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10955发布日期:2022-11-23 11:3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皱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外用护肤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皱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衰老的情况会越发明显。皮肤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老化和环境老化,自然老化主要由机体内源性因素导致,表现为皱纹、皮肤松弛等;环境老化则主要由光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皱纹加深加粗、毛孔粗大等。
3.皱纹又分为真性皱纹和假性皱纹。假性皱纹是指具有不稳定性的皱纹,通常在做面部表情时眼部、嘴角周围产生又细又短的皱纹,而当面部肌肉放松时,皱纹又会消失。这类皱纹主要是因为光老化、习惯性表情、肌肤缺水、睡眠不足等原因引起的。真性皱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是皮肤的胶原蛋白质大量流失等因素所引起,也有一部分是由假性皱纹转换而成。
4.很多年轻人在出现假性皱纹时不加重视,等转换成真性皱纹,就会很难消除。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对假性皱纹有良好消除、缓解效果的抗皱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缓解、消除假性皱纹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皱霜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皱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皱霜,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a相:7-12%保湿剂a、0.2-0.6%增稠剂、0.4-0.7%皮肤调理剂、0.2-0.5%乳化剂a、0.01-0.03%螯合剂a;b相:11-16%柔润剂a、4-6.5%乳化剂b、0.1-0.5%成膜剂、0-2%抗氧化剂;柔润剂a包括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氢化椰油甘油酯类、角鲨烷;乳化剂b包括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c相:ph调节剂,将ph调节至6.1-6.5;d相:0.02-0.06%乙酰基六肽-8、3-4%溶剂、0.5-0.8%保湿剂b、1-3%柔润剂b、0.08-0.25%芍药根提取物、0-0.2%植物提取物、0-0.2%螯合剂b、0.1-0.3%白松露菌提取物、0.08-0.2%水解胶原、0-0.01%防腐剂、0-0.02%抗氧化剂;水补充至100%。
7.乙酰基六肽-8添加到抗皱霜内,消费者通过涂抹、按摩的方式涂抹在脸上,乙酰基六肽-8的乙酰基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加,使面部恢复紧致感,达到去除皱纹的效果。但是,乙酰基六肽-8的价格较贵,大量加入则会大幅度增加成本,添加量太少效果又不明显。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乙酰基六肽-8、水解胶原、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的共同配合下,皮肤充分吸收乙酰基六肽-8,进一步促进乙酰基六肽-8渗透到表皮、真
皮层。虽然乙酰基六肽-8的使用量不大,但是在本技术的配方中,充分发挥并放大了乙酰基六肽-8的促新陈代谢效果,从而减缓假性皱纹的产生。
9.并且,在水解胶原、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的共同配合下,有效保护了水解胶原外侧的大量羧基、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在制备抗皱霜的过程中,水解胶原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抗皱霜作用在脸部后,水解胶原极易与水形成氢键,大幅度提高了皮肤的存水能力。结构稳定的水解胶原作用在皮肤上,也补充了人体流失胶原蛋白,从而提高了皮肤的亲和性。随着使用抗皱霜的时间延长,亲和性越高,皮肤对抗皱霜的吸收效果也会越好。
10.由于提高了皮肤的存水能力,也就缓解了因年龄老化导致角质层保湿因子流失的情况,使保湿因子的浓度、数量保持在良好水平,有效提高了肌肤结合水的能力,延缓皮肤的松弛与皱纹产生。
11.优选的,所述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水解胶原的质量比为1:(0.8-1.2):(1.2-1.5)。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水解胶原的使用量,使水解胶原与水结合的过程更加稳定、顺利、迅速,从而提高保湿效果、抗皱效果,缓解假性皱纹的生成。
13.优选的,所述乳化剂b为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的质量比为(2-2.5):(0.4-0.6):(1-1.2):(0.8-1):(0.2-0.4):(0.7-0.9)。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种类及比例的乳化剂b,使柔润剂a可以在与其他原料混合时,均匀分散、混合,形成质地细密的霜。柔润剂a在乳化剂b的作用下,作用在皮肤上能够形成一层膜,将角质细胞、水分子粘合,且减慢了其离开人体的时间,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湿效果,使皮肤紧致,减缓假性皱纹的生成及加深、加粗。
15.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为积雪草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丁香花蕾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一种或多种。
16.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为积雪草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丁香花蕾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以质量比1:2.5:4:1.5:7.5。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特定种类的植物提取物,并配合特定的使用比例,添加到抗皱霜内使用,提高了亲肤性。并且,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赋予了抗皱霜良好的抑菌、抗炎、抗氧化、透皮吸收效果,充分发挥抗皱霜的促新陈代谢、抗皱效果,同时也起到保护肌肤、舒敏的功效。
18.优选的,所述保湿剂b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多肽,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在总抗皱霜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001-0.0003%。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抗皱霜内添加特定的多肽,抗皱霜内有多种分子量的小分子,填充到皮层不同位点,从而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能在短时间内舒缓皱纹,缓解假性皱纹的积累。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a相组分与占总抗皱霜质量比45-50%的水混合搅拌至均匀;把b相组分混合搅拌至均匀;将a相、b相混合至均匀,然后再加入c相组分混合;继续加入d相组分与剩余水混合至均匀;得到成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特定的添加顺序下,各种原料得以充分混合、分散,从而有利于保护水解蛋白的结构,也有利于使乳化剂b促进柔润剂a的作用;进而起到减少假性皱纹的效果。
