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9084发布日期:2023-01-20 20: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病患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病患的舒适度,医院病房里的病床一般设置的较宽,当需要移动急诊病患至检查科室或手术室时,往往需要将病患搬运到较窄的转运床上;在整个转运过程中,从原始病床转运至转运车的过程需要专门人(单人或多人)对病患进行搬运,整个搬运过程劳动强度大、可靠性低且容易因操作不当对病患造成伤害。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17960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病床,该病床通过将床板包括分成固定床板、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床板的两侧,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可相对于固定床板移动改变床板的宽度,将病床作为转运床使用便于通过狭窄的通道。
4.但是上述病床的固定床板为空心结构使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移动到固定床板内来改变床板的宽度,这就导致了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不一致,病床表面不平整;若是通过在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上铺设软垫等物品使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的高度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一致,有较高的可能性出现软垫阻碍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移动到固定床板内的情况;另外的,长期使用后,空心结构的固定床板可能会发生形变致使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移动到固定床板内的过程受到较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两侧的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不一致,病床床板表面不平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组件两侧的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与固定床板组件的高度一致,病床床板表面比较平整的技术效果。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包括床体和移动支撑装置,床体的床头和床尾处均设置有移动支撑装置;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方向与固定床板组件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床体包括固定床板组件、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分别铰接在固定床板组件两侧;所述移动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滑动组件;所述左活动床板组件包括左活动底板,右活动床板组件包括右活动底板;所述左活动底板和右活动底板分别与两个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左活动底板上的滑动组件与第一传动杆铰接,右活动底板上的滑动组件与第
二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两者远离固定床板组件的一端均固定有万向轮。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床板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和固定软垫,固定软垫固定在固定底板顶面;所述左活动床板组件还包括左活动软垫,左活动软垫固定在左活动底板顶面;所述右活动床板组件还包括右活动软垫,右活动软垫固定在右活动底板顶面;所述左活动底板和右活动底板分别铰接在固定底板两侧;所述固定床板组件、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这三者的厚度相同,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的宽度相同且等于固定床板组件宽度的二分之一。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中部通过转动轴铰接,转动轴的轴线与床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滑动组件上固定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的方向与左活动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左活动底板和右活动底板两者靠近床头的一端和远离床头的一端上均开设有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内固定有两个平行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套有压簧;所述压簧靠近固定底板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杆上靠近固定底板的一端,压簧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组件上靠近固定底板的一端;所述固定底板底面固定有用于支撑床体的四个支撑腿;所述滑动杆的方向与左活动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同且滑动杆穿过滑动组件上的滑动口,使得滑动组件能够沿着滑动杆滑动;所述电动伸缩杆靠近左活动底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上,远离左活动底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传动杆上。
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牵引钢丝绳;所述牵引钢丝绳的数量与滑动组件的数量相等且牵引钢丝绳与滑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滑动组件上远离第一铰接轴的一面开设有绳槽,绳槽的方向与滑动杆的方向相同;所述多个牵引钢丝绳中靠近左活动底板的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左活动底板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上的绳槽穿过左活动底板上的长方形开口并固定在第二传动杆上远离右活动底板的一端;所述多个牵引钢丝绳中靠近右活动底板的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右活动底板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上的绳槽穿过右活动底板上的长方形开口并固定在第一传动杆上远离左活动底板的一端;所述支撑腿的长度值与左活动床板组件的宽度值之和等于牵引钢丝绳的长度值。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牵引钢丝绳;所述牵引钢丝绳的数量与滑动组件的数量相等且牵引钢丝绳与滑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滑动组件上远离第一铰接轴的一面开设有绳槽,绳槽的方向与滑动杆的方向
相同;所述多个牵引钢丝绳中靠近左活动底板的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左活动底板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上的绳槽穿过左活动底板上的长方形开口并固定在万向轮上;所述多个牵引钢丝绳中靠近右活动底板的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右活动底板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上的绳槽穿过右活动底板上的长方形开口并固定在万向轮上;所述支撑腿的长度值与左活动床板组件的宽度值之和等于牵引钢丝绳的长度值。
