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131发布日期:2022-10-05 00:5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手腕带能够准确提供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区等信息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临时微型“身份证”,患者可佩带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但是目前传统的手腕带在日常佩带时不能够及时定位患者的确切去向,在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时无法通过手腕带呼叫寻求帮助,医护人员也无法通过手腕带及时准确判断患者的护理分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腕带也出现智能化的趋势上,例如专利cn202120946158.3公开了一种智能信息化手腕带,包括主体装置、卡扣装置、显示装置、监测装置、充电装置。通过设置卡扣装置和显示装置可以保证腕带在病人手上佩戴的时候自己无法取下腕带,显示装置显示病人的身份信息和身体情况并可以进行实时定位。
3.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手腕带,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但是仍然存在着医护人员无法通过手腕带及时准确判断患者护理等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该装置具有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判断患者护理等级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包括腕带、盒体部以及盒体部内的控制装置和电池,其结构特点为,所述腕带可拆卸的安装在盒体部的两侧。
6.所述腕带根据分级护理设有若干颜色,在佩戴时选择指定的颜色与盒体部连接。
7.所述盒体部顶部设有透明顶盖。
8.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呼叫模块、定位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颜色识别器;所述呼叫模块包括呼叫按钮,可将呼叫信号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控终端;所述定位模块实时定位患者的动向;所述通讯模块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透明顶盖正下方,可显示所述电池的电量、所述定位模块的信号以及呼叫信号灯;所述颜色识别器可识别腕带颜色并通过通讯模块传输颜色信息。通过腕带的颜色医护人员可直接的判断患者的护理等级,通过颜色识别器传输的腕带颜色信息,医护人员可远程获取患者护理等级的信息。医护人员在远程和进程都可及时的获取患者的护理等级信息,便于根据该信息作出相应的护理。
9.优选地,所述盒体部两侧设有安装带,所述安装带为软质材料,上表面透明,内部为容置仓,所述腕带可通过安装带下表面的开口处固定于容置仓内。安装带可方便的固定腕带,实际使用更为方便。
10.优选地,所述腕带长度长于一侧的容置槽,长出的腕带紧贴盒体部侧面,所述颜色
识别器正对该侧面,且该侧面设有透明窗口。颜色识别器通过透明窗口获得腕带颜色,使医护人员能够远程得知患者的护理等级。
11.优选地,所述盒体部侧面设有粘贴带,所述腕带通过粘贴带固定于盒体部的侧面。通过粘贴带将腕带固定于透明窗口前方,便于颜色识别器获得腕带颜色信息。
12.优选地,所述盒体部的侧壁设有通槽,所述呼叫按钮设置于所述通槽内。呼叫按钮设置于侧面不仅便于患者按压,同时可以防止误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13.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盒体部的上层,所述电池设置于盒体部的下层,所述盒体部底部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电池的充电口以及总开关,所述总开关嵌于通槽内。定位装置在未使用时可选择性关闭,节约电量,在使用佩戴后,底部由患者手部遮挡,无法进行操作总开关的操作,防止误触将装置关闭。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腕带颜色便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的护理等级,及时发现需卧床或不应外出活动的患者,及时根据护理等级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手段;通过控制装置,可将远程获知腕带颜色信息,结合呼叫模块与定位模块等,及时对患者的行为或呼叫等作出反应,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实施例一整体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控制装置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实施例二整体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的盒体部侧面示意图。
19.其中:1、腕带;2、盒体部;21、透明顶盖;22、安装带;23、粘贴带;24、透明窗口;3、控制装置;31、呼叫模块;311、呼叫按钮;32、定位模块;33、通讯模块;34、显示模块;35、颜色识别器;4、电池;41、充电口;42、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参阅图1,实施例一中,一种带颜色分级的手腕佩戴式呼叫定位装置,包括腕带1、盒体部2以及盒体部2内的控制装置3和电池4,腕带1可拆卸的安装在盒体部2的两侧。
25.腕带1根据分级护理设有若干颜色,在佩戴时选择指定的颜色与盒体部2连接。采用国际通用的预警颜色进行标识分级,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束缚带为红色,二级护理束缚带为橙色,三级护理束缚带为黄色。腕带与盒体部为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护理等级选择不同颜色的腕带与盒体部连接。
26.盒体部2顶部设有透明顶盖21。
27.参阅图2,控制装置3包括呼叫模块31、定位模块32、通讯模块33、显示模块34以及颜色识别器35;呼叫模块31包括呼叫按钮311,可将呼叫信号通过通讯模块33传输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为设置于护士站的实时监控装置,可通过监控终端实时获取患者的定位信息、呼叫信息等。定位模块32通过gps全程跟踪定位,实时动态掌握患者动向。通讯模块33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显示模块34设置于透明顶盖21正下方,可显示电池4的电量、定位模块32的信号以及呼叫信号灯;颜色识别器35可识别腕带1颜色并通过通讯模块33传输颜色信息。通过腕带的颜色医护人员可直接的判断患者的护理等级,通过颜色识别器传输的腕带颜色信息,医护人员可远程获取患者护理等级的信息。医护人员在远程和进程都可及时的获取患者的护理等级信息,便于根据该信息作出相应的护理。
2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定位模块实时跟踪患者的位置,同时呼叫模块便于患者实时呼叫帮助,在远离固定呼叫器的位置也可方便的呼叫帮助。在呼叫时通过远程以及近距离的观察可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出患者所需的护理等级,及时给予医疗救助。根据定位装置与颜色识别器配合使用,也可及时发现需卧床或不应外出活动的患者。
29.参阅图3,实施例二中,盒体部2两侧设有安装带22,安装带22为软质材料,上表面透明,内部为容置仓,腕带1可通过安装带22下表面的开口处固定于容置仓内。安装带可方便的固定腕带,实际使用更为方便。通过安装带,更换腕带更为方便,避免了频繁拆卸腕带的麻烦。
30.参阅图3和图4,两侧腕带1的其中一条,长度长于对应的容置槽,长出的腕带紧贴盒体部2侧面,颜色识别器35正对该侧面,且该侧面设有透明窗口24。颜色识别器通过透明窗口获得腕带颜色,使医护人员能够远程得知患者的护理等级。
31.盒体部2侧面设有粘贴带23,腕带1通过粘贴带23固定于盒体部2的侧面。通过粘贴
带将腕带固定于透明窗口前方,便于颜色识别器获得腕带颜色信息。粘贴带可以是带有粘性长条,便于腕带粘贴,也可以是魔术贴等,将腕带与粘贴带连接。
32.盒体部2的未安装腕带的侧壁上设有通槽,呼叫按钮311设置于通槽内。呼叫按钮设置于侧面不仅便于患者按压,同时可以防止误触,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3.控制装置3设置于盒体部2的上层,电池4设置于盒体部2的下层,盒体部2底部设有两个通槽,通槽内设置电池4的充电口41以及总开关42,总开关42嵌于通槽内。定位装置在未使用时可选择性关闭,节约电量,在使用佩戴后,底部由患者手部遮挡,无法进行操作总开关的操作,防止误触将装置关闭,安全性更高。
34.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等效流程或等效功能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