22.优选的,所述a相与水混合时、b相组分混合时、a相b相组合混合时,温度设定至80-90℃;加入c相组分混合时,温度设定至55-65℃;加入d相组分及剩余水时,温度设定至40-50℃。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特定的温度设定下,有利于原料之间的混合。并且,c相组分在55-65℃下与其他原料混合,将体系ph调整至弱酸性,与人的皮肤表面覆盖的天然皮脂膜ph相近,从而赋予抗皱霜良好的亲肤性,使消费者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24.优选的,搅拌混合时,转速设定至1900-2100r/min。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转速有利于将各种原料打散,从而具有更好的混合、分散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乙酰基六肽-8、水解胶原、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的共同配合下,皮肤充分吸收乙酰基六肽-8,进一步促进乙酰基六肽-8渗透到表皮、真皮层。虽然乙酰基六肽-8的使用量不大,但是在本技术的配方中,充分发挥并放大了乙酰基六肽-8的促新陈代谢效果,从而减缓假性皱纹的产生。
27.2、在水解胶原、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的共同配合下,有效保护了水解胶原外侧的大量羧基、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在制备抗皱霜的过程中,水解胶原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抗皱霜作用在脸部后,水解胶原极易与水形成氢键,大幅度提高了皮肤的存水能力。
28.3、选用特定种类及比例的乳化剂b,使柔润剂a可以在与其他原料混合时,均匀分散、混合,形成质地细密的霜。柔润剂a在乳化剂b的作用下,作用在皮肤上能够形成一层膜,将角质细胞、水分子粘合,且减慢了其离开人体的时间,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湿效果,使皮肤紧致,减缓假性皱纹的生成及加深、加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植物提取物均为市售的干制品,购置后均用水清洗浮尘并烘干再进行投入使用,其余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31.制备例制备例1乳化剂a由0.16kg聚丙烯酰胺、0.12kg水、0.096kg c13-14异链烷烃、0.024kg月桂醇聚醚-7搅拌混合而成。
32.制备例2柔润剂b由1.18kg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0.748kg水、0.06kg c12-14链烷醇聚醚-12、0.006kg1,2-己二醇、0.006kg对羟基苯乙酮搅拌混合而成。实施例
33.实施例1一种抗皱霜,包括以下组分:a相:保湿剂a、增稠剂、皮肤调理剂、乳化剂a、螯合剂a。
34.其中,保湿剂a为甘油、丁二醇、尿囊素、透明质酸钠。
35.增稠剂为卡波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
36.皮肤调理剂为对羟基苯乙酮、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
37.螯合剂a为edta二钠。
38.b相:柔润剂a、乳化剂b、成膜剂、抗氧化剂。
39.柔润剂a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氢化椰油甘油酯类、角鲨烷。
40.乳化剂b为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
41.成膜剂为环己硅氧烷。
42.抗氧化剂为生育酚乙酸酯。
43.c相:ph调节剂,将ph调节至6.1-6.5。在本实施例中,ph为6.5。
44.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
45.d相:乙酰基六肽-8、溶剂、保湿剂b、柔润剂b、芍药根提取物、植物提取物、螯合剂b、白松露菌提取物、水解胶原、防腐剂、抗氧化剂。
46.溶剂为甘油、1,2-己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
47.保湿剂b为精氨酸/赖氨酸多肽、1,2-己二醇。
48.植物提取物为植物提取物为积雪草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丁香花蕾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
49.螯合剂b为edta二钠。
50.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乙基己基甘油。
51.抗氧化剂为四氢甲基嘧啶羧酸。
52.水。
53.各原料具体用量详见表1。
54.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a相组分与占总抗皱霜质量比47.37%的水加入到乳化锅内,调整温度至90℃,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
55.步骤2):将b相组分加入到油相锅内,升温到90℃,以20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
56.步骤3):将搅拌好的b相投入到乳化锅内,保持步骤1)的条件,均质5min。均质结束后,开始降温,降温至60℃。
57.步骤4):继续往乳化锅内加入c相组分,保持2000r/min的转速均质搅拌3min。均质
结束后,降温至45℃。
58.步骤5):继续往乳化锅内加入d相组分与剩余的水混合,保持转速搅拌至均匀。
59.步骤6):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用200目滤布过滤出料,得到成品。
60.实施例2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使用量不同,具体详见表1。
61.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3)中,搅拌温度保持在80℃。
62.步骤3)降温至55℃。
63.步骤4)降温至40℃。
64.搅拌混合时,转速为1900r/min。
65.实施例3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使用量不同,具体详见表1。
66.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3)中,搅拌温度保持在85℃。
67.步骤3)降温至65℃。
68.步骤4)降温至50℃。
69.搅拌混合时,转速为2100r/min。
70.实施例4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水解胶原的质量比为1:0.8:1.5,即芍药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12kg,白松露菌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96kg,水解胶原的使用量为0.18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1。
71.实施例5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水解胶原的质量比为1:1.2:1.2,即芍药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12kg,白松露菌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144kg,水解胶原的使用量为0.144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1。
