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内标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3135发布日期:2022-11-29 18:1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肱骨骨内标识设备的制作方法
肱骨骨内标识设备
1.优先权
2.本技术要求2021年2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144,369的优先权权益,其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技术。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肱骨骨内标识设备。


背景技术:

4.一些目前的肱骨骨内针放置的做法涉及在侧上臂上方的手动触觉标识以确定适当的骨内针插入部位。为了适当放置肱骨骨内针,应将骨内针插入到肱骨头中。对于在此区域内具有厚肌肉组织或厚脂肪组织的患者,识别肱骨头的触觉标识可能是困难且耗时的。此外,触觉标识对于新的或不经常的骨内针放置用户或在关键时间段内可能是困难的。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能够通过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适当的骨内针放置来一致地以最小的努力正确地识别肱骨头是有益的。本文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文公开了一种肱骨骨内标识设备,其具有包括肩峰放置圈(acromion placement circle)的突片(tab),包括外上髁(lateral epicondyle)放置圈的带,以及配置为标识肱骨头的骨内针环(needle ring),其中,外上髁放置圈和肩峰放置圈以固定的标识距离分开,骨内针环具有联接至突片的近端和联接至带的远端。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设备包括顶侧和底侧。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包括突片长度,带包括带长度,并且该长度大于突片长度。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上髁放置圈位于带的远端处。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带和骨内针环包括底侧上的粘合剂化合物。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包括倾斜边缘,其中,该倾斜边缘相对于底侧具有75
°‑
110
°
的范围内的角度。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包括可拆卸地联接至骨内针环的底侧的抗菌贴片(patch)。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设备包括配置为在骨内针环内适配的针稳定装置。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针稳定装置包括针稳定装置内腔,其配置为接收骨内针并且使骨内针稳定。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和带包括压力纸(pressure paper),该压力纸配置为随着硬表面施加在压力纸上的压力的增加而从第一颜色变成第二颜色。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包括配置为使突片与骨内针环的近端分离的第一刻痕线,并且带包括配置为使带与骨内针环的远端分离的第二刻痕线。
16.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标识肱骨区域以便骨内进入的方法,包括:配置患者的手臂以进行骨内针放置;定位患者的肩峰;将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肩峰放置圈覆盖在肩峰上方;定位患者的外上髁;将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外上髁放置圈覆盖在外上髁上;以及将骨内针插入到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骨内针环内。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肱骨标识设备包括具有肩峰放置圈的突片,具有外上髁放置圈的带,其中外上髁放置圈和肩峰放置圈以固定的标识距离分开,并且骨内针环配置为标识肱骨头,骨内针环具有联接至突片的近端和联接至带的远端。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肱骨骨内标识设备包括顶侧和底侧,其中底侧包括位于其上的粘合剂化合物。
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置包括使患者的手臂内收并且配置患者的手掌以放置在患者的肚脐上方。
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定位肩峰包括使用触诊,超声成像或红外成像来定位肩峰。
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包括将肩峰放置圈粘附至肩峰之上的皮肤。
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定位外上髁包括使用触诊,超声成像或红外成像来定位外上髁。
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包括将外上髁放置圈粘附至外上髁之上的皮肤。
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插入骨内针环包括将骨内针环内的骨内针插入到肱骨头中。
25.鉴于附图和以下描述,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和以下描述更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概念的特定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26.将通过参考附图所示的公开文本的具体实施方案来呈现公开文本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案,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利用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27.图1示出了包括肱骨头的手臂的透视图。
28.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平面图。
29.图3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骨内针环的设备的侧剖视图。
30.图3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手臂上的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透视图。
31.图4a至图4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适当的骨内针放置的示例性方法。
32.图5a至图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骨内肱骨标识设备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33.图5c至图5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适当的骨内针放置的示例性方法。
