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及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61682发布日期:2022-12-31 09: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及固定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领域。


背景技术:

2.医学上通常将回盲瓣至肛门的消化道称为下消化道。传统的医疗技术,难以实现从肛门向全结肠内进行无创伤的长时间重复给药。直至2015年,一种向结肠深部植入管道,用于全结肠(也被称为下消化道)途径粪菌移植,或全结肠广泛范围给药的技术已经用于临床,其被命名为经内镜肠道植管术。但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肠导管大多仅能到达直肠或者乙状结肠,无法到达右半结肠甚至升结肠、盲肠等深部结肠,更无法起到持久固定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为:1、市面上的肠导管进入肠腔的长度均小于30cm。2、因肠道不仅弯曲,且弯曲还特别多,难以将肠导管在直视下放置并固定在结肠的任意部位,这使得药液容易流出体外,降低疗效、造成医疗浪费。因此,目前缺乏能够配合内镜将其顺利、安全的送至升结肠,并且将其持久固定在升结肠内壁,用于长期留置和反复给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能配合内镜将药品顺利、安全的送至升结肠,并且将导管持久固定在升结肠内壁,用于长期留置和反复给药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包括中空的导管,导管的一端为封闭的圆弧状,导管的另一端未封闭,导管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线孔组,每个线孔组内穿绕有一根固定线,固定线首尾连接形成至少一个可滑动的半圆状线圈,线圈配合肠镜的软组织夹使用,软组织夹夹紧线圈将导管固定在肠壁上,靠近导管的一端,导管上开设有用于药物流出的侧孔,导管另一端连接有注射器接口。
5.具体的,导管的长度大于等于1.4m,线孔组有5个,在第一线孔组形成的半圆状线圈的圆心距离导管一端端面0.5~1cm,在第二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的圆心距离导管一端端面7~8cm,在第三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的圆心距离导管一端端面14~15cm,在第四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的圆心距离导管一端端面20~21cm,在第五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的圆心距离导管一端端面25~26cm。
6.具体的,侧孔至少有一个,侧孔分布于导管侧壁上,导管的圆弧端面上开设有出液孔。进一步的,侧孔为椭圆状,侧孔的长轴长为3mm,短轴长为2mm;的出液孔为直径为1mm的圆形。进一步的,侧孔有4个,每两个侧孔形成一排,上排的两个侧孔分别距离导管的圆弧端面2mm和6mm;上排的两个侧孔分别距离导管的圆弧端面4mm和8mm。设置4个侧孔,当肠道内有粪便时,导管经过的时候,侧孔不至于全堵住,有利于液体流出。上下排分布,让液体接触肠壁面积更大。出液孔呈圆形,快速注射液体时可喷洒的效果。
7.具体的,每个线孔组内穿绕有一根固定线形成两个半圆状线圈,半圆状线圈的直径为3mm。
8.具体的,注射器接口包括中空的锥形导向头以及与导向头连接成的一体的封盖和
注射器导向头,导向头与导管的未封闭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射器导向头为中空圆筒状,注射器导向头和外界相通,注射器导向头的一端与导向头可插拔连接,封盖与注射器导向头的另一端可插拔连接,封盖用于封闭注射器导向头,防止里面的药品反向流出。
9.具体的,固定线的材质为pga材质,pga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且对人体无害,在肠道内线圈能竖直立起来,在固定导管的时候,避免线圈瘫软无法通过固定夹子夹紧。导管为聚氨酯材质,对人体肠道无害。
10.具体的,导管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间隔刻度为10cm,刻度线开始于距离导管起始端50cm处开始第一个刻度,再每间隔10cm再标记一下一个刻度,当导管在肠道内发生位移后,医护人员能通过观察刻度线了解到导管的移动状况。
