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输送载具的煎药锅。
背景技术:2.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等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制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
3.中医药发展初期,煎药器具多采用饮食器具。在古代,由于原料易获取,制造成本低,陶器熬药器具使用较多。同时,陶器器皿化学性能稳定,一直成为主要的熬药器具。
4.随着时代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个人回家煎药受多种因素制约逐渐成为一种负担,各地开展中药代煎服务。由于中药汤剂是辩证治疗,一人一方,生产大量依赖人工。当前的煎药机多采用布袋包裹煎煮,因包煎之物的不溶性,加之煎煮后的挤压、固液分离导致部分不溶性微粒进入药液,严重影响中药汤剂质量;采用布袋包裹浸泡及煎煮,难以保证饮片中有效部分溶入而影响疗效。规模化的煎药中心亟需引进遵循传统煎药工艺的智能化煎药装备,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代煎需求和高质量的煎药服务,提升煎药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煎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5.智能化煎药装备遵循传统煎药工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煎药时无需纱布包裹也能够方便地进行过滤。另外现有的煎药锅在汤剂自动流水化生产的过程中,煎药锅在各个工序中进行转移时为直接作用于煎药锅本体的外表面进行受力的,容易产生变形损坏以及底面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流水线输送时不会损坏煎药锅的设输送载具的煎药锅,解决了现有煎药锅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固液分离的设输送载具的煎药锅,解决了现有的汤剂自动化煎药过程中通过纱布包裹煎药来进行固液分离影响汤剂质量的问题。
8.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输送载具的煎药锅,包括煎药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锅本体连接有输送载具,输送载具用于将容器支撑在输送线上被输送线输送。
9.作为优选所述煎药锅本体包括外容器、内容器和盖,所述输送载具连接在外容器下端;内容器设有内容器部容器口,外容器的上端设有外容器部容器口,内容器能够经所述外容器部容器口取出地穿设在外容器内;盖能够分离地支撑在内容器上或能够分离地支撑在外容器上来实现封盖住所述内容器部容器口,煎药时中药饮片仅位于所述内容器内,内容器的底部设有过滤孔。使用时,中药饮片和水倒在内容器内,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搁置在热源上进行加热来实现煎药,煎药完成后将内容器从外容器内提起到内容器位于外容器内的
液位的上方,内容器内的中药汤剂从过滤孔流出到外容器内,药渣滞留在内容器内,从而实现中药自动化煎药过程中的固液分离。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10.作为优选,所述外容器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内容器设有同所述活动支架配合的悬挂部,所述活动支架支撑在所述悬挂部上时内容器悬挂在所述活动支架上且内容器底壁与外容器底壁形成间隙。间隙的高度为3-30cm。进行过滤过程中,内容器提起后通过活动支架支撑内容器进行过滤,无需提起内容器的结构长期对内容器进行作用,从而使得一个提起结构能够多多个本实用新型进行作业。
11.作为优选,所述内容器的开口端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构成所述悬挂部,所述外翻边的周缘伸出到外容器部容器口的外部而盖住所述外容器部容器口。悬挂部能够起到增加内容器开口部强度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该外容器开口而避免蒸汽等从内外容器之间进行朝上冒的现象产生,安全性好。
12.作为另一优选,悬挂部为设置在内容器上的悬挂块,悬挂块伸出到外容器的径向外端。
13.作为优选,所述外容器设有外容器部下支撑部,外容器通过所述外容器部下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外容器以外容器部容器口朝上的方式直立,所述外容器设有外容器部上支撑部,外容器通过所述外容器部上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外容器以外容器部容器口朝下的方式直立;所述内容器设有内容器部下支撑部,内容器通过所述内容器部下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内容器以内容器部容器口朝上的方式直立,所述内容器设有内容器部上支撑部,内容器通过所述内容器部上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内容器以内容器部容器口朝下的方式直立。能够使得清洗内外容器时方便地进行正倒状态清洗。
14.作为优选,所述外容器底部下支撑部设置在外容器的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容器底部上支撑部设置在外容器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容器部容器口设置在外容器的上端面上;所述内容器底部下支撑部设置在内容器的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内容器底部上支撑部设置在内容器的上端面上,所述内容器部容器口设置在内容器的上端面上。结构紧凑。
15.作为优选外容器内周面上设有外容器部台阶,内容器外周面上设有内容器部台阶;内容器放置在外容器内部时内容器通过所述内容器部台阶支撑在所述外容器部台阶上而支撑在外容器内。便于将外容器底壁制作为薄壁结构,以提高煎药过程中通过给外容器底壁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煎药时的换热效率。
16.作为优选,内容器位于内容器部台阶下方的部分同外容器之间围出储液腔,内容器侧壁位于内容器部台阶下方的部位上设有若干侧壁部孔。便于内外容器中的液体形式完整的对流路线,能够提高加热效率。
17.作为优选,内容器内周面的上部设有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内容器外周面对应所述环形凸起的部位设有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贯通内容器内部的开孔。能够进行可靠的泄压,避免产生锅盖被顶起的现象产生。使用时,液面位于环形凸起的下方。
18.作为优选,所述输送载具包括托架和连接在托架上的位于托架上方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箍在所述煎药锅本体的下端上而将煎药锅本体和托架连接在一起。对现有煎药锅进行改造时方便。