34.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使用骨内肱骨标识设备来标识肱骨区域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更详细地公开一些特定实施方案之前,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不限
制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还应理解,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可具有可容易地与该特定实施方案分离并且可选地与本文公开的许多其他实施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的特征组合或替代本文公开的许多其他实施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的特征。
36.关于本文使用的术语,还应理解,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一些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这些术语不限制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通常用于区分或识别一组特征或步骤中的不同特征或步骤,并且不提供连续的或数字的限制。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特征或步骤不是必须需要以该顺序出现,并且包括这种特征或步骤的特定实施方案不是必须需要限于三个特征或步骤。为了方便起见,使用诸如“左”、“右”、“顶”、“底”、“前”、“后”等的标记,并且这些标记并不旨在暗示例如任何特定的固定位置,取向或方向。相反,这种标记用于反映例如相对位置,取向或方向。单数形式的“一种”、“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
37.关于例如本文公开的设备的“顶部”、“顶部部分”或“顶端部分”,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设备的一部分。同样,例如,设备的“顶部长度”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设备的长度。例如,设备的“顶端”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临床医生的设备的端部。设备的顶部部分,顶端部分或顶部长度可包括设备的顶端;然而,设备的顶部部分,顶端部分或顶部长度不需要包括设备的顶端。即,除非上下文另外建议,否则设备的顶部部分,顶端部分或顶部长度不是设备的末端部分或末端长度。
38.关于例如本文公开的设备的“底部”、“底部部分”或“底端部分”,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设备的一部分。同样,例如,设备的“底部长度”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设备的长度。例如,设备的“底端”包括当设备用于患者时旨在靠近患者或在患者体内的设备的端部。设备的底部部分,底端部分或底部长度可包括设备的底端;然而,设备的底部部分,底端部分或底部长度不需要包括设备的底端。即,除非上下文另外建议,否则设备的底部部分,底端部分或底部长度不是设备的末端部分或末端长度。
39.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40.图1示出了包括肱骨头的手臂的透视图。在将骨内针放置在患者的手臂160的肱骨区域内时,临床医生必须正确地识别肱骨头174。如果患者具有厚肌肉组织或过多脂肪组织176的区域,则此过程可能是困难的。在识别肱骨头174时,临床医生可能希望使用解剖标识,以在肱骨区域的局部解剖结构中识别肱骨头174。两个这种解剖标识可以包括位于手臂160近侧的肩峰170和位于手臂160远侧的外上髁172。肩峰170和外上髁172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认为是固定的标识距离124,因为标识距离124对于大多数患者是相似的,提供一致的解剖标识以帮助定位肱骨头174。
41.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骨内肱骨标识设备(“设备”)100的平面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可以用于对肱骨头进行快速标识和定位以进行骨内针放置和插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包括联接至骨内针环118的突片102和带110。骨内针环118可以包括联接至突片102的近端和联接至带110的远端。骨内针环118可以配置为当设备100在患者身上展开时标识肱骨头以进行骨内针的放置和插入。骨内针环118包括骨内针环直径120。突片102包括位于其上的肩峰放置圈106。肩峰放置圈106可以配置为在设备100的展开期间
放置在患者的肩峰上方。带110包括位于其上的外上髁放置圈(“远侧放置圈”)114。远侧放置圈114可以配置为在设备100的展开期间放置在患者的外上髁上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2包括突片长度104,并且带110包括带长度112,其中,带长度112大于突片长度1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肩峰放置圈106包括肩峰放置圈直径108,并且远侧放置圈114包括远侧放置圈直径1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放置圈直径116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肩峰放置圈直径1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放置圈114位于带110的远端处。肩峰放置圈106和远侧放置圈114可以以固定的标识距离124分开,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的。有利地,由于该固定的标识距离124将肩峰放置圈106和远侧放置圈114分开,所以骨内针环118可以配置为在避开肱骨区域中的厚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同时标识肱骨头。
42.图3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包括骨内针环118的设备100的侧剖视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包括顶侧和底侧,其中,当设备展开时,底侧与手臂物理接触,并且顶侧最靠近临床医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从设备100纵向伸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包括倾斜边缘122,以在骨内驱动器垂直于手臂时帮助促进特定的骨内针插入角度。例如,倾斜边缘122可以包括相对于底侧在75
°‑
110
°
的范围内的角度180,从而促进相对于底侧在75
°‑
110
°
的范围内的骨内针插入角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由与突片102和带110相同的材料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是刚性的,并且由聚合物或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构成。