11.一种肠导管固定方法,应用上述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肠镜夹紧导管上的线圈后进入肠道内,直至到达给药点,通过肠镜上的固定夹夹紧两个线圈与肠道内壁,固定导管位置;注射器插入注射器导向头内注射药品,药品从侧孔以及出液孔中流出,药品到达给药点。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通过在导管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线圈,能配合内镜将导管置入并持久固定在升结肠内壁,在通过导管的尾端将药品注射至导管内,再通过导管的出液孔,顺利、安全的将药品传输送至升结肠,总体上实现长期留置和反复给药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1线圈;2注射器导向头;3导向头;4封盖;5导管;6侧孔;7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6.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包括中空的导管5,导管5的长度为1.4m,导管5的一端为封闭的圆弧状,导管5的另一端未封闭,导管5为聚氨酯材质,对人体肠道无害。
17.为了能将导管5在肠道内进行固定,所以在导管5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线孔组,每个线孔组内穿绕有一根固定线,固定线首尾连接形成两个可滑动的半圆状线圈1,半圆状线圈1的直径为3mm,通过2个线圈,当导管进入到固定位置后,导管的位置不能再移动了,然后需要通过软组织夹将线圈和肠壁进行夹紧固定,所以设置有两个线圈后,避免其中一个线圈与管壁贴合而导致无法进行夹紧固定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线圈通过固定线在线孔组内通过首尾连接形成,线圈的大小可根据固定线在线孔组内滑动来调节,所以在留置的过程中,当存在导管滑动的情况下,线圈可以跟随导管移动,使得线圈的大小改变,从而使得在肠道中给予导管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管道直接从肠道中划出,使导管固定更持久。
18.线圈1配合肠镜的软组织夹使用,软组织夹夹紧线圈1将导管5固定在肠壁上,靠近导管5的一端,导管5上开设有用于药物流出的侧孔6,导管5另一端连接有注射器接口。
19.其中,为了能将导管5稳定的固定住,线孔组总有5个,根据肠道弯曲程度,肠道的长度以及最适固定距离,所以第一线孔组形成的半圆状线圈1的圆心距离导管5一端端面1cm,在第二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1的圆心距离导管5一端端面8cm,在第三线孔组中
形成的半圆状线圈1的圆心距离导管5一端端面15cm,在第四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1的圆心距离导管5一端端面20cm,在第五线孔组中形成的半圆状线圈1的圆心距离导管5一端端面26cm。这样间隔一定距离分布线孔组,能有效的固定导管5从而进一步精确给药。
20.侧孔6有4个,侧孔6分布于导管5侧壁上,导管5的圆弧端面上开设有出液孔7,侧孔6和出液孔7都是为了将药品输出,实现给药的目的。其中,侧孔6为椭圆状,侧孔6的长轴长为3mm,短轴长为2mm;的出液孔7为直径为1mm的圆形。进一步的,侧孔6有4个,每两个侧孔6形成一排,上排的两个侧孔6分别距离导管5的圆弧端面2cm和6cm;上排的两个侧孔6分别距离导管5的圆弧端面4cm和8cm。通过设置4个侧孔6,当肠道内有粪便时,导管5经过的时候,侧孔6不至于全堵住,有利于液体流出。上下排分布,让液体接触肠壁面积更大。出液孔7呈圆形,快速注射液体时可达到喷洒的效果,提高给药效果。
21.具体的,注射器接口包括中空的锥形导向头以及与导向头连接成的一体的封盖4和注射器导向头2,导向头与导管5的未封闭的一端固定连接,注射器导向头2为中空圆筒状,注射器导向头2和外界相通,注射器导向头2的一端与导向头可插拔连接,封盖4与注射器导向头2的另一端可插拔连接,封盖4用于封闭注射器导向头2,防止里面的液体药物反向流出。
22.固定线的材质为pga材质,pga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且对人体无害,在肠道内线圈能竖直立起来,在固定导管5的时候,避免线圈瘫软无法通过固定夹子夹紧。
23.除此之外,导管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间隔刻度为10cm,刻度线开始于距离导管起始端50cm处开始第一个刻度,再每间隔10cm再标记一下一个刻度,当导管在肠道内发生位移后,医护人员能通过观察刻度线了解到导管的移动状况。
24.应用上述一种全结肠留置导管对导管固定以及进行全结肠进行给药的过程为:肠镜夹紧导管上的线圈后进入肠道内,直至到达给药点,通过肠镜上的固定夹夹紧两个线圈与肠道内壁,固定导管位置;注射器插入注射器导向头2内注射药品,药品从侧孔6以及出液孔7中流出,药品到达给药点。
25.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通过在导管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线圈,能配合内镜将导管置入并持久固定在升结肠内壁,通过导管的尾端将药品注射至导管内,再通过导管的出液孔,顺利、安全的将药品传输送至升结肠,总体上实现长期留置和反复给药的目的。
2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