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1231发布日期:2023-03-31 19:1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呼吸检测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装置可通过呼吸面罩来与病房中的患者口鼻部位进行相互衔接从而起到辅助呼吸的仪器,从而呼吸装置的检测系统能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来分析患者的呼吸状况,使之在呼吸装置的加持下能提高患者在救助过程的呼吸流畅性,防止患者在救助过程产生的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综上所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呼吸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呼吸装置的检测系统与主机为一体的基础下,并且两者均具有相应的重量特点,使之在循环使用后,当主机出现系统故障时则需连同检测机构一同整体更换的情况,使之在上述在两者重量的影响下会产生整体更换的不便性,并且会直接造成降低整体呼吸装置的使用更换便利性,同时在检测系统完好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对主机进行拆卸进行更换,使之会造成检测系统资源的闲置浪费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底座、主机、电源插座、衔接层、检测系统,所述定位底座上端与主机下端相贴合,所述主机与电源插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层设置于主机上端,所述检测系统通过衔接层与主机上端进行固定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系统设有拉阀、检测屏、载物板、垂直组件、承重块、拆装条、装配腔,所述拉阀嵌入于检测屏的上端中心部位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穿插于检测屏的下端中心部位,所述垂直组件与载物板下端两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块与垂直组件底部进行焊接连接,所述拆装条安装于垂直组件、承重块的侧端表层,所述装配腔与拆装条相通,所述拆装条与主机侧端面进行卡合连接;所述拉阀为长方形形状并且中心为空心形态,所述载物板两侧下端含有实心衔接件,所述垂直组件与承重块一共设有两组并且向内方位各设有一条拆装条处于直线布置。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拆装条设有定位块、主体、摩擦层、辅助机构,所述定位块固定于主体的下端部位,所述摩擦层与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机构嵌入于主体的两侧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辅助机构与垂直组件、承重块进行间距配合,所述辅助机构通过垂直组件、承重块与主机侧端面进行位移活动;所述定位块与主体形成
“”
字形状,所述摩擦层为精抛光水平形态,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多组辅助机构并处于同一直线上。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机构设有滚珠、转动槽、组合环、直杆、加固体,所述滚珠嵌入于转动槽当中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槽与组合环中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直杆焊接于组合环的后侧圆心部位,所述加固体嵌入于直杆的中段部位,所述转动槽
通过组合环与主体相衔接;所述转动槽为圆形空心形态,所述直杆为碳钢材质所制成,所述加固体直径大于直杆的直径并且套入于直杆的中段部位。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槽设有连接扣、重叠层、防卡珠、空槽、定点组件,所述连接扣嵌入于重叠层当中,所述防卡珠嵌入于重叠层内侧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空槽与防卡珠相通,所述定点组件固定于空槽的圆心部位,所述定点组件与滚珠进行定位连接,所述防卡珠通过空槽、定点组件与滚珠进行活动配合,所述重叠层、连接扣与组合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重叠层内部含有多组连接扣并且呈现环形形状,所述空槽边缘设有多颗球体防卡珠。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组件顶上设有框体、插槽、夹块、伸缩轴、控制组件,所述框体内侧与插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夹块分布于插槽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轴终端与夹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伸缩轴进行活动配合,所述夹块通过空槽与载物板两侧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插槽为方形空心形态,所述夹块与伸缩轴在插槽两侧各设有一组并且形成对称形态。