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斑抗衰老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2394发布日期:2022-11-26 10:1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淡斑抗衰老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斑抗衰老霜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美白的皮肤是绝大部分女性所追求的,特别是皮肤天生偏黑或偏黄的亚洲女性。在选用美白产品的同时,还会配合淡斑霜使用,达到美白去斑的效果。现有的淡斑产品本身的刺激性和淡化效果存在不足,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是目前美白淡斑化妆品面临的问题。
3.另外,现有的淡斑霜的生产工艺中均不可缺少搅拌设备,现有的搅拌机结构简单,采用常规的搅拌桶和搅拌器,将原料倒入其中进行搅拌。现有的常规搅拌机存在不足,一方面要达到混合均匀所需要的时间长,乳化效果不明显。另外一方面,由于搅拌桶的内壁和搅拌器的搅拌部分均会附着部分原料,这些原料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部分厂家在进行下次搅拌前会先清除掉这部分原料,以避免下次搅拌的原料出现原料配比误差大的问题。也有部分厂家因清理过程繁琐且影响生产效率,忽略掉搅拌机内附着部分原料,直接参与下次搅拌,因而导致制出的部分淡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因此,现有的搅拌机无法完全排出残留在内部的原料,即无法自净,不能避免对下批次原料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斑抗衰老霜配方;包括矿油15份、甘油5份、土瓜根提取物5份、棕榈酰羟脯氨酸3份、北美金缕梅提取物4份、异壬酸异壬酯3份、桑树皮提取物3份、三七提取物2份、白芨提取物2份、硬脂醇2.5份、4-羟基苯甲酸甲酯0.4份、透明质酸0.1份、油溶低分子辅酶q101.5份、水3份。
5.本发明的淡斑抗衰老霜的有益效果在于:羟基苯甲酸甲酯用量少,减小了羟基苯甲酸甲酯可能引起刺激的可能性,减少了大部分的刺激反应。棕榈酰羟脯氨酸、土瓜根提取物、三七提取物提升了美白效果和产品的稳定性。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淡斑抗衰老霜的制备方法;分别准备a相、b相、c相和d相的原料;所述a相的原料包括甘油、土瓜根提取物、棕榈酰羟脯氨酸、北美金缕梅提取物和异壬酸异壬酯;b相的原料包括矿油、硬脂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透明质酸和第一部分油溶低分子辅酶q10;c相的原料包括桑树皮提取物和第二部分油溶低分子辅酶q10;d相的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白芨提取物和水;a相的原料和b相的原料加热80℃至完全溶解,a相的原料和b相的原料均过滤后通过混合装置乳化搅拌15分钟以上,温度降至60℃后再加入c相的原料,继续乳化搅拌20分钟以上,降温至50℃再加入d相的原料,继续乳化搅拌30分钟以上,降温至36℃以下,出料,静置。
7.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所述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的形状均为圆筒,第一混料罐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一混料罐的内腔连通的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通过三通电磁阀a与第一原料管和第二原料管连通;第二混料罐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二混料罐的内腔连通的第三主管道和第四主管道,所述第三主管道通
过三通电磁阀b与第三原料管和第四原料管连通;所述第二主管道、第四主管道和输出管道通过三通电磁阀c连通。第一混料罐的内壁和第二混料罐的内壁均光滑,减少原料的附着。
8.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管道与对应的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第一通断阀,以及第三主管道与对应的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第二通断阀。
