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线器

文档序号:33164502发布日期:2023-02-04 01:1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线器

1.本发明涉及牙齿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线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健康的逐渐重视,吃完东西之后及时去除牙缝残渣,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目前常用的牙缝残渣清洁工具有扁牙线、圆牙线、牙缝刷及牙签。
3.扁牙线对于牙齿顶部缝隙小,根部缝隙大的牙龈退缩的患者来说,清洁效果不太理想,同时需手部进入口腔内操作,非常不卫生、不雅观;圆牙线的直径较粗,不易进入牙缝,且容易导致牙龈受伤。同样需手部进入口腔内操作,不卫生、不雅观;牙缝刷虽然可从牙齿根部较大的缝隙直接进入,不经过缝隙较窄的牙齿顶部,但直径过粗,不能清洁小缝隙,并且不易从后牙外侧进入;牙签不易进入牙缝,清洁不彻底,尖端易损伤牙龈,动作不雅观;对于牙线,在使用时需要从牙面拉出,其对牙齿的横向作用力比较大,会使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松动。
4.申请公布号为cn102949246a的牙线棒结构,通过牙线的两端设置有刷体,刷体的周围设有清洁部,从而提高对牙齿齿缝的清洁能力,虽然解决了牙缝清理的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将牙线对准牙缝塞入,否则刷体会伤害牙齿及牙龈,使用时不方便;另外,牙线棒使用完后,牙线无法更换,需要全部丢弃,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牙缝残渣不易清理、清理过程容易损伤牙龈和牙齿及牙线无法更换的问题。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本技术提供一种牙线器,包括:
8.壳体,其内设有腔体;
9.牙线组件,其包括:
[0010]-u型框体,其与上述壳体卡接;
[0011]-扁牙线,其包括固定端与转动端,上述固定端与上述u型框体开口端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上述转动端与上述u型框体开口端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0012]
驱动组件,其设于上述壳体的腔体内并与上述扁牙线的转动端卡接,以驱动上述扁牙线的转动端转动设定角度并使上述扁牙线呈螺旋状。
[001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4]
传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一伞齿轮;
[0015]
从动轴,其与上述传动轴垂直设置并与上述扁牙线的转动端卡接,上述从动轴外套设有第二伞齿轮,上述第二伞齿轮与上述第一伞齿轮啮合;
[0016]
驱动机构,其与上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上述传动轴转动并使上述从动轴转动设定角度。
[001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旋钮,上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上述驱动齿轮与上述传动齿轮啮合,上述旋钮与上述驱动齿轮连接并位于上述壳体外,用于驱动上述驱动齿轮。
[001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起,上述旋钮上设有限位件,当上述旋钮转动设定角度时上述限位件与上述限位凸起抵持。
[001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从动轴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六角孔,上述扁牙线的转动端通过转轴与上述u型框体转动连接,上述转轴远离上述扁牙线的端部配置为与上述六角孔适配的六角形结构,并与上述从动轴卡接。
[00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六角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凹槽,上述转轴上对应设有可与上述定位凹槽卡接的定位凸起。
[002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有限位凹槽,上述限位件靠近上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凸起,上述限位凹槽位于上述限位件的转动路径上,当上述凸起与上述限位凹槽卡接时,上述定位凹槽与上述传动轴所在平面的夹角呈设定角度。
[002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为长方体,上述传动轴沿上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上述旋钮及上述从动轴分别位于上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002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上述u型框体的l型的避让槽,上述传动轴转动连接于上述避让槽上,且上述避让槽的内壁设有固定结构,用于与上述u型框体卡接。
