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46850发布日期:2023-01-24 22:3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特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功能控制的装置有很多,比如现今很多按摩仪器都具备监测功能。但是,目前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基本只是单一的对某个体征信息进行检测,并且在使用体征检测装置时,基本也是通过开启相应的功能来进行检测,并不会基于其他条件来实现对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进行灵活控制,因此,现有的体征检测装置无法实现更为人性化的功能控制,无法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旨在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体征检测装置无法实现更为人性化的功能控制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
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包括:实时获取脑电信号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信号数据确定所对应的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获取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包括:获取所述用户信息所对应的历史睡眠数据,所述历史睡眠数据包括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历史睡眠时长;根据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从所述历史睡眠数据中确定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与目标睡眠时长;基于所述目标入睡时间与所述目标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入睡时间与所述目标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反映各个参数档位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睡眠时长;将所述目标入睡时间、所述目标睡眠时长分别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中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并将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包括:分别获取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在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在执行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时,按照所述电极伸缩时刻来控制电极进行伸缩,以使得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接触或者分离。
11.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功能分析模块,用于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参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
1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为商显终端或者投屏终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程序,处理器执行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的步骤。
13.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程序,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的步骤。
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首先,本发明首先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然后,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最后,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睡眠状态确定出所述状
态下的目标参数档位,并确定对应的控制信息来进行控制,从而更灵活地控制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强度档位,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实现针对不同睡眠状态下来调取不同的强度档位进行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扩大了用户使用的场景。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对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进行微电刺激强度的调整,不仅实现了所述体征检测的检测功能,还为用户提供不同睡眠状态下最为合适的微电刺激强度,实现了在不同睡眠状态下对应有不同的按摩强度的功能,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检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的功能原理图。
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
20.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首先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然后,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最后,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睡眠状态确定出所述状态下的目标参数档位,并确定对应的控制信息来进行控制,从而更灵活地控制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强度档位,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实现针对不同睡眠状态下来调取不同的强度档位进行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扩大了用户使用的场景。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对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进行微电刺激强度的调整,不仅实现了所述体征检测的检测功能,还为用户提供不同睡眠状态下最为合适的微电刺激强度,实现了在不同睡眠状态下对应有不同的按摩强度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23.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体征检测装置可为头戴式,用户可将该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绑在头部,然后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其中,功能信息反映的是用户佩戴所述
体征检测装置具体使用的功能作用,比如,检测信息反映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所具备的检测功能、微电刺激信息反映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所具备的微电刺激功能,本实施例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然后,本实施例通过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具体地,用户睡眠状态包括浅睡、深睡以及延续深睡三个阶段,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比如,浅睡目标参数档位表示用户在浅睡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目标浅睡时长是2小时;深睡目标参数档位表示深睡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2点、目标深睡时长是4小时;延续深睡目标参数档位表示延续深睡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是凌晨点4点、目标延续深睡时长是2小时。通过调节不同参数档位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睡眠状态下最为合适的佩戴强度。最后,本实施例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其中,目标工作参数的获取包括获取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最后,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比如,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中电极的伸出与缩进情况,使得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按照所述电极伸缩时刻来控制电极进行伸缩,以此调节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接触或者分离,为用户提供不同睡眠状态下最为合适的佩戴强度,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方便。
24.示例性方法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为电脑、手机等智能化产品终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为与体征检测装置连接的外接设备,也可以为内置在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中的设备。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
25.本实施例首先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该功能信息能够反映出使用者在佩戴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时的相关功能信息,通过获取到所述功能信息,确定所述功能信息中所包含的功能项目,然后,对所述功能项目进行分类来确定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再结合实时获取到的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以及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最后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因此,本实施例首先需要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所述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步骤s102、对所述功能项目进行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