9.优选地,所述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均包括活塞筒;每个活塞筒的内部设有可滑动的活塞头,活塞筒的外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塞头沿着活塞筒滑动的驱动机构,通过活塞头在活塞筒中滑动,进而吸入原料或挤出原料。活塞头的每次滑动均能高效地清理活塞筒内壁上的原料。
1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电机和连接杆;所述伸缩电机设有两个,两个伸缩电机分别固定连接于活塞筒的外表面且两个伸缩电机的伸缩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对应活塞头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伸缩电机同步伸缩进而带动对应的活塞头滑动。
11.优选地,每个所述活塞筒的后端均设有后侧壁,对应活塞杆从后侧壁伸出;活塞筒的内部设有固定连接于后侧壁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设有两个,两个转动电机分布于对应活塞杆的两侧;活塞筒的前侧壁与每个转动电机的转轴之间分别设有可弹性形变的钢丝,且钢丝贯穿对应的活塞头;每根钢丝的中部弯曲以及靠近两端的部分与活塞杆平行;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对应的钢丝转动,进而使弯曲部分的钢丝搅拌活塞筒中的原料。由于钢丝可以弹性形变,活塞头经过钢丝的弯曲部分后,钢丝能恢复原本的弯曲形态,因此每次活塞头经过钢丝的弯曲部分均不影响钢丝保持其原本的形态。
12.优选地,每根钢丝的一端从活塞筒的前侧壁伸出,伸出的部分钢丝与滚珠固定连接且滚珠通过滚珠座转动连接于前侧壁的外表面;活塞头和前侧壁分别设有用于钢丝穿过的通孔,且通孔中设有密封塞。密封塞采用橡胶材质,密封通孔的同时也不影响钢丝滑过,有效防止原料外溢。
13.优选地,a相的原料通入第一原料管,b相的原料通入第三原料管,c相的原料通入第二原料管以及d相的原料通入第四原料管。
14.优选地,a相、b相、c相和d相的原料的混合步骤如下:s1、三通电磁阀a导通第一原料管和第一主管道且第一通断阀打开,第一混料罐的两个伸缩电机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的活塞头往后移,a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一混料罐中,三通电磁阀a和第一通断阀均关闭,第一混料罐的两个转动电机工作,两根钢丝转动以搅拌原料;s2、三通电磁阀b导通第三原料管和第三主管道且第二通断阀打开,第二混料罐的两个伸缩电机同时带动第二混料罐的活塞头往后移,b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二混料罐中,三通电磁阀b和第二通断阀均关闭,第二混料罐的两个转动电机工作,两根钢丝转动以搅拌原料;s31、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的所有转动电机停转,三通电磁阀c导通第二主管道和第四主管道,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同步移动,进而使b相的原料完全进入第一混料罐中,第一混料罐中的两个转动电机带动钢丝搅拌;s32、第一混料罐的所有转动电机停转,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同步反向移动,混合原料全部进入第二混料罐中,第二混料罐中的两个转动电机带动钢丝搅拌;s33、第二混料罐的所有转动电机停转,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再次同步移动,混合原料全部进入第一混料罐中,第一混料罐中的两个转动电机带动钢丝搅拌;s4、三通电磁阀a导通第二原料管和第一主管道且第一通断阀打开,第一混料罐的两个伸缩电机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的活塞头往后移,c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一混料罐中,三通电磁阀a和第一通
断阀均关闭,第一混料罐的两个转动电机工作,两根钢丝转动以搅拌原料,依次重复s32、s33、s32一次;
15.s5、三通电磁阀b导通第四原料管和第二主管道且第二通断阀打开,第二混料罐的两个伸缩电机同时带动第二混料罐的活塞头往后移,d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二混料罐中,三通电磁阀b和第二通断阀均关闭,第二混料罐的两个转动电机工作,两根钢丝转动以搅拌原料,依次重复s31、s32、s33一次;s6、三通电磁阀c导通输出管和第二主管道,第一混料罐的两个伸缩电机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的活塞头反向移动至无法移动为止,第一混料罐中的混合原料全部从输出管排出,混合完成。