[002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避让槽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卡扣,上述u型框体的侧壁对应设有与上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扁牙线,并利用驱动组件使扁牙线的转动端转动设定角度,以使扁牙线呈螺旋状,从而可以增大扁牙线与牙齿缝隙之间的摩擦力,更容易清除牙齿缝隙内的食物残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牙齿缝隙内转动扁牙线的方式,带出食物残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牙缝残渣不易清理且清理过程容易损伤牙龈和牙齿的问题;同时,牙线组件通过与壳体卡接的方式实现了可拆卸、可更换,从而降低了牙线器的使用成本,解决了牙线使用后无法更换需要整体丢弃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牙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图1中驱动组件与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9]
图3为图2中传动轴与从动轴的配合示意图;
[0030]
图4为图1中牙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0032]
图中:1、壳体;11、支撑架;12、限位凸起;13、限位凹槽;14、转动箭头;2、牙线组件;21、u型框体;211、卡槽;22、转轴;221、端部;222、定位凸起;23、扁牙线;3、驱动组件;31、传
动轴;311、第一伞齿轮;312、传动齿轮;32、从动轴;321、第二伞齿轮;322、定位凹槽;33、驱动机构;331、驱动齿轮;332、旋钮;333、限位件;35、连接轴;4、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牙线器,包括壳体1、牙线组件2和驱动组件3,牙线组件2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上,驱动组件3设于壳体1的腔体内并与牙线组件2连接,用于使牙线组件2上的扁牙线23扭转。
[0036]
具体的,牙线组件2包括u型框体21和扁牙线23,u型框体21与上述壳体1卡接;扁牙线23包括固定端与转动端,上述固定端与上述u型框体21开口端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上述转动端与上述u型框体21开口端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驱动组件3设在上述壳体1的腔体内并与上述扁牙线23的转动端卡接,以驱动上述扁牙线23的转动端转动设定角度并使上述扁牙线23呈螺旋状。
[0037]
可以理解,u型框体21通过卡接的形式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当u型框体21安装在壳体1上,并使驱动组件3工作时,驱动组件3使扁牙线23的转动端转动设定角度。由于扁牙线23的固定端与u型框体21固定连接,因此扁牙线23在驱动组件3的带动下可以呈螺旋状。扁牙线2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形变回复能力的材料制件,具体地,可由柔软性大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构成,例如可一并使用选自乳胶(latex)、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橡胶、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styrene ethylene butadiene styrene)橡胶、丁基(butyl)橡胶、聚氨酯(polyurethane)橡胶、硅酮(silicone)橡胶、共聚酯(copolyester)、聚酰胺(polyamide)等的1种或2种以上来形成,但不限于此。
[0038]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呈螺旋状的扁牙线23具有更多的接触面,可以更好的清理牙缝内的的食物残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牙缝内转动扁牙线23使附着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被刮除带出,相比于传统的牙线,清理效果更好。
[003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组件3包括传动轴31、从动轴32和驱动机构33,传动轴31的一端设有第一伞齿轮311;从动轴32与上述传动轴31垂直设置并与上述扁牙线23的转动端卡接,上述从动轴32外套设有第二伞齿轮321,上述第二伞齿轮321与上述第一伞齿轮311啮合;驱动机构33与传动轴3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上述传动轴31转动设定角度。
[0040]
在具体操作时,利用驱动机构33使传动轴31转动,在垂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第一伞齿轮311和第二伞齿轮321的作用下,传动轴31带动从动轴32转动,从而使扁牙线23的转动端转动设定角度。
[0041]
在本例中,传动轴31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从动轴32与传动轴31垂直设置,第一伞齿轮311与第二伞齿轮321啮合使传动轴31的转动转化为从动轴32的转动,改变了传动
