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31389发布日期:2022-12-13 22:2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般的控制与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的数据资料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数据系统,但其主要用途仍限于进行简单的资产排查。
3.cn103870940a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通过医疗器械分类编码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批次、失效日期、故障上报等进行日常管理;且当医疗器械在非授权情况下超出特定区域,能主动发出防盗报警提示。但该专利所公开技术无法准确界定相关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且由于部分医疗器械及用品会因为被其他科室紧急借用或需要定期统一进行消毒等原因,存在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不同科室之间的流转等情况,从而使得简单通过手持读写器终端进行相关的操作处理方式无法追踪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的流转情况,更无法进一步满足更智能化的管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追踪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的动态并为更智能化的管理垫定基础。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包括:
6.管理服务器将纳入管理的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各分配一个身份唯一的电子标签,构建各电子标签所对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固态属性,所述固态属性至少包括设备器械或用品名称及被匹配的科室信息;其中,各所述科室在出入口的内外分别部署有成对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各读写器与所述管理服务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创建并保存各科室与相对应读写器之间的匹配关系;
7.所述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任一所述第一读写器当前所读取的标签数据,并判断与所述第一读写器成对的所述第二读写器是否在设定的第一时长范围内已读取过相同的标签数据,如果是,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进入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如果否,跟踪所述第二读写器是否将在所述第一时长范围内读取相同的标签数据,如果跟踪结果为是,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离开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否则,维持该标签数据所对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动态属性不变。
8.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步骤。
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在被分配的任一电子标签根据其设置的固态属性被装配于相应的医疗设备器械
或用品之后,通过分别部署于科室门内外成对读写器即可联合并准确判定该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相关科室的出入情况;从而能便捷地准确地追踪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的动态并为更智能化的管理垫定基础。
11.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15.实施例1
1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
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s1、管理服务器将纳入管理的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各分配一个身份唯一的电子标签,构建各电子标签所对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固态属性,所述固态属性至少包括设备器械或用品名称及被匹配的科室信息;其中,各所述科室在出入口的内外分别部署有成对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各读写器与所述管理服务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创建并保存各科室与相对应读写器之间的匹配关系。
19.在该步骤中,当任一科室发生搬迁时,若原匹配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无法一同搬迁,则需更新该搬迁科室与成对的第一和第二读写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20.优选地,本发明的电子标签可以根据部署的具体环境和通信距离长短选择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或半有源电子标签。优选地,当电子标签需配备指示灯以进行相关告警处理,则需采用有源电子标签;其中,基于该指示灯进行告警可应用于在原本被匹配到科室a的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在无相关调度工单的情况下进入科室b时,通过黄灯闪烁等方式提醒用户发生位置错配。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进行无接触式数据通信。
21.在该步骤中,成对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优选固定于过道墙面上,第一读写器部署于科室内,第二读写器部署于科室外,且第一读写器的读取区域与第二读写器之间的读取区域之间不产生重叠部分,以为后续步骤s2基于两读取器之间的读取时间差而确定相对应电子标签的流转方向。
22.进一步地,各科室内还可配备手持式读写器,各该手持式读写器也与管理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对象属性数据读取及类似cn103870940a专利中故障信息上报等功能。
23.步骤s2、所述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任一所述第一读写器当前所读取的标签数据,并判断与所述第一读写器成对的所述第二读写器是否在设定的第一时长范围内已读取过相同的标签数据,如果是,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进入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如果否,跟踪所述第二读写器是否将在所述第一时长范围内读取相同的标签
数据,如果跟踪结果为是,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离开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否则,维持该标签数据所对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动态属性不变。
2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s2中第一读写器读取标签数据时间确认为相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进入相应科室的时间并存储,将步骤s2中跟踪到的第二读写器读取标签数据的时间作为相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离开相应科室的时间。
25.在该步骤中,科室内的第一读写器可配置相关的显示屏幕和键盘以便于人机交互,从而便于科室内相关人员进行灵活的信息查询等功能;藉此,也将产生部分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在部分情况下存在仅被第一读写器读取到却无法被第二读写器读取到相关数据,此类情况即对应上述维持该标签数据所对应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动态属性不变的具体情况。所谓“动态属性”即容易随时间变化的状态,本实施例主要指流转过程中的位置信息;与前述的“固态属性”是两个相对并存在互补的概念,后续不做赘述。此外,第一时长范围可根据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在流转过程中,跨越第一读写器所对应读取区域与第二读写器所对应读取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正常流转速度的范围和统计经验值进行合理设定。