1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采用反复吸入和挤出的方式,原料的乳化效果明显增加,同时在活塞筒中进行充分搅拌,挤出前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效果明显提升,而挤出的过程相当于二次搅拌,相比现有的搅拌设备,搅拌效果更好,用时更少。另外,采用活塞筒和活塞头的方式,原料可以被完全排出,残留在活塞筒和活塞头的原料接近为零,省去了清理残余原料的麻烦以及避免了影响下次搅拌的原料配比。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施例中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附图中,第一混料罐1、第二混料罐2、活塞筒3、活塞头4、伸缩电机5、连接杆6、后侧壁7、转动电机8、钢丝9、滚珠10、滚珠座11、通孔12、密封塞13、第一原料管14、第二原料管15、第三原料管16、第四原料管17、三通电磁阀a18、三通电磁阀b19、三通电磁阀c20、第一主管道21、第二主管道22、第三主管道23、第四主管道24、第一通断阀25、第二通断阀26、输出管27。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淡斑抗衰老霜配方;包括矿油15份、甘油5份、土瓜根提取物5份、棕榈酰羟脯氨酸3份、北美金缕梅提取物4份、异壬酸异壬酯3份、桑树皮提取物3份、三七提取物2份、白芨提取物2份、硬脂醇2.5份、4-羟基苯甲酸甲酯0.4份、透明质酸0.1份、油溶低分子辅酶q101.5份、水3份。其中羟基苯甲酸甲酯用量少,减小了羟基苯甲酸甲酯可能引起刺激的可能性,减少了大部分的刺激反应。棕榈酰羟脯氨酸、土瓜根提取物、三七提取物提升了美白效果和产品的稳定性。
2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淡斑抗衰老霜配方的制备方法,制备前需要分别
准备a相、b相、c相和d相的原料。所述a相的原料包括甘油、土瓜根提取物、棕榈酰羟脯氨酸、北美金缕梅提取物和异壬酸异壬酯。b相的原料包括矿油、硬脂醇、4-羟基苯甲酸甲酯、透明质酸和第一部分油溶低分子辅酶q10;c相的原料包括桑树皮提取物和第二部分油溶低分子辅酶q10。d相的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白芨提取物和水。a相的原料和b相的原料加热80℃至完全溶解,a相的原料和b相的原料均过滤后通过混合装置乳化搅拌15分钟以上,温度降至60℃后再加入c相的原料,继续乳化搅拌20分钟以上,降温至50℃再加入d相的原料,继续乳化搅拌30分钟以上,降温至36℃以下,出料,静置。
25.上述混合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26.如图1所示,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罐1和第二混料罐2;所述第一混料罐1和第二混料罐2的形状均为圆筒,第一混料罐1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一混料罐1的内腔连通的第一主管道21和第二主管道22,所述第一主管道21通过三通电磁阀a18与第一原料管14和第二原料管15连通;第二混料罐2的前侧壁设有与第二混料罐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主管道23和第四主管道24,所述第三主管道23通过三通电磁阀b19与第三原料管16和第四原料管17连通;所述第二主管道22、第四主管道24和输出管27道通过三通电磁阀c20连通。第一混料罐1的内壁和第二混料罐2的内壁均光滑,减少原料的附着。第一主管道21与对应的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第一通断阀25,以及第三主管道23与对应的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第二通断阀26。
