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5117发布日期:2022-08-16 23:1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2.取栓装置是用来清除血管内阻塞物的器械,一般采用溶解、粉碎、抽吸、支架或网篮等方式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或斑块等阻塞物。
3.目前的取栓装置一般包括如下方式:
4.其一,可回收支架式:可回收支架式根据支架构造又分为球囊式和类网笼式等。其中球囊式是将带有球囊的导管穿过凝块后,球囊膨胀,然后撤回球囊和导管,凝块随球囊取出,血管恢复运行,比如中国专利cn215778429u中提供的就是这一类型的取栓装置。类网笼式可参考中国专利cn107198554a,其通过管网状支架输送到凝块部位,膨胀后嵌入凝块内从而移除凝块。
5.其二,抽吸式:是将抽吸导管接触血栓,然后通过负压抽吸。比如中国专利cn106037878a中就是通过负压泵装置将游离在血管中的凝块抽出体内。
6.上述可回收支架式或抽吸式存无法适用于较硬的血栓及彻底清除血栓的缺陷。取栓的过程中血栓还可能随血流漂浮到其他血管部位导致再次血栓形成,严重情况下可造成再栓塞或卒中。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取栓装置无法适用于较硬的血栓及取栓过程中血栓收集不完全,导致其流入其他部位造成新血栓形成的问题。
8.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中限定靠近操作者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一端为远端。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取栓装置,其包括导管、可从导管内导出在血管中进退及转动的螺旋机构、设置在螺旋机构远端的远端保护机构、设置在导管远端处的近端保护机构和与导管相通的负压机构。
10.可选地,所述螺旋机构包括位于体外的手柄、受手柄操控的柔性螺旋杆和设置在螺旋杆表面上的螺旋叶片。
11.所述螺旋杆通过体外手柄控制可以从导管内导出或撤回到导管内,另外,手柄可以使螺旋杆在血管内转动,螺旋叶片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将较硬的待清除物质切割或分解,便于移出。
12.可选地,所述螺旋杆的远端设有导向锥台。
13.可选地,所述螺旋叶片在螺旋杆表面形成单螺旋或者双螺旋结构,所述螺旋叶片为单层螺旋或多层螺旋,所述螺旋叶片为等螺距或变螺距。
14.可选地,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边沿具有平刃或齿刃。
15.可选地,所述螺旋杆为编织、旋绕、蛇骨或多层复合结构。
16.螺旋杆可以是采用具有超高柔顺性的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兼具柔性和刚性的柔性件。
17.可选地,所述远端保护机构呈伞状,其包括与螺旋机构相连的伞柄、位于伞柄远端的可收展骨架及设置在所述骨架上的网面。
18.可选地,所述近端保护机构为一环形可膨胀网,所述可膨胀网的内环固定在螺旋机构上,所述可膨胀网的外环固定在导管内壁,可膨胀网收缩时纳于导管与螺旋机构之间的间隙空间内,张开时位于导管远端。
19.当螺旋机构位于导管内时可膨胀网处于收缩状态位于间隙空间内,当螺旋机构在血管中导出后,可膨胀网随之脱离导管束缚,膨胀后其贴附于血管内壁,与远端保护机构一起使两者之间的血管与其他部分阻隔,防止其间产生的阻塞物漂移出去。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具有一定强度的螺旋机构,可以有效瓦解血管内的比较硬的阻塞物,通过远近保护机构,有效防止了碎片漂移到其他部位,形成新栓塞的风险,另外通过负压机构可以更彻底快速的将瓦解的物质全部导入导管中移出体外。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栓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3.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可膨胀网一展开示意图。
25.图中所示:
26.10-导管、20-螺旋机构、21-螺旋杆、22-螺旋叶片、23-导向锥台、30-远端保护机构、31-伞柄、32-骨架、33-网面、40-近端保护机构、41-内圈、42-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所述取栓装置,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图1所示,所述取栓装置,其包括导管10、可从导管10内导出在血管中进退及转动的螺旋机构20、设置在螺旋机构20远端的远端保护机构30、设置在导管10远端处的近端保护机构40和与导管10相通的负压机构(图中未示)。
31.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机构20包括位于体外的手柄(图中未示)、受手柄操控的柔性螺旋杆21和设置在螺旋杆21表面上的螺旋叶片22,螺旋杆21的远端处设有导向锥台23。所述螺旋叶片22在螺旋杆21表面可为单螺旋或者双螺旋结构,本实施例中为单螺旋结构,所述螺旋叶片22可以为单层螺旋或多层螺旋,本实施例中为单层螺旋,所述螺旋叶片为等螺距或变螺距,本实施例中为等螺距设置,所述螺旋叶片22的外边沿具有平刃或齿刃,本实施例中为平刃。
32.如图3所示,所述远端保护机构30呈伞状,其包括与螺旋杆21相连的伞柄31、位于伞柄31远端的可收展骨架32及设置在所述骨架32上的网面33。所述伞状远端保护机构30在收起时状态为一个细管,从其外部保护结构释放出时,由骨架32的记忆形状支撑起漏网贴附到血管或其他管腔内壁形成前置保护。所述骨架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可以是通过多股编织、旋绕或管材切割制成。所述网面可以是高分子或金属编织成的带有微孔的网状织物,也可以是高分子薄膜通过打孔获得的带有微孔的薄膜。
33.如图4所示,所述近端保护机构40为一环形可膨胀网,所述可膨胀网的内圈41固定在螺旋杆21上,所述可膨胀网的外圈42固定在导管10内壁,可膨胀网收缩时纳于导管与螺旋机构之间的间隙空间内,继续参见图2,张开时位于导管远端。
34.所述负压机构的设置方式属于本领域常规设置方式,一般来说包括设置在手柄近端的三通阀、设置在三通阀上的鲁尔接头和真空设备,所述鲁尔接头接入导管10内腔,所述真空设备可以是注射器或者真空泵等。通过负压机构可以将封闭区域内的阻塞物吸入导管后移出体外。
35.所述螺旋杆21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超高柔顺性的螺旋杆,其结构可以是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编织,旋绕制成,也可以是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切割成的具有柔顺性的蛇骨结构,也可以是高分子及金属材料多层复合导管,所述螺旋叶片22的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以与螺旋杆21一体成型。
36.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除了适用于心脑血管动脉,静脉的取栓,亦适用于肿瘤栓塞取栓,同时也可用于结石的取出。
37.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栓装置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38.导管进入体内,待即将到达栓塞处时,导管位置不变,螺旋机构沿导管继续前行穿过栓塞处到达其后端,释放出的远端保护机构和近端保护机构将栓塞物限制在两者之间,此时转动螺旋杆,螺旋叶瓦解栓塞物,通过负压机构将粉碎的物质吸入导管内,最后远端保护机构、螺旋机构和近端保护机构撤回到导管内,与此同时远端保护机构后撤过程中将残余栓塞物进一步导如导管中,并最终随导管移出体外。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