43.图3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手臂上的设备100的透视图。
4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2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配置为在底侧上包括粘合剂化合物,该粘合剂化合物配置为将突片102粘附至手臂1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化合物可以被限制到肩峰放置圈106的底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11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配置为在底侧上包括粘合剂化合物,该粘合剂化合物配置为将突片102粘附至手臂1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化合物可以被限制到远侧放置圈114的底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可以由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层压纸等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2和带110可以配置为包括压力纸。压力纸可以配置为随着硬表面(例如,肱骨头、肩峰、外上髁等)施加在压力纸上的压力的增加而从第一颜色变成第二颜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包括抗菌贴片,该抗菌贴片可拆卸地联接至骨内针环118的底侧并且沿着骨内针环直径120延伸。在此实施方案中,抗菌贴片可以配置为在骨内针插入其中之后瞄准并保护骨内插入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备100可以在临床医生训练期间用作训练装置,以帮助临床医生通过肱骨区域的视觉识别和识别肱骨头来使他们快速熟悉自己。
45.图4a至图4d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骨内针放置的示例性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4a所示,患者的手臂160配置为通过使患者的手臂160内收并且将患者的手掌放在其肚脐上来进行标识。一旦患者的手臂160配置用于进行标识,设备100就可以在患者的手臂160上展开。肩峰放置圈106可以放置在患者的肩峰170上,如图4b所示。在肩峰放置圈106放置在肩峰170上的情况下,远侧放置圈114可以放置在外上髁172上,如图4c所示。在肩峰放置圈106放置在肩峰170上并且远侧放置圈114放置在外上髁172上的情况下,骨内针环118配置为指示肱骨头174的位置以进行骨内针插入。包括具有骨内针的骨内驱动器130的骨内进入系统可以被组装用于在骨内针环118内进入肱骨,如图4d所
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将设备100从患者的手臂160移除之前,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用标识装置跟踪骨内针环118来指示适当的骨内针区域。
46.图5a至图5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设备100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在此实施方案中,如图4a所示,设备100可以包括配置为在骨内针环118内适配的针稳定装置140。在此实施方案中,针稳定装置140的底侧可以配置为通过粘合剂化合物联接至手臂160。在此实施方案中,针稳定装置140可以包括穿过其中的针稳定装置内腔142。针稳定装置内腔142可以配置为允许并固定骨内针穿过其中。在此实施方案中,针稳定装置140可以指示肱骨头174的适当位置,并且将骨内针也配置为用于骨内进入的最佳角度。在此实施方案中,一旦针稳定装置140联接至手臂160,就可以从手臂160移除设备100,如图5b所示。在此实施方案中,针稳定装置140可以是圆盘、矩形棱柱等形状。
47.图5c至图5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适当的骨内针放置的示例性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5c所示,突片102可以包括第一刻痕线150,并且带110可以包括第二刻痕线152。在此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的底侧的一部分可以包括配置为将骨内针环118固定到手臂160的粘合剂化合物。在此实施方案中,第一刻痕线150可以位于骨内针环118的近侧,并且第二刻痕线152可以位于骨内针环118的远侧。设备100可以放置在手臂160上,其中,肩峰放置圈106在肩峰170上方,并且远侧放置圈114在外上髁172上方。然后,骨内针环118可以固定到手臂160,如图5d所示。在此实施方案中,突片102可以配置为沿着第一刻痕线150与骨内针环118分离,并且带110可以配置为使用侧向撕裂力沿着第二刻痕线152与骨内针环118分离。如图5e所示,将突片102和带110与骨内针环118分离可以使骨内针环118附接到手臂160,指示骨内针在肱骨头174中的适当放置位置,如图5e所示。在此实施方案中,骨内针环118可以配置为一旦骨内针穿过骨内针环118插入就使骨内针稳定。
48.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标识肱骨区域以进行骨内针放置的示例性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包括将患者的手臂配置用于骨内针放置(框3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置包括临床医生使患者的手臂内收并且将患者的手掌放置在患者的肚脐上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方法300包括定位肩峰170(框3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临床医生可以使用触诊、超声成像、红外成像等来定位患者的肩峰170。方法300还包括将设备100的肩峰放置圈106覆盖在肩峰上方(框3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包括将肩峰放置圈106粘附至肩峰170上方的皮肤。方法300还包括定位外上髁172(框3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定位包括临床医生通过触诊,超声成像,红外成像等来定位外上髁172。方法300还包括将远侧放置圈114覆盖在外上髁172上方(框3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覆盖包括将远侧放置圈114粘附至外上髁172上方的皮肤。方法300包括将骨内针插入到骨内针环118内(框3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插入包括将骨内针环118内的骨内针插入到肱骨头174中。
49.虽然本文已经公开了一些特定实施方案,并且虽然已经相当详细地公开了特定实施方案,但是该特定实施方案并非旨在限制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另外的适应和/或修改,并且在更广泛的方面中,这些适应和/或修改也被涵盖。因此,在不脱离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作出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