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块设有凹槽、块体、支撑块、保护层,所述凹槽与块体侧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块嵌入于块体当中,所述保护层贴合于块体表层,所述保护层与插槽相通,所述保护层通过插槽与载物板两侧下端相贴合;所述块体内部含有两块支撑块。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层设有基板、橡胶块、接触层,所述基板上端与橡胶块下端相贴合,所述接触层安装于橡胶块上端,所述基板带动橡胶块、接触层与支撑块表层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基板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接触层表层为抛光形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由检测系统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检测屏底部所新增的两组垂直组件、承重块与拆装条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利用卡合方式可代替原有的检测屏与主机固死的连接方式,从而利用拉阀对拆装条向上施力后能将检测屏等部件从主机两侧进行脱离,使之达成便于拆分的特点防止因主机单一故障而检测系统正常运行产生的检测系统无法进行拆分与另外主机进行衔接导致的资源闲置情况,并且利用主机与检测系统相互拆分后能达成便于搬运的特点,断绝两者固死因重量的相互叠加产生的不易位移的情况。
12.2.本发明由拆装条主体两侧所装有的多组辅助机构能通过滚珠与转动槽的相互搭配下来提高拆装条与主机的分离效率,防止因摩擦分离过程产生的不易拖动情况,然后搭配直杆与加固的加持下能保证每两组滚珠与组合环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止因滑动过程产生的位置偏移情况,进而搭配转动槽内部的防卡珠与定点组件的加持下可提高滚珠在转动槽内部的滚动流畅性,防止卡顿卡死现象的产生。
13.3.本发明由垂直组件顶上部位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插槽能让载物板两侧下端的衔接件进行插入,以至于内部控制组件能在载物板进入插槽后将伸缩轴带动夹块伸出来将载物板两侧下端的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提高两者的固定性,消除两者的间隙情况,使之达成稳固衔接的特点,防止因间隙导致的晃动。
14.4.本发明由夹块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块体内部的支撑块能提高块体的原型特点,防止持续夹紧活动过程产生的变形,同时利用表层保护层的橡胶块与接触层搭配下可提高块体与载物板两侧下端的连接性能,防止金属面摩擦接触产生的刮擦而破坏原有的抛光面
而造成的粗糙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属于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属于一种检测系统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属于一种拆装条改进后局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属于一种辅助机构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属于一种转动槽改进后内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属于一种垂直组件顶上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属于一种夹块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属于一种保护层改进后分解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定位底座-1、主机-2、电源插座-3、衔接层-4、检测系统-5、拉阀-51、检测屏-52、载物板-53、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拆装条-56、装配腔-57、定位块-561、主体-562、摩擦层-563、辅助机构-564、滚珠-a1、转动槽-a2、组合环-a3、直杆-a4、加固体-a5、连接扣-a21、重叠层-a22、防卡珠-a23、空槽-a24、定点组件-a25、框体-541、插槽-542、夹块-543、伸缩轴-544、控制组件-545、凹槽-b1、块体-b2、支撑块-b3、保护层-b4、基板-b41、橡胶块-b42、接触层-b43。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底座1、主机2、电源插座3、衔接层4、检测系统5,所述定位底座1上端与主机2下端相贴合,所述主机2与电源插座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层4设置于主机2上端,所述检测系统5通过衔接层4与主机2上端进行固定连接。