27.第一混料罐1和第二混料罐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活塞筒3。每个活塞筒3的内部设有可滑动的活塞头4,活塞筒3的外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塞头4沿着活塞筒3滑动的驱动机构,通过活塞头4在活塞筒3中滑动,进而吸入原料或挤出原料。活塞头4的每次滑动均能高效地清理活塞筒3内壁上的原料。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电机5和连接杆6;所述伸缩电机5设有两个,两个伸缩电机5分别固定连接于活塞筒3的外表面且两个伸缩电机5的伸缩轴通过所述连接杆6与对应活塞头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伸缩电机5同步伸缩进而带动对应的活塞头4滑动。每个所述活塞筒3的后端均设有后侧壁7,对应活塞杆从后侧壁7伸出;活塞筒3的内部设有固定连接于后侧壁7的转动电机8,转动电机8设有两个,两个转动电机8分布于对应活塞杆的两侧;活塞筒3的前侧壁与每个转动电机8的转轴之间分别设有可弹性形变的钢丝9,且钢丝9贯穿对应的活塞头4;每根钢丝9的中部弯曲以及靠近两端的部分与活塞杆平行;通过转动电机8带动对应的钢丝9转动,进而使弯曲部分的钢丝9搅拌活塞筒3中的原料。如图2所示,由于钢丝9可以弹性形变,活塞头4经过钢丝9的弯曲部分后,钢丝9能恢复原本的弯曲形态,因此每次活塞头4经过钢丝9的弯曲部分均不影响钢丝9保持其原本的形态。每根钢丝9的一端从活塞筒3的前侧壁伸出,伸出的部分钢丝9与滚珠10固定连接且滚珠10通过滚珠座11转动连接于前侧壁的外表面;活塞头4和前侧壁分别设有用于钢丝9穿过的通孔12,且通孔12中设有密封塞13。密封塞13采用橡胶材质,密封通孔12的同时也不影响钢丝9滑过,有效防止原料外溢。
28.本实施例中的具体搅拌方法如下:
29.a相的原料通入第一原料管14,b相的原料通入第三原料管16,c相的原料通入第二原料管15以及d相的原料通入第四原料管17。a相、b相、c相和d相的原料的混合步骤如下:s1、三通电磁阀a18导通第一原料管14和第一主管道21且第一通断阀25打开,第一混料罐1的两个伸缩电机5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1的活塞头4往后移,a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一混料罐1中,三通电磁阀a18和第一通断阀25均关闭,第一混料罐1的两个转动电机8工作,两根钢
丝9转动以搅拌原料;s2、三通电磁阀b19导通第三原料管16和第三主管道23且第二通断阀26打开,第二混料罐2的两个伸缩电机5同时带动第二混料罐2的活塞头4往后移,b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二混料罐2中,三通电磁阀b19和第二通断阀26均关闭,第二混料罐2的两个转动电机8工作,两根钢丝9转动以搅拌原料;s31、第一混料罐1和第二混料罐2的所有转动电机8停转,三通电磁阀c20导通第二主管道22和第四主管道24,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4同步移动,进而使b相的原料完全进入第一混料罐1中,第一混料罐1中的两个转动电机8带动钢丝9搅拌;s32、第一混料罐1的所有转动电机8停转,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4同步反向移动,混合原料全部进入第二混料罐2中,第二混料罐2中的两个转动电机8带动钢丝9搅拌;s33、第二混料罐2的所有转动电机8停转,两个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塞头4再次同步移动,混合原料全部进入第一混料罐1中,第一混料罐1中的两个转动电机8带动钢丝9搅拌;s4、三通电磁阀a18导通第二原料管15和第一主管道21且第一通断阀25打开,第一混料罐1的两个伸缩电机5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1的活塞头4往后移,c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一混料罐1中,三通电磁阀a18和第一通断阀25均关闭,第一混料罐1的两个转动电机8工作,两根钢丝9转动以搅拌原料,依次重复s32、s33、s32一次;s5、三通电磁阀b19导通第四原料管17和第二主管道22且第二通断阀26打开,第二混料罐2的两个伸缩电机5同时带动第二混料罐2的活塞头4往后移,d相的原料被完全吸入第二混料罐2中,三通电磁阀b19和第二通断阀26均关闭,第二混料罐2的两个转动电机8工作,两根钢丝9转动以搅拌原料,依次重复s31、s32、s33一次;s6、三通电磁阀c20导通输出管27和第二主管道22,第一混料罐1的两个伸缩电机5同时带动第一混料罐1的活塞头4反向移动至无法移动为止,第一混料罐1中的混合原料全部从输出管27排出,混合完成。采用活塞筒3和活塞头4的方式,原料可以被完全排出,残留在活塞筒3和活塞头4的原料接近为零,省去了清理残余原料的麻烦以及避免了影响下次搅拌的原料配比。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