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649发布日期:2022-10-22 01:3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


背景技术:

2.灌注泵是利用液体介质对腔体进行加压膨胀以形成可视空间,并可清洗腔内血污,是观察和手术视野更加清楚,适用于各种腔镜检查及手术的医疗设备,现有灌注泵主要由主机及通过管道连通的灌注器组成。
3.由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灌注泵应严格按不同手术所要求的腔体能够承受的压力来设定。发明人长时间使用后,发现现有灌注泵存在以下缺点:
4.1、只能通过主机调节出液流速和流量,当通过灌注器向腔体内连续注射液体介质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不能够监测各腔体压力,如反馈肾盂、输尿管内的压力;虽现有个别灌注泵虽设置有压力检测功能,但是由于管道及各控制阀的影响,导致压力反馈精准度差,并且伴有反馈延迟的现象。因此极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5.3、由于现有灌注泵信息显示端设置在主机上,不便医护人员在极微术中观看。
6.因此,鉴于上述,设计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灌注泵不能实时及准确的监测腔体压力,导致腔内压力超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问题;另外,解决医护人员在极微术中不便观看压力显示内容的弊端。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提供了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包括手持本体,设置有手柄,在所述手柄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注液通断的扳机;所述手持本体后端安装有进液主管道,在所述手持本体前端设有与所述进液主管道连通的出液端,在所述出液端连通安装有向所述手持本体前端延伸的后导流管。在所述后导流管前端连通安装有三通,与所述后导流管同轴设置的所述三通前端连通安装有注射管,所述三通剩余端连通安装有压力表,通过所述压力表监测所述注射管内压力。
10.作为优选,在所述手持本体顶部设置有溢流阀;所述灌注器还包括减压管;所述溢流阀通过所述减压管与所述后导流管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减压管焊接在所述后导流管上。
12.作为优选,所述溢流阀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开关。
13.作为优选,所述三通与所述注射管连接端通过变径接头连接。
14.作为优选,所述三通为pp塑料三通。
15.作为优选,所述后导流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注射管管径。
16.作为优选,所述进液主管道上安装有节流阀。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射管上安装有压力表,并通过注射管与腔内连通,能够实时精准的监测及反馈腔内压力,避免腔内压力超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手术安全性。
18.由于压力表直接设置在灌注器的操作端,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在极微术中观看,提高手术效率。
19.另外,将后导流管通过减压管于溢流阀连接,通过设定溢流阀阈值能够在准确控制注射管及腔内压力,进一步控制注射管及腔内压力,提高控制保险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灌注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灌注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手持本体,2-扳机,3-减压管,4-溢流阀,4.1-接入口,4.2-排出口,4.3-压力调节开关,5-进液主管道,6-出液端,7-后导流管,8-压力表,9-三通,10-注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参照图1-图2),它包括枪状手持本体1,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在手柄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注液通断的扳机2,在手持本体1后端安装有进液主管道5,它通过传统输液管道与灌注泵相连接。为实现液体介质注入腔体内,在手持本体1前端设有与进液主管道5连通的出液端6,进液主管道5上安装有节流阀,调节输液流量及通断。在出液端6连通安装有向手持本体1前端延伸的后导流管7,传统灌注泵的灌注器的注射端相当于后导流管7的延长方式,使用时能够将注射端沿尿管或导流管进入腔体内进行灌注液体介质,如进入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
26.临床使用时,由于灌注泵应严格按不同手术所要求的腔体能够承受的压力来设定。为能够实时精准的监测及反馈腔内压力,避免腔内压力超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本案中主要对灌注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改进点如下:
27.在后导流管7前端连通一个三通9,安装三通的主要目的是,加长导流管和添加压力表8。将注射管10安装在与后导流管7连接三通9的相对端,相当于安装后的注射管10与后导流管7同轴设置,而压力表8安装在其余端。这样就能够使压力表8安装在离注射端的近端处,因此,能够实时精准的监测及反馈腔内压力,并且有效消除管道及各控制阀影响对反馈压力精准度差的影响,因此,避免腔内压力超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手术安全性。另外,由于压力表直接设置在灌注器的操作端,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在极微术中实时观看,提高手术效率。
28.结合上述实施例,本案为更安全精准的控制腔内压力,在手持本体1顶部设置有溢流阀4,溢流阀4是镶嵌安装在手持本体1上,便于拆卸和更换,它设置有接入口4.1和排出口4.2,另外还设置有用于设定压力阈值的压力调节开关4.3,其作用可根据不同术况调节压
力。为实现溢流降压,在后导流管7与溢流阀4之间通过减压管3连通,具体减压管3连通在接入口4.1上,根据同腔压力连通原理,当后导流管7、注射管10及腔体内压力过高时,部分液体会通过溢流阀4的排出口4.2排出并回收,因此,通过设定溢流阀阈值能够在准确控制注射管及腔内压力,进一步自动控制注射管及腔内压力,提高控注液保险性。
29.其中,减压管3焊接在后导流管7上,相当于减压管3与后导流管7一体设置,能够便于灌注器整体的装卸。
30.本案中,为了实现不同规格注射管10的更换使用,将三通9与注射管10通过变径接头连接,提高灌注器适用性。其中,三通9为pp塑料三通,能够使灌注器前端重量,临床使用时更加轻盈,利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
31.另外,在本案中由于后导流管7前端设置有压力表会导致后导流管7前端变重,因此,将后导流管7的管径设定大于注射管10管径。有效避免灌注器拿起时后导流管7发生弯曲。
32.因此,可以看出本案改进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临床上,具有一定实用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包括手持本体(1),设置有手柄,在所述手柄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注液通断的扳机(2);所述手持本体(1)后端安装有进液主管道(5),在所述手持本体(1)前端设有与所述进液主管道(5)连通的出液端(6),在所述出液端(6)连通安装有向所述手持本体(1)前端延伸的后导流管(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导流管(7)前端连通安装有三通(9),与所述后导流管(7)同轴设置的所述三通(9)前端连通安装有注射管(10),所述三通(9)剩余端连通安装有压力表(8),通过所述压力表(8)监测所述注射管(10)内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持本体(1)顶部设置有溢流阀(4);所述灌注器还包括减压管(3);所述溢流阀(4)通过所述减压管(3)与所述后导流管(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管(3)焊接在所述后导流管(7)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4)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开关(4.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9)与所述注射管(10)连接端通过变径接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9)为pp塑料三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流管(7)的管径大于所述注射管(10)管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道(5)上安装有节流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灌注泵用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灌注器,在所述手持本体前端设有与所述进液主管道连通的出液端,在所述出液端连通安装有向所述手持本体前端延伸的后导流管。在所述后导流管前端连通安装有三通,与所述后导流管同轴设置的所述三通前端连通安装有注射管,所述三通剩余端连通安装有压力表,通过所述压力表监测所述注射管内压力。解决现有灌注泵不能实时及准确的监测腔体压力,导致腔内压力超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问题;另外,解决医护人员在极微术中不便观看压力显示内容的弊端。的弊端。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欣
技术研发日:2022.02.19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