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7091发布日期:2023-01-20 19:5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盆底肌康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错误的姿势、缺乏运动、怀孕和分娩、男性前列腺手术均会使盆底肌松弛或损伤,进而造成盆底肌功能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3.为了使盆底肌恢复到正常的功能,常用的方式有手术和非手术。手术主要用于一些盆底肌功能障碍特别严重的患者。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常常采用非手术的方式来修复盆底肌,如适当的运动锻炼。人们在采用运动的方式来锻炼盆底肌时,正确的锻炼姿势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加紧屁股、双腿外旋等。如果患者的锻炼姿势错误或发力方式不正确等,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有损于盆底肌,使盆底肌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有的患者需要辅助工具才能进行抬腿的动作,但是在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抬腿动作时,患者的双腿只是在辅助工具的带动下抬高,抬高后还完全靠辅助工具进行支撑,那就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设有床板和活动板;所述床板与床架固连,所述床板和活动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端面上设有用来固定患者双腿的固定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转动设置在活动板远离床板的一端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使活动板的一端升高;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设在床板靠近活动板的一端的底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设有与弧形板滑动配合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具有两个,两个第二触发开关分设在活动板上端面的两侧;两个第二触发开关与患者的两个大腿一一对应配合;发音器,所述发音器为两个,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触发开关设置,所述发音器与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配合;当其中一个第一触发开关与第二触发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与该第一触发开关相应的发音器不发音;当其中一个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其中一个闭合时,与该第一触发开关相应的发音器发音。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发开关包括挤压杆、弹簧,第一电性接触头、第二电性接触头;
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底部开设有气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活塞的上端固连,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贯穿活动板且伸到活动板的上方;所述弹簧抵接在活塞和滑动腔的底壁之间;所述第一电性接触头固设在活塞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性接触头固设在滑动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电性接触头和第二电性接触头相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的底部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弧形板固连,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床板固连。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包括电性连接片和导电片;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动杆滑动配合;所述电性连接片具有多个,多个电性连接片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电片固设在滑动杆上,所述导电片与电性连接片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筒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铰接有固定座,所述气缸通过固定座安装到地面上;所述气缸的推杆顶端固定有第二铰接座,所述床板的底部与第二铰接座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均固设在活动板上端面;所述第一固定带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带分设在活动板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用来固定患者的小腿;两个第一固定带与患者的两个小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带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带分设在活动板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用来固定患者的大腿;两个第二固定带与患者的两个大腿一一对应。
12.进一步地,所述发音器安装在床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缸的伸长,使活动板倾斜,活动板辅助患者的双腿抬高,患者的双腿在抬高时牵扯盆底肌,使盆底肌产生应激反应,起到锻炼盆底肌得到作用。患者的双腿抬高后需要双腿外旋去挤压挤压杆,进而盆底肌施力,达到进一步锻炼盆底肌的目的。并且根据气缸伸长的长度,使活动板倾斜的角度不同,使患者的双腿抬高的程度不同,并能在一定的高度停留一定的时间,提高患者的锻炼效果。
14.通过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的配合,当患者锻炼姿势不正确或力度不够时,发音器会提醒患者,让患者调整锻炼姿势和锻炼力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第二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触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触发开关、其中一个第二触发开关与相应的发音器的配合电路示意图。
16.图中:1、床板;2、活动板;3、气缸;4、固定座;5、连接板;6、滑动杆;7、弧形板;8、固
定板;9、滑槽;10、电性连接片;11、挤压杆;12、滑动腔;13、活塞;14、第一电性接触头;15、弹簧;16、第二电性接触头;17、气孔;18、第一固定带;19、第二固定带;20、发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泌尿外科用盆底肌康复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上设有床板1和活动板2。床板1固设在床架上,床板1和活动板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使用时,患者的上半身躺在床板1上,患者的胯部位于床板1和活动板2的连接处,双腿放置在活动板2上。
19.活动板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带18和第二固定带19。第一固定带18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带18对称设置在活动板2的两侧,两个第一固定带18与患者的两个小腿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带18用来固定患者的小腿。第二固定带19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带19对称设置在活动板2的两侧,两个第二固定带19与患者的两个大腿一一对应。第二固定带19用来固定患者的大腿。第一固定带18和第二固定带19防止患者的双腿晃动。
20.活动板2的底部转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位于活动板2远离床板1的一端。驱动组件使活动板2的一端升高,进而使患者的双腿升高。
21.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气缸3。气缸3的缸筒底部固连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气缸3的推杆顶端固设有第二铰接座,活动板2的底部与气缸3通过第二铰接座铰接。当气缸3伸长时,使活动板2的一端升高,活动板2绕着转动轴转动,活动板2由水平逐渐变得倾斜。同时气缸3的下端绕着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转动,气缸3的顶端绕着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转动,以适应活动板2状态的变化。