1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环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环设有连接环部连接通孔,所述连接
环通过连接环部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环部连接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托架上从而同托架固定在一起。
20.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提起内容器进行过滤实现汤剂和药渣的分离,避免了通过纱布包裹进行煎药,遵循了传统煎药工艺从而保证了药效;流水输送的过程中,对外表面产生的损伤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中:外容器1、内容器2、盖3、外容器部外卷边4、保温腔5、活动支架6、储液腔7、外容器侧壁8、外容器底壁9、外容器部内翻边10、底壁下层11、底壁上层12、按压圈13、底壁连接螺丝14、螺纹盲孔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密封腔18、托架19、连接环20、箍片21、连接耳22、外折边23、箍片部连接螺栓24、箍片部连接螺母25、连接环部连接螺栓26、底座部螺母27、内容器侧壁28、内容器底壁29、内容器部内翻边30、外翻边31、内容器部外卷边32、限位沟槽33、限位环35、外容器部台阶36、内容器部台阶37、侧壁部孔38、环形凸起39、环形凹槽40、开孔41、铆钉42、加强凸环43。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见图1到图4,一种设输送载具的煎药锅,包括容器本体44。容器本体包括外容器1、内容器2和盖3。外容器的上端敞开形成外容器部容器口。外容器的上端设有外容器部外卷边4。外容器部外卷边的翻卷角度为270
°
,兼顾了强度和制作是的方便性,还使得进行清洁时方便。外容器的上端部位于一个平面上而形成外容器部上支撑部,外容器通过外容器部上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外容器以外容器部容器口朝下的方式直立。外容器活动连接有对称分布在外容器两侧的两个活动支架6,具体地活动支架通过水平铰接铰接在外容器的外周面上。外容器的底壁的外表面设计为平面构成外容器部下支撑部,外容器通过所述外容器部下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外容器以外容器部容器口朝上的方式直立。
28.外容器包括圆管形的外容器侧壁8和封闭外容器部侧壁下端的外容器底壁9。外容器侧壁的下端设有外容器部内翻边10。外锅底壁包括底壁下层11和底壁上层12。底壁下层11和底壁上层都为导热性材料制作而成,比如复合材料。底壁上层通过按压圈13按压在外容器部内翻边上,底壁连接螺丝14穿设过底壁下层、外容器部外翻边和底壁上层后螺纹连接在按压圈上的螺纹盲孔15内,从而使得外容器底壁同外容器固定在一起。按压圈通过第一密封圈16同外容器侧壁的内周面密封连接在一起,按压圈通过第二密封圈17同底壁上层密封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外容器侧壁和外容器底壁的密封连接。外容器底壁下层、外容器
部外翻边和底壁上层围成密封腔18,密封腔内填充有导入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的导热气体来增加使用时的导热效率。
29.外容器的下端连接有输送载具,输送载具用于将外容器支撑在输送线上被输送线输送。输送载具包括托架19和连接在托架上的位于托架上方的连接环20。连接环箍在外容器侧壁上将外容器和输送载具连接在一起。连接环包括两根箍片21,两根箍片首尾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围成环形,两根箍片上都设有连接耳22,两根箍片的端部都设有外折边23,外折边上设有外折边部连接通孔,两根箍片的连接处通过箍片部连接螺栓24同时穿过两片箍片上的外折边部连接通孔后同箍片部连接螺母25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连接在一起。连接耳设有连接耳部连接通孔,连接环通过设置在托架上的连接环部连接螺栓26穿过连接耳部连接通孔后螺纹连接在底座部螺母27上从而同连接底板固定在一起。托架为环形结构,托架托盘所围成的空间同外锅底壁对齐。
30.内容器包括圆管形的内容器侧壁28和封闭内容器部侧壁下端的内容器底壁29。内容器侧壁的下端设有内容器部内翻边30。内容器侧壁的上端敞开形成内容器部容器口。内容器能够经外容器部容器口取出地穿设在外容器内。内容器的开口端设有外翻边31。外翻边构成同活动支架配合的悬挂部。活动支架支撑在悬挂部上时内容器悬挂在活动支架上且内容器底壁与外容器底壁形成间隙,间隙的高度为3-30cm。外翻边的外沿设有内容器部外卷边32。内容器部外卷边的翻卷角度为335
°
以上,从而能够避免同活动支架产生干涉。内容器部外卷边、外翻边和内容器侧壁围成限位沟槽33,从而在悬挂在活动支架上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避免活动支架脱出。内容器的上端部位于一个平面上而形成内容器部上支撑部,内容器通过内容器部上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内容器以外容器部容器口朝下的方式直立。内容器的底壁的外表面设计为平面构成内容器部下支撑部,内容器通过内容器部下支撑部支撑在水平面上时内容器以内容器部容器口朝上的方式直立。
31.盖能够分离地支撑在内容器上实现封盖住内容器部容器口,煎药时中药饮片仅位于内容器内,内容器的底部设有过滤孔。外翻边的周缘伸出到外容器部容器口的外部而盖住外容器部容器口。盖设有向下凸起的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限位环35,限位环位于内容器内进行限位而防止盖移动。外容器上设置有标识,用于肉眼观察或电子阅读器读取煎药锅的身份信息。外容器内周面上设有外容器部台阶36,内容器外周面上设有内容器部台阶37;内容器放置在外容器内部时内容器通过内容器部台阶密封支撑在外容器部台阶上而支撑在外容器内,此时内容器和外容器之间形成储液腔7和保温腔5,外翻边同外容器上端之间间隔开,使得气压以朝下的方式泄出掉,防止过压。储液腔7和保温腔同内容器的内部空间进行连通。内容器内储存有液体到液位位于侧壁部孔38上时储液腔和保温腔之间断开即不连通。侧壁部孔位于内容器侧壁构成储液的部位上。内容器部台阶密封和外容器部台阶锥面配合阻止内容器在外容器内径向移动导致储液腔和保温腔不能够环绕内容器。内容器内周面的上部设有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39,内容器外周面对应环形凸起的部位设有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40。环形凹槽内设有贯通内容器内部的开孔41。开孔位于保温腔内。内容器内周面的上部设有沿内容器周向延伸的加强凸环43。内容器底壁通过铆钉42铆接在内容器部内翻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