方向,从而驱动扁牙线23的转动端转动。
[0042]
如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腔体内还设有支撑架11,用于与第一伞齿轮311远离从动轴32的一侧抵持,从而固定传动轴31在壳体1内的相对位置,并防止第一伞齿轮311与第二伞齿轮321啮合转动时出现位移而导致连接失效。
[0043]
可选的,驱动机构33可以为套设在传动轴31另一端的转动把手并位于壳体1外,或为驱动电机,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3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传动轴31自转。
[004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齿轮331和旋钮332,上述传动轴31的另一端设有传动齿轮312,上述驱动齿轮331与上述传动齿轮312啮合,上述旋钮332与上述驱动齿轮331连接并位于上述壳体1外,用于驱动上述驱动齿轮331。
[0045]
在本例中,旋钮332设置在壳体1外,通过连接轴35与驱动齿轮331连接,从而带动驱动齿轮331转动,驱动齿轮331又与传动轴31另一端的传动齿轮312啮合,因此即可以实现通过转动旋钮332使传动轴31转动。
[0046]
优选的,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312的传动比为3:1~4:1。可以理解,这里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312的传动比即为驱动齿轮331与传动齿轮312的直径比,通过将驱动齿轮331的直径设置得比传动齿轮312的直径大,从而可以使旋钮332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使传动轴31转动较大的角度,操作时省时省力。
[0047]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起12,上述旋钮332上设有限位件333,当上述旋钮332转动设定角度时上述限位件333与上述限位凸起12抵持。
[0048]
可以理解,限位凸起12的作用是限制旋钮332相对于壳体1的转动角度,目的是使传动轴31转动设定角度即停止转动,使扁牙线23保持使用需要的螺旋状态。
[0049]
在本例中,限位凸起12设置在壳体1靠近旋钮332的外壁上,限位件333设置在旋钮332的弧形外侧壁上,且限位凸起12位于限位件333的转动路径上,从而当旋钮332转动设定角度时限位凸起12将限位件333挡住使其无法继续沿该方向转动。
[005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从动轴32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六角孔,上述扁牙线23的转动端通过转轴22与上述u型框体21转动连接,上述转轴22远离上述扁牙线23的端部221配置为与上述六角孔适配的六角形结构,并与上述从动轴32卡接。
[0051]
为使从动轴32可以与扁牙线23的转动端卡接并带动上述转动端转动,将从动轴32沿轴线方向开设六角孔,并将扁牙线23的转动端通过六角形的端部221与从动轴32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轴32与转轴2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卡接,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在本例中,通过转轴22端部221的六角形结构与六角孔配合的方式,便于插接安装。
[0052]
进一步地,上述六角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凹槽322,上述转轴22上对应设有可与上述定位凹槽322可接的定位凸起222。
[0053]
可以理解,设置定位凹槽322与定位凸起222的目的是,使u型框体21通过转轴22与六角孔卡接配合时,u型框体21与壳体1呈设定角度。
[0054]
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限位凹槽13,上述限位件333靠近上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凸起,上述限位凹槽13位于上述限位件333的转动路径上,当上述凸起与上述限位凹槽13卡接时,上述定位凹槽322与上述传动轴31呈设定角度。
[0055]
具体操作时,在安装牙线组件2之前,朝正方向转动旋钮332使限位件333上的凸起卡接在限位凹槽13内,此时六角孔内壁上的定位凹槽322与传动轴31所在平面的夹角呈设定角度,然后将扁牙线23的转动端上的转轴22插入至六角孔内并使定位凹槽322与定位凸起222卡接配合,此时u型框体21与壳体1呈夹角,扁牙线23为初始状态,即保持扁平状。转动u型框体21使u型框体21以转轴22为轴心转动并与壳体1处于同一平面,扁牙线23的转动端一起转动并使扁牙线23呈螺旋状,此时在转轴22的转动带动下,旋钮332朝反方向转动,上述凸起从限位凹槽13内移出。
[0056]
由此可见,设置限位凹槽13和凸起,目的是当凸起卡设在限位凹槽13内时,用于为上述u型框体2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预留转动角度。
[0057]
在本例中,旋钮332朝反方向转动设定角度后,限位件333与限位凸起12抵持,以防止旋钮332转动角度过大。
[0058]
优选的,限位凹槽13沿凸起转动方向设有弧形缓冲部,以便于凸起转动时移入或移出限位凹槽13。
