动需求。而为了提高摆杆94和盖体11间的密封性能,摆杆94和连接通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如此可以提高收容腔的密闭性,避免导声介质外漏。此外,端盖42于供摇摆件83穿设的连接过孔处设有避让所述第二球弧面的避让槽,以便摆杆94的顺畅摆动,同时便于提高盖体11和端盖42的连接紧密性。
[0112]
参照图6至7,在一实施例中导轨30设有导向滑槽31,换能器支架23设有与导向滑
槽31滑动配合的滑动凸部233,导向滑槽31的槽底设有供滑动凸部233抵接的凸筋32,凸筋32沿导向滑槽31的延伸方向延伸;如此设置,通过滑动凸部233与凸筋32相配合,能够减少导轨30和换能器支架23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阻力,进而降低换能器模块20滑动于导轨30时的能量损耗,提高传动的高效性。
[0113]
参照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换能器模块20还包括设于换能器支架23的换能器主体21,换能器支架23固设于散热结构14,换能器主体21的发声面22为球面结构或者瓦面结构。可以理解的,换能器支架23连接于散热结构14的散热主体141,一方面,能够固定换能器主体21,防止换能器主体2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且便于电源线的安装排布,以及换能器模块20的装配至治疗头10;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换能器支架23与散热主体141热交换,降低换能器支架23的温度,提高换能器支架23的使用可靠性。
[011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3所示,换能器主体21的发声面22为球面结构,此时发声面22的聚焦区域为所述球面结构的球心位置,其发射面积大、聚焦增益也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增强超声波焦点处的能量,进而有利于精准且高效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实现治疗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发声面22为瓦面结构,此时发声面22所发出的超声波在其发射方向相交并聚焦成线形态,有利于增大换能器模块20的聚焦面积,从而缩短治疗时间。
[01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