26.优选地,在具体的人机交互过程中,还包括:
27.步骤s3、管理服务器获取用户发送的冗余物件查询请求,判断所述冗余物件查询请求是否指定设备器械或用品名称,如果是,遍历各科室内是否存在名称相对应的冗余设备器械或用品;如果所述冗余物件查询请求未指定设备器械或用品名称,则遍历各科室内的所有设备器械和用品。同理,在其他的一些用户需求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检索请求查询固态属性中被匹配到相关科室的指定或所有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动态,以便于各科室随时清点自己科室的物件数量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进而也便于向借出还未归还相关物件的其他科室发送予以及时归还的提醒。
28.在该步骤中,用户可基于与管理服务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网页客户端、app等登录系统并交互,在登录过程中,通常还需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此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不做赘述。
29.藉此,便于在部分情况下,从邻近科室进行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的调用或向仓储中心申请新的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
30.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描述内容中,采用“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和“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两种描述,本质即将“医疗设备器械”与“医疗用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常见的医疗设备器械如:腹腔镜主机、超声刀主机、高频电刀主机、输液泵、注射泵、手术床、器械车、医用托盘等。常见的医疗用品如:手术衣服、凳子、体位垫等。
31.优选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32.步骤s4、根据相应电子标签在被各读写器读取的时间先后顺序,生成目标设备器械或用品在各科室之间流转的初始轨迹;然后计算所述初始轨迹中各科室所对应的单次驻留时间,并判断单次驻留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长范围,如果是,将相对应的单次驻留标记从所述初始轨迹中删除以得到校准轨迹。
33.在该步骤中,基于成对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单方向确定相应电子标签进入或离开过的相应科室都被纳入所述初始轨迹中;单次驻留时间等于确认离开科室的第二读写器的读取时间与之前相邻的确认进入科室的第一读写器的读取时间之差。
34.藉此,针对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流转过程中,存在以专用的流转交通工具搭载
匹配到多个不同科室的多台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的情况,从而使得相关配送人员在将匹配的科室a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部分配送到科室a的过程中,顺带也将该专用流转交通工具上待配送至科室b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也带入至科室a后又快速带离科室a,第二时长范围即可根据这类特殊情况基于统计经验值进行合理设置,以过滤掉该不产生实质意义的中间过程,从而为后续可扩展的大数据挖掘等提供去躁后的可靠数据基础。
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第一读写器所读取的标签数据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进入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之后,还包括:跟踪与所述第一读写器成对的所述第二读写器是否将在所述第一时长范围内读取相同的标签数据,如果跟踪结果为是,确定该标签数据所对应的设备器械或用品离开所述第一读写器所在的科室。藉此,可避免当上述科室b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被带入至科室a后又快速带离科室a时,在离开过程中,第一读写器所读取的时间与在先进入时第二读写器的读取时间仍在第一时长范围内所造成的跟踪遗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3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37.步骤s5、筛选各电子标签中仅被成对的第一读写器和第二读写器中单个读写器所读取的第一数据集。其中,该第一数据集中存在大部分以上内容所描述的科室内人员人为基于第一读写器所特意执行的信息查询的相关数据。
38.步骤s6、在任一电子标签所对应的初始轨迹中,判断时间节点先后相邻的两科室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长范围,如果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集中是否存在该时间间隔内被处在其他科室内的第一读写器或其他读写器的读取数据,如果存在,确认该电子标签所匹配设备器械或用品实质进入并离开过其他的相应科室,然后再将实质进入并离开过的相应科室添加至所述校准轨迹中。
39.在该步骤中,即作为与上述步骤s4中相对的另一种特殊情况。该特殊情况即将实质进入并离开过的相应科室但未被成对的第一和第二读写器都读取到的情况视为其中至少一个读写器存在潜在故障。同理,第三时长范围可根据统计经验值进行合理设置。为此,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40.步骤s7、结合相对应电子标签的所述初始轨迹和所述校准轨迹判断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数据是否实质进入或离开过相应的科室,如果是,判断缺失读取数据的相应读写器存在潜在故障。
41.步骤s8、从所述第一数据集的剩余数据中,以与该缺失读取数据读写器成对的另一读写器对应该潜在故障的读取时间为中间点筛选出前后第四时长范围内的第二数据集,判断所述第二数据集中存在潜在故障的读写器是否对另一电子标签也存在同样的潜在故障,如果是,确认缺失读取数据的该读写器存在实质故障。其中,所谓“同样的潜在故障”即:另一电子标签也存在步骤s7中所描述的实际进入或离开相应科室却只有成对的另一读写器有读取数据,而步骤s7判断存在潜在故障的读写器却仍缺失对该另一电子标签的读取数据。
42.在该步骤中,第四时长范围也可根据统计经验值进行合理设置;可选地,例如:向前可截止到系统当前时间,向后的距离可与向前的距离等间距。
43.实施例2
44.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系统,
包括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对应的步骤。
45.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管理方法及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6.在被分配的任一电子标签根据其设置的固态属性被装配于相应的医疗设备器械或用品之后,通过分别部署于科室门内外成对读写器即可联合并准确判定该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在相关科室的出入情况;从而能便捷地准确地追踪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的动态并为更智能化的管理垫定基础。
47.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在需要重点监护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用品上装配能与管理服务器以4g、5g或wifi等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定位模块,以结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进行互补及融合以进一步扩展相关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功能;其中,定位模块采用部分部署的方式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