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02545发布日期:2023-03-08 18:3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一直以来,美白祛斑都是人们所热切关注的话题。色斑,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人类皮肤的一大问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出现色斑的几率也明显增加。色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表皮下层分布有许多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经体内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而形成黑色素,皮肤内黑色素增多并不均匀聚集而形成色斑。因此,为实现美白祛斑的效果,护肤品中常需加入具有美白祛斑效果的成分。
3.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护肤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想要护肤品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还需要有一定的抗皱效果。然而,目前的护肤品的功效都比较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护肤品的不同需求。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得护肤品同时具有较佳的美白祛斑和抗皱的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a相:聚二甲基硅氧烷6-9%;月桂基 peg-10 三(三甲硅氧基)甲硅烷基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4%;生育酚0.001-0.002%;生育酚乙酸酯0.1-0.3%;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0.5-1%;羟基硬脂酸2-3%;硬脂酸0.3-0.5%;氯氧化铋0.5-0.8%;羟基硬脂酸乙基己酯0.1-0.3%;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8-1.2%;着色剂0.01-0.03%;b相:甘油8-11%;丁二醇9-12%;赤藓醇2-5%;烟酰胺1-4%;对羟基苯乙酮0.2-0.6%;透明质酸钠0.1-0.3%;聚丙烯酸钠0.1-0.2%;c相:1,2-己二醇0.4-0.6%;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0.1-0.2%;d相:美白剂0.05-0.2%;祛斑剂0.1-0.3%;抗皱剂0.08-0.15%;润肤剂0.3-0.6%;抗菌剂0.1-0.3%;香精0.03-0.05%;保湿剂0.2-0.6%;水解珍珠0.1-0.4%;二葡糖基棓酸0.3-0.5%;其余为水;所述美白剂包括欧百里香提取物,所述欧百里香提取物占美白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6-0.9%,其余为水;所述抗皱剂包括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所述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占抗皱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10%,其余为水;所述祛斑剂包括白车轴草提取物和欧洲越桔果提取物,所述白车轴草提取物和欧洲越桔果提取物分别占祛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0.1-0.3%,其余为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欧百里香提取物,有利于减缓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降解,维持皮肤弹性,同时还能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使得贵妇膏具有较佳的美白功效。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和对内皮蛋白生成的促进作用,可减缓弹性蛋白的降解,维持皮肤弹性,使得贵妇膏具有较佳的抗皱功效。白车轴草提取物和欧洲越桔果提取物中均含有异黄酮类物质,异黄酮类物质可以通过螯合铜离子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使得贵妇膏具有较佳的祛斑效果。并且,通过加入白车轴草提取物和欧洲越桔果提取物,有利于促进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和欧百里香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减缓弹性蛋白的降解,进而维持皮肤弹性,从而使得贵妇膏的抗皱效果提高。
7.因此,通过采用白车轴草提取物、欧洲越桔果提取物、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以及欧百里香提取物互相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美白祛斑效果,还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抗皱效果,使得贵妇膏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护肤品的不同需求。
8.优选的,所述白车轴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白车轴草粉碎,然后将其投入超声萃取池中,加入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浓缩液;s2: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并搅拌,然后加固加入乙醇后的浓缩液在温度40-50℃下加热2-3h,然后在0-4℃下冷冻4-6h,抽滤并浓缩,得到白车轴草提取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制备得到的白车轴草提取物具有较高的纯度,使得白车轴草提取物中的异黄酮类物质活性更高,以此更好地与欧洲越桔果提取物促进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和欧百里香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减缓弹性蛋白的降解,使得贵妇膏的抗皱效果提高。
10.优选的,所述着色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i77492 95-98%;三乙氧基辛基硅烷2-5%。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三乙氧基辛基硅烷是一种黏性液体,利用其黏性可以将ci77492均匀分散于体系中,使得体系更加均匀且稳定,进而使得贵妇膏保持较佳的美白祛斑抗皱功效。