[005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内壁还设有阻尼器4,阻尼器4与连接轴35连接,用于控制驱动齿轮331的转动,以防止驱动齿轮331转动过大造成扁牙线23扭曲断裂。
[006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为长方体,上述传动轴31沿上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上述旋钮332及上述从动轴32分别位于上述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
[0061]
将壳体1设置为长方体,便于握持和使用牙线器,通过传动轴31使旋钮332转动时带动从动轴32转动。
[006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上述u型框体21的l型避让槽,上述传动轴31转动连接在上述l型避让槽上,且上述l型避让槽的内壁设有固定结构,用于与上述u型框体21卡接。
[0063]
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l型避让槽位于长方体壳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传动轴31转动连接在l型避让槽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在l型避让槽的两个相邻侧壁上设有卡扣,在u型框体21的外侧壁上对应设有与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211,u型框体21与壳体1通过卡接件与卡槽211的卡接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从而使牙线组件2便于更换。
[0064]
在本例中,卡槽211为避让槽,当上述转轴22与上述从动轴32卡接并使上述u型框体2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上述卡接件与上述卡槽211卡接。
[006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靠近旋钮332的外壁上还标有转动箭头14,转动箭头14的方向与上述反方向一致,便于使用者辨识旋钮332的转动方向,以控制并调整扁牙线23的扭转。
[0066]
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朝正方向转动旋钮332使限位件333上的凸起卡接在限位凹槽13内,此时六角孔内壁上的定位凹槽322与传动轴31所在平面的夹角呈设定角度,然后将转轴22插入至六角孔内并使定位凹槽322与定位凸起222卡接配合,此时u型框体21与壳体1呈夹角,扁牙线23为初始状态,即保持扁平状。转动u型框体21,使u型框体21以转轴22为轴心转动,u型框体21与壳体1通过卡接件与卡槽211的卡接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此时由于扁牙线23的转动端随u型框体21的转动而一起转动,使扁牙线23呈螺旋状,此时在转轴22的转动带动下,旋钮332朝反方向转动,上述凸起从限位凹槽13内移出,与限位凸起12抵持后停止转动。u型框体21安装在壳体1的l型避让槽上后,将旋钮332朝正方向转动使凸起
卡接至限位凹槽13内,解除扁牙线23的螺旋状态,使扁牙线23恢复至初始状态,以便于塞入牙缝之间。待扁牙线23塞入牙缝后,再将旋钮332朝反方向转动,使扁牙线23呈螺旋状,此时可以沿扁牙线23的长度方向移动牙线器从而带出牙缝内的残渣,或是正、反方向交替转动旋钮332使扁牙线23在牙缝内自转,从而清除牙缝内的残渣。待清理完成后,将旋钮332转动使凸起卡接至限位凹槽13内,扁牙线23恢复至初始状态,即可从牙缝中取出。
[0067]
本发明的一种牙线器,通过将扁牙线一端固定、一端可转动连接的设置在u型框体上,并通过位于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端转动,从而使扁牙线可以转动呈螺旋状,增大了扁牙线与牙缝内食物残渣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摩擦力,使清洁效果更好;利用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配合,从而传动轴的转动转化为从动轴的转动,降低了驱动组件的空间占用率且实现了不同方向转动的转化;通过设置较大直径的驱动齿轮和较小直径的传动齿轮,从而可以转动旋钮较小的角度即可驱动传动轴转动较大角度,省时省力;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限位凸起并与旋钮的限位件抵持,从而限定了旋钮的转动角度,防止旋钮转动角度过大而使扁牙线转动圈数过多造成断裂;通过六角孔与转轴卡接配合,并在六角孔与转轴上设置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从而限定u型框体安装时与壳体之间的角度,配合限位凹槽与凸起,使得扁牙线可以在初始状态与螺旋状之间切换,便于使用者操作。本技术的牙线器,不仅操作简单且牙线组件可更换使用,利用扁牙线的旋转扭曲,增大牙缝内食物残渣的摩擦力,便于将食物残渣横向牵拉出来,不必像传统牙线需紧贴牙齿或牙龈才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将食物残渣推出,适合松动或经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0068]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70]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