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5817发布日期:2022-12-27 20:5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及治愈痔疮的中药口服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或肛缘皮下的静脉曲屈、扩大所形成的静脉团称谓痔。痔实际是一种肛血管病,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等多种类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人群明显增多,50岁以上的人群痔疮发病率高达60%~70%,并多发于从事久站、久坐和少活动的工作人群。俗语“十男九痔”,其实痔疮的发病在女性人群中也非常普遍,便秘努责,生育过多,会导致血行不畅、血热淤积,热与血相搏,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从而形成痔疮。无论何种类型的痔疮,一旦加重,都容易形成血栓,致使血液凝结而引起疼痛,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
3.目前,针对痔疮治疗的方法有很多。膏剂或栓剂较为常见,但有效率和治愈率较低;手术治疗配合药物辅助,虽然见效快,但是治愈率极低,复发的风险很大。口服药物普遍存在药物起效慢,效果不佳的弊端。同时,现有的用于痔疮治疗的口服药物,配方中所含药材种类繁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给患者造成更多未知毒副作用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起效迅速、治愈率高且成本低廉的单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口服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和治愈各种类型的重症痔疮,如肛裂出血、脱肛、肛瘘和肛裂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5.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口服药物包括以下组分:青杞、蒲公英、槐角、白石藤、辅料;所述各组分按重量比的配比为:青杞50-200份、蒲公英0-150份、槐角0-150份、白石藤0-100份、辅料0-150份。
6.优选的,白石藤是一个复合的配方,主要由牛白藤、牛白藤根和石榴皮组成。具体的配置方法可描述为:
7.(1)牛白藤和白石藤根粉末按照0.3:1~1:10的比例混合,于20%醋酸中回流8-36小时,停止。提取液于50℃减压旋干醋酸,得到棕色固体。
8.(2)干石榴皮研磨成粉,置于蒸馏水中煎煮,1-6小时后加入(1)所得棕色固体,继续煎煮0.5-8小时停止加热,提取液浓缩,收膏,最终得黑色固体粉末。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第一步:预处理,将粒径为40-200目的青杞颗粒平铺于喷淋室中,喷淋20-80℃的温水,喷淋量为青杞颗粒重量的1-5倍,喷淋结束保温静置1-4小时待用;
11.第二步:将粒径为40-200目的蒲公英、槐角和白石藤颗粒,与预处理好的青杞搅拌混匀,获得粗混合物;
12.第三步:按照第二步粗混合物的重量,加4-20倍饮用水煎煮,过滤获得水提取物;
13.第四步:将水提取物清液经浓缩后成膏,所述浓缩温度为50-110℃;继续烘干得到块状固体,所述烘干温度为80-120℃;将所述块状固体粉碎后再加入药用辅料,制成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
14.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水提取物中青杞的质量百分比为10%~35%时,停止水煎;否则继续重复所述第二步继续煎煮,将所述每次煎煮的水提取物混合。
15.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步中青杞颗粒的粒径范围优选为60-140目;所述蒲公英颗粒的粒径范围优选为40-80目;所述槐角颗粒的粒径优选为50-70目;所述白石藤颗粒的粒径优选为60-120目。
16.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步预处理喷淋及保温温度范围,优选25-60℃;所述用于喷淋的水量为优选青杞重量的2-3倍,所述保温静置时间优选2-3小时。
17.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三步中用于水煎提取的饮用水用量,优选为药物重量的8-10倍。
18.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第四步中水提取物成膏的浓缩温度优选60-80℃。
19.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包括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
20.优选地,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青杞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或灌木状,高约50cm,其功效有利尿消肿、祛风止痛,内服:煎汤,3-15克。
21.为优化药物的治疗效果,加入辅助药物进一步确定所述制备的药物剂型为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
22.本发明中使用的青杞,为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尿少、风湿性关节炎、牙痛、睾丸炎,内服:煎汤,3一9克。
23.本发明中涉及到青杞新的临床使用方法,该药物尚未在痔疮的治疗中得到应用,本专利将青杞引入到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中,效果显著。基于对痔疮成因、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药理研究及临床反馈,首次使用青杞用于痔疮的临床治疗;该药物服用方便,见效快,一副药即疗效显著,一至三服药可以痊愈,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达到90%。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论述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组分配比
26.本实施例中用于痔疮的口服药物组合,按重量份数计算,青杞150份,不加入蒲公英、槐角和白石藤。
27.青杞粉碎后在喷淋室中平铺,先以温水喷淋并保温静置;而后加入饮用水,以水煎的方法提取3次,合并水提取物,浓缩成膏,固化后粉碎;配以淀粉后混匀,分装填入胶囊中,
制成0.5克/粒的胶囊。
28.实施例2组分配比
29.本实施例中用于痔疮的口服药物组合,按重量份数计算,青杞150份,蒲公英100份,槐角100份,白石藤80份。
