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呼吸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9692发布日期:2022-10-29 01:1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呼吸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呼吸矫正装置,可防止佩戴者睡觉时张嘴呼吸,属于矫形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许多人睡觉时都会无意识地张嘴呼吸,但张嘴呼吸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气流不经鼻道湿化和加温而直接进入呼吸道,细菌灰尘未经过滤而由口腔直接进入呼吸道,使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感到不适。也有研究认为,长期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发育,对健康及颜值均有影响。
3.佩戴口呼吸矫正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口呼吸矫正装置包括可托住下颌并经两侧脸颊悬挂于头顶的提拉带,以及从提拉带两侧向后延伸并绕设于后脑部的防脱带,其原理是通过提拉带托住下颌,以防止佩戴者睡觉时不自觉张嘴呼吸。但由于提拉带距离双侧下颌关节连线(可理解为下颌转轴,即图2中a的位置)的距离小,导致提拉带牵动下颌的力臂小,为了防止佩戴者张嘴只能增大提拉带的拉力,这样势必会使佩戴者面部出现紧绷感,进而导致舒适性降低,影响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口呼吸矫正装置,以提高矫正装置的佩戴舒适性,在有效防止张嘴呼吸的同时,提高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口呼吸矫正装置,包括头顶固定器、下颌提拉绳、鼻梁托块,下颌托和两条耳后连接带,所述头顶固定器位于佩戴者的头顶上,所述下颌托托住佩戴者的下颌,所述鼻梁托块靠在佩戴者的鼻梁上,两条耳后连接带对称设置在佩戴者的左右耳后部,每条耳后连接带的一端与头顶固定器的后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颌托连接,所述下颌提拉绳中部与头顶固定器的前部连接,两端穿过鼻梁托块后分别与下颌托的左右侧连接。
7.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还包括颈后连接带所述颈后连接带贴在佩戴者的脑后,颈后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耳后连接带的中部连接。
8.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头顶固定器的前部与下颌提拉绳的连处设有挂钩。
9.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鼻梁托块上设有两个拉绳调节机构,二者对称设置在鼻梁托块左右两侧,每个拉绳调节机构包括与鼻梁长度方向平行的托块拉绳过孔、开设在鼻梁托块侧部的与托块拉绳过孔垂直相交的盲孔、弹簧和横向滑柱,所述弹簧位于盲孔内,所述横向滑柱的一端插入盲孔内并顶在弹簧上,在横向滑柱的中部开设有与托块拉绳过孔相对应的滑柱拉绳过孔,下颌提拉绳滑动穿过托块拉绳过孔和滑柱拉绳过孔。
10.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鼻梁托块上设有与佩戴者的鼻梁表面形状相匹配的鼻梁定位片。
11.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横向滑柱位于盲孔内的一端设有与盲孔内壁上的防脱
卡台相对应的防脱卡盘。
12.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横向滑柱位于盲孔外的一端设有压盘。
13.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头顶固定器与佩戴者的头部接触的部位设有弹性防滑刺。
14.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鼻梁定位片的材质为pe树脂或金属,其与佩戴者的鼻梁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柔性透气垫。