12.优选的,所述a相还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异壬酸异壬酯2-4%;矿脂1-3%;异十六烷1-2%;牛油果树果脂0.8-1.2%。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油果树果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加强皮肤的保湿能力,对角质受损的肌肤能加以滋润,同时可以调节体系的流动性,改善粘度,提高贵妇膏的感官品质和使用肤感。因此,采用牛油果树果脂与异壬酸异壬酯、矿脂以及异十六烷互相配合,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保湿补水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润肤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龙胆根提取物3-10%;丁二醇45-50%;
其余为水;总质量百分比为100%。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龙胆根提取物中含有龙胆苦甙、龙胆二糖和龙胆酸等成分,对特异性皮炎和过敏有作用,可抑制刺激,起到抗炎的作用,并且,对表皮细胞胆甾醇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可改善油性粗糙皮肤的状态。因此,加入龙胆根提取物,使得贵妇膏具有较佳的抗炎的功效,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抗皱效果。
16.优选的,所述抗菌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1-9%;丁二醇36-41%;其余为水;总质量百分比为100%。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具有较佳的杀菌舒缓的功效,使得贵妇膏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满足人们对贵妇膏多功效的需求。
18.优选的,所述保湿剂还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β-葡聚糖0.7-1.2%;1,2-己二醇2.6-3.3%;乙基己基甘油0.2-0.5%;其余为水;总质量百分比为100%。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贵妇膏的保湿补水效果进一步提高。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a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主锅中,然后加热至80-85℃,均质使之充分溶解;s2:将b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然后加热至83-85℃,完全溶解后抽入主锅,均质5-10分钟,保温30-35分钟;s3:然后降温至45-50℃,于主锅中分别加入c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s4:继续降温至40-43℃,加入d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降温至36-38℃,即得贵妇膏。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贵妇膏具有较佳的美白祛斑抗皱的功效,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加入白车轴草提取物和欧洲越桔果提取物,有利于促进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和欧百里香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减缓弹性蛋白的降解,进而维持皮肤弹性,从而使得贵妇膏的抗皱效果提高。通过采用白车轴草提取物、欧洲越桔果提取物、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以及欧百里香提取物互相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美白祛斑效果,还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抗皱效果,使得贵妇膏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护肤品的不同需求。
23.2.采用本技术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白车轴草提取物具有较高的纯度,使得白车轴草
提取物中的异黄酮类物质活性更高,以此更好地与欧洲越桔果提取物促进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和欧百里香提取物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减缓弹性蛋白的降解,使得贵妇膏的抗皱效果提高。
24.3.采用牛油果树果脂与异壬酸异壬酯、矿脂以及异十六烷互相配合,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保湿补水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制备例1一种美白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欧百里香提取物、丁二醇和水加入搅拌釜中,以45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美白剂。
27.制备例2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1不同。
28.制备例3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以等量的水替代欧百里香提取物。
29.制备例1-3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1,用量的单位为kg。
30.表1美白剂制备例4一种抗皱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甘油、柠檬酸以及水加入搅拌釜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抗皱剂。
31.制备例5与制备例4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4不同。
32.制备例6与制备例5的区别在于:以等量的水替代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
33.制备例4-6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2,用量的单位为kg。
34.表2抗皱剂
制备例7一种祛斑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白车轴草提取物、欧洲越桔果提取物、丁二醇以及水加入搅拌釜中,以4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祛斑剂。
35.制备例8与制备例7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7不同。
36.制备例9与制备例8的区别在于:以等量的水替代白车轴草提取物。
37.制备例10与制备例8的区别在于:以等量的水替代欧洲越桔果提取物。
38.制备例7-10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3,用量的单位为kg。