30.青杞粉碎后在喷淋室中平铺,先以温水喷淋并保温静置;再将粉碎后的蒲公英、槐角和白石藤加入预先处理好的青杞中混匀,加入饮用水,以水煎方式提取3次,合并水提取物,浓缩成膏,固化后粉碎;配以淀粉、蜂蜜等辅料制得水蜜丸。
31.白石藤是一个复合的配方,主要由牛白藤、牛白藤根和石榴皮组成。具体的配置方法可描述为:
32.(1)牛白藤和白石藤根粉末按照0.3:1~1:10的比例混合,于20%醋酸中回流8-36小时,停止。提取液于50℃减压旋干醋酸,得到棕色固体。
33.(2)干石榴皮研磨成粉,置于蒸馏水中煎煮,1-6小时后加入(1)所得棕色固体,继续煎煮0.5-8小时停止加热,提取液浓缩,收膏,最终得黑色固体粉末。
34.基于便利性,用以上方法所制得的样品称之为“白石藤”。
35.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有:
36.(1)牛白藤
37.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味甘、淡,性凉,归肺、肝。《广西中草药》中介绍其具有“治胃肠炎,痔疮出血”的功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亦得到较好的验证。
38.(2)牛白藤根
39.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根,具有凉血解毒,祛瘀消肿之功效,可用于痔疮出血。
40.(3)石榴皮
41.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的果皮。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便血,单用煎服,或配伍地榆、槐花等药同用。味酸、涩,性温,归大肠经。
42.实施例3组分配比
43.本实施例中用于痔疮的口服药物组合,按重量份数计算,青杞200份,蒲公英80份,槐角120份,白石藤60份。
44.所述青杞功效为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尿少、风湿性关节炎、牙痛、睾丸炎。内服:煎汤,3一9克
45.青杞粉碎后在喷淋室中平铺,先以温水喷淋并保温静置;再将粉碎后的蒲公英、槐角和白石藤加入预先处理好的青杞中混匀,加入饮用水,以水煎方式提取3次,合并水提取物,过滤除去杂质,滤液浓缩后按照配比加入纯净水、山梨酸钾、甜味剂等医用辅料,制取口服液。
46.实施例4制备工艺
47.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痔疮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1)将20千克青杞全株干草粉碎至60目,喷淋60℃温水40千克,喷淋结束保温静置1小时;而后加入煎药器内,加入160升水后搅拌均匀,浸泡20分钟;
49.(2)加盖煎熬,升温速率设置20℃/min;
50.(3)容器内药液沸腾后,继续保持温度,熬制40分钟后停止;
51.(4)排出药液之后,煎药器内继续加入160升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方法同上所述,总计熬制三次;
52.(5)过滤并收集到的三次药液,水提取物中青杞原料药的质量百分比为15%。
53.(6)水提取物清液浓缩温度选择60℃。
54.实施例5制备工艺
55.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痔疮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1)将10千克青杞全株干草粉碎至120目,喷淋40℃温水30千克,喷淋结束保温静置2.5小时;而后加入煎药器内,加入90升水后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
57.(2)加盖煎熬,升温速率设置15℃/min;
58.(3)容器内药液沸腾后,继续保持温度,熬制60分钟后停止;
59.(4)排出药液之后,煎药器内继续加入90升水,进行第二次煎煮,方法同上所述,总计熬制三次;
60.(5)过滤并收集到的三次药液,水提取物中青杞原料药的质量百分比为26%。
61.(6)水提取物清液浓缩温度选择75℃。
62.根据不同的制剂需求,可以进行浓缩,并通过不同的制剂工艺,制备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任意制剂对各种类型的痔疮治疗均有显著的效果。
63.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痔疮的药物使用方法:直接口服。
64.该药物疗效标准:
65.(1)治愈:痔疮病灶消失,症状消失;
66.(2)有效标准:病情有明显改善,但病灶尚在,未能根除。
67.(3)无效标准: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效果。
68.对本专利的临床案例进行统计,使用本发明所述用于痔疮的口服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病患共计100例,其中男患者63例,女患者37例,用药年龄对象19~72岁。其中,重症患者46例(需手术介入者),治愈42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中度患者30例,治愈29例,无效1例;轻度患者24例,治愈24例。
69.典型病例:
70.(1)张某,女,31岁,哺乳期妇女,诊断为肛裂。患病二年,因生育病情加重,肛门附近有体液外渗,肛周有明显的龟裂现象,异常疼痛,大便时非常痛苦,并伴随大量的出血现象,已无法正常下床活动。口服本发明药物,一副药,一日三次。服用翌日症状就有明显改善,肛周体液外渗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已可以下床活动;服用第二天,便血现象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该患者分别于一个月、半年和一年复查,没有复发。
71.(2)付某,男,52岁,诊断为内痔,患病11年,肛门内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痔核3个,近半年病情发展迅速,出血量较大,严重时需衬垫卫生巾,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起居生活。口服本发明药物后,服药2次症状明显缓解,服用满3次后,基本痊愈。该患者不再忌口,喜食辣椒,经常饮酒,两年内均未复发。
72.(3)刘某,女,42岁,诊断为混合痔(中度),患病15年,肛门内外有绿豆到黄豆大小痔核5个,平时痒痛,因为习惯性便秘的问题,经常便血。近年来,外部痔核逐渐发展成花生粒大小,曾考虑手术切除痔核,但由于该患者是瘢痕性体质,切除后伤口会进一步形成疤痕,不建议手术治疗。服用本发明口服药2日,共计6次,便血停止;停药观察1周后,外痔的痔
核明显减小;1月后,内外痔核基本消失;观察6个月,无复发。
73.(4)辛某,男,22岁,诊断为外痔(轻度),患病1年,肛门外可见绿豆大痔核1个,平日瘙痒,排便后擦拭会有肿胀和轻微疼痛;服用本发明口服药一次后症状消失,停药,等待2天后痔核消失,不再复发。
7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