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1839发布日期:2022-10-29 01:4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气管插管主要用于自主呼吸突然停止者、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气供应而需机械通气者、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等影响正常通气者、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者。
3.虽然已有商品化的成人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采用螺栓压紧方式作为锁紧结构,后部由头带固定。但是该类装置不便于口腔护理,故临床上仍采用传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目前成人气管插管固定的标准操作流程是:给插管气囊充气,确认导管位后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口鼻部。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胶布操作较繁琐,费时费力,且胶带直接接触患者口部,易沾染唾液、分泌物导致胶带松脱。
4.然而,在儿科气管插管治疗中,新生儿与成人面部尺寸差异巨大,口裂小、口腔黏膜薄嫩,新生儿尚未出牙,且为防治气囊压迫导致的气道损伤、软化所采用的气管插管多为无气囊类型,气管插管内径小、管壁较软,所以现有成人用固定气管插管的辅助装置在尺寸上、锁紧结构上均无法适应新生儿应用。遂临床上亦多采用胶布“八字法”固定。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过程中,新生儿发育欠成熟,常常存在吞咽、咳嗽反射障碍,返流液、呕吐物及其它分泌物残留于口腔内,口腔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引起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而口腔感染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故完善口腔护理、控制和清除口咽部病菌,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所以,若以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对于重症患儿则需要定期拆除胶带进行口腔护理。
5.因此,一种适于新生儿使用、便于口腔护理、操作简单的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具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6.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患儿嘴部,可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并设有伸缩结构便于佩戴者嘴部开合:
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风琴罩、粘接条、吸痰孔、连接条、固定板、气管套、粘扣结构、圆毛端、刺毛端、凸起结构、离型纸;
9.所述风琴罩为具有风琴状折叠纹路的且中部向上凸起的纺锤形弧面罩状结构;所述粘接条分别与风琴罩外边连接,所述粘接条为双层结构,上层为加厚的高弹性泡沫层,下层连接带有聚氨酯背的衬水胶体胶带;所述吸痰孔设置在风琴罩一侧,并且贯通风琴罩前、
后表面;所述连接条连接在风琴罩上端的粘接条前表面,所述连接条下侧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有圆形通孔;所述固定板下侧有条形开口并与所述固定板中部的通孔连通;所述固定板中部通孔一端连接气管套,所述气管套下侧设有开口结构;所述气管套上安装粘扣结构,所述粘扣结构包括:圆毛面、刺毛端;所述圆毛端连接在所述气管套开口的一侧,所述刺毛端连接在气管套开口的另一侧;所述气管套内径表面轴向分布等间距的空心环状凸起结构;所述风琴罩表面设有条状开槽,所述条状开槽位置在固定板下侧;所述离型纸与连接条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离型纸覆盖粘接条粘接面并将所有粘接条相互连接;所述离型纸在固定板开口处对应位置有开口结构;
11.进一步的,风琴罩上的条状开槽宽度为2.5mm-5mm;
12.进一步的,所述琴罩、连接条、固定板、气管套均使用高透明材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一般情况下由于固定装置与患者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皮肤表面湿滑,一般通过捆绑固定的装置无法有效固定气管插管,且绑带本身操作繁琐,又有可能对新生儿造成压力损伤;而本装置使用粘接方式,操作简便且可以有效固定气管插管;因本装置使用水胶体胶带作为粘接介质,其本身对皮肤温和又有良好的亲水性、湿气透过率,使本装置在湿润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粘接性能;又因其剥离强度较低、致敏性低,相较一般医用胶带,可有效降低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风险;且水胶体胶带具有吸水透气的功能,配合柔软的泡沫基材会使新生儿佩戴更加舒适;
15.由于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弧度,固定形状的装置不能较好贴合气管导管外表面,固定压力过小时,由于接触面积不足造成摩擦力不足,产生固定不牢固的风险;固定压力过大又会使气管导管产生变形,影响通气效果;本空心环状结构可更好的贴合气管导管产生足够的接触面积,并自适应固定压力,从而更好的固定气管导管;粘扣结构可为气管导管的固定提供不同大小的锁紧压力;
16.本装置上下两端采用风琴状的伸缩结构可适应不同大小形状的口部结构,适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且该结构可随口部开合而运动,降低了患儿的束缚感,配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粘接层使装置下表面不接触患儿唇部,避免了唇部运动时与装置摩擦,使本装置使用更安全舒适;且通过调整风琴结构长度,可选择更优的粘接位置;
17.本装置各结构均使用高透材质便于观察患儿口部皮肤及口腔内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琴罩、连接条、离型纸组合示意图;
20.图3使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示意图;
21.图4使本实用新型气管套示意图;
22.图5使本实用新型气管套剖面图;
23.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24.1-风琴罩,2-粘接条、3-吸痰孔、4-连接条、5-固定板、6-气管套、7-粘扣结构、8-圆
毛端、9-刺毛端、10-凸起结构、离型纸1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风琴罩1,粘接条2、吸痰孔3、连接条4、固定板5、气管套6、粘扣结构7、圆毛端8、刺毛端9、凸起结构10、离型纸11;所述风琴罩1为具有风琴状折叠纹路的且中部向上凸起的纺锤形弧面罩状结构;所述粘接条2分别与风琴罩1外边连接,所述粘接条1为双层结构,上层为加厚的高弹性泡沫层,下层连接氨酯背的衬水胶体胶带;所述吸痰孔3设置在风琴罩1一侧,并且贯通风琴罩1前、后表面;所述连接条4连接在风琴罩1上端的粘接条2的前表面,所述连接条4下侧连接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中部有圆形通孔;所述固定板5下侧有条形开口并与所述固定板5中部的通孔连通;所述固定板5中部通孔一端连接气管套6,所述气管套6下侧设有开口结构;所述气管套6上安装粘扣结构7,所述粘扣结构7包括:圆毛面8、刺毛端9;所述圆毛端8连接在所述气管套6开口的一侧,所述刺毛端9连接在气管套6开口的另一侧;所述气管套6内径表面轴向分布等间距的空心半环状凸起结构10;所述风琴罩1表面设有条状开槽,所述条状开槽位置在固定板5下侧;所述离型纸11与连接条4连接;所述离型纸11覆盖粘接条2粘接面并将所有粘接条2相互连接;所述离型纸11在固定板5开口处对应位置设有开口结构;风琴罩1上的条状开槽宽度为5mm;所述连接条4、固定板5、均使用高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琴罩1、固定板5、气管套6使用高通明度硅橡胶材质。
28.一种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实使用方法:
29.使用者将气管导管插入患儿气道内固定位置后,通过开口将装置卡入气管导管,调节好位置后将粘扣锁紧,调整风琴结构长度,选择更优的粘接位置,确认气管导管与本装置锁紧后撕除离型纸,轻按本装置上表面,使胶带更好的粘接在患儿皮肤上;医护人员可定期通过透明的本装置观察粘接部位情况;医护人员可定期通过装置上表面的吸痰孔执行吸痰等气道管理及口腔护理工作。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