39.表3祛斑剂制备例11一种润肤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龙胆根提取物、丁二醇以及水加入搅拌釜中,以55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润肤剂。
40.制备例12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11不同。
41.制备例11-12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4,用量的单位为kg。
42.表4润肤剂
制备例13一种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卡瓦胡椒叶/根/茎提取物、丁二醇以及水加入搅拌釜中,以55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抗菌剂。
43.制备例14与制备例13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13不同。
44.制备例13-14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5,用量的单位为kg。
45.表5抗菌剂制备例15一种保湿剂的制备方法,常温下,分别将β-葡聚糖、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以及水加入搅拌釜中,以6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制备得到保湿剂。
46.制备例16与制备例15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与制备例15不同。
47.制备例15-16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6,用量的单位为kg。
48.表6保湿剂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包括以下组分:a相:聚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 peg-10 三(三甲硅氧基)甲硅烷基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羟基硬脂酸;硬脂酸;氯氧化铋;羟基硬脂酸乙基己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着色剂;b相:水;甘油;丁二醇;赤藓醇;烟酰胺;对羟基苯乙酮;透明质酸钠;聚丙烯酸钠;c相:1,2-己二醇;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d相:美白剂;祛斑剂;抗皱剂;润肤剂;抗菌剂;香精;保湿剂;水解珍珠;二葡糖基棓酸;其中,美白剂采用制备例1所制备得到的美白剂;抗皱剂采用制备例4所制备得到的抗皱剂;祛斑剂采用制备例7所制备得到的祛斑剂;润肤剂采用制备例11所制备得到的润
肤剂;抗菌剂采用制备例13所制备得到的抗菌剂;保湿剂采用制备例15所制备得到的保湿剂。
49.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a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主锅中,然后加热至80℃,均质使之充分溶解;s2:将b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然后加热至83℃,完全溶解后抽入主锅,均质5分钟,保温30分钟;s3:然后降温至45℃,于主锅中分别加入c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s4:继续降温至40℃,加入d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降温至36℃,取样检测,合格后过滤出料,静置,即得贵妇膏。
5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美白剂采用制备例2所制备得到的美白剂;抗皱剂采用制备例5所制备得到的抗皱剂;祛斑剂采用制备例8所制备得到的祛斑剂;润肤剂采用制备例12所制备得到的润肤剂;抗菌剂采用制备例14所制备得到的抗菌剂;保湿剂采用制备例16所制备得到的保湿剂。
51.一种美白祛斑抗皱贵妇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a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主锅中,然后加热至85℃,均质使之充分溶解;s2:将b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然后加热至85℃,完全溶解后抽入主锅,均质10分钟,保温35分钟;s3:然后降温至50℃,于主锅中分别加入c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s4:继续降温至43℃,加入d相中的原料,搅拌均匀,降温至38℃,取样检测,合格后过滤出料,静置,即得贵妇膏。
52.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不同。
53.实施例4-5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a相还包括异壬酸异壬酯、矿脂、异十六烷、牛油果树果脂。
54.实施例1-5中各组分以及用量均见表7,用量的单位为kg。
55.表7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白车轴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白车轴草粉碎,然后将其投入超声萃取池中,加入10倍体积量的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浓缩液;s2: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并搅拌,然后加固加入乙醇后的浓缩液在温度40℃下加热2h,然后在0℃下冷冻4h,抽滤并浓缩,得到白车轴草提取物。
56.实施例7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白车轴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白车轴草粉碎,然后将其投入超声萃取池中,加入10倍体积量的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浓缩液;s2: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并搅拌,然后加固加入乙醇后的浓缩液在温度50℃下加热3h,然后在4℃下冷冻6h,抽滤并浓缩,得到白车轴草提取物。
57.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美白剂采用制备例3所制备得到的美白剂,即d相中没有加入欧百里香提取物。
58.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抗皱剂采用制备例6所制备得到的抗皱剂,即d相中没有加入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
59.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祛斑剂采用制备例9所制备得到的祛斑剂,即d相中没有加入白车轴草提取物。
60.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祛斑剂采用制备例10所制备得到的祛斑剂,即d相中没有加入欧洲越桔果提取物。
