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针的安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4787发布日期:2022-12-20 21:0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可替换针的安全机构的制作方法
可替换针的安全机构
本技术为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80056361.4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1.本技术根据35u.s.c.
§
119要求于2017年8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552,230的优先权的权益。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总体涉及医疗装置的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和方法,其包括针套,针套被配置为屏蔽可替换活检针的尖锐远端。活检针可以用于径向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和采样。


背景技术:

3.作为利用可替换针的系统的一个示例,内窥镜超声活检系统,诸如expect
tm
和expect slimline系统(马萨诸塞州马尔堡的波士顿科学公司)和beacon
tm
系统(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美敦力公司)允许活检样本在径向超声引导下从潜在的癌性肺结节中获得。这些系统包括可替换的针,以免需要在采集每个活检样本后将整个系统,例如,通过内窥镜工作通道从患者体内移除的需要。可替换的针通过允许在排出前一个样本以进行分析的同时采集第二活检样本来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通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目标结节的超声图像来提高效率。一旦从活检系统移除了针,暴露的针尖会对手术室中的医疗专业人员和/或诊断实验室中的技术人员造成刺穿/刺针的危险。
4.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和/或方法来实现多种有利的医学结果,该装置和/或方法提供了具有屏蔽暴露的针尖,同时仍允许排出活检样本以进行分析的针套的可替换活检针的组合益处。


技术实现要素:

5.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套,其包括壳体。第一和第二柔性臂可以从壳体的近端向远侧延伸。垫圈可以设置在壳体中的开口内,并且中空管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柔性臂之间附接到壳体。第一柔性臂的远端可以包括第一凸耳,并且第二柔性臂的远端可以包括第二凸耳。垫圈可以包括开口,其被配置为可滑动地接收针的外表面。垫圈的开口可以被配置为摩擦接合针的外表面。中空管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光学半透明材料。针套还可以包括针附接组件,针附接组件包括圆筒和把手,其中圆筒的内表面可以被配置为摩擦接合壳体的外表面。第一和第二柔性臂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和第二柔性臂可以被配置为延伸通过在医疗装置的近端中形成的开口。第一和第二凸耳在第一和第二臂位于第一位置中时可以接触医疗装置的内表面。第一和第二凸耳在第一和第二臂位于第二位置中时可以不接触医疗装置的内表面。
6.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套,其包括壳体。第一翼可以延伸通过在壳体中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翼的中间部分可以枢转地附接到壳体,并且第一翼可以被配置为
和/或“包含”指明所述特征、区域、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
18.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远侧”是指当将装置导入患者体内时最远离医学专业人员的一端,而术语“近侧”则是指当将装置导入患者体内时最接近医学专业人员的一端。
19.在各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从患者体内移除之后屏蔽可替换活检针的暴露的尖端的装置和方法。参考图1a,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医疗装置100可以包括手柄110,其包括在近侧开口112和远侧开口114之间延伸的通道116。包括近端122、远端124和在其之间延伸的腔126的导管120可以附接到手柄110,使得腔126与通道116毗邻。手柄110的近侧开口112可以包括内部尺寸d1,其尺寸被设置以及被配置为接收活检针致动机构128的至少一部分。
20.参考图1b,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致动机构128可以包括针套130和针附接组件160。针套130可以包括壳体132,其包括延伸通过其的开口131。垫圈133或其他产生摩擦的组件可以设置在开口131内。垫圈133可以包括开口133a,其尺寸被设置以及被配置为摩擦接合活检针的外表面,如下面讨论的。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可以从壳体132向远侧延伸。第一柔性臂134的远端136可以包括凸耳138,并且第二柔性臂144的远端146可以包括凸耳148。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可以被配置为在放松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例如,由用户的手指施加的力可以压缩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以向内偏转。凸耳138、148可以被配置为当第一和第二柔性臂在第一位置中时,可逆地接合邻近近侧开口112的医疗装置的手柄的内表面。