11.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转向块;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有两个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上铰接块、下铰接块和第二铰接轴;所述上铰接块和下铰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固定底板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上固定板的顶面与第一传动杆或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位于上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面中心固定有转向轴,下固定板通过转向轴与转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向块上设置有用于移动的滚轮;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面中心与连接杆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下固定板的一端穿过上固定板与牵引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有两个支撑囊体,两个支撑囊体分别位于铰接组件靠近支撑腿的一侧和远离支撑腿的一侧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床体处于最宽状态时,上固定板与底面平行;所述上固定板上开设有长方形的通孔,使得下固定板相对于上固定板转动时,下固定板上的连接杆不会受到上固定板的阻碍,第一传动杆或第二传动杆上与连接杆接触的地方开设有转动槽,使得下固定板上的连接杆转动时不会受到第一传动杆或第二传动杆的阻碍。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囊体包括外层膜和内层膜;所述外层膜固定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内层膜固定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内层膜位于外层膜内部且内层膜与外层膜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内层膜整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的石蜡层内充满石蜡,石蜡层层内设置有螺旋加热丝,用于对石蜡层内部的石蜡进行加热;所述内层膜内部空间为中心气腔;所述上固定板内部开设有连通腔且上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气孔,连通腔通过通气孔将固定在上固定板上的两个支撑囊体中的中心气腔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整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外杆套在内杆上;所述内杆整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杆上开口的一端固定有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外杆内部远离内杆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传动螺杆固
定连接;所述内杆内壁设有螺纹,传动螺杆与内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传动杆上,外杆上远离内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传动杆上。
15.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上镶嵌有两个圆形的下电磁铁,两个下电磁铁分别位于两个内层膜的正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上固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上固定板的一端穿过第一传动杆或第二传动杆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连通腔内部固定有上电磁铁,输气管穿过上电磁铁与连通腔相连通;所述床体的宽度最大时,上电磁铁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输气管内部和连通腔内均充满铁粉;所述内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输气管,该输气管为固定在第一传动杆上的万向轮中的输气管;所述外杆固定有另一根输气管,该输气管为固定在第二传动杆上的万向轮中的输气管;所述内杆上开设有凹槽,外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与凹槽对应的凸块。
1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提供一种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包括床体和移动支撑装置,床体包括固定床板组件、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分别铰接在固定床板组件两侧;移动支撑装置包括滑动组件、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牵引钢丝绳;多个滑动组件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上;第一传动杆通过滑动组件和左活动床板组件铰接,第二传动杆通过另一个滑动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铰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中部通过转动轴铰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两侧的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不一致,病床床板表面不平整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组件两侧的左活动床板组件和右活动床板组件与固定床板组件的高度一致,病床床板表面比较平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床体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滑动组件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滑动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滑动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床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铰接组件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转向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上固定板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万向轮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支撑囊体结构图;图12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支撑囊体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支撑囊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电动伸缩杆结构图;图15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输气管示意图。
