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0740发布日期:2023-05-06 18:1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尤其是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1、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进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术后风险,如肿胀等症状,所以需要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术后检查,术后检查是保证膝关节能够得到正常恢复的过程,能够使得在休养恢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加快康复进程。

2、膝关节术后,在观察阶段患者的下肢需要时刻得到保护和异常监控,在现有技术中,当患者下肢出现异常需要进行x光检测时,往往需要扫描较大范围的部位,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在下一次扫描时不能保证与上一次扫描范围一致,导致若干次扫描得出的图像不方便进行对比,且在扫描过程中患者由于病情不同,下肢可活动状态也是不同的,在扫描前需要对下肢进行不同角度的固定。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包括活动座椅和护腿装置,所述活动座椅包括折叠卧板、座板、椅脚和活动腿板,所述折叠卧板包括滑轨、折叠支架和伸缩板,所述折叠支架通过螺杆与伸缩板连接,所述伸缩板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所述座板一侧通过卡盘与折叠卧板连接,另一侧通过卡盘与活动腿板连接,所述活动腿板包括小腿垫板、大腿垫板和脚底托板,所述小腿垫板与大腿垫板通过卡盘连接,所述护腿装置包括定位环和温变弹性护腿袜。

4、所述定位环与温变弹性护腿袜粘合。

5、所述温变弹性护腿袜材料为温变纤维。

6、所述脚底托板与大腿垫板插接。

7、所述小腿垫板上具有距离刻度,所述大腿垫板上具有距离刻度。

8、有益效果:

9、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腿板,解决了患者由于病情不同,下肢可活动状态也是不同的,在扫描前需要对下肢进行不同角度的固定的问题,并通过在大腿垫板上设置距离刻度,配合以护腿装置的温变弹性护腿袜,对患者下肢患处进行定位并记录位置信息以用于多次同位置扫描,解决了当患者下肢出现异常需要进行x光检测时,往往需要扫描较大范围的部位,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在下一次扫描时不能保证与上一次扫描范围一致,导致若干次扫描得出的图像不方便进行对比的问题,且护腿装置也可作为患者日常下肢保护装置,并实现了随时反应下肢肿胀异常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包括活动座椅和护腿装置,所述活动座椅包括折叠卧板、座板、椅脚和活动腿板,所述折叠卧板包括滑轨、折叠支架和伸缩板,所述护腿装置包括定位环和温变弹性护腿袜,所述活动腿板包括小腿垫板、大腿垫板和脚底托板,所述护腿装置包括定位环、弹性胶圈和温变弹性护腿袜。

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通过螺杆与伸缩板连接。

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座板一侧通过卡盘与折叠卧板连接,另一侧通过卡盘与活动腿板连接。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小腿垫板与大腿垫板通过卡盘连接。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与温变弹性护腿袜粘合。

7.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变弹性护腿袜材料为温变纤维。

8.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托板与大腿垫板插接。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垫板上具有距离刻度,所述大腿垫板上具有距离刻度。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为弹性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术后的活动检查装置,包括活动座椅和护腿装置,所述活动座椅包括折叠卧板、座板、椅脚和活动腿板,所述折叠卧板包括滑轨、折叠支架和伸缩板,所述护腿装置包括定位环和温变弹性护腿袜。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腿板,并通过在大腿垫板上设置距离刻度,配合以护腿装置的温变弹性护腿袜,解决了患者由于病情不同,下肢可活动状态也是不同的,在扫描前需要对下肢进行不同角度的固定,对患者下肢患处进行定位并记录位置信息以用于多次同位置扫描,当患者下肢出现异常需要进行X光检测时,往往需要扫描较大范围的部位,辐射剂量相对较大,在下一次扫描时不能保证与上一次扫描范围一致,导致若干次扫描得出的图像不方便进行对比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