21.针附接组件160可以包括圆筒161,其包括近端162、远端164和在其之间延伸的腔166。圆筒161可以包括外部尺寸d3,其尺寸被设置以及被配置为装配在手柄110的近侧开口112内。把手171可以附接到圆筒161的近端162或与其一体形成。把手171可以基本垂直于圆筒161延伸并且包括与腔166毗邻的开口172。圆筒132可以包括外部尺寸d2,其尺寸被设置以及被配置为摩擦接收在圆筒161的腔166内。例如,壳体132的外表面150可以与圆筒161的内表面形成干涉配合。在各种实施例中,干涉配合可以足够强,以防止针套130和针附接组件160在活检手术期间彼此分离(例如,当针致动机构在手柄110的近侧开口112内推进和缩回时),但也可以足够弱以允许例如,使用由用户的手指在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和144上施加的力来进行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32的外表面150可以包括纵向凹槽或凹部(未示出),其被配置为接收在圆筒161的内表面上的相应的纵向脊或突出物。除了提供在圆筒161和壳体132之间的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之外,凹槽和突出物168可以提供“键”配合以防止在针套130和针附接组件160之间的旋转,以及保持活检针的适当取向,如下面所讨论的。
22.针套130还可以包括开放式中空管154,其附接到壳体132或与壳体132一体形成。中空管可以向远侧延伸超过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的远端136、146。中空管15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光学半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橡胶等),以允许用户可视化设置在其中的活检针的尖锐端,如下面所讨论的。
23.再次参考图1a,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近端176和尖锐远端174的活检针170可以设置在医疗装置100内。例如,尖锐远端174可以插入形成在把手171内的开口172中并且向远侧推进以通过针附接组件160的腔166、壳体132、垫圈133和针套的中空管154、手柄110的通道116和导管120的腔126。活检针170的近端176可以附接到针毂173,其被配置为将活检针
170固定或锁定到把手171。针毂173还可以包括探针附接件175,其被配置为将探针(未示出)可移除地固定在活检针170内。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医疗装置100可以通过将针套130定位在手柄110的近侧开口112内以将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的凸耳138、148放置成与邻近近侧开口112的手柄110的内表面相接触而进行组装。针附接组件160随后可以通过对齐相应的凹槽(未示出)和脊168并且在壳体132上方推进圆筒161而固定到向近侧延伸超过手柄110的针套130的壳体132的一部分。活检针170和探针(未示出)随后可以被推进通过医疗装置100以将尖锐远端174定位在导管120的在或接近远端124处,以及将针毂173定位在固定到把手171的活检针170的近端处。
25.在使用中并且作为示例地,可以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将导管插入至患者的肺通道中并且邻近目标肺结节。随后可以移除探针,并且可以通过将针致动机构128推进/按压至手柄110中而将活检针170从导管120的腔126内推进至目标肺结节。例如,用户可以用其手抓住手柄110并且用一个或多个手指按压把手171以将圆筒161移动至近侧开口112并通过近侧开口112。在一个实施例中,针致动机构128可以是弹簧加载的并且在由用户释放时返回至非展开位置。在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上的凸耳138、148可以接合手柄110的内表面,以防止针致动机构128和手柄110在非展开位置中时脱离。用户可以按需要多次按压和释放针致动机构128,以获取足够的组织用于分析。
26.参考图2a至图2c,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确定活检针包含来自目标肺结节的足够数量的组织时,可以用足够的力向近侧抽出把手171,以使针附接组件160与针套130分离(图2a)。可以进一步向近侧抽出针附接组件160,直到活检针的尖锐远端174设置在向远侧延伸超过手柄110的针套的中空管154的一部分内为止。随后,可以例如在用户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按压或挤压第和和第二柔性臂134、144以使凸耳138、148(图1b)与手柄110(图2b)的内表面脱离,并且从手柄110(图2c)移除针套130。在各种实施例中,设置在针套130的壳体132内的垫圈133(图1b)可以被配置为用足够的摩擦力接合活检针170的外表面,以将尖锐的远端174保持在中空管154内。随后,可以从活检针170排出组织样本,同时尖锐的远端174则保持安全地容纳在中空管154内。另外或替代地,如果有必要将尖锐的顶端174定位在更接近中空管154处或向远侧定位在超过中空管154处,可以例如,沿着针套130的中空管向远侧推进活检针170。
27.尽管图1a的针套130包括从壳体132的相对侧面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柔性臂134、144,但在各种实施例中,针套可以包括沿着或围绕壳体132以各种图案和/或配置设置的任何数量的臂。在各种其他实施例中,针套130可以通过相应的螺纹或鲁尔锁连接器等可移除地附接到手柄110。
28.参考图3a至图3b,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针套230可以包括壳体232,其包括第一和第二翼234、244,其被配置为将活检针170的尖锐远端174保持在附接到壳体232或与壳体232一体形成的开放式中空管254内。中空管25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光学半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橡胶等),以允许用户可视化设置在其中的活检针的尖锐远端。第一翼234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232外部的第一部分236,设置在壳体232内的第二部分238,以及延伸通过形成在壳体232内的开口237a的中间部分237。第一销235可以延伸通过中间部分237,以将第一翼234可枢转地附接到壳体232。第二翼244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232外部的第
一部分246,设置在壳体232内的第二部分248,以及延伸通过形成在壳体232内的开口247a的中间部分247。第二销245可以延伸通过中间部分247,以将第二翼244可枢转地附接到壳体232。
