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33747354发布日期:2023-04-06 12:24阅读:19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1、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其中以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最为常见,其致病机制是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牙周组织,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使牙周组织发生进行性破坏造成牙龈炎、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是成年人失牙的首位原因。牙周炎属于中医学“牙宣”的范畴,主要包含胃火炽盛、肾阴亏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证型,历代文献中又可见齿槁、齿挺、齿动摇、牙漏等病名。患者会出现龈肉红肿、渗血渗脓、盲袋形成、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等临床症状。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包括菌斑、吸烟、糖尿病等。

2、西医认为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主张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和全身/局部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清除菌斑、控制炎症、预防病情发展和复发、改善牙周组织功能的目的,但面对类型复杂多样的牙周炎疗效仍不尽如人意,且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还有产生耐药菌株、诱导二次感染、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菌群失调、破坏口腔微生态系等副作用。而中医药能从整体辨证论治出发,既注重病灶局部,同时调和人体全身气血,并通过中药配伍达到个体化治疗效果,中医药的内服、含漱或局部吹散在治疗牙周炎有悠久的历史,不但取得了相当明确的临床效果,长期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其能通过调节宿主整体防御功能,减弱细菌侵袭力,重建有利于牙周健康的微生态系。近年来,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内治法(中医辨证论治、经方治疗)、外治法(含漱液、缓释膜等)以及体质护理等手段,达到了降低炎性反应、调整菌群平衡乃至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远期疗效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成精当、配方新颖、疗效确切的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成本低、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服用及携带方便等优点。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为中药复方,所述中药复方由以下重量份中药材制成:

4、土茯苓75~125份,黄精75~125份,蒲公英75~125份,马齿苋75~125份,仙鹤草56~94份,车前草75~125份,薏苡仁75~125份,川芎37.5~62.5份,川牛膝37.5~62.5份,海螵蛸75~125份,乌梅37.5~62.5份,甘草37.5~62.5份。

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复方由以下重量份中药材制成:

6、土茯苓100份,黄精100份,蒲公英100份,马齿苋100份,仙鹤草75份,车前草100份,薏苡仁100份,川芎50份,川牛膝50份,海螵蛸100份,乌梅50份,甘草50份。

7、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浸泡:经过挑选的药材加入质量10倍的水浸泡,夏季水温高于30℃时,浸泡30~40min,冬季水温低于20℃时,浸泡120~150min,春秋季浸泡60~100min;

8、②一次煎煮:浸泡结束后,快速煮沸,然后维持微沸状态60~80min;

9、③一次过滤:煎煮结束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10、④二次煎煮过滤:一次过滤滤渣加起始药材质量6倍的水进行煎煮,快速煮沸后维持微沸状态50~6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上一步滤液混合备用;

11、⑤三次煎煮过滤:二次过滤滤渣加起始药材质量6倍的水进行煎煮,快速煮沸后维持微沸状态50~60min,过滤收集滤液和上一步滤液混合备用,弃去滤渣;

12、⑥浓缩:三次煎煮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进行减压浓缩;

13、⑦制作制剂:浓缩液制备成相应的剂型。

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⑥中减压浓缩时温度不超过80℃,浓缩压力为0.8~1.0mpa,浓缩结束时药液在60℃的密度为1.03~1.08g/cm3。

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⑦中剂型口腔洁含漱液的具体制作方法为:将步骤⑥得到的浓缩液进行离心,1500~2500转/分钟离心15~30min,取上清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6.5,加山梨酸3g/l和甜菊糖苷2g/l,混匀,再次滤过,分装,即可。

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⑦中其他剂型的制备方法为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浸膏,然后将浸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干燥温度不超过80℃,控制水分6%以下,将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可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剂型,所述的药剂学上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给药时使用的片剂(口含片/口腔贴片)、凝胶、膜剂、胶囊剂、丸剂、粉剂、颗粒剂、糖浆、口服液等,在肠外给药时使用的冻干粉针及注射液。

1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为使药剂学上的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和基质,其中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

18、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组合制备的药剂学制剂可用于慢性牙周炎、口腔溃疡、急性牙龈炎疾病的治疗。

19、方解:本发明的药物组合以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共为君药;土茯苓解毒除湿,车前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薏苡仁利水渗湿、解毒散结,此三味为臣药,合用增强清热燥湿解毒之功;佐以仙鹤草收敛止血与海螵蛸收湿敛疮,乌梅生津敛阴,川芎行气开郁,川牛膝逐瘀通经,黄精补气养阴,共行调气和血之用;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调气和血敛疮之功。

20、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发明是基于现代社会人们长期静坐少动、嗜食肥美、贪凉饮冷的生活、饮食习惯,并结合长期大量临床观察,认为胃火炽盛、消烁津液、聚热成毒是胃火炽盛型牙周炎的核心病机,而通过清热泻火、燥湿解毒、调气和血是其治疗之关键,进而提出“口腔洁”验方,由土茯苓、黄精、蒲公英、马齿苋、仙鹤草、车前草、薏苡仁、川芎、川牛膝、海螵蛸、乌梅、甘草十二味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调气和血敛疮之功;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根据多年诊治经验,与医院药剂科制剂室联合研制出院内临方制剂口腔洁含漱液,在临床已应用数年,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所致的牙龈肿痛、出血以及口臭等症,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3、(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组方精当,均为天然药物,剂量较小,无毒副作用,根据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备成含漱剂或其他剂型,在治疗牙周炎及种植体周围炎过程中,能在局部长时间停留,发挥作用,充分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4、(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土茯苓、黄精、蒲公英、马齿苋、仙鹤草、车前草、薏苡仁、川芎、川牛膝、海螵蛸、乌梅、甘草按照一定的剂量配比组合而成,本发明药物间的剂量配比是通过多次不同的实验筛选最终才确定的用量范围;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常用的西药相比,药效更加显著,与现有技术的中药相比,药味组成精当,药物使用量合理,通过实验已证实其临床疗效增加,总有效率有所提高,故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更佳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成简单,配方新颖,且各味原料药价格均较为便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用药成本合理,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