72.表1
实施例6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的质量比为2:0.6:1:1:0.2:0.7。即鲸蜡硬脂醇的使用量为2kg,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的使用量为0.6kg,甘油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1kg,peg-100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1kg,鲸蜡醇的使用量为0.2kg,硬脂醇的使用量为0.7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2。
73.实施例7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的质量比为2.5:0.4:1.1:0.9:0.4:0.9。即鲸蜡硬脂醇的使用量为2.5kg,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的使用量为0.4kg,甘油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
1.1kg,peg-100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0.9kg,鲸蜡醇的使用量为0.4kg,硬脂醇的使用量为0.9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2。
74.实施例8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硬脂醇的质量比为1:1:1:1:1:1。即鲸蜡硬脂醇的使用量为0.96kg,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的使用量为0.96kg,甘油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0.96kg,peg-100硬脂酸酯的使用量为0.96kg,鲸蜡醇的使用量为0.96kg,硬脂醇的使用量为0.96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2。
75.实施例9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提取物为积雪草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丁香花蕾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丹参根提取物以质量比1:1:1:1:1。即积雪草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066kg,当归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066kg,丁香花蕾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066kg,甘草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066kg,丹参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066kg。水的使用量相应改变。具体详见表2。
76.表2
实施例10一种抗皱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不降温。
77.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乙酰基六肽-8替换为等质量的棕榈酰五肽-4。
78.对比例2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芍药根提取物替换为等质量的当归根提取物。
79.对比例3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白松露菌提取物替换为等质量的薰衣草提取物。
80.实施例4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水解胶原替换为等质量的胶原蛋白。
81.实施例5一种抗皱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芍药根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02kg,白松露菌提取物的使用量为0.5kg,水解胶原的使用量为0.01kg。
82.性能检测试验实施例1-10的样品粘度在55000mpa
·
s-68000mpa
·
s,耐热(45
±
1℃)不分层,低温(-10
±
1℃)不分层,高速离心3000转/分钟不分层。
83.检测对象:选择30名年龄在23-28岁的受试者,受试者无皮肤病史及化妆品过敏史;2人为一组。
84.检测样品:实施例1-10、对比例1-5。
85.检测环境:温度23-26℃,相对湿度60%。
86.检测过程:第一次检测时,受试者在检测前,在检测环境内稳定30min。用清水清洁脸部,然后喷涂爽肤水,取2g对应样品,以点涂的方式涂抹在脸上,然后再用温热手掌将样品抹匀于脸部。
87.后续每天早晚使用产品一次,连续使用28d。
88.1、保湿效果:用皮肤水分测试探头检测受试者使用样品前、连续使用样品28d的皮肤含水量。
89.2、抗皱效果:1)皮肤弹性:使用皮肤检测仪在法令纹处进行检测,记录使用前、使用14d、28d的皮肤弹性r7。
90.2)表观观察:拍摄使用产品前检测对象的脸部情况,然后在28d再次以相同角度进行拍摄,将两张图片进行对比。以使用前拍摄的皱纹情况为基准,拍摄后的皱纹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轻微加深”、“无变化”、“轻微变淡”、“明显变淡”。
91.3、使用感受:记录检测对象使用28d后的使用感受,记录涂抹渗透是否迅速、皮肤是否有弹性、脸部是否水润。
92.上述检测结果详见表3。
93.表3
根据表3中实施例1-5与对比例1-4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使用实施例1-5产品的检测对象在使用28d后,脸部的含水量较对比例1-4的有更显著的提升。使用实施例1-5的皮肤弹性也在使用14d之后较对比例1-4有更明显的跃升,甚至在连续使用28d后,还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对比例1-4的检测对象虽然在使用14d、28d之后,皮肤弹性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即使是使用28d后的水平,也较实施例1-5使用14d的差。在表观和使用感受的维度上,使用实施例1-5检测样品的检测对象都有较好的抗皱效果和使用体验;对比例1-4的有效果,
但不显著。说明根据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所制得的抗皱霜作用在皮肤上,可以迅速吸收,补充人体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减缓、消除假性皱纹的效果。
94.再结合对比例5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水解胶原、芍药根提取物、白松露菌提取物三者还必须在特定的比例配合下从能发挥良好的保湿、抗皱效果。
95.根据表3中实施例1、6-7与实施例8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实施例1、6-7的保湿效果略优于实施例8的。说明在特定种类及比例的乳化剂b的配合下,有利于提高柔润剂a在皮肤上发挥的效果。
96.根据表3中实施例1与实施例10的检测数据对比可知,调节ph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55-65℃,这样制得的抗皱霜具有更加良好的亲肤性;当温度不在该范围内时,抗皱霜的抗皱、保湿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9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