18.图中:床体100、固定床板组件110、固定底板111、固定软垫112、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左活动底板121、左活动软垫122、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右活动底板131、右活动软垫132、支撑腿140;移动支撑装置200、滑动组件210、滑动杆211、压簧212、第一铰接轴213、滑动口214、绳槽215、第一传动杆220、第二传动杆230、牵引钢丝绳240;万向轮300、上固定板310、连通腔311、上电磁铁312、铰接组件320、上铰接块321、下铰接块322、第二铰接轴323、下固定板330、连接杆331、下电磁铁332、转向块340、转向轴341、滚轮350、轮轴351、支撑囊体360、外层膜361、石蜡层362、螺旋加热丝363、内层膜364、中心气腔365、输气管370;电动伸缩杆400、外杆410、凸块411、内杆420、凹槽421、密封圈430、传动螺杆440、驱动电机450。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的床体100结构图,本技术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包括床体100和移动支撑装置200,床体100包括固定床板组件110、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分别铰接在固定床板组件110两侧;移动支撑装置200包括滑动组件210、第一传动杆220、第二传动杆230和牵引钢丝绳240;多个滑动组件210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上;第一传动杆220通过滑动组件210和左活动床板组件120铰接,第二传动杆230通过另一个滑动组件21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铰接;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的中部通过转动轴铰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两侧的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不一致,病床床板表面不平整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组件110两侧的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与固定床板组件110的高度一
致,病床床板表面比较平整的技术效果。
2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包括床体100、移动支撑装置200和动力组件;所述床体100包括固定床板组件110、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和支撑腿140;所述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分别设置在固定床板组件110两侧;所述固定床板组件110包括固定底板111和固定软垫112,固定软垫112固定在固定底板111顶面;所述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包括左活动底板121和左活动软垫122,左活动软垫122固定在左活动底板121顶面;所述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包括右活动底板131和右活动软垫132,右活动软垫132固定在右活动底板131顶面;所述左活动底板121和右活动底板131分别铰接在固定底板111两侧;所述固定底板111底面固定有用于支撑床体100的四个支撑腿140;所述固定床板组件110、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这三者的厚度相同,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的宽度相同且等于固定床板组件110宽度的二分之一。
24.优选的,所述固定软垫112与其两侧的左活动软垫122和右活动软垫132紧贴在一起,固定软垫112、左活动软垫122和右活动软垫132三者之间的交接处没有缝隙。
25.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床体100的床头和床尾处均设置有移动支撑装置200;所述移动支撑装置200包括滑动组件210、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所述左活动底板121和右活动底板131两者靠近床头的一端和远离床头的一端上均开设有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内固定有两个平行的滑动杆211;所述滑动组件210整体为长方体,滑动杆211的方向与左活动底板121的宽度方向相同且滑动杆211穿过滑动组件210上的滑动口214使得滑动组件210能够沿着滑动杆211滑动;所述滑动组件210上固定有第一铰接轴213,第一铰接轴213的方向与左活动底板121的长度方向相同;设置在所述左活动底板121上的滑动组件210通过该滑动组件210上的第一铰接轴213与第一传动杆220铰接;设置在所述右活动底板131上的滑动组件210通过该滑动组件210上的第一铰接轴213与第二传动杆230铰接;所述滑动杆211上套有压簧212;所述压簧212靠近固定底板111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杆211上靠近固定底板111的一端,压簧212远离固定底板111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组件210上靠近固定底板111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交叉,且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的中部通过转动轴铰接,转动轴的轴线与床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滑动组件210上远离第一铰接轴213的一面中间开设有绳槽215,绳槽215的方向与滑动杆211的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支撑装置200还包括牵引钢丝绳240;所述牵引钢丝绳240的数量与滑动组件210的数量相等且牵引钢丝绳240与滑动组件210一一对应;靠近所述左活动底板121的牵引钢丝绳240一端固定在左活动底板121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210上的绳槽215穿过左活动底板121上的长方形开口固定在第二传动杆230上远离右活动底板131的一端;靠近所述右活动底板131的牵引钢丝绳240一端固定在右活动底板131上,另一端沿着对应滑动组件210上的绳槽215穿过右活动底板131上的长方形开口固定在第一传动杆220上远离左活动底板121的一端;所述支撑腿140的长度值与左活动床板组件120的宽度值之和等于牵引钢丝绳240的长度值。
26.所述第一传动杆220上远离固定底板111的一端和第二传动杆230上远离固定底板111的一端均固定有万向轮300;所述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00;所述电动伸缩杆400靠近左活动底板121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传动杆220上,远离左活
动底板12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传动杆230上;所述电动伸缩杆400的方向与固定底板111的宽度方向相同。
27.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电动伸缩杆400长度伸长至最大长度时,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右活动床板组件130和固定床板组件11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床体100的宽度最大,支撑腿140的高度等于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的垂直高度;所述电动伸缩杆400长度收缩至最小长度时,此时床体100的宽度最小,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的垂直高度等于牵引钢丝绳240的长度,在床体100的重力和躺卧在床体100上病患的重力的作用下,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朝病患的方向旋转,对病患起到防护的作用。
28.所述动力组件用于为病床运行供能,优选为交流电源或电池,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29.本技术实施例的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在实际运行时,步骤如下:s1:首先操作人员控制电动伸缩杆400,使得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的垂直高度大于支撑腿140的高度,此时转运病床通过万向轮300进行移动;s2:操作人员将转运病床移动到对应的科室或者手术室后,控制电动伸缩杆400伸至最大长度,然后再将转运病床上的急诊病患抬到手术床上;s3:按照s1和s2的步骤,将转运病床移动至原位。
30.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两侧的第一滑动侧板和第二滑动侧板与固定床板的高度不一致,病床床板表面不平整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置在病床上固定床板组件110两侧的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与固定床板组件110的高度一致,病床床板表面比较平整的技术效果;在病床转运病患的过程中左活动床板组件120和右活动床板组件130会朝病患的方向转动,对病患起到防护的作用。
