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94862发布日期:2022-11-30 09:5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力不足、肌肉及关节酸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便溏便秘、怕冷怕热、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07027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酸枣、桑椹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养阴安神,气血平和的功效,同样可以治疗属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过度劳累所致的亚健康、运动性疲劳。
4.但是其治疗是通过服用治疗,患者服药时会产生不适,为了可更加舒适的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8.s1,材料准备:首先分别制备灸粉、艾柱和姜绒,所述灸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0.5-1.5份,制香附0.5-1.5份,当归1-2份,地龙0.5-1.5份,独活1.5-2.5份,黄芪1-2份,肉桂0.4-0.6份,川乌0.4-0.6份,三七0.5-1.5份,补骨脂1.5-2.5份;
9.s2,龙灸操作:在人体背部督脉与膀胱经上自上而下薄撒一层灸粉,之后在其上覆盖一张桑皮纸,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纸张大小,再将姜绒平铺于桑皮纸上,并于姜绒上方挤压出一条凹槽,之后将艾柱首位相连放置于凹槽内,将艾柱点燃,进行龙灸,共燃烧2壮,灸毕,将姜绒取下,擦去药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灸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1份,制香附1份,当归1.5份,地龙1份,独活2份,黄芪1.5份,肉桂0.5份,川乌0.5份,三七1份,补骨脂2份。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灸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1.5份,制香附1.5份,当归2份,地龙1.5份,独活2.5份,黄芪2份,肉桂0.6份,川乌0.6份,三七1.5份,补骨脂2.5份。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艾柱制备方法为:选用精细柔软纯净的艾绒100g,搓成数个4cm长圆柱体。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姜绒制备方法为:将3000g左右新鲜生姜去皮并制备成姜绒,挤出多余水分,保持姜绒柔软潮湿即可。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人体背部督脉与膀胱经上自上而下薄撒一
层灸粉中,灸粉用量为2g。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桑皮纸的长为60cm,宽为12cm,也可根据患者背部体型调节桑皮纸的纸张大小。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s2中,将姜绒平铺于桑皮纸上时,需要在与桑皮纸边缘留出2cm左右距离。
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姜绒平铺于桑皮纸上,要求姜绒的厚度上下均匀一致,厚度为1.3-1.7cm。
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次龙灸时间为50-70min。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延胡索,制香附,当归,地龙,独活,黄芪,肉桂,川乌,三七,补骨脂制备的制备灸粉,可以刺激人体背部督脉,用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21.(2)在灸粉上铺设桑皮纸并加上姜绒,可以使得刺激性的姜绒的提高灸粉对人体背部督脉穴位的刺激,主要包括督脉,膀胱经;
22.(3)点燃的艾柱可以在通过对体表穴位进行艾疗,使得身体放松的同时,进行提高表面的温度,使得毛孔扩大,进而提高穴位对灸粉的吸收效果;
23.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刺激人体背部督脉,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效果更佳。
24.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中姜绒与艾柱放置在桑皮纸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8.图3为人体督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请参阅图1~3
32.实施例一
33.一种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灸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4.s1,材料准备:首先分别制备灸粉、艾柱和姜绒;
35.灸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1份,制香附1份,当归1.5份,地龙1份,独活2份,黄芪1.5份,肉桂0.5份,川乌0.5份,三七1份,补骨脂2份,将上述药物进行混合后超微粉碎,密封备用;
36.艾柱制备方法为:选用精细柔软纯净的艾绒100g,搓成数个4cm长圆柱体;
37.姜绒制备方法为:将3000g左右新鲜生姜去皮并制备成姜绒,挤出多余水分,保持姜绒柔软潮湿即可;
38.s2,龙灸操作:在人体背部督脉与膀胱经上自上而下薄撒一层灸粉(用量约2g),之后在其上覆盖一张长约60cm,宽约12cm的桑皮纸,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纸张大小。将姜绒平铺于桑皮纸上(与桑皮纸边缘留出2cm左右距离),要求上下均匀,薄厚一致约1.5cm。于姜绒上方挤压出一条凹槽,将艾柱首位相连放置于凹槽内,将艾柱点燃,进行龙灸,共燃烧2壮。灸毕,将姜绒取下,擦去药泥,龙灸约每次60min。
39.实施例二
40.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方法未做重复说明。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41.灸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1.5份,制香附1.5份,当归2份,地龙1.5份,独活2.5份,黄芪2份,肉桂0.6份,川乌0.6份,三七1.5份,补骨脂2.5份。
42.临床病例
43.实验对象:25例亚健康虚劳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6岁,症状: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咽痛;

淋巴结痛;

肌肉酸痛;

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

新发头痛;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h身体不适。
44.(2)治疗:25名患者采用本发明的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龙甲灸疗法治疗,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断。
45.(3)临床疗效:
46.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及工作节奏4例,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基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5例,进步(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时轻时重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100%。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