25.其中,所述检测系统5设有拉阀51、检测屏52、载物板53、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拆装条56、装配腔57,所述拉阀51嵌入于检测屏52的上端中心部位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53穿插于检测屏52的下端中心部位,所述垂直组件54与载物板53下端两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块55与垂直组件54底部进行焊接连接,所述拆装条56安装于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的侧端表层,所述装配腔57与拆装条56相通,所述拆装条56与主机2侧端面进行卡合连接;所述拉阀51为长方形形状并且中心为空心形态,所述载物板53两侧下端含有实心衔接件,所述垂直组件54与承重块55一共设有两组并且向内方位各设有一条拆装条56处于直线布置;所述拉阀51通过自身形状与形态能便于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取放特点,所述载物板53两侧下端的实心衔接件可达成与垂直组件54上端进行相互拼装,使之形成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完成对检测屏52的位置固定,所述垂直组件54与承重块55所存在数量能提高整体零部件的定位效果,保持水平放置特点并且内部的拆装条56能代替原有的固死一体连接的效果,使之达成可拆装的效果。
26.其中,所述拆装条56设有定位块561、主体562、摩擦层563、辅助机构564,所述定位块561固定于主体562的下端部位,所述摩擦层563与主体56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机构564嵌入于主体562的两侧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64与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进行间距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64通过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与主机2侧端面进行位移活动;所述定位块561与主体562形成“t”字形状,所述摩擦层563为精抛光水平形态,所述主体562两侧设有多组辅助机构564并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定位块561与主体562所形成的“t”字形状能提高自身与部件的连接牢固性,所述摩擦层563通过精抛光水平形态能达成与部件内侧进行相互摩擦,使之形成流畅滑动的特点,所述主体562两侧的多组辅助机构564能辅助摩擦层563在部件当中的活动特点,防止单纯利用摩擦移动产生的拉动过程形成的卡顿生涩的情况而将其零部件的拆分效率。
27.其中,所述辅助机构564设有滚珠a1、转动槽a2、组合环a3、直杆a4、加固体a5,所述滚珠a1嵌入于转动槽a2当中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槽a2与组合环a3中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直杆a4焊接于组合环a3的后侧圆心部位,所述加固体a5嵌入于直杆a4的中段部位,所述转动槽a2通过组合环a3与主体562相衔接;所述转动槽a2为圆形空心形态,所述直杆a4为碳钢材质所制成,所述加固体a5直径大于直杆a4的直径并且套入于直杆a4的中段部位;所述转动槽a2通过圆形空心形态可为滚珠a1提供特定的转动区域,所述直杆a4通过自身碳钢材质的加持下能提高自身整体强度与硬度,使之可将两组组合环a3与滚珠a1位置进行限定,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效果,防止持续活动产生的位置偏移情况,所述加固体a5通过自身形态大小能辅助直杆a4在特定区域当中的固定性,保持稳定衔接。
28.其中,所述转动槽a2设有连接扣a21、重叠层a22、防卡珠a23、空槽a24、定点组件a25,所述连接扣a21嵌入于重叠层a22当中,所述防卡珠a23嵌入于重叠层a22内侧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空槽a24与防卡珠a23相通,所述定点组件a25固定于空槽a24的圆心部位,所述定点组件a25与滚珠a1进行定位连接,所述防卡珠a23通过空槽a24、定点组件a25与滚珠a1进行活动配合,所述重叠层a22、连接扣a21与组合环a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重叠层a22内部含有多组连接扣a21并且呈现环形形状,所述空槽a24边缘设有多颗球体防卡珠a23;所述重叠层a22内部的多组连接扣a21能提高重叠层a22与部件的连接性能,所述空槽a24边缘的多颗球体防卡珠a23能通过自身形态来与部件进行一同滚动,提高部件的转动流畅性。
29.本实施例的具体功能与操作流程:本发明中,第一:呼吸装置通过定位底座1可将主机2放置于特定的医护病房当中,从而主机2通过电源插座3与外界电源接通后即可为衔接层4的检测系统5提供电能支持,使整体装置进行启动运行,然后通过相应的呼吸面罩与主机特定部位进行衔接后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氧气,达成辅助呼吸的特点,同时检测系统5则能根据患者的呼吸效果来将患者情况进行显现,完成检测作业;第二:检测系统5通过装配腔57的拆装条56可通过卡合连接方式能代替原有的检测系统5与主机2上端进行直接固死为一体的特点,所使在主机2单一出故障或程序错误后,可直接通过检测屏52顶上的拉阀51来对载物板53相衔接的垂直组件54进行拖动,使拆装条56能在主机2侧端进行向上滑动,形成简易拆卸的效果,最后可将检测系统5与主机2进行相
