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背景技术:
1、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将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同时,在心脏手术室快速建立的体外循环后抢救成功率非常高,学者们立即有了将此技术转化为一门支持抢救技术的想法,但实施起来并不乐观,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2、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血管导管进行对患者手术,在使用血管导管时,常常会因导管的两端松动,而影响手术的进行,进而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在拔出导管内部扩张鞘时,有时会导致血液流出,对患者造成危险,为此,提出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ecm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扩张鞘和夹子,所述导管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导管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导管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导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扩张鞘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扩张鞘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
4、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导管的内部是连通设置,所述扩张鞘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口,且所述扩张鞘位于导管的内部。
5、优选地,所述导管远离第一螺帽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多个侧孔,且所述侧孔延伸至导管的内部。
6、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导管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7、优选地,所述夹子的直径与导管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夹子与导管的外侧壁为贴合设置。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ecm用血管导管,与现有的临床管路相比,通过增加了扩张鞘上的第三螺帽,第三螺帽可拧紧在扩张鞘的一端上,避免扩张鞘从导管中脱出,利用增加了夹子的作用,拔出扩张鞘后,导管夹闭,减少了另外使用钳子夹闭导管,进而避免血液涌出、丢失,通过增加了侧孔的作用,一方面可用于分流部分血液,便于ecmo下机回血时使用,另一方面可夹闭导管上夹子后,可用于ecmo自循环。
10、2、综上所述,通过导管、扩张鞘、第三螺帽、连接管、第二螺帽、第一螺帽和夹子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了手术的稳定性,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危险性。
1.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包括导管(1)、扩张鞘(2)和夹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一端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导管(1)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6),所述导管(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远离导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连接管(4)通过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5),所述扩张鞘(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扩张鞘(2)通过第三螺纹槽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与导管(1)的内部是连通设置,所述扩张鞘(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口,且所述扩张鞘(2)位于导管(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远离第一螺帽(6)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多个侧孔,且所述侧孔延伸至导管(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导管(1)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mo用血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7)的直径与导管(1)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夹子(7)与导管(1)的外侧壁为贴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