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

文档序号:32307320发布日期:2022-11-23 10:25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卵巢癌的药物组合

1.本公开属于医药领域,涉及齐墩果酸与parp抑制剂联合在制备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2.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卵巢癌发病初期难易察觉,以至于发病时往往处于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以及化疗等。但多数确诊时处于中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化疗成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常规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和副作用,因此增强传统化疗药物的抗癌活性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近几年,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治疗”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卵巢癌有着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发现,这种遗传倾向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主要是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正常人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较低 (《1.5%),但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 抑制剂可靶向杀灭brca缺陷型的肿瘤细胞,使得parp抑制剂的研发成为热点。聚adp 核糖聚合酶(parp)是一种dna修复酶,parp有多个亚基,研究最多的是parp-1和parp-2,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parp抑制剂通过阻断parp参与dna损伤修复,加重细胞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随着parp抑制剂的相继上市,为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型。奥拉帕利(olaparib) 是第一个获批上市的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尽管奥拉帕尼治疗卵巢癌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即对brca缺陷型的患者疗效好,而对于无brca突变的人群则难易受益。另一方面,parp抑制剂的耐药性同样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parp抑制剂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加其应用范围,但至今未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卵巢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4.中西药联合治疗肿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药理作用相同或相似的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能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减少西药用量,缩短治疗周期。
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五环三萜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和草药中。oa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高血糖、抗高脂血症、抗氧化和保肝等。
6.目前尚未有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联合用药治疗卵巢癌的研究,本发明的目的是将齐墩果酸与parp抑制剂联合应用,以达到协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包括齐墩果酸和parp抑制剂。
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中所述的parp抑制剂为奥拉帕利(olaparib)、尼拉帕
利(niraparib)、他拉唑帕尼(talzenna/talazoparib)、氟唑帕利(fluzoparib)、帕米帕利(pamiparib) 和pj34。
9.优选的,parp抑制剂为奥拉帕利。
10.进一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用辅料。
11.所述药用辅料选自稀释剂、矫味剂、润滑剂、助流剂、以及任选的崩解剂和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齐墩果酸与parp抑制剂重量比为8:1~1:1。优选的,齐墩果酸与parp 抑制剂重量比为4:1~1:1;更优选的,齐墩果酸与parp抑制剂重量比为2:1。
13.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重量比为8:1~1:1,优选的,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重量比为 4:1~1:1;更优选的,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重量比为2:1。
1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5.优选的,所述肿瘤为卵巢癌。
16.本发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将齐墩果酸和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最终,本发明的联合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齐墩果酸或parp抑制剂的药物任意一种单独使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7.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卵巢癌细胞中进行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联合给药增殖抑制试验
19.1、实验方法
20.2、细胞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的卵巢癌sk-ov-3和ovacr-3细胞用质量分数为 0.25%的胰蛋白酶消化离心,重悬后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5000个细胞,并放置于37℃,含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第二天进行分组给药,作用时间为48小时。
21.3、单药及联合给药指数的计算:
22.(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分组的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率ic
50
值。
23.(2)ic
50
值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计算。
24.(3)以中效药物浓度,即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为评价指标,量化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联合给药的联合指数ci(combination index),评价两者合用是协同、相加还是拮抗关系。具体方法如下:
25.根据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推导得到ci=d1/dx1+d2/dx2+
ɑ
(d1d2)/ (dx1
×
dx2)。d1、d2为两药合用时产生x%抑制效应时两药各自所需浓度,dx1、dx2 为两药单独使用时产生x%抑制效应时两药各自浓度。
ɑ
表示联合作用的参数,当药物作用是相互排斥性(即相似的联合作用)时α=0。因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作用机制不同,故本研究中取α=0。当ci》1时,两者为拮抗,ci=1时,两者作用为相加,ci《1时,表示两者为协同作用。
26.根据median-effect principle评价效应的原则,即ci指数《0.1时具有很强的协
同作用(very strong synergism);ci指数为0.1

0.3时为强协同效应(strong synergism);ci 指数为0.3

0.7具有协同效应(synergism);ci指数为0.7

0.85具有中度协同效应(moderatesynergism);ci指数为0.85

0.90区间时具有弱协同效应(slight synergism);ci指数为 0.90

1.10区间时具有近叠加效应(nearly additive);ci指数》1.10及以上时具有拮抗效应。
27.4、实验结果
28.(1)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对sk-ov-3和ovcar-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
50
结果见表1。
29.表1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单药/联合作用48小时ic
50
(μg/ml)。
30.(2)通过两者联合用药的协同指数看出,,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配伍具有协同效应;尤其是当两者重量比为4:1~1:1配伍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两者重量比为2:1时协同效应最强(表2)。
31.表2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不同配伍组合作用48小时的联合指数ci比较
32.实施例2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联合用药治疗小鼠卵巢癌的体内动物实验
33.1、药物配制: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用2%吐温80+5% peg 400溶液配制。
34.2、实验动物:balb/c裸小鼠,6-8周龄,雌性。
35.3、实验步骤:取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0.25%胰蛋白酶消化离心后用无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重悬,细胞浓度调整为1
×
107/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前肢腋下(200 μl/只)。接种第二天开始给药,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计给药21天。给药结束后,小鼠安乐死,称体重并剥离皮下瘤块,称瘤重,计算抑瘤率。
36.计算抑瘤率:抑瘤率(%)=(1-(治疗组瘤瘤重/对照组瘤瘤重))
×
100。
37.体重:每3天记录小鼠体重,计算小鼠体重变化(w
21-w0),w
21
代表处死前体重,w0代表第一次给药前体重。
38.两药合并q=e(a+b)/(ea+eb-ea
×
eb),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抑制率,即实测合并效应,ea和eb为两药单用时的抑制率,分母(ea+eb-ea
×
eb)为期望合并效应,q为两者比值。q值在0.85~1.15时,两药合并效应为相加(+),q值在1.15~20时为协同(++),q 值>20为明显协同(+++),q值在0.05~0.85时为拮抗,q值<0.05为明显拮抗。
39.4、实验结果
40.结果显示,100mg/kg齐墩果酸与25mg/kg、50mg/kg、100mg/kg给药剂量的奥拉帕利联合用药,对sk-ov-3卵巢癌小鼠移植瘤抑瘤率的q值为1.46~1.66,在1.15~20间,两药具有协同作用。尤其是当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重量比为2:1时协同效果最佳。
41.表3,联合用药对卵巢癌sk-ov-3小鼠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
42.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43.实施例3,联合用药安全性评价
44.实施例2小鼠处死后,眼眶取血并离心去血清,分别检测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如表4,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单独或联合用药均未造成谷草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升高。
45.表4联合用药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46.综上实验结果,本发明中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联合使用是可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联合用药中齐墩果酸与奥拉帕利的摩尔比比为4:1~1:1,优选2:1。相比于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将齐墩果酸和奥拉帕利制成联合用药物达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疗效更优良且毒副作用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