27.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需要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所述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具体地,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包括有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信息与微电刺激功能信息。通过所述检测功能信息与微电刺激功能信息可以确定所述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其中,功能项目反映的是用户佩戴所述体征检
测装置具体使用其何种功能作用,比如:本实施例的用户正在佩戴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当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启动,可基于该体征检测装置来检测出体征信息,比如,脑电信号数据等,此时就反映出用户佩戴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时具体使用了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中检测功能信息所具备的体征检测功能;当用户佩戴好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后,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按键开启体征检测装置的按摩功能,所述按摩功能是通过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的微电刺激功能产生的。所以,本实施例的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有体征检测项目与按摩项目。
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对所述功能项目进行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的功能。具体地,体征检测项目是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中获取到的检测功能信息中的一项功能项目,本实施例将其归类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的所述体征检测功能;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按摩项目是用户通过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具备的微电刺激信息产生的一项功能项目,本实施例将其归类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所具备的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即本实施例中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确定所述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对所述功能项目进行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
29.步骤s200、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
30.当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后,本实施例可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然后确定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以及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可以实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因此,本实施例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的目的是方便后续步骤中对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的获取。
3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1、实时获取脑电信号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信号数据确定所对应的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步骤s202、获取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32.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通过实时获取脑电信号数据来确定所对应的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体征检测装置可为头戴式,也可为手环式,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的限定,当用户将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绑在额头上时,可以实现实时获取用户对应的脑电信号数据,由于脑电信号是脑神经组织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表面的总体反映,根据所述脑电信号数据,能够确定出与所述脑电信号数据所对应的脑电状态,以此可以通过脑电信号的活跃程度来对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其中,用户状态包括未入睡状态与睡眠状态,用户睡眠状态包括浅睡、深睡以及延续深睡三个阶段,所以本实施例基于所述脑电信号数据可确定所对应的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包括浅睡状态信息、深睡状态信息以及延续深睡状态信息。然后,本实施例需要获取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3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202具体包括:
s212、获取所述用户信息所对应的历史睡眠数据,所述历史睡眠数据包括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历史睡眠时长;s222、根据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从所述历史睡眠数据中确定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与目标睡眠时长;s232、基于所述目标入睡时间与所述目标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34.其中,步骤s232具体包括有:s1、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反映各个参数档位所对应的预入睡时间与预设睡眠时长;s2、将所述目标入睡时间、所述目标睡眠时长分别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35.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施例首先需要获取用户信息下的历史睡眠数据,比如:获取用户浅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本实施例中用户浅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包括浅睡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和历史浅睡时长;又比如:获取用户深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本实施例中用户深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包括深睡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和历史深睡时长。其中,所述历史睡眠数据可以通过该用户以往佩戴所述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时的检测数据来获取。
3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不同的睡眠状态信息,从所述历史睡眠数据中确定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与目标睡眠时长,比如:当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获取到用户正处于浅睡状态,且获取到的用户浅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为历史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历史浅睡时长是2小时;用户深睡状态下的历史睡眠数据为历史入睡时间是晚上12点、历史深睡时长是4小时。本实施例可以确定此时用户的浅睡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与目标浅睡时长是2小时;深睡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2点、目标深睡时长是4小时。
37.优选地,本实施例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时,需要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反映各个参数档位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睡眠时长。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是本实施例根据用户对于体征检测装置的使用习惯来设置的,用户惯用数据记录在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上,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将不同睡眠状态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睡眠时长分别确定为一个目标参数档位,比如,浅睡档位包括用户处于浅睡状态时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浅睡时长、深睡档位包括用户处于深睡状态时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深睡时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映射关系还可以根据用户其他的惯用数据参数进行不同档位的划分,比如,当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为手环式时,可用于检测用户的运动状态,因此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用于反映各个参数档位所对应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时长等,以便确定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目标参数档位,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38.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将所述目标入睡时间、所述目标睡眠时长分别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具体地,所述目标参数档位包括有:浅睡档位、深睡档位以及延续深睡档位共3个档位。具体地,若本实施例中用户在浅睡状态下所对应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与目标浅睡时长是2小时;深睡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是晚上12点、历史深睡时长是4小时,那么,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浅睡档位对应的目标
