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4694发布日期:2023-02-01 04:4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


背景技术:

2.气压止血仪是四肢手术中最常见的辅助工具,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降至最低限度。就目前而言,现有的气压止血仪通常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既往经验以及掌握的设备知识,人工判断患者的耐受时间与耐受压力,而气压止血仪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一旦护理人员使用不当,错误调节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使其超过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耐受限度,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包括:
6.获取单元,根据预设的采样模块获取患者生活数据,并通过数据预处理形式对患者生活数据进行筛选,之后结合获取的患者状态数据,以表征患者的待分析数据,并输入至分析单元内;
7.分析单元,构建并完成耐受率分析模型的训练,通过耐受率分析模型对患者的待分析数据进行预测,以获取患者的耐受率区间,并输入至计算单元内;
8.计算单元,根据患者的耐受率区间进行计算,获取患者耐受压力的区间值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值,并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通过设定顺序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是否满足预期值,若否,则重新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若是,则完成患者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的计算。
9.可选的,患者的生活数据包括:患者生活习惯数据、患者健康状态数据、患者心理因素数据、患者相应工作数据、患者历史体检数据。
10.可选的,数据预处理形式具体依次为:数据清洗、格式转换与字段映射;
11.其中,数据清洗,对患者生活数据的缺失项和错误项进行清洗;
12.格式转换,将完成清洗的患者生活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为统一存储格式的数据信息;
13.字段映射,经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后的不同字段长度、不同字段名称的患者生活数据,将字段映射为标准字段。
14.可选的,患者状态数据包括:患者的当前血压数据、患者的当前胸围数据、患者的当前臂围数据。
15.可选的,耐受率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为:
16.根据预设的设备信息建立完成气压止血的患者耐受率水平,形成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获取历史患者的生活数据与状态数据,基于历史患者的数量建立不同目标患者的耐受率指数,形成下层患者分析模型,其中,预设的设备信息包括:气压止血仪的参量数据、气压止血仪的工作标准数据、气压止血仪的适用人群数据;
17.对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进行差距对比,并根据差距对比结果分别对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进行反馈修正,之后结合修正后的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形成耐受率分析模型。
18.可选的,设定顺序具体为:在患者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内,均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区间值进行排序。
19.可选的,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通过设定顺序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是否满足预期值,其具体步骤为:
20.获取患者耐受压力的区间值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值,并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区间值进行排序,形成待评估患者耐受数据;
21.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建立患者健康数据标准水平坐标曲线,将待评估患者耐受数据输入至患者健康数据标准水平坐标曲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患者耐受数据与异常患者耐受数据,对各个患者耐受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患者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同时对异常患者耐受数据进行标记。
22.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3.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分析单元内设置的耐受率分析模型,对患者的生活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取患者的耐受率,并根据计算单元对患者耐受率计算,获取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的标准区间,通过患者的状态数据即血压、胸围以及臂围数据具体对标准区间进行判断评估,排除异常数据所获取的最大数据,即为患者的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本实施例不仅根据患者的既往生活数据获取患者的标准耐受区间,而且基于患者实际身体数据评估了患者的标准耐受区间,更具实用性以及真实性,同时避免了人为使用不当使气压止血仪超过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耐受限度,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的系统原理图;
25.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的应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其中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患者血压及身体数据计算耐受时间的气压止血仪,包括:
28.获取单元,根据预设的采样模块获取患者生活数据,并通过数据预处理形式对患者生活数据进行筛选,之后结合获取的患者状态数据,以表征患者的待分析数据,并输入至分析单元内;
29.分析单元,构建并完成耐受率分析模型的训练,通过耐受率分析模型对患者的待分析数据进行预测,以获取患者的耐受率区间,并输入至计算单元内;
30.计算单元,根据患者的耐受率区间进行计算,获取患者耐受压力的区间值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值,并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通过设定顺序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是否满足预期值,若否,则重新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若是,则完成患者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的计算。
31.在本实施例中,患者的生活数据包括:患者生活习惯数据、患者健康状态数据、患者心理因素数据、患者相应工作数据、患者历史体检数据。
32.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预处理形式具体依次为:数据清洗、格式转换与字段映射;
33.其中,数据清洗,对患者生活数据的缺失项和错误项进行清洗;
34.格式转换,将完成清洗的患者生活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为统一存储格式的数据信息;
35.字段映射,经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后的不同字段长度、不同字段名称的患者生活数据,将字段映射为标准字段。
36.在本实施例中,患者状态数据包括:患者的当前血压数据、患者的当前胸围数据、患者的当前臂围数据。
37.在本实施例中,耐受率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为:
38.根据预设的设备信息建立完成气压止血的患者耐受率水平,形成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获取历史患者的生活数据与状态数据,基于历史患者的数量建立不同目标患者的耐受率指数,形成下层患者分析模型,其中,预设的设备信息包括:气压止血仪的参量数据、气压止血仪的工作标准数据、气压止血仪的适用人群数据;
39.对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进行差距对比,并根据差距对比结果分别对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进行反馈修正,之后结合修正后的上层耐受率分析模型与下层患者分析模型,形成耐受率分析模型。
40.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顺序具体为:在患者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内,均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区间值进行排序。
41.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通过设定顺序判断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是否满足预期值,其具体步骤为:
42.获取患者耐受压力的区间值以及耐受时间的区间值,并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区间值进行排序,形成待评估患者耐受数据;
43.基于患者的状态数据建立患者健康数据标准水平坐标曲线,将待评估患者耐受数据输入至患者健康数据标准水平坐标曲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成患者耐受数据与异常患者耐受数据,对各个患者耐受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患者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同时对异常患者耐受数据进行标记。
44.在本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护理人员只需要将除已采样的既往生活数据外的患者的当前血压数据、患者的当前胸围数据、患者的当前臂围数据输入至气压止血仪中,通过分析单元及计算单元的计算,即可得到患者的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继而通过气压止血仪对患者进行处理,操作简单且快捷。
45.综合上述内容,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分析单元内设置的耐受率分析模型,对患者的生活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取患者的耐受率,并根据计算单元对患者耐受率计算,获取患者的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的标准区间,因为此时计算出来的患者耐受压力以及耐受时间区间是基于患者既往数据以及采样的生活数据所获取的,比较偏向于理论值,因此,通过患者的状态数据即血压、胸围以及臂围数据具体对标准区间进行判断评估,排除异常数据所获取的最大数据,即为患者的最大耐受压力以及最大耐受时间,本实施例不仅根据患者的既往生活数据获取患者的标准耐受区间,而且基于患者实际身体数据评估了患者的标准耐受区间,更具实用性以及真实性,同时避免了人为使用不当使气压止血仪超过患者能够承受的最大耐受限度,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4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