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2111发布日期:2022-11-30 08:4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一种止血海绵,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


背景技术:

2.因外伤发生动脉或较大出血时,由出血引发的疼痛可导致心力衰竭,止血的黄金时间为十分钟,抗感染的最佳时间为6-8小时,因此,在医院外应急急救时,急需能够止痛、抗感染的急救止血产品。
3.目前,对于贯穿伤、弹道伤、尺寸大且深度较深的出血伤口,还停留在用纱布等方法向伤口出血处填塞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操作时间长,止血过程中为伤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而且止血效果不佳,也无法止痛,容易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解决目前采用纱布填塞的止血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操作时间长、止血效果不佳、无法止痛、容易感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含有止血、止痛、抗感染组方的海绵本体;
7.所述海绵本体包括塞放部和遮挡部;
8.所述塞放部一端的组方中止痛成分含量高于海绵本体其他位置;
9.所述遮挡部呈圆台状,小端与塞放部另一端相连。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于塞放部内部,另一端延伸至遮挡部外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塞放部和遮挡部均呈中空设置;
12.遮挡部小端内壁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杆外壁沿径向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于环形槽内。
13.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外壁设有固定胶带。
14.进一步的,所述塞放部包括塞放主体和止痛区;
15.所述塞放主体为圆柱状;
16.所述止痛区为沿短径分割的半椭圆体状,大端与塞放主体相连;
17.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于塞放主体内部;
18.所述止痛区的组方中止痛成分含量高于海绵本体其他位置。
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塞放部内壁之间设有单层填充物。
2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塞放部内壁之间设有多层填充物。
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塑料或木材;
22.所述海绵本体为吸水海绵。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通过含有止血、止痛、抗感染组方的海绵本体能够对伤口进行止血、止痛和抗感染处理,塞放部便于将止血海绵塞放于伤口内,最大面积接触伤口表面,能够第一时间更有效的对伤口进行处理,塞放部一端的组方中止痛成分含量最高,便于在伤口最深处及时进行止痛处理,另外,设置遮挡部能够在塞放部放入伤口处,封盖裸露的伤口,对伤口边缘进行止血和防渗血溢出,本发明的止血海绵尤其适用于贯穿伤、弹道伤等较大较深的伤口,对伤口进行及时处理的同时,还能够遮挡伤口外部边缘,操作简便,使用便捷,且止血效果极好。
25.2.本发明的止血海绵还设置有支撑杆,在向伤口中放置时,通过支撑杆便于施加外力放置,另外,支撑杆通过固定板固定于遮挡部内壁的环形槽内,安装更加紧固。
26.3.本发明的塞放部和遮挡部均呈中空设置,便于根据伤口内部的情况适当缩放,能够与伤口表面更好的贴合。
27.4.本发明中遮挡部外壁设有固定胶带,便于遮挡部封盖裸露伤口时贴附于皮肤表面,使本发明的止血海绵使用更加方便。
28.5.本发明的塞放部包括塞放主体和止痛区,止痛区呈椭球体状,使塞放部更容易被塞放于伤口内部。
29.6.本发明的止血海绵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伤口,支撑杆和塞放部内壁之间可以设置单层填充物,也可以设置多层填充物。
30.7.本发明中支撑杆的材质为塑料或木材,使止血棉产品的整体质量较轻,也便于医疗回收。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海绵本体的剖视图;
3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支撑杆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海绵本体的剖视图。
36.其中:1-海绵本体、2-塞放部、201-塞放主体、202-止痛区、3-遮挡部、4-支撑杆、5-环形槽、6-固定板、7-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8.本发明针对较大较深的伤口,开发了一种对贯穿伤、弹道伤、动脉出血等深层外伤出血,能够止血、止痛、防感染的复方急救止血海绵,填补了目前针对该类伤口止血的产品空白,操作便捷、使用携带方便,在急救、应急、手术中均能够方便使用,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止痛、止血和防感染处理,经验证效果极佳。
39.如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典型实施例,用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所示,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包括含有止血、止痛、抗感染组方的海绵本体1,海绵本体1能够吸水、吸液。海绵本体1包括塞放部2和遮挡部3,塞放部2又可以分为塞放主体201和止痛区202,塞放主体201为中空圆柱状,便于填充伤口内部,止痛区202为沿短径分割的中空半椭圆体状,便于将塞放部2塞放于伤口内,止痛区大端与塞放主体相连,止痛区202的组方中止痛成分含量高于海绵本体1其他位置,使塞放部2最前端,即与伤口最深处的接触部分,组方中止痛成分含量最高,能最大限度减轻伤者的痛苦感。遮挡部3呈圆台状,小端与塞放主体201远离止痛区202的一端相连,使遮挡部3外形如伞状,将海绵主体1的塞放部2塞放于伤口内之后,遮挡部3可以在伤口外表面遮挡伤口边缘,防止渗血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遮挡伤口,加强对伤口的保护。另外,还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一端位于塞放主体201内部,另一端延伸至遮挡部3外部,在使用本发明的止血海绵时,可以通过手持支撑杆4将止血海绵置于伤口内,便于施力,便于塞放。
42.将附着止血、止痛、抗感染活动组方且能够吸水、吸液的海绵最前端止痛区202设计为半椭球形,使海绵本体1容易进入伤口内部贴合于伤口内壁上,使海绵本体1在接触伤口的第一时间,瞬间发挥作用,且止痛区202能够瞬间对伤口最深处发挥止痛作用,并使塞放部2组方中的活性物质能够迅速调动凝血因子产生止血、抗感染功能。另外,实施例一中设计了与塞放主体201固定连接的支撑杆4,使本发明的止血海绵更方便操作使用,并可起到按压加压的作用。海绵本体1尾部设计了翼型的遮挡部3,能够封盖裸露伤口,进行伤口开放处止血和防渗血溢出。在遮挡部3外壁设置固定胶带或固定脚垫,塞放海绵本体1后,可以对止血海绵进行固定,使伤口边缘处被覆盖,使伤口被隔离再次接触空气及外部造成感染。可迅速完成止痛、抗感染、止血一体化的应急急救和快速止血,有效降低了伤者痛苦和感染风险。
43.实施例二
44.如图2所示,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塞放部2和遮挡部3均呈中空设置,且不设置支撑杆4。实施例二的结构更适用于小口孔径的伤口。
45.实施例三
46.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塞放部2和遮挡部3均呈中空设置,遮挡部3小端内壁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5,支撑杆4外壁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安装于环形槽5内,使支撑杆4的与海绵本体1的连接更加稳固。支撑杆4与塞放部2内壁之间设有单层填充物7。实施例三的结构更适用于中等孔径的伤口,通过单层填充物7,能够支撑塞放部2,使塞放部2更好的填充伤口。
47.实施例四
48.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复方急救止血海绵,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支撑杆4与塞放部2内壁之间设有多层填充物7。实施例四的结构更适用于大孔径的伤口,通过多层填充物7,能够更足够的支撑塞放部2,使塞放部2更好的填充伤口。
49.另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4的材质可采用塑料材质或木材,便于医疗回收。海绵本体1中的止血、止痛、抗感染组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止血海绵经实际验证,能够大幅降低伤者的痛苦感,且止血效果极佳。
5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