15.上述口呼吸矫正装置,所述下颌提拉绳为弹性绳。
16.本实用新型利用鼻梁托块将下颌提拉绳向佩戴者前方撑起,使下颌提拉绳远离下颌转轴,增加下颌提拉绳牵动下颌的力臂,因此下颌提拉绳只需较小的拉力即可防止佩戴者张嘴呼吸,从而提高了矫正装置的佩戴舒适性,保证了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20.图3是鼻梁托块的结构示意图(未夹住下颌提拉绳时的状态);
21.图4是图3的左视图;
22.图5是图3的剖视图;
23.图6是鼻梁托块夹住下颌提拉绳时的状态。
24.图中各标号如下:1、头顶固定器,2、下颌提拉绳,3、鼻梁托块,4、下颌托,5、耳后连接带,6、颈后连接带,7、挂钩,8、鼻梁定位片,9、横向滑柱,10、弹簧,11、托块拉绳过孔,12、滑柱拉绳过孔,13、压盘,14、防脱卡盘,15、盲孔,16、柔性透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头顶固定器1、下颌提拉绳2、鼻梁托块3、下颌托4、耳后连接带5和颈后连接带6。耳后连接带5和颈后连接带6可由软性纤维布、纤维橡胶弹力绳(带)、魔术贴及pe树脂材料制成。下颌提拉绳2、耳后连接带5和颈后连接带6的连接处均可自由调节长短。
26.头顶固定器1位于佩戴者头顶上,用于连接、固定下颌提拉绳2和颈后连接带6,其下表面设有弹性防滑刺,既可以增加透气性,提高佩戴舒适性,又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头顶固定器1移位;头顶固定器1的前部设有挂钩7,用于快速连接下颌提拉绳2。挂钩7可以设置多个,以便调节下颌提拉绳2的长短和张力。
27.下颌托4托住佩戴者的下颌,用于连接、固定下颌提拉绳2和颈后连接带6,下颌托4与佩戴者的下颌相接触的部位设有柔性垫,以提高佩戴舒适性。
28.鼻梁托块3的后部设有与佩戴者的鼻梁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鼻梁定位片8,鼻梁定位片8采用pe树脂或金属材料制成,采用金属材料(如铝)制作时,其形状可以用手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佩戴者的鼻梁形状;鼻梁托块3与佩戴者的鼻梁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柔性透气垫16,以提高矫正装置的佩戴舒适性。
29.两条耳后连接带5从后部绕过佩戴者的左右耳后连接于头顶固定器1与下颌托4之
间,下颌提拉绳2的中部挂在头顶固定器1前部的挂钩7上,两端穿过鼻梁托块3后分别与下颌托4的左右侧连接。
30.颈后连接带6从佩戴者的脑后连接于两条耳后连接带5的中部之间,防止耳后连接带5移位给佩戴者的双耳造成勒压感,提高矫正装置的佩戴舒适性。
31.鼻梁托块3的两侧均设有横向滑柱9、弹簧10、托块拉绳过孔11和盲孔15,用于调节和固定穿过的下颌提拉绳2。托块拉绳过孔11与鼻梁长度方向平行,盲孔15开设在鼻梁托块3侧部并与托块拉绳过孔11垂直相交,且鼻梁托块3两侧的盲孔15同轴,弹簧10置于盲孔15中,横向滑柱9的一端插入盲孔15内并顶在弹簧10上,在横向滑柱9的中部开设有与托块拉绳过孔11相对应的滑柱拉绳过孔12。横向滑柱9的外端设有压盘13,内端设有防脱卡盘14。
32.使用时,首先将耳后连接带5与颈后连接带6、头顶固定器1和鼻梁托块3连接好,并根据佩戴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耳后连接带5和颈后连接带6的长度,安装下颌提拉绳2时,用手压住两个横向滑柱9外端的压盘13,使滑柱拉绳过孔12对准托块拉绳过孔11,然后将下颌提拉绳2的两端分别穿过鼻梁托块3两侧的滑柱拉绳过孔12和托块拉绳过孔11,之后松开压盘13,横向滑柱9在弹簧10的作用下移位,将下颌提拉绳2卡紧,下颌提拉绳2的两端与下颌托4连接。然后将将整个装置套在头上,最后将下颌提拉绳2的中部套在挂钩7上即可。
33.需要调节鼻梁托块3在下颌提拉绳2上的位置时,用手压住两个压盘13,拉动下颌提拉绳2即可。为了保证滑柱拉绳过孔12能够对准托块拉绳过孔11,横向滑柱9不能在盲孔15中自由旋转,其横截面为多边形(如正方形)。
34.下颌提拉绳2采用弹性绳,可以使本装置穿戴十分方便。由于鼻梁托块3将下颌提拉绳2向佩戴者鼻梁前方撑起,使下颌提拉绳2远离下颌转轴(图2中a的位置),大大增加了下颌提拉绳2牵动下颌的力臂(图2中的l),因此下颌提拉绳2只需较小的拉力即可防止佩戴者张嘴呼吸,佩戴者面部不会出现紧绷感,从而提高了矫正装置的佩戴舒适性,保证了佩戴者的睡眠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