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与目标浅睡时长是2小时;深睡档位对应的目标入睡时间是晚上12点与目标深睡时长是4小时。这样就可以基于目标入睡时间和目标睡眠时长匹配出对应的目标参数档位。此外,比呢实施例还可以自动控制目标参数档位的切换,比如,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会根据目标浅睡时长2小时为准,在2小时后控制头戴式体征检测装置从浅睡档位切换至深睡档位,进入到用户深睡模式,启动时长为4小时,等到目标深睡时长4小时过去后,还可以自动将挡位切换至延续深睡档位,由此更灵活地匹配出最合适的体征检测装置的目标参数档位,方便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中使用都能拥有舒适的体验感。
39.步骤s300、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
40.具体地,本实施例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首先获取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中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然后将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最后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用以实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的控制。
4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301、获取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中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并将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步骤s302、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
42.具体地,本实施例获取不同目标工作参数中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比如,获取浅睡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浅睡目标工作参数、获取深睡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深睡目标工作参数、获取延续深睡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延续深睡目标工作参数,当确定了目标工作参数,就可以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
4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s302具体包括:s312、分别获取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s322、在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在执行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时,按照所述电极伸缩时刻来控制电极进行伸缩,以使得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接触或者分离。
44.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包括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为头戴式,主要用于检测用户头部的体征信息,具体包括:绑带10,该绑带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是沿着该绑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在该第一凹槽中设置有软泡棉填充模块20,该软泡棉填充模块20设置在绑带10的内侧,该绑带10的内侧是与用户的检测部位贴合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软泡棉填充模块20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与若干个凸起,并且第二凹槽与凸起交替设置。此外,在第一凹槽中还设置有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凹槽中设置带有气泵的气囊模块30,该气囊模块30可通过该气泵充放气。在具体应用时,气囊模块30是通过磁铁40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的,气囊模块30的底部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磁铁40,通过磁铁40之间的吸附实
现气囊模块30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的气囊模块30是可拆卸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气囊模块30,每个气囊模块30通过磁铁40单独安装在第二凹槽内,因此每一个气囊模块30都可以单独实现拆卸。在每一个气囊模块30上设置有电极50,该电极50与柔性电路板连接,若干电极50组成电极组件。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极50可设置为金属电极50或者水凝胶电极50,并且该电极50具有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与微电刺激功能。因此,本实施例在确定出检测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检测模式来控制电极50选择对应的功能。具体地,若所述检测模式所对应的执行功能为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则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进行体征信息的采集,以实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若所述检测模式所对应的执行功能为微电刺激功能,则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在进行体征信息采集的同时进行微电刺激,微电刺激可以帮助用户放松,以获得对应的舒适度。
45.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极50的形状与气囊模块30的形状类似,电极50可包裹设置在气囊模块30的外表面,这样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在使用时,电极50可更好地接触用户皮肤,并且增大了检测面积或者微电刺激的面积。在本实施例气囊模块30可通过气泵实现充放气,由于电极50是设置在气囊模块30上,因此电极50可以随着气囊模块30的充气而伸出,随着气囊模块30的放气而缩进。当气囊模块30充气导致电极50伸出时,电极50与用户的检测部位之间的接触更紧密,即接触紧密程度更大,此时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强度就更大。而当气囊模块30放气导致电极50缩进时,电极50与用户的检测部位之间的接触就更松弛,即接触紧密程度更小,此时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强度就更小。基于此,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对体征检测装置的电极伸缩情况进行调整。
46.具体地,本实施例确定的不同状态下的目标工作参数中具有不同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与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由于检测到用户脑电信号数据产生变化时,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中的电极也会随着伸缩变化,因此,本实施例需要分别获取所述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比如,本实施例需要获取用户浅睡状态下的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当用户佩戴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进入浅睡状态,执行功能为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则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进行体征信息的采集,检测用户进入浅睡状态时刻电极的伸出与缩进情况,然后,得到浅睡状态下的电极伸缩时刻。同样地,当用户佩戴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进入深睡状态,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进行体征信息的采集,检测用户深睡时刻电极的伸出与缩进情况,然后,得到深睡状态下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
47.当用户佩戴头戴式的体征检测装置进入睡眠状态,且所对应的执行功能为微电刺激功能,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在进行体征信息采集的同时进行微电刺激,分别获取用户进入浅睡状态、深睡状态以及延续深睡状态时刻时,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对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微电刺激强度进行控制,即在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执行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时,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按照所述微电刺激曲线中电极伸缩时刻来控制电极进行伸缩,由于电极是设置在气囊模块上,因此电极可以随着气囊模块的充气而伸出,随着气囊模块的放气而缩进。优选地,深睡状态比浅睡状态下的电极的缩进程度更大,延续深睡状态比深睡状态下的电极的缩进程度更大,通过气囊模块放气使得电极缩进,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之间的接触更宽
松,即接触紧密程度更小,此时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强度就更小,以使得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分离,可以帮助用户放松,满足用户处于不同睡眠状态下都能拥有良好的舒适度。
48.综上,本实施例首先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然后,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最后,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睡眠状态确定出所述状态下的目标参数档位,并确定对应的控制信息来进行控制,从而更灵活地控制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强度档位,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实现针对不同睡眠状态下来调取不同的强度档位进行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扩大了用户使用的场景。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对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进行微电刺激强度的调整,不仅实现了所述体征检测的检测功能,还为用户提供不同睡眠状态下最为合适的微电刺激强度,实现了在不同睡眠状态下对应有不同的按摩强度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49.示例性装置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如图4中所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包括:功能分析模块401、参数确定模块402以及参数控制模块403。具体地,所述功能分析模块401,用于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所述参数确定模块402,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所述参数控制模块40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
