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1820发布日期:2024-01-06 23:2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具体为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脉象是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脉象是中医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脉象要素指脉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目前在进行中医诊断时常通过脉象信息采集装置辅助中医进行脉象信息的采集,相较于传统人工诊断的方式,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可由病人独立操作,便于自测,节省时间,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脉象信息采集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比如;

2、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2493988b的一种中医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其包括整体装置i和整体装置ii,所述整体装置i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组固定板,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前后两侧的中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组摩擦压板。该中医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对于束带内壁底部以及活动卡块底部上接触织物体的设置,使得该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在夹持在患者的手腕上时,使之可以紧密的与手腕之间相互贴合而不易发生晃动的现象,在提高该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对于脉搏信息采集的精准度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在利用该脉象信息采集装置采集脉搏信息时的舒适性,不会因过度挤压而产生不适感;

3、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5249941b的一种仿中医脉诊手法的脉搏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手腕托、位置调节机构、贯通轴电机、传动机构、脉搏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单片机和计算机;本发明采用了先定位关位脉搏传感器,再定位寸位和尺位传感器的方法,完全模仿了中医脉诊的布指方法,更容易准确的同时定位出寸关尺三部位的脉搏传感器;本发明通过脉搏信号幅值判断脉搏信号采集的有效性,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开始和结束脉搏信号采集,无需人为干预。本发明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算法逐一对贯通轴电机进行控制,顺序调节寸关尺三部位脉搏传感器的按压深度,实现了“指指交替”的脉诊手法,完全模拟中医脉诊“三部九侯”的切脉手法;

4、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0477896b的一种脉搏测量装置,其包括壳体、压力调节件、传感器固定座以及脉搏传感器;所述压力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被配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而轴向移动;所述传感器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固定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固定座上;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座设于所述压力调节件的端部,并被配置以沿进出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脉搏传感器沿进出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该脉搏测量装置便于在手腕表面迅速和精确地定位传感器以采集脉搏信号和按需调整脉搏传感器在用户手腕上的压力。

5、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与手腕的贴合度有待提高,且不便于监测对手腕的加压压力,同时现有的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大多不具有较好的手臂支撑结构,使用者在采集脉象信息时需保持手臂水平,使用较为吃力,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脉象信息采集装置与手腕的贴合度有待提高,且不便于监测对手腕的加压压力,同时大多不具有较好的手臂支撑结构,使用者在采集脉象信息时需保持手臂水平,使用较为吃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3、采集仪主体,所述采集仪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前端面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采集仪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凹槽,且采集仪主体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的右侧设置有硅胶垫块,并且硅胶垫块的右侧设置有同样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第二橡胶垫;

4、第一安装腔,其开设在采集仪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下方连接有同样开设在采集仪主体内部的第二安装腔,所述采集仪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块,且调节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铁;

5、压块,其设置在第二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压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腔,且连接腔的内部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腔的内部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

6、气囊,其固定连接在压块的下端,所述气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片,且安装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脉搏传感器,并且脉搏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分别对使用者手臂及手背进行支撑,缓解采集时使用者手臂部位的不适,通过支撑板和弹簧对压块起到支撑作用,当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通电时,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反向作用力,压块相对于支撑板下移,进而增大安装片对腕部的下压力。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二安装腔的右侧;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增大手部活动空间。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腔和限位块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且采集仪主体通过第二安装腔与限位块构成滑动连接并对连接组件起到限位作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第二安装腔滑动连接对连接组件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连接组件在第一安装腔的内侧旋转。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杆的竖截面呈“十”字型设置,且衔接杆转动连接在采集仪主体的内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杆的竖截面呈“十”字型设置,限制衔接杆在采集仪主体内部上下移动。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筒和衔接孔构成;

15、连接筒,其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腔的内部;

16、衔接孔,其开设在连接筒的内部;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在第一安装腔内部上下移动,能够带动限位块和压块上下移动。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通过衔接孔与衔接杆构成螺纹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衔接杆与连接组件之间螺纹连接,方便旋转衔接杆以控制连接组件升降。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板均与压块构成滑动连接;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和支撑板对限位块与压块起到连接作用。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连接在支撑板的上端,且弹簧关于支撑板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和弹簧对压块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使支撑板与压块之间能够存在位移空间。

2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与硅胶垫块上下对应设置;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硅胶垫块对使用者的腕部进行支撑,气囊膨胀并下压,能够使脉搏传感器与使用者腕部紧密贴合。

2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关于安装片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脉搏传感器在压力传感器的内侧从前至后均匀分布;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便于监测脉搏传感器对腕部的压力值,通过脉搏传感器多点采集腕部脉象。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脉象信息采集装置,提高了采集部位及传感器与手腕的贴合度,使检测效果更佳,且便于监测和调节采集时对手腕的加压压力,同时具有较好的手臂支撑结构,解决了目前的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在使用时需保持手臂水平,使用较为吃力的问题;

29、1、设有气囊、压块和脉搏传感器,通过旋转调节块带动衔接杆顺时针旋转,进而使连接组件和限位块在采集仪主体的内部下移,从而使限位块带动压块和气囊下移,通过气囊膨胀并下压,能够使脉搏传感器与使用者腕部紧密贴合,提高了采集部位及传感器与手腕的贴合度,使检测效果更佳;

30、2、设有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对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进行通电,使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反向作用力,通过压块相对于支撑板下移,进而使脉搏传感器紧密贴合在使用者腕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器观测脉搏传感器对腕部的压力值,根据采集时的压力值,通过调节器调节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电流强度,进而便于控制压块下压力的大小,便于监测和调节采集时对手腕的加压压力;

31、3、设有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硅胶垫块,通过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分别对使用者手臂及手背进行支撑,通过硅胶垫块对使用者的腕部进行支撑,便于缓解采集时使用者手臂部位的不适,解决了目前的脉象信息采集装置在使用时需保持手臂水平,使用较为吃力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