61.实验1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以刚果红-弹性蛋白为底物,弹性蛋白被酶分解后,刚果红会脱落,测定溶液中刚果红的含量以表征酶活性。将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所制备得到的贵妇膏分别溶解于水中,分别配置成浓度为6mg/ml的试验溶液;三角烧瓶中加入刚果红-弹性蛋白及硼酸缓冲溶液,置于37℃水浴中预热10min,然后加入上述试验溶液及0.2mg/ml弹性蛋白酶溶液,具体见表8。
62.表8将上述反应体系置于37℃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摇20min,立即加入5.0mlph6.0磷酸缓冲溶液混合终止反应,于5000r/min下离心15min。准确吸取上清液2.0ml,加入ph8.8硼酸缓冲液和ph6.0磷酸缓冲液等量混合液2.0ml,充分摇匀并于495nm测定其吸光度,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1-(a1-a2)/(b1-b2))
×
100%。
63.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越高,说明贵妇膏的抗皱效果越好。
64.实验2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根据《化妆品-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方法(t/shrh015-2018)》,分别检测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所制备得到的贵妇膏的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越高,说明贵妇膏的美白效果越好。
65.实验3祛斑效果测试本实验分别检测上述所制备得到的贵妇膏的祛斑效果,检测方法如下:选取年龄段为20-50岁女性志愿者120名,随机平均分成12组,每组10名。测试的仪器:德国ck多探头皮肤测试系统mpa9,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探头(mexamter mx18)。通过仪器测试皮肤黑色素含量。
66.洁面后,取贵妇膏涂抹于面部至吸收,无需清洗;每周使用3次,连续使用30天;在测试前,受试人群需用清水清洁面部,用面巾纸擦拭干净,在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20
±
1℃,湿度55
±
3)中静坐30分钟后开始测量。选取每个受试人的右脸中部4*4cm区域,用探头测试该区域四个角以及中间共计5个位置的平均黑色素含量。然后按以上方法分别测试每组人群在试用贵妇膏30天后的平均黑色素含量。
67.实验4受试者使用感受测试4.1测试人群
测试环境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并且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受试者的年龄均为18-45岁,男女均有,受试者共30名,分别进行编号,每个受试者就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所制得的贵妇膏使用相同的方法涂抹于脸部以及颈部。
68.4.2测试样品:实验例1-7、对比实验例1-4。
69.4.3测试步骤4.3.1测试前的准备受试部位测试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1h-3h不能接触水。试验前,受试者需要统一清洁脸部以及颈部,用干的面巾纸擦拭干净。清洁后,在受试者脸部以及颈部做好测量区域标记。正式测试前,应该在符合标准的房间内静坐30min,不能喝水,呈测试状态放置,保持放松。
70.4.3.2测试步骤实验中,脸部以及颈部标记2cm*2cm试验区域,脸部以及颈部同时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多个区域均匀分布于脸部以及颈部。受试者分别涂抹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中的贵妇膏,测试样品按(3.00.1)mg/cm
2 的用量,使用乳胶指套将试验产品均匀涂布于试验区内,并且每款样品早上和晚上分别涂抹各一周的时间。
71.涂布后,让30名志愿者分别对皮肤的皮肤弹性、皱纹变化以及皮肤提亮的变化对不同项目进行评分(0-100分)。
72.上述各项目的评分标准见表9:表9通过受试者对皮肤的皱纹变化和皮肤弹性的评分,可以得出上述贵妇膏的抗皱效果是否较好;通过受试者对皮肤的皮肤提亮的变化的评分,可以得出上述贵妇膏的美白祛斑的效果是否较好。
73.实验1-4的实验结果均见表10。
74.表10
根据表10中对比例1-4的数据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对比例1中没有加入欧百里香提取物,对比例2中没有加入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对比例3中没有加入白车轴草提取物,对比例4中没有加入欧洲越桔果提取物,而实施例3中同时加入了欧百里香提取物、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白车轴草提取物以及欧洲越桔果提取物,对比例1-4中贵妇膏的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均不如实施例3,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也比实施例3的更低,说明采用欧百里香提取物、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白车轴草提取物以及欧洲越桔果提取物互相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抗皱效果,还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美白祛斑效果,使得贵妇膏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护肤品的不同需求。
75.根据实施例4-5的数据分别与实施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实施例4-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异壬酸异壬酯、矿脂、异十六烷、牛油果树果脂,实施例4-5的美白抗皱祛斑效果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说明加入异壬酸异壬酯、矿脂、异十六烷、牛油果树果脂互相配合,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美白抗皱祛斑的功效。
76.根据实施例6-7的数据分别与实施例5的数据对比可得,实施例6-7中白车轴草提取物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6-7相比于实施例5,贵妇膏的美白抗皱功效有所提高,说明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制备白车轴草提取物,有利于提高贵妇膏的美白抗皱的功效,以此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7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