互拆分,防止因单一主机2出故障后而导致的检测系统5形成的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情况,间接的能提高整体呼吸装置的搬运便利性,防止检测系统5与主机2重量相互堆叠而造成的不易搬动的情况;第三:拆装条56通过定位块561与主体562相互形成的“t”形形状能提高自身与垂直组件54、承重块55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在主机2侧端滑动过程中,表层摩擦层563则会利用精抛光的特点来与主机2侧端进行摩擦移动,同时主体562两侧的辅助机构564则能进行转动来辅助摩擦层563的移动效果,提高检测系统5与主机2的拆分效率防止单纯利用摩擦拆分所导致的卡顿以及降低拆分的速度性;第四:辅助机构564通过组合环a3的转动槽a2能为滚珠a1提供相应的滚动区域,从而滚珠a1将在主机2侧端内部进行滚动,完成提速作业,进而组合环a3后侧圆心相衔接的直杆a4可将两组组合环a3与滚珠a1的位置进行限定,使每两组的组合环a3与滚珠a1能够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持续的移动产生的位置偏移而造成的相互堆积情况,然后直杆a4中段的加固体a5则能辅助直杆a4在主体562当中的定位性能;第五:转动槽a2通过重叠层a22内部所装有的连接扣a21能提高重叠层a22与组合环a3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利用空槽a24圆心部位的定点组件a25来将滚珠a1的圆心部位进行限定,使之进行定点转动,同时滚珠a1转动过程能带动防卡珠a23一同转动,可提高滚珠a1的转动流畅性并且防止卡死现象的产生。
30.实施例2: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便于检测的呼吸装置,其结构包括,所述垂直组件54顶上设有框体541、插槽542、夹块543、伸缩轴544、控制组件545,所述框体541内侧与插槽5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夹块543分布于插槽542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轴544终端与夹块54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45与伸缩轴544进行活动配合,所述夹块543通过空槽542与载物板53两侧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插槽542为方形空心形态,所述夹块543与伸缩轴544在插槽542两侧各设有一组并且形成对称形态;所述插槽542通过方形空心形态可达成与部件进行相互衔接的特点,所述夹块543与伸缩轴544根据自身数量与分布位置则能将插槽542内部零部件进行加固,防止两者因间隙影响产生的晃动不稳定情况。
31.其中,所述夹块543设有凹槽b1、块体b2、支撑块b3、保护层b4,所述凹槽b1与块体b2侧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块b3嵌入于块体b2当中,所述保护层b4贴合于块体b2表层,所述保护层b4与插槽542相通,所述保护层b4通过插槽542与载物板53两侧下端相贴合;所述块体b2内部含有两块支撑块b3;所述块体b2内部的两块支撑块b3则能将块体b2的原型进行维持,防止持续夹紧与活动所造成的表层凹陷变形情况。
32.其中,所述保护层b4设有基板b41、橡胶块b42、接触层b43,所述基板b41上端与橡胶块b42下端相贴合,所述接触层b43安装于橡胶块b42上端,所述基板b41带动橡胶块b42、接触层b43与支撑块b3表层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基板b41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接触层b43表层为抛光形态;所述基板b41通过磁性金属材质的磁吸效果下能提高橡胶块b42固定于部件表层
的便利性,并且达成便于位置调节的效果,所述接触层b43通过表层抛光效果能保护橡胶块b42表层特点,使之能代替橡胶块b42表层与部件进行接触,防止橡胶块b42与部件表层摩擦过后产生的破损。
33.本实施例的具体功能与操作流程:本发明中,第一:垂直组件54顶上改进后通过框体541的插槽542可与载物板53两侧下端的衔接件进行匹配与衔接,然后载物板53两侧下端的衔接件进入插槽542内部后卡利用控制组件545来将伸缩轴544进行伸出,利用夹块543将载物板53的部件进行夹紧,防止两者因间隙的影响产生晃动与不稳定的情况;第二:夹块543通过凹槽b1可让块体b2与伸缩轴544进行连接,达成让伸缩轴544带动自身进行移动,然后块体b2将通过自身内部的支撑块b3来维持自身的原型,防止持续的夹紧所产生的变形凹陷情况;第三:块体b2表层所装有的保护层b4能通过基板b41来将橡胶块b42的位置进行确定,从而橡胶块b42可通过接触层b43来与部件进行贴合衔接,使之利用接触层b43代替橡胶块b42表层接触的特点下能防止橡胶块b42直接与部件表层的接触产生刮擦情况,进而利用橡胶块b42的柔韧反弹特点下能够提高块体b2与部件的贴合稳定性,形成完美贴合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夹块543将部件夹紧的牢固性。
34.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