5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能分析模块401,包括:功能项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所述功能信息所包含的功能项目;功能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功能项目进行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确定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具备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
5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402,包括:睡眠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实时获取脑电信号数据,并基于所述脑电信号数据确定所对应的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目标参数档位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5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参数档位确定单元,包括:历史睡眠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信息所对应的历史睡眠数据,所述历史睡眠数据包括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历史入睡时间、历史睡眠时长;目标睡眠信息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从所述历史睡眠数据中确定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下的目标入睡时间与目标睡眠时长;目标参数档位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入睡时间与所述目标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53.第一映射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反映各个参数档位所对应的预设入睡时间与预设睡眠时长;目标参数档位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入睡时间、所述目标睡眠时长分别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档位。
5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控制模块403,包括:目标工作参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中的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并将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作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分别按照所述体征检测曲线或者微电刺激曲线进行工作。
5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曲线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体征检测曲线与所述微电刺激曲线所对应的电极伸缩时刻;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在执行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时,按照所述电极伸缩时刻来控制电极进行伸缩,以使得电极与用户的检测部位接触或者分离。
56.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包括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为头戴式,主要用于检测用户头部的体征信息,具体包括:绑带10,该绑带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是沿着该绑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在该第一凹槽中设置有软泡棉填充模块20,该软泡棉填充模块20设置在绑带10的内侧,该绑带10的内侧是与用户的检测部位贴合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软泡棉填充模块20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与若干个凸起,并且第二凹槽与凸起交替设置。此外,在第一凹槽中还设置有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凹槽中设置带有气泵的气囊模块30,该气囊模块30可通过该气泵充放气。在具体应用时,气囊模块30是通过磁铁40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的,气囊模块30的底部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磁铁40,通过磁铁40之间的吸附实现气囊模块30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的气囊模块30是可拆卸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气囊模块30,每个气囊模块30通过磁铁40单独安装在第二凹槽内,因此每一个气囊模块30都可以单独实现拆卸。在每一个气囊模块30上设置有电极50,该电极50与柔性电路板连接,若干电极50组成电极组件。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极50可设置为金属电极50或者水凝胶电极50,并且该电极50具有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与微电刺激功能。因此,本实施例在确定出检测模式后,就可以根据检测模式来控制电极50选择对应的功能。具体地,若所述检测模式所对应的执行功能为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则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进行体征信息的采集,以实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若所述检测模式所对应的执行功能为微电刺激功能,则控制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上的电极组件在进行体征信息采集的同时进行微电刺激,微电刺激可以帮助用户放松,以获得对应的舒适度。
57.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极50的形状与气囊模块30的形状类似,电极50可包裹设置在气囊模块30的外表面,这样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在使用时,电极50可更好地接触用户皮肤,并且增大了检测面积或者微电刺激的面积。在本实施例气囊模块30可通过气泵实现充放气,由于电极50是设置在气囊模块30上,因此电极50可以随着气囊模块30的充气而伸出,随着气囊模块30的放气而缩进。当气囊模块30充气导致电极50伸出时,电极
50与用户的检测部位之间的接触更紧密,即接触紧密程度更大,此时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强度就更大。而当气囊模块30放气导致电极50缩进时,电极50与用户的检测部位之间的接触就更松弛,即接触紧密程度更小,此时体征检测装置的检测强度就更小。基于此,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对体征检测装置的电极伸缩情况进行调整。
58.本实施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9.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可以如5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图5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10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中并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2,例如,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的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此处不作限制。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01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01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0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6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设备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6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运营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运营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64.综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控制方法、装置、体征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体征检测装置的功能信息,并基于所述功能信息确定出体征检
测功能以及微电刺激功能;实时获取用户睡眠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睡眠状态信息确定用于对所述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的目标参数档位;获取所述目标参数档位所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并基于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对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的体征检测功能与所述微电刺激功能进行控制。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用户睡眠状态确定出所述状态下的目标参数档位,并确定对应的控制信息来进行控制,从而更灵活地控制用户在不同睡眠状态下的强度档位,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