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0052发布日期:2023-06-08 09:3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已上市的常见的软组织填充剂,以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为主,近年来随着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等新材料的应用,在医美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虽然都是医美领域中以塑形、软组织填充为最终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差异,其中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为代表的产品以即时效果显著著称,可以即时起效,以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等新材料为代表开发的产品,主要以原位刺激胶原再生为主要卖点。

2、随着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行业的兴起,以胶原为主要原材料的软组织填充剂越来越收到广泛关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是根据人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利用先进生物科学技术和国际领先发酵技术,通过微生物(如活性酵母)高密度发酵,绿色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分子的生物源蛋白,与人胶原蛋白高度类似。在医用领域和美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应用。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胶原主要以i、iii型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ⅲ型胶原与皮肤损伤修复过程和修复质量紧密相关。正常胎儿皮肤ⅲ型胶原占60%,随着生长发育,ⅲ型胶原不断减少,i型胶原不断增加。

3、所以在以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填充产品为参考,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经过交联技术赋予其良好的流变学性能,既能满足真皮组织塑形、矫正轮廓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的同时,外源性的补充聚左旋乳酸微球,能有效刺激皮肤胶原再生速度,起到即时填充与原位再生效果二合一的优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经过交联技术赋予其良好的流变学性能,既能满足皮肤塑形、矫正轮廓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的同时,外源性的补充聚左旋乳酸微球,能有效刺激皮肤胶原再生速度,起到即时填充与原位再生效果二合一的优良效果。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4、(1)碱溶液配制

5、配制含氢氧化钠浓度为0.1%~0.85%的碱溶液。

6、(2)溶解

7、将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完全溶解,浓度范围8%~25%。

8、(3)交联反应

9、将步骤(2)中溶解完成的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浓度控制在10~60ppm,进行轻度交联反应进行修饰,反应时间为30~120min。再加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剂,其中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溶液质量比范围为0.1:10至0.35:10,混合均匀,在水浴中保温进行交联反应,时间为4~10小时,得到合适交联度的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

10、(4)配制洗脱液

11、配制含有氯化钠,辛酸钠,磷酸氢二钠以及磷酸二氢钠的洗脱液,备用;

12、(5)洗脱

13、将步骤(3)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用步骤(4)制备的洗脱液进行洗脱,过程中将凝胶分散成颗粒为0.1~0.5cm尺寸,同时更换洗脱液连续多次洗脱,直至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溶胀至饱和状态。

14、(6)均质

15、将步骤(5)洗脱完成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均质制备成颗粒直径为100~500μm的颗粒。

16、(7)混合

17、将步骤(6)完成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加入plla微球,混合均匀,plla微球与凝胶的质量比为1:9~5:5。

18、(8)灌装

19、将步骤(7)制备得到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与plla微球混合物,灌装至预灌封注射器内。

20、(9)灭菌

21、将步骤(8)得到的样品,采用纯蒸汽湿热灭菌,灭菌条件105~121℃,灭菌时间为8~45min,最终得到含plla微球的医用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

2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5~9.0万道尔顿。

2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胶原蛋白为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重组iii型人源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2种胶原蛋白的混合物。

2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轻度修饰反应温度为20~40℃。

2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之前,将反应体系溶液ph采用冰醋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9.5~11.0之间。

2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反应温度为30~60℃。

2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配制的洗脱液ph控制范围为6.0~7.4。

2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交联完成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颗粒,采用洗脱液洗脱次数为5~12次。

2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洗脱液使用量为凝胶重量的40~80倍。

30、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洗脱液洗脱的总时间控制在18~36小时。

3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均质次数为重复2~5次。

3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7)中,plla微球与凝胶质量比为1:9~5:5之间。

3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7)中,plla微球分子量范围为3~12万道尔顿。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5~9.0万道尔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胶原蛋白为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重组iii型人源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2种胶原蛋白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轻度修饰反应温度为2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之前,将反应体系溶液ph采用冰醋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9.5~11.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反应温度为30~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配制的洗脱液ph控制范围为6.0~7.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交联完成的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颗粒,采用洗脱液洗脱次数为5~12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洗脱液使用量为凝胶重量的40~80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洗脱液洗脱的总时间控制在18~36小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均质次数为重复2~5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plla微球与凝胶质量比为1:9~5:5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plla微球分子量范围为3~12万道尔顿。

14.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13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医用交联重组一型胶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法为:碱液配制‑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溶解‑交联剂A轻度修饰‑交联剂B交联反应‑洗脱‑均质‑PLLA微球混合‑灌装‑湿热灭菌。本发明通过设计反应条件,控制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与交联剂交联反应程度,获得合适交联度的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再通过洗脱液洗脱‑粉碎均质‑‑PLLA微球混合‑灭菌工序,获得含PLLA微球的医用交联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凝胶。由于最终成品拥有合适的流变学性能,在软组织外形、矫正轮廓领域起到即时填充效果的同时,具备高生物活性的重组I型人源胶原蛋白和PLLA微球能有效刺激原位胶原再生,起到更好的软组织塑形、修复填充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华清秀,梁佛玲,谢小强,刘道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镈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