31.实施例二上述实施例中的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当调节电动伸缩杆400的长度来控制床体100的宽度和高度时,万向轮300上的滚轮350与地面不垂直,万向轮300在移动时滚轮350处于倾斜的状态,导致滚轮350磨损的比较快。本技术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移动支撑装置200、万向轮300和电动伸缩杆400进行一定的优化。
32.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万向轮300包括上固定板310、铰接组件320、下固定板330、转向块340、滚轮350和支撑囊体360;所述上固定板310和下固定板330之间固定有两个铰接组件320;所述铰接组件320包括上铰接块321、下铰接块322和第二铰接轴323;所述上铰接块321和下铰接块322通过第二铰接轴323铰接在一起;所述上铰接块321上远离下铰接块322的一端固定在上固定板310的底面上,下铰接块322上远离上铰接块321的一端固定在下固定板330上;同一个所述万向轮300上的两个铰接组件320沿着固定底板111长度方向排列在上固定板310上,第二铰接轴323的轴线方向与固定底板111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上固定板310整体为长方体,上固定板310的顶面与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330的整体为长方体,下固定板330位于上固定板310的下方;所述下固定板330的正下方设置有转向块340;所述转向块340的形状为“匚”形;所述下固定板330的底面中心固定有转向轴341,转向轴341为倒t型,转向轴341穿过转向块340,远离下固定板330的一端将
转向块340限制住,使得转向块340相对于下固定板330进行转动;所述转向块340上设置有滚轮350,滚轮350的轮轴351固定在转向块340上;所述下固定板330的顶面中心与连接杆331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杆331位于两个铰接组件320之间;所述连接杆331远离下固定板330的一端穿过上固定板310与牵引钢丝绳240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绳240在床体100和移动支撑装置200的限制下,使得连接杆331受到向上的拉力;所述上固定板310底面设置有两个支撑囊体360,支撑囊体360分别位于铰接组件320靠近支撑腿140的一侧和远离支撑腿140的一侧上;所述支撑囊体360整体形状为长方体,支撑囊体360远离上固定板310的一端与下固定板33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310、下固定板330和转向块34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3.进一步的,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床体100处于最宽状态时,上固定板310与底面平行;所述上固定板310上开设有长方形的通孔,使得下固定板330相对于上固定板310转动时,下固定板330上的连接杆331不会受到上固定板310的阻碍,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上与连接杆331接触的地方开设有转动槽,使得下固定板330上的连接杆331转动时不会受到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的阻碍。
34.如图11所示,所述支撑囊体360包括外层膜361和内层膜364;所述外层膜361固定在上固定板310与下固定板330之间,内层膜364固定在上固定板310与下固定板330之间,内层膜364位于外层膜361内部且内层膜364与外层膜361的中心轴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内层膜364整体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外层膜361和内层膜364之间的石蜡层362内充满石蜡,石蜡层362层内设置有螺旋加热丝363,用于对石蜡层362内部的石蜡进行加热;所述内层膜364内部空间为中心气腔365;所述上固定板310内部开设有连通腔311且上固定板310上开设有两个通气孔,连通腔311通过通气孔将固定在上固定板310上的两个支撑囊体360中的中心气腔365连通。
35.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下固定板330上镶嵌有两个圆形的下电磁铁332,两个下电磁铁332分别位于两个内层膜364的正下方;所述上固定板310固定有输气管370;所述输气管370远离上固定板310的一端穿过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与电动伸缩杆400固定连接;所述连通腔311内部固定有上电磁铁312,输气管370穿过上电磁铁312与连通腔311相连通;所述床体100的宽度最大时,上电磁铁312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输气管370内部和连通腔311内均充满铁粉。
36.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电动伸缩杆400包括外杆410、内杆420、密封圈430、传动螺杆440和驱动电机450;所述外杆410整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外杆410套在内杆420上;所述内杆420整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杆420上开口的一端与密封圈430固定连接,使得外杆410和内杆420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外杆410内部远离内杆420的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450,驱动电机450的驱动轴与传动螺杆440固定;所述内杆420内壁上设有螺纹,传动螺杆440与内杆420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外杆410内部空间长度与驱动电机450长的差值等于传动螺杆440的长度值;所述内杆420上远离驱动电机45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传动杆220上,外杆410上远离内杆420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传动杆230上;所述内杆420远离驱动电机450的一端固定有输气管370,该输气管370为固定在第一传动杆220上的万向轮300中的输气管370且该输气管370内部与内杆420内部连通;外杆410固定有另一根输气管370,该输气管370为固定在第二传动杆230上的万向轮300中的输气管370且该输气管370内部与外
杆410内部连通;所述内杆420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421,外杆410上远离驱动电机450的一端固定有与凹槽421对应的凸块411。
37.优选的,所述输气管370通过扎带绑在第一传动杆220或第二传动杆230上;所述输气管370靠近电动伸缩杆400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滤网的网孔大小小于铁粉颗粒的大小。
38.本技术实施例的急诊病患紧急转运病床在实际运行时,步骤如下:s1:首先操作人员打开螺旋加热丝363对石蜡层362中的石蜡进行加热,关闭上电磁铁312并打开下电磁铁332,使得铁粉进入中心气腔365内部;s2:控制电动伸缩杆400,此时输气管370中的铁粉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中心气腔365中;s3:第一传动杆220和第二传动杆230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关闭螺旋加热丝363,石蜡层362中的石蜡凝固;s4:操作人员将转运病床移动到对应的科室或者手术室后,控制电动伸缩杆400伸至最大长度,然后再将转运病床上的急诊病患抬到手术床上;s5:将转运病床移动至原位。
39.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在万向轮300上设置铰接组件320和支撑囊体360并通过牵引钢丝绳240对万向轮300产生向上的拉力,使得在调节电动伸缩杆400的长度来控制床体100的宽度和高度,万向轮300的倾斜度较小,不会导致滚轮350磨损的比较快;通过在支撑囊体360内部设置石蜡和铁粉,保证了万向轮300的稳定性。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