22.床板1底部固设有固定板8,固定板8靠近活动板2。固定板8的一端固设在床板1的底部,固定板8的另一端固连有弧形板7。弧形板7上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设置有多个电性连接片10,多个电性连接片10沿滑槽9的长度方向分布。活动板2的底部固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一端固设在活动板2的底部,连接板5的另一端固设有滑动杆6,滑动杆6与滑槽9滑动配合。滑动杆6上安装有导电片。导电片与电性连接片10配合组成第一触发开关,当导电片与电性连接片10接触时,第一触发开关闭合。
23.活动板2的上端设有第二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位于活动板2靠近床板1的一端。第二触发开关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活动板2的两侧,两个第二触发开关与患者的两个大腿一一对应配合。使用时,患者的在用力的情况下股二头肌或股外侧肌与第二触发开关配合。
24.第二触发开关包括挤压杆11、弹簧15、第一电性接触头14、第二电性接触头16。
25.活动板2上开设有滑动腔12。滑动腔12具有两个,两个滑动腔12与第二触发开关一一对应。
26.挤压杆11的一端固设有活塞13,活塞13与对应的滑动腔12滑动配合。挤压杆11的另一端贯穿活动板2且伸到活动板2的上方。活塞13和滑动腔12的底壁之间抵接有弹簧15。第一电性接触头14固定安装在活塞13的底部,第二电性接触头16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滑动腔
12的底壁上。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配合。当用力挤压挤压杆11,使活塞13克服弹簧15的弹力向下移动,使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接触时,第二触发开关闭合。
27.滑动腔12的底部设有气孔17。当活塞13向下移动时,滑动腔12内的空气通过气孔17排出,当活塞13在弹簧1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空气通过气孔17进入到滑动腔12内。这样使滑动腔12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使活塞13可以顺利向下或向上滑动。
28.床板1固设有两个发音器20。两个发音器20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触发开关设置。即,一个第二触发开关对应于控制其中一个发音器20,另一第二触发开关对应于控制另一个发音器20。附图5中,给出了一个发音器20的控制电路,其中k1为第一触发开关,k2为第二触发开关,r为电阻。
29.第一触发开关、第二触发开关对发音器20进行控制配合。一个发音器20与相应的第二触发开关形成一个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与第一触发开关串联并接入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中包括电源以及电阻。相应的,一个并联电路可对应于一个电源电路。对于本领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第一触发开关、两个第二触发开关、两个发音器20形成的电路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
30.当某一个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相应的发音器20处于短路状态,发音器20不发音,这个时候,患者的锻炼状态是正确的。当某一个第一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第二触发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相应的发音器20发出提示音,提醒患者锻炼状态不对。当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时,该装置没有启动,发音器20不发音。
31.为了便于介绍本实施例,仅对于其中一个第二电性接触头和相应的发音器20进行说明,另一个第二电性接触头和相应的发音器20的工作原理应能够理解。
32.工作原理:自然状态下,即没有使用时,气缸3没有伸长,活动板2处于水平状态。滑动杆6上的导电片不与电性连接片10接触,第一触发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弹簧15的作用下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不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接触,第二触发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发音器20不发音。
33.使用时,患者的臀部处于床板1和活动板2的连接处,患者的双腿放到活动板2上,上半身躺到床板1上。通过第一固定带18将小腿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带19将患者的大腿固定,然后调整身体方位使两个挤压杆11分别位于两条大腿背部的靠外侧,与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的位置相对应。但此时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为放松状态,即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的肌肉群为软的。这时,挤压杆11的顶部抵在皮肤以及皮肤内部较软的肌肉上,所以腿部会向下压挤压杆11使挤压杆11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但不能使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接触,即第二触发开关为断开状态。并且,弹簧15被压缩具有一定的弹性。
34.启动气缸3,使气缸3伸长。气缸3带动活动板2的一端升高,活动板2的另一端绕着转动轴转动,连接板5沿着滑槽9移动,活动板2变为倾斜状态。同时气缸3推杆的顶端绕着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转动,气缸3的缸筒的下端绕着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转动,以适应活动板2状态的变化。活动板2在变得倾斜过程中,患者的双腿保持贴合在活动板2上,在活动板2的辅助下,患者的下半身绕着髋关节转动,使患者的双腿抬高。当气缸3伸长到一定程度时,暂停气缸3的动作。使患者在抬腿的状态下保持一定的时间。此时滑动杆6上的导电片与电性
连接片10接触,使第一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35.如果此时患者的双腿放松的抵靠在活动板2上,完全靠活动板2去支撑,即患者的双腿不用力,处于放松状态。那么患者的肌肉是松软的,这样的状态下,患者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不能对挤压杆11施加足够的压力,使第二触发开关闭合。即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不接触。此时发音器20会发出声音提醒患者调整使用状态。患者应使用自身的力量将双腿抬起,这时患者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处于收紧状态,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会紧绷变硬,此时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可以对挤压杆11提供足够的压力。同时患者用力夹紧屁股,盆底肌施力,双腿向外侧翻转,通过股二头肌或股外侧肌去挤压挤压杆11。使挤压杆11克服弹簧15的弹力向靠近第二电性接触头16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电性接触头14与第二电性接触头16接触,第二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这时,第一触发开关与第二触发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发音器20不发出声音,患者的锻炼状态为正确的。
36.由于患者的盆底肌功能较弱,盆底肌无力,患者在躺着时难以收缩盆底肌。患者在使用自身的力量将双腿抬高的过程中,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会牵扯盆底肌,使盆底肌产生应激反应,进而使盆底肌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患者在夹紧屁股,双腿向外翻转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带动盆底肌动作,进一步使盆底肌得到加强锻炼。气缸3暂停,患者在此时的状态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使锻炼效果更好。
37.然后可以再次启动气缸3,使气缸3继续伸长到一定高度时,再次暂停气缸3的动作。活动板2的倾斜角度增大,患者的双腿进一步的抬高,进一步的提高锻炼效果。
38.患者在锻炼过程中,也可以双腿靠活动板2去支撑,但是用力使大腿部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收缩变得紧绷,同时患者屁股加紧,双腿外旋,盆底肌施力得到锻炼,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去挤压挤压杆11而使发音器20不再发音。但只要是处于仰卧抬腿状态的患者,大腿的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一旦发力,也会牵动盆底肌等其他肌肉一起发力,这样同样会起到锻炼盆底肌的作用。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