29.第一和第二翼234、24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图3a)和第二位置(图3b)之间围绕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销235、245枢转。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同时按压在壳体232外部延伸的第一部分236、246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致动第一和第二翼234、244。在未按压翼的第一位置中,活检针170不接触第一和第二翼234、244,并且自由地移动/滑动通过针套230,例如,当向近侧抽出针附接组件和针以将针的尖锐远端174定位在中空管254内时。在按压翼的第二位置中,第一和第二翼234、244的表面可以被放置成与活检针170的外表面,例如,相对部分锁定接触。在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翼234、244之间施加的力可能足以将活检针170的尖锐远端174保持在中空管254内以安全地移除组织样本,如上面所讨论的。
30.在各种实施例中,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翼234、24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粘合剂材料(例如,胶水、胶带)、纹理图案(例如,点刻、凹槽、雕花方格等)、磁性元件等,其可以与枢轴点(例如,第一和第二销235、245)一起被配置为当第一和第二翼234、244接合并向近侧缩回活检针时将活检针170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中。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170以及第一和第二翼234、244可以通过向远侧推进活检针170,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手指释放第一和/或第二翼234、244来进行脱离(例如,解锁)。
31.参考图4a至图4b,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针套330可以包括壳体332,其包括单个翼334,其被配置为将活检针170的尖锐远端174保持在附接到壳体332或与壳体332一体形成的开放式中空管354内。中空管35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光学半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橡胶等),以允许用户可视化设置在其中的活检针的尖锐远端。单个翼334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332外部的第一部分336,设置在壳体332内的第二部分338,以及延伸通过形成在壳体332内的开口337a的中间部分337。销335可以延伸通过中间部分337,以将单个翼334可枢转地附接到壳体332。
32.单个翼33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图3a)和第二位置(图3b)之间围绕销335枢转。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在壳体332外部延伸的第一部分336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致动单个翼334。在未按压翼的第一位置中,活检针170不接触单个翼334,并且自由地移动/滑动通过针套330,例如,当向近侧抽出具有针的针附接组件以将针的尖锐远端定位在中空管354内。在按压翼的第二位置中,单个翼334的表面可以被放置成与活检针170的外表面锁定接触。由单个翼334抵靠活检针的外表面施加的力可能足以将活检针170的尖锐远端174保持在中空管354内,以安全地移除组织样本,如上面所讨论的。
33.在各种实施例中,单个翼33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粘合剂材料(例如,胶水、胶带)、纹理图案(例如,点刻、凹槽、雕花方格等)、磁性元件等,其可以与枢轴点(例如,销335)一起被配置为当单个翼334接合以及向近侧缩回活检针时将活检针170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中。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170以及单个翼334可以通过向远侧推进活检针170,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手指释放单个翼334来进行脱离(例如,解锁)。
34.参考图5a至图5b,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针套430可以包括旋钮440,其附接到延伸通过形成在壳体432内的开口437的螺纹杆442。壳体可以包括垫圈,其摩擦接合针的外表面。开口437的内表面可以包括相应的凹槽表面,以使得在第一方向上(例如,顺时针地)
旋转旋钮440可以将螺纹杆442拉至壳体432中和/或拉向壳体432,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例如,逆时针地)旋转旋钮可以远离壳体432拉动螺纹杆442。旋钮44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到第二位置(图5a),在该位置中,活检针不接触螺纹杆442并且自由地移动/滑动通过针套,例如,当向近侧抽出具有针的针附接组件以将针的尖锐远端174定位在附接到壳体432或与壳体432一体形成的中空管454内。旋钮44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到第一位置(图5b),在该位置中,用足够的力将螺纹杆442的表面446放置成与活检针170的外表面相接触,以将活检针170的尖锐远端174保持在中空管454内,以便安全地移除组织样本,如上面所讨论的。
35.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需要过多实验的情况下制造和执行在本文中公开且要求保护的所有装置和/或方法。虽然已经以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该装置和/或方法和在本文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中或在步骤的序列中施加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所